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遞送議付單據(jù)方法、次數(shù)和規(guī)定時間條款( Method / Number of Time / Stipulated Time of Sending Negotiable Documents。)
2. 讓進口商從議付行拿取所有裝船單據(jù)條款( The Clause of Taking all Shipping Documents for Importer from Negotiating Bank )。
3. 匯率條款( The Clause for Rate of Exchange )。
4. 利率和利息條款( The Clause for Rate of Interest and Interests ) 。
5. 生效和未生效條款(The Operative and Inoperative Clauses )。
6. "軟條款"( The Soft Clause ) :
在國際貿(mào)易支付方式中,跟單信用證使用最為廣泛,也一直被視為相當保險的一種交易方式。因此,盡管我國出口貿(mào)易也接受國際上普遍應用的多種支付方式,但主要的收匯方式仍然是跟單信用證。為此,我們應對跟單信用證的條款,尤其是軟條款深加研究,這樣有利于工作操作和安全收匯。
1). 貨物檢驗證明或貨運收據(jù)由進口商或開證人授權的人出具和簽署,其印鑒應由開證行證實方可議付的條款等等。
這些條款對受益人來說極為不利,因為進口商或進口商授權人如果不來履行就不能出具檢驗證書或貨運收據(jù),這必然影響貨物出運。但是,即使進口商檢驗并出具了證書或貨運收據(jù),如果未經(jīng)開證行證實,也會造成單證不符。1999年1月,某三資企業(yè)將制好的一套單據(jù)交來交通銀行汕頭分行議付,經(jīng)銀行審核,發(fā)現(xiàn)其檢驗證書未按信用證條款要求的經(jīng)開證行證實。企業(yè)得知后,希望把證書再寄給國外進口商,請其要求向開證行證實,但由于往返時間長,如果寄去后再寄回來又會影響交單時間,所以,只好以單證不符寄往國外開證行。由于該客戶是老客戶,又是資信較好的客商,所以,最后還是把貨款收回來了,但是開證行已扣除了50美元的單證不符費和30元的電報費。
2). 檢驗證由進口商出具和簽署并由受益人會簽。同時,其印鑒應與通知行持有的記錄相符。
這種條款對受益人很不利,因為主動權已掌握在對方手里。同時,不僅影響了議付時間,造成了單證不符,而且還影響了銀行與企業(yè)間的關系。因此,受益人應洽進口商通過開證行來函或來電修改或刪除,以便受益人操作和安全及時收匯。
3). 檢驗證由某某出具并簽署,他們的印鑒必須由通知行證實。
這個條款對受益人來說也是不利的,而且開證行并沒有將印鑒資料寄給通知行,致使通知行無法證實。另外根據(jù)UCP500號規(guī)定,通知行應遵守合理謹慎的原則,檢查其所通知信用證的表面證實性,以保護受益人的權益,因而沒有義務審核某某進口商的印鑒。
4). 票據(jù)應出具在有受益人名稱的信函箋上,注明全稱和地址。
對于這一條款,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發(fā)票出具在有受益人名稱的信箋上,打上其地址就可以。但也有人認為,即是在受益人的信箋上出具發(fā)票,其發(fā)票上也要打上受益人名稱的全稱和地址,不能只打上地址。最近有一家企業(yè)按照第一種意見制作單據(jù),即只打上地址,結果國外開證行提出不符。筆者認為,這個條款仍不明確,應向國外開證行詢問澄清以便正確制作單據(jù)。
2. 讓進口商從議付行拿取所有裝船單據(jù)條款( The Clause of Taking all Shipping Documents for Importer from Negotiating Bank )。
3. 匯率條款( The Clause for Rate of Exchange )。
4. 利率和利息條款( The Clause for Rate of Interest and Interests ) 。
5. 生效和未生效條款(The Operative and Inoperative Clauses )。
6. "軟條款"( The Soft Clause ) :
在國際貿(mào)易支付方式中,跟單信用證使用最為廣泛,也一直被視為相當保險的一種交易方式。因此,盡管我國出口貿(mào)易也接受國際上普遍應用的多種支付方式,但主要的收匯方式仍然是跟單信用證。為此,我們應對跟單信用證的條款,尤其是軟條款深加研究,這樣有利于工作操作和安全收匯。
1). 貨物檢驗證明或貨運收據(jù)由進口商或開證人授權的人出具和簽署,其印鑒應由開證行證實方可議付的條款等等。
這些條款對受益人來說極為不利,因為進口商或進口商授權人如果不來履行就不能出具檢驗證書或貨運收據(jù),這必然影響貨物出運。但是,即使進口商檢驗并出具了證書或貨運收據(jù),如果未經(jīng)開證行證實,也會造成單證不符。1999年1月,某三資企業(yè)將制好的一套單據(jù)交來交通銀行汕頭分行議付,經(jīng)銀行審核,發(fā)現(xiàn)其檢驗證書未按信用證條款要求的經(jīng)開證行證實。企業(yè)得知后,希望把證書再寄給國外進口商,請其要求向開證行證實,但由于往返時間長,如果寄去后再寄回來又會影響交單時間,所以,只好以單證不符寄往國外開證行。由于該客戶是老客戶,又是資信較好的客商,所以,最后還是把貨款收回來了,但是開證行已扣除了50美元的單證不符費和30元的電報費。
2). 檢驗證由進口商出具和簽署并由受益人會簽。同時,其印鑒應與通知行持有的記錄相符。
這種條款對受益人很不利,因為主動權已掌握在對方手里。同時,不僅影響了議付時間,造成了單證不符,而且還影響了銀行與企業(yè)間的關系。因此,受益人應洽進口商通過開證行來函或來電修改或刪除,以便受益人操作和安全及時收匯。
3). 檢驗證由某某出具并簽署,他們的印鑒必須由通知行證實。
這個條款對受益人來說也是不利的,而且開證行并沒有將印鑒資料寄給通知行,致使通知行無法證實。另外根據(jù)UCP500號規(guī)定,通知行應遵守合理謹慎的原則,檢查其所通知信用證的表面證實性,以保護受益人的權益,因而沒有義務審核某某進口商的印鑒。
4). 票據(jù)應出具在有受益人名稱的信函箋上,注明全稱和地址。
對于這一條款,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發(fā)票出具在有受益人名稱的信箋上,打上其地址就可以。但也有人認為,即是在受益人的信箋上出具發(fā)票,其發(fā)票上也要打上受益人名稱的全稱和地址,不能只打上地址。最近有一家企業(yè)按照第一種意見制作單據(jù),即只打上地址,結果國外開證行提出不符。筆者認為,這個條款仍不明確,應向國外開證行詢問澄清以便正確制作單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