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12月12日 GMAT750 備考心得

字號:

將此文獻給所有在追求自己夢想道路上不畏挫折的朋友
    幾經(jīng)波折,終于以750分結(jié)束了長達138天的學習過程,對這個分數(shù)自己是比較接受的,其實就是水到渠成吧。但我希望把自己這段時間里經(jīng)歷和體會寫下來從而幫助更多的朋友。
    本人自中學以來英語平平,是普通得不能普通的學生而已。和別人不同的可能就是自己失敗的次數(shù)比較多。從考高中到考大學,反正比大家想象中的都失敗。但就當我第二年考大學仍以一分之差與某高校擦肩而過后,我明白這世上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了。
    現(xiàn)在仍記得錄取那天早上,招辦的人打電話來說檔案被學校提走了,當時感覺應(yīng)該沒問題了,因為那所學校許諾一定會擴招的,可就在下午錄取結(jié)束前三分鐘,招辦又來電話說檔案被退了。沒什么抱怨的,本以為自己分數(shù)很高了,但還是。
    以上的只是前言,目的是說想我這種人都能考到750,何況大家呢。
    [關(guān)于GMAT]:
    法乎上者得其中,法乎下者得其下。我認為GMAT只要你把所有東西都讀懂了,就沒問題了。由于我一直的準備都是朝著770努力的,所以今天的分數(shù)只能算是差強人意。開始準備的時候,差的是閱讀,因為不僅文章看不懂,題目都看不懂。看了B就忘了A說的什么,然后B說的什么也沒看懂。我一度認為我是不可能看懂那些文章,但今天考試的時候我做的很輕松,提前十五分鐘就把語文部分寫完了,數(shù)學提前三十分鐘,但是只有50分。至于怎么發(fā)生這些變化的,就是說怎么從讀不懂文章到一目了然,我回顧了一下有以下幾點:
    FF說想考730+就把LSAT做完,我就把LSAT上冊的邏輯部分用一個月做完了。里面印刷錯誤不計其數(shù),但我是決定做什么事一定要做完的,基本上是每做一個section都痛不欲生,但痛不欲生的感覺也挺爽的。做完后,記得是9月26號,還在書的后一頁寫下了做完LSAT的感想,并希望GMAT能有好的結(jié)果。LSAT的收獲是:在緊迫的時間內(nèi)同時讀英文和作邏輯判斷對將來做閱讀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以至于我并沒有專門練習閱讀。
    楊鵬難句。這本書是我在LSAT之后開始讀的,看了1.5遍,因為實在沒有時間。但是他的作用是讓我掌握了難句的一般構(gòu)成方式??炊嗔司桶l(fā)現(xiàn)其實難句也就是偶爾顛倒一下語序或者插入從句。印象深的是楊鵬老師在序言里寫得自己的閱讀進步的感覺:感覺復雜的英文在面消失了,出現(xiàn)的只是作者的思想,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當時我就在想自己哪天也能到這種境界,終于在我臨考前一星期找到了這種感覺。
    在以上兩點的基礎(chǔ)上,我開始GWD,由于之前的“固本培元”,GWD錯題數(shù)從第一套的14減少到3,并后穩(wěn)定在5-7.GWD大的好處并不是有原題,而是他的RC部分出題思路風格和GMAT很相似,或者說一致因為本來就是真題。并且真正到考場上題目只會簡單不會更難。因此大家要充分利用GWD去熟悉解題思路,體會GMAT閱讀題目容易怎么考察大家,怎樣定位,以及相近選項之間的優(yōu)劣取舍。
    關(guān)于語法:
    我是把新東方的語法藍皮書前后做了一遍,總結(jié)了三遍,每次都有新收獲,考前又把OG的語法知識總結(jié)了,較第一遍做的時候有更大收獲因為我更注重OG對那些語法現(xiàn)象是有偏好,哪些是明確指出其不好。例如:sb‘s doing是必錯的,但whether or not未必比whether差。后又把findj兄的prepsc作了三遍,并不求作對,只求認識GMAT對哪些語法現(xiàn)象作正確判斷,哪些做錯誤判斷。語法的出題風格是在變,但有三點要注意:
    基本規(guī)則永遠不變:主謂一致、平行結(jié)構(gòu)、指代、比較。
    對句意的理解逐漸加大要求。例如在findj兄整理的prep sc中的172題。
    tonyadidas提到的SC的感覺我偶爾也能感覺到,只是自己功力不夠因此還是要靠語法現(xiàn)象判斷。
    邏輯:
    沒什么說的。爭議題大家就不要管了,邏輯考的都是常人思維,能做到讀完文章明白其意思就沒問題,說到底還是閱讀的問題。
    數(shù)學:
    今天做數(shù)學的時候旁邊那位德國帥哥一個勁的寫作文,我盡管帶著耳塞但是很受影響。結(jié)果心理一急,得了50.摸考從來都是51.
    AWA:
    我曾經(jīng)為了鍛煉寫作嘗試了無數(shù)種方法,因為我的托福作文只得了4.5分。我嘗試過搜集案例,摘抄名言,默寫閃光句型,背課文。但后都不見效。有效果的還是背課文其實,不過是在我把AA的魔板背完后,發(fā)現(xiàn)常用句式就那么多,因此我決定用自己的風格來寫文章。我認為issue既然是立論,就不必受什么限制,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即可,就像平時和別人說事情一樣,說一堆空話貌似有理,實際上對方未必喜歡。不如說些自己真實的所見所聞以及感受,加上合理的推理判斷。一篇issue就成了。今天的issue我沒準備過提綱,但我邊寫邊想,一口氣寫了500多字。題目是how to learn a society, by work or by leisure time?我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還說在德國這邊人們上班的時候一本正經(jīng),周末party就不一樣了,一個女導師平時穿西裝,party穿性感絲襪。但我覺得如果想在考試的時候能有話可說,平時要觀察,并且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比如前兩天看了部電影Babel(巴貝爾塔),里面有日本女人全*,在片尾的時候還打出了“僅以此片獻給我的孩子”,于是我就想如果考到電影是不是應(yīng)該被審查其內(nèi)容的題目,我就舉這個ironical的例子說觀念都已經(jīng)變化,因此是個復雜的話題。如果考到人們生活是否better off我就說30年前中國家庭有了三大建就很爽了,現(xiàn)在有了車都未必有以前爽。
    其實我想說的就是,用平實的語言只要言之有理,未必不能成為一篇好文章。當然我的作文分數(shù)沒下來,估計也沒人相信我。
    [關(guān)于心態(tài)]
    考前緊張焦慮誰都會有,有不順心的事更會影響發(fā)揮。這里我只想舉我的幾個例子。我5月考托福前一個星期一天晚上在街上被人搶了1400塊錢,當時真的嚇死了,但我就覺得這只不過是上天又和我開了個玩笑,就想看我能否承受這些小小的測試。我告訴自己說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不會被這點小事影響心情。5.13號的托福考了640,對我而言相當滿足了。還有就是考GMAT前,一個人在德國(交換學生),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隔壁(和我共用一個衛(wèi)生間)那個男的是個同性戀,因為聽見他和另一個男的在廁所XXX.當時就傻了。后來在做GWD時,對門的俄羅斯女人每兩天就要發(fā)飚:在屋里打電話大吵大罵,還要摔東西砸墻。我就全當做是pearson派來刁難我的,怕我考太高,所以我一定要考好。如果考前有影響心情的事情發(fā)生,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去面對并解決。我當時就是主動去找了隔壁的homo,聊了幾句發(fā)現(xiàn)他們?nèi)诉€不錯。
    [關(guān)于困難]
    10.5來到柏林,德語一個字不認識,第一天晚上行李丟在了阿姆斯特丹,就穿件衣服在床墊上躺了一晚上,廁所被鎖了,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來了二十天還沒買到電飯鍋,太貴了,后還是在一家越南人開的店里25歐買了一個。解決了吃飯問題后的第二天就開始了GMAT的復習。本打算11月底考,當時狀態(tài)也好,但護照遲遲沒能拿到(延期簽證),結(jié)果延期到12.12考,護照還是在12.7才拿到。而且德國冬天比較干燥,我鼻炎愈發(fā)嚴重,經(jīng)常是三天一卷衛(wèi)生紙,GWD時一手握鼠標一手拿紙,當時就想,這次考GMAT又是這么多困難,肯定又考得比較好。(多么沒有根據(jù)的邏輯)
    [關(guān)于孤單]
    在國內(nèi)有個很好的女朋友。但在準備GMAT的日子里,尤其是在異國他鄉(xiāng),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往往會成為阻礙。記得我暑假在家剛開始準備的時候,總會趁我媽出去買菜的時候玩會游戲(實況)然后聽到走廊的腳步聲就退出游戲佯裝看作文,然后我媽就會說,學了一下午休息會把,我就繼續(xù)玩實況。現(xiàn)在想想真幼稚。以至于我在這邊復習GMAT時聽到走廊腳步聲也會產(chǎn)生錯覺是我媽來了。但隨即才意識到,該去做飯了,不然又沒得吃了。尤其是后幾天,每天看英預凈時間12小時,每天的娛樂是吃飯時候看會美劇,像PB, VM, Heroes, Vanished輪流轉(zhuǎn)。每當我實在堅持不下去,我就會想想flowingwater的那篇置之死地而后生,還會想起2005感動中國里面那個四川的郵遞員“馬班郵路”。自己這算什么呢?
    [考試當天]
    考試當天早上四點就行了,隔壁的土耳其人居然在看電視。不管他,起來活動半小時繼續(xù)睡。七點半起來煎個雞蛋,吃個面包,喝杯牛奶加高樂高加咖啡。到了考場,工作人員還為我換了美式鍵盤,拍照,按手印,開考。選校本以為選四個,結(jié)果少準備一個,又不想浪費名額,后選了個Harvard University JFK School of Government,等于還是浪費了。由于之前摸考了四次,所以臨場一點都不緊張。作文一發(fā)不可收拾。休息。數(shù)學在心煩意亂中完成(隔壁在興高采烈的寫AA),但不去想它,雖然已經(jīng)知道拿不到滿分。語文部分一氣呵成,提前十五分鐘寫完。本以為能上770,出來只有750,不過足以讓監(jiān)考mm小吃一驚。然后我說了一句:I‘ll try a second time又讓她大吃一驚。
    后附帶摸考分數(shù)PREP:780,770,770,770.感覺如果MATH部分出題是按照幾道PS,幾道DS,再來幾道PS,再來幾道DS,后再幾道PS這樣的順序分數(shù)應(yīng)該就是51.否則則是PS,DS換著來,像我今天就是這樣。
    后:失敗不可怕,至少我們還有機會
    ——————此線以下是廢話————————
    來這里還是有收獲,起碼學會做飯了,除了顏色和味道不行沒什么缺點。
    德國人生活太安逸了,大學隨便上,工作隨便挑,物價又低,交通工具四通八達。中國什么時候也能這么發(fā)達,全看各位的了。
    我做GWD時每做一套就把答案和總結(jié)的錯誤貼在墻上,仿照PB里的Michael.
    將來也未必去讀什么MBA,能去個香港就不錯了,或者一家人幸福的生活著。出來了才知道從前生活的可貴。
    睡覺了,上午考了三個小多小時G,下午寫了三小時JJ,剛才又寫了兩小時心得。
    13/12/2006 2:31 于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