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日本人是工作狂毫不夸張。日本法律規(guī)定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5天,而且每個月都有一天以上的法定假日。但享受這個法律規(guī)定對大多數上班族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節(jié)假日不能休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相反,多數日本女性結婚以后不再工作,主要任務就是操持家務、伺候老公、撫育兒女。這些家務并不需要很多時間,那么,大量的“業(yè)余時間”主婦們如何打發(fā)呢?
★寂寞嫦娥★
按常規(guī)思考,整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天三頓飯,采購日常用品,再加上輔導孩子做功課,足夠一個人忙的了,哪還會寂寞?但這是中國人的想法,在日本并非如此。
日本是一個環(huán)境保護非常好的國家,幾乎感覺不到灰塵,看不到泥濘,因此家里也就一塵不染,不需要每天拖地擦家具。日本人做飯不用油爆鍋,極少吃油炸食品,當然廚房也就不會有太多油污。就是做飯也非常簡單,超市買來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是半成品或成品,比如魚,都已加工成魚肉,連刺都剔除了,蔬菜不用擇,略一加工即可,無須費多大事。
再加上家用電器的自動化,如洗衣機、洗碗機、烘干機、微波爐等非常普及,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所以家庭主婦們大部分時間閑著無事可做。
日本男人下班晚,偶爾早下班也不回家,怕被人認為沒有社交能力,泡在酒吧里喝到半夜方歸。用陽子的話說,她經常早上醒來才發(fā)現(xiàn)身邊多了一個人,根本不知道丈夫是什么時候回來的。做好飯叫丈夫起來,吃完就走?!捌鸫?,吃飯了”幾個字是與丈夫惟一的交流。
其他夫妻也好不到哪兒去,據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恩愛夫妻平均每天語言交流13分鐘。但是日本夫妻之間的交流不能用時間來計算,只能用詞量表示。通常日本男人工作很辛苦,回到家時已是精疲力竭,“報紙”、“吃飯”、“洗澡”大概是回家后睡覺前僅有的幾句話。
日本人的妻子不上班,一方面是由于男人收入高,有能力養(yǎng)活妻兒老小,另一方面是為了面子,靠妻子養(yǎng)家恐被別人恥笑。所以即使家內(日本人對妻子的稱呼)有的是時間,一般也不會要求她找工作。
造成家庭主婦寂寞的另一個原因是男人的外遇。日本人正統(tǒng)的文化頗受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但近幾十年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對性的嚴肅性正逐漸淡薄,為數不少的男人除正室之外另有情人,甚至另購房產金屋藏嬌,而以工作忙為由不回家。由于日本人的特點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加之彼此之間不太來往,所以有情人在朋友中已成了公開的秘密,而妻子卻蒙在鼓里。
面對這么多的時間,家庭主婦們該怎么打發(fā)呢?逛商店、打麻將、串門、上飯店、卡拉OK、看電視……又有時間又有錢,不玩他個天翻地覆才虧呢!但是日本主婦們似乎不會享這份清福,只會拼命地做事,除了必不可少的相夫教子做家務之外,還要參與社區(qū)公益服務,或者從事一些文化藝術性的交流活動。
★“財政大臣”兼“內務總理”★
盡管日本是一個以男人為主體的社會,但是由于男人們整日疲于奔命,根本無暇顧及家庭,所以家里的事情幾乎都由妻子做主,尤其是對錢財的支配上。因為丈夫沒時間管錢,也不屑于家里的日常雜事,所以開了工資就往妻子手里一交完事,由妻子安排家中的日常開銷,甚至連香煙都及時買好放在丈夫的衣兜里。
妻子雖然是一家之主,卻沒有支配丈夫的權利,不管家務活多累,大多數丈夫都不會幫助,回家之后就是吃飯睡覺看電視。當然也有例外。有一個內科醫(yī)生,在一段時間內幾乎到點就下班,回家?guī)屠掀抛鲲?。因為他?個孩子,分別是8歲、7歲、2歲和剛出生,如果他不做飯,老婆孩子就吃不上飯。據說像他這種能為老婆做飯的男人是全醫(yī)院惟一的。
雖然錢財和家務由主婦們包管著,但丈夫卻對小事閉一只眼,對大事睜一只眼,長遠的家庭發(fā)展計劃往往是丈夫說了算,如購置不動產、資本投資、遠途旅游等大的開銷,此時方顯出男人真正是一家之主的本色。
★追求品位與技能的自我充實★
日本女人雖然不會消閑度日,但她們有自己戰(zhàn)勝寂寞的方法,那就是勤奮加高檔次的追求。
41歲的洋子有3個上學的孩子。丈夫上班、孩子上學之后家里整天就她一個人。由于丈夫是當地有名的醫(yī)生,所以洋子不會缺錢花,同樣也有的是時間。但洋子不甘寂寞,她利用閑暇時間學習英語、漢語、花道、茶道,還是市里的合唱隊隊員,而且經常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讓人感到驚訝和贊嘆。
,醫(yī)院為病人演出文藝節(jié)目,筆者突然發(fā)現(xiàn)洋子在觀眾席里和2個人比比劃劃。原來洋子還會手語,在為2個聾啞人做義務翻譯。實際上,當地就這2個聾啞人,一個人能為區(qū)區(qū)2個人特意學手語,確實值得人們稱贊。日本人把這種為社會服務的行為叫做社會奉獻。這種社會奉獻是有組織的,參加者都是自愿的,沒有法律的約束。
洋子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她的學識和能力卻不比上班族遜色。當地一所中學有位老師因病告假,學生又不能停課,于是學校就請洋子代課,而且洋子在此之前已經多次給當地的中小學代課,可見學校對她的教學能力已經認可。
洋子去超級市場買菜,雖只有5分鐘的步行路程卻仍要開車去,并非洋子懶惰不愿走路,而是她實在不愿浪費每一分鐘。在商店里,洋子推車沿著貨架快速行走著,就像急著趕火車一樣,在要買的每樣商品面前幾乎沒有停頓,隨手拿一個放在推車里繼續(xù)向前。她一共買了9種商品,耗時4分30秒,包括走路在內平均每30秒買一樣東西(不包括出門交款時間),簡直是超級購買速度。臨出超市之前,她又幫店員把被顧客丟得到處都是的購貨車排列整齊后方才離開。
一個星期天,筆者去參觀一個代表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花道展。展廳不大,是由一座民宅布置而成的。30多組千姿百態(tài)花草的完美組合,融入了作者心血,同時也反映出作者的品位和性格。我們在感嘆作品的完美之余,得知全部作品都出自一人之手———這座民宅的女主人高源弘美,這是她舉辦的個人花道展。如果沒有大量的時間是無法做到的,同時這也說明了日本女性的精神與日本民族精神的一致性,用高品位的追求充實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意義。
日本各地都有一個叫做“婦翔會”的民間組織,其成員大都沒有正式工作,類似中國的婦聯(lián)。但這個組織不涉及政治,也沒聽說過動不動為哪個受氣的婦女鳴冤叫屈,因為日本是一個法律非常健全的國家,一切法律事務都由司法部門解決,他人不得干預。那么,“女翔會”干些什么呢?據筆者了解,主要涉及文化領域,例如組織當地外國人召開國際友人文化交流會,促進日本人民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還經常組織文化活動,如書畫展、花展、插花藝術展,主持當地民俗節(jié)日以及社會奉獻活動等。好像傳統(tǒng)的日本文化主要依靠家庭主婦們繼承和發(fā)揚光大,而男人們則分工負責發(fā)展經濟與科技。
★寂寞嫦娥★
按常規(guī)思考,整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天三頓飯,采購日常用品,再加上輔導孩子做功課,足夠一個人忙的了,哪還會寂寞?但這是中國人的想法,在日本并非如此。
日本是一個環(huán)境保護非常好的國家,幾乎感覺不到灰塵,看不到泥濘,因此家里也就一塵不染,不需要每天拖地擦家具。日本人做飯不用油爆鍋,極少吃油炸食品,當然廚房也就不會有太多油污。就是做飯也非常簡單,超市買來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是半成品或成品,比如魚,都已加工成魚肉,連刺都剔除了,蔬菜不用擇,略一加工即可,無須費多大事。
再加上家用電器的自動化,如洗衣機、洗碗機、烘干機、微波爐等非常普及,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所以家庭主婦們大部分時間閑著無事可做。
日本男人下班晚,偶爾早下班也不回家,怕被人認為沒有社交能力,泡在酒吧里喝到半夜方歸。用陽子的話說,她經常早上醒來才發(fā)現(xiàn)身邊多了一個人,根本不知道丈夫是什么時候回來的。做好飯叫丈夫起來,吃完就走?!捌鸫?,吃飯了”幾個字是與丈夫惟一的交流。
其他夫妻也好不到哪兒去,據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恩愛夫妻平均每天語言交流13分鐘。但是日本夫妻之間的交流不能用時間來計算,只能用詞量表示。通常日本男人工作很辛苦,回到家時已是精疲力竭,“報紙”、“吃飯”、“洗澡”大概是回家后睡覺前僅有的幾句話。
日本人的妻子不上班,一方面是由于男人收入高,有能力養(yǎng)活妻兒老小,另一方面是為了面子,靠妻子養(yǎng)家恐被別人恥笑。所以即使家內(日本人對妻子的稱呼)有的是時間,一般也不會要求她找工作。
造成家庭主婦寂寞的另一個原因是男人的外遇。日本人正統(tǒng)的文化頗受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但近幾十年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對性的嚴肅性正逐漸淡薄,為數不少的男人除正室之外另有情人,甚至另購房產金屋藏嬌,而以工作忙為由不回家。由于日本人的特點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加之彼此之間不太來往,所以有情人在朋友中已成了公開的秘密,而妻子卻蒙在鼓里。
面對這么多的時間,家庭主婦們該怎么打發(fā)呢?逛商店、打麻將、串門、上飯店、卡拉OK、看電視……又有時間又有錢,不玩他個天翻地覆才虧呢!但是日本主婦們似乎不會享這份清福,只會拼命地做事,除了必不可少的相夫教子做家務之外,還要參與社區(qū)公益服務,或者從事一些文化藝術性的交流活動。
★“財政大臣”兼“內務總理”★
盡管日本是一個以男人為主體的社會,但是由于男人們整日疲于奔命,根本無暇顧及家庭,所以家里的事情幾乎都由妻子做主,尤其是對錢財的支配上。因為丈夫沒時間管錢,也不屑于家里的日常雜事,所以開了工資就往妻子手里一交完事,由妻子安排家中的日常開銷,甚至連香煙都及時買好放在丈夫的衣兜里。
妻子雖然是一家之主,卻沒有支配丈夫的權利,不管家務活多累,大多數丈夫都不會幫助,回家之后就是吃飯睡覺看電視。當然也有例外。有一個內科醫(yī)生,在一段時間內幾乎到點就下班,回家?guī)屠掀抛鲲?。因為他?個孩子,分別是8歲、7歲、2歲和剛出生,如果他不做飯,老婆孩子就吃不上飯。據說像他這種能為老婆做飯的男人是全醫(yī)院惟一的。
雖然錢財和家務由主婦們包管著,但丈夫卻對小事閉一只眼,對大事睜一只眼,長遠的家庭發(fā)展計劃往往是丈夫說了算,如購置不動產、資本投資、遠途旅游等大的開銷,此時方顯出男人真正是一家之主的本色。
★追求品位與技能的自我充實★
日本女人雖然不會消閑度日,但她們有自己戰(zhàn)勝寂寞的方法,那就是勤奮加高檔次的追求。
41歲的洋子有3個上學的孩子。丈夫上班、孩子上學之后家里整天就她一個人。由于丈夫是當地有名的醫(yī)生,所以洋子不會缺錢花,同樣也有的是時間。但洋子不甘寂寞,她利用閑暇時間學習英語、漢語、花道、茶道,還是市里的合唱隊隊員,而且經常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讓人感到驚訝和贊嘆。
,醫(yī)院為病人演出文藝節(jié)目,筆者突然發(fā)現(xiàn)洋子在觀眾席里和2個人比比劃劃。原來洋子還會手語,在為2個聾啞人做義務翻譯。實際上,當地就這2個聾啞人,一個人能為區(qū)區(qū)2個人特意學手語,確實值得人們稱贊。日本人把這種為社會服務的行為叫做社會奉獻。這種社會奉獻是有組織的,參加者都是自愿的,沒有法律的約束。
洋子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她的學識和能力卻不比上班族遜色。當地一所中學有位老師因病告假,學生又不能停課,于是學校就請洋子代課,而且洋子在此之前已經多次給當地的中小學代課,可見學校對她的教學能力已經認可。
洋子去超級市場買菜,雖只有5分鐘的步行路程卻仍要開車去,并非洋子懶惰不愿走路,而是她實在不愿浪費每一分鐘。在商店里,洋子推車沿著貨架快速行走著,就像急著趕火車一樣,在要買的每樣商品面前幾乎沒有停頓,隨手拿一個放在推車里繼續(xù)向前。她一共買了9種商品,耗時4分30秒,包括走路在內平均每30秒買一樣東西(不包括出門交款時間),簡直是超級購買速度。臨出超市之前,她又幫店員把被顧客丟得到處都是的購貨車排列整齊后方才離開。
一個星期天,筆者去參觀一個代表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花道展。展廳不大,是由一座民宅布置而成的。30多組千姿百態(tài)花草的完美組合,融入了作者心血,同時也反映出作者的品位和性格。我們在感嘆作品的完美之余,得知全部作品都出自一人之手———這座民宅的女主人高源弘美,這是她舉辦的個人花道展。如果沒有大量的時間是無法做到的,同時這也說明了日本女性的精神與日本民族精神的一致性,用高品位的追求充實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意義。
日本各地都有一個叫做“婦翔會”的民間組織,其成員大都沒有正式工作,類似中國的婦聯(lián)。但這個組織不涉及政治,也沒聽說過動不動為哪個受氣的婦女鳴冤叫屈,因為日本是一個法律非常健全的國家,一切法律事務都由司法部門解決,他人不得干預。那么,“女翔會”干些什么呢?據筆者了解,主要涉及文化領域,例如組織當地外國人召開國際友人文化交流會,促進日本人民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還經常組織文化活動,如書畫展、花展、插花藝術展,主持當地民俗節(jié)日以及社會奉獻活動等。好像傳統(tǒng)的日本文化主要依靠家庭主婦們繼承和發(fā)揚光大,而男人們則分工負責發(fā)展經濟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