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做陪審員

字號:

在美國有兩件事是人人都不喜歡卻不得不做的,不做就犯法:一是納稅,一是做陪審員。
    但我第一次被法院定為陪審員候選人時,還非常的興奮。
    那天,我一早準時到達法院。一看,陪審員候選人居然來了百名左右。法官宣布選陪審員開始后,首先由檢查官說明大致案情:一天晚上,警官巡邏時,發(fā)現(xiàn)在一條單行道的巷子里有一輛反向而來的汽車,警官讓駕駛員停車做酒精測試時,駕駛員用粗話罵人,還毆打警官,被警官控以傷害并妨礙公務罪。
    然后被告律師就開始挑人,先挑出十二位。律師請他們先做自我介紹。介紹完畢,法官問:有跟這案件的相關人員相識或者覺得自己不可能公正對待此案的人請舉手。
    有人舉手,法官問:你為什么覺得你不適合陪審此案?
    舉手的人說:因為我有一次車禍被一位黑人駕駛員撞得車毀人傷。
    法官說:這會影響你對本案作出不當?shù)臎Q定嗎?
    那人說:是的。因為我看到被告是位黑人。
    于是,法官讓法警將此人放走。
    被告律師又另叫了一個人。
    接著,原告的律師從那十二位當中剔除他不滿意的人選,補上他所滿意的陪審員。就這樣來回精挑細選直到雙方的律師對十二位陪審員都同意為止。我是惟一被選進的華人。這頭一天就全部用在選陪審員上了。還好是個小案子,一天就選出來了,要是重大案件,選陪審員選上一個星期,候選人就慘了,每天都得來法院報到。國家雖有明文規(guī)定:陪審期間法院會付你車馬費,你上班的地方也不得扣你的薪水,可是開個小店的或者給人打工的就很頭痛。
    第二天正式開庭。原告律師先陳述警官被打的詳細過程,最后還拿出一張照片,法官認可后,交給我們這些陪審員傳觀。
    我一看照片,果然警官被打得不輕,鼻子流血,臉也腫了半邊??墒牵桓媛蓭熞灿姓f辭:被告當天跟朋友在酒吧里多喝了兩杯,回家晚了有點心急,所以想找近路回去,沒想到開進了單行道。因為巷子小,退出去不容易,只好往前開,沒想到遇上了警車。警員一過來就命令被告雙手抱頭搜身檢查,然后要用手銬銬他,被告拒絕,警員將警車中的警犬放出,把被告咬得體無完膚,混亂中才將警員打傷。
    被告也有照片為證,不但臉腫鼻子出血,衣褲被狗咬破,手腳更是被狗咬得血跡斑斑。我同情心大動。
    其后兩天,原被告律師都找來了證人。原告律師找的證人就是警官本人。
    律師問:你為什么放狗咬人?
    答:被告體重是我的兩倍,沒有警犬協(xié)助,完全沒辦法制伏被告。
    被告律師找來兩位證人。一位是被告那天一起喝酒的朋友,證明他酒并沒有喝太多。另一位是個黑人學生。
    被告律師問黑人學生:你認得原告席上這位警官嗎?
    答:認得。
    問:何以認得?
    答:有一天我下夜班時,走在路上,被那位警官叫住盤問了很久。
    問:他的態(tài)度如何?
    答:非常無禮,我氣得當日失眠。
    問:你覺得他有沒有歧視黑人?
    答:有。
    輪到原告律師來發(fā)問時,他問:請問你那天下班是幾點?
    答:半夜兩點。
    問:如果那時候你的同學們都睡了而你還在馬路上走,警察見了卻不過問,你覺得這位警察盡責嗎?
    答:不。
    等到法官請陪審團投票表決時已是第四天了。法官要我們先選出一位“工頭”。
    我們選了一位退休的老先生。然后我們像犯人似的被關在一個小會議室里討論起來。
    頭一次投票結果:十票有罪,二票無罪。
    投無罪的是我和另外一位股票經(jīng)紀人?!肮ゎ^”于是問我為什么覺得被告無罪?我說,因為我覺得他又不是故意要打人,警察不是同時也有行使暴力嗎?
    有幾位投有罪票的人聽了也說,對了,我們沒想到暴力的問題。于是重新投票,又是十票對二票。那位股票經(jīng)紀人這次改投了有罪,而另外一位和我投無罪的是位家庭主婦。
    “工頭”問那位股票經(jīng)紀人:“你為何改變主意?”
    他說:“因為我想聽從多數(shù)人的意見,免得我們意見不一致下午還要來法院?!?BR>    “工頭”又對我說:“這樣盡責的警察我們?nèi)绻粠退院髩娜瞬皇蔷秃茈y辦了嗎?”
    我回敬一句:“要是警察都給你們寵壞了,將來不是會權力膨脹嗎?”
    他笑笑,又去問那位主婦。主婦說:“如果我們不能得出一致的決定,那么這次審判就讓它流審,再讓別人去作陪審員好了,所以我不愿意聽從多數(shù)人的意見?!薄肮ゎ^”這時著急了,他說:“我真的不想明天再來了,也不想再浪費納稅人的錢了,每次陪審一個案子多勞民傷財啊。”
    最后我們大家一致同意,宣讀被告有罪時,順便請法官從輕發(fā)落。
    經(jīng)過這次陪審,我不覺想起辛普森殺妻案來了。一般民意都覺得他有罪,十二位陪審員卻說他無罪,結果就讓他無罪開釋了。這案子算不算錯判呢?至今還爭辯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