趙平波:總理的食言和華社僑領的呼聲

字號:

7月28日,《明報》在要聞中刊登了一則消息《移民專業(yè)認證撥款砍83%,自由黨斥哈勃“食言背信”》,稱前自由黨政府所的為新移民提供認證及輔導的計劃(在未來5年內撥款2.63億元給予該外國專業(yè)資格認證計劃)已經徹底流產,它已被新的保守黨政府改為:僅僅在未來2年內撥款1,800萬元,用以成立一個象征性的外國資歷評級及認證機構。為此,自由黨譴責總理哈勃“食言背信”。
    看到這則消息,筆者十分震驚,因為這意味著,對于我們當中的許許多多擁有高學歷的、苦于沒有找到專業(yè)工作的新移民之發(fā)展前景,至少在專業(yè)資格可能獲得認證這一點上,已經蒙上了一層陰影……雖然這一外國專業(yè)資格認證的政策調整并非針對華裔移民,但無疑這對我們華裔的傷害大,因為近年來,來自中國大陸華裔移民的人數多、學歷也普遍偏高。
    不錯,加國政府有眾多的幫助新移民生活生存的計劃,如ESL語言課程、就業(yè)輔導咨詢,等等。但這些課程也好、咨詢也罷,對很多大陸新移民而言,很難說有什么實質性的意義。事實上,有多少專業(yè)移民會認為,ESL語言課程給他們的實際語言能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提高?至于一些所謂的就業(yè)輔導咨詢,就更不用提了,除了被要求貢獻出移民紙或楓葉卡的復印件以供施助者向政府要錢以外,那些咨詢給你帶來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可見,加國政府雖然投入了不少資金給予新移民機構,但這些投入所帶來的實際效果卻并不盡人意,甚至都比不上民間的各種商業(yè)服務機構,如培訓學校、職業(yè)中介,其差別僅僅是前者免費后者收費。然而,通常的民間機構卻又不能取代政府部門的職能,如新移民的外國專業(yè)資格認證計劃,就不是民間機構可以承接的,這必須由加拿大政府部門來負責。所以,前自由黨政府所的在未來5年內撥款2.63億元給予具有外國專業(yè)資格的新移民提供認證及輔導的計劃,的確是一個為新移民辦實事的計劃。這個計劃一提出,就點燃了許多新移民心中的希望,人們都翹首期待著這一計劃早日啟動。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的總理哈勃先生竟然違背了其競選時的,把這一施惠于新移民的計劃拋諸腦后了。這說明了什么?也許,正如人們所批評的,哈勃在在國會大選之后,已“不再需要這批新公民的選票”了?!
    更加意想不到的是,總理的“背信食言”,居然只有*自由黨大加譴責,而包括大陸移民團體在內的各移民團體,幾天來全都集體失語。記得若干年前,政府的《新移民法》剛一出臺,立即就有眾多的移民顧問、移民律師站出來慷慨陳詞,那是因為移民政策的收緊,影響到這批人的利益了。這次社團的集體失語,又說明了什么?難道說這也是因為移民資格認證問題以及移民的專業(yè)工作前景問題與社團的利益無關,因而不值得僑領們去關注?
    移民社團作為廣大移民和政府決策部門之間的聯系樞紐,他們的態(tài)度和觀點,對于政府的決策起著關鍵的作用。寫到這里,筆者不禁聯想到前些天在蔣國兵博士的悲劇發(fā)生后,7月23日《明報》發(fā)表的一篇采訪多倫多社區(qū)文化中心行政主任鐘新生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里,鐘先生除了強調政府對大陸移民社團的“撥款嚴重不足”,還表示說,政府不宜把“所有精神花在對海外學歷的認證上”。從文章的內容來看,鐘先生似乎認為,政府多撥些款給他們這樣的社團,讓這些社團再為那些擁有高學歷的移民“轉介”一份“每小時8.5元”的非專業(yè)工作,就是幫助這些博士融入了加國社會,“他們亦樂于接受”……
    這樣的言論出自一個頗有地位的華人社團負責人之口,無疑令人感到十分悲哀:
    這樣的觀點,絕不代表大多數專業(yè)移民的真實心聲!
    這樣的觀點,只能誤導政府決策的方向!!
    嗚呼!筆者要在此大聲疾呼:移民社團的僑領們,此時此刻,你們該站出來了。為了新移民的專業(yè)資格認證,為了新移民的工作前途,為了讓新移民真正融入社會,你們有責任、有義務代表廣大新移民,向加拿大政府發(fā)出正確的呼聲!
    作為服務于新移民的社團,爭取政府撥款以便更好的開展工作,固然重要。但實實在在地為你們服務的對象做些事情,為他們爭取應得的權益,這才是一個社團立足的根本?!叭罕姷难劬κ茄┝恋摹?,只有你是在切實地為你代表的群體做事,為他們的切身利益著想,你才會獲得他們的信賴和支持——在近期的“人頭稅”平反事件中,不同社團的表現和終的結果,難道不是正好印證了這個淺顯的道理嗎?
    僑領們,是你們該出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