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工程管理與實務(建筑工程)(一級建造師)精講班第24講講義
1A414062掌握吊頂工程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方法
一、 吊頂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要點
(1)安裝龍骨前,應按設計要求對房間凈高、洞口標高和吊頂管道、設備及其支架的標高進行交接檢驗。
(2)吊頂工程的木吊桿、木龍骨和木飾面板必須進行防火處理,并應符合有關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
(3)吊頂工程中的預埋件、鋼筋吊桿和型鋼吊桿應進行防銹處理。
(4)安裝面板前應完成吊頂內(nèi)管道和設備的調(diào)試及驗收。
(5)吊桿的間距不得大于1200mm,吊桿距主龍骨端部距離不得大于300mm,當大于300mm時,應增加吊桿。當?shù)鯒U長度大于1.5m時,應設置反支撐。當?shù)鯒U與設備相遇時,應調(diào)整并增設吊桿。
(6)重型燈具、電扇及其他重型設備嚴禁安裝在吊頂工程的龍骨上。
二、 暗龍骨吊頂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
(1)吊頂標高、尺寸、起拱和造型應符合設計要求。
(2)飾面材料的材質(zhì)、品種、規(guī)格、圖案和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
(3)暗龍骨吊頂工程的吊桿、龍骨和飾面材料的安裝必須牢固。
(4)吊桿、龍骨的材質(zhì)、規(guī)格、安裝間距及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吊桿、龍骨應經(jīng)過表明防腐處理;木吊桿、龍骨應進行防腐、防火處理。
(5)石膏板的接縫應按其施工工藝標準進行板縫防裂處理。安裝雙層石膏板時,面層板與基層板的接縫應錯開,并不得在同一根龍骨上接縫。
(6)飾面材料表面應潔凈、色澤一致,不得有翹曲、裂縫及缺損。壓條應平直、寬窄一致。
(7)飾面上的燈具、感應器、噴淋頭、風口篦子等設備的位置應合理、美觀,與飾面板的交接應吻合、嚴密;感應器、噴淋頭與燈具的間距不得小于300mm。
(8)金屬吊桿、龍骨的接縫應均勻一致,角縫應吻合,表面應平整,無翹曲、錘印。木質(zhì)吊桿、龍骨應順直,無劈裂、變形。
(9)吊頂內(nèi)填充吸聲材料的品種和鋪設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防散落措施。
三、 明龍骨吊頂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
(1)吊頂標高、尺寸、起拱和造型應符合設計要求。
(2)飾面材料的材質(zhì)、品種、規(guī)格、圖案和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當飾面材料為玻璃板時,應使用安全玻璃或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飾面材料的安裝應穩(wěn)固嚴密。飾面材料與龍骨的搭接寬度應大于龍骨受力面寬度的2/3。
(4)吊桿、龍骨的材質(zhì)、規(guī)格、安裝間距及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吊桿、龍骨應進行表面防腐處理;木龍骨應進行防腐、防火處理。
(5)明龍骨吊頂工程的吊頂和龍骨安裝必須牢固。
(6)飾面材料表面應潔凈、色澤一致,不得有翹曲、裂縫及缺損。飾面板與明龍骨的搭接應平整、吻合,壓條應平直、寬窄一致。
(7) 飾面板上的燈具、煙感器、噴淋頭、風口篦子等設備的位置應合理、美觀,與飾面板的交接應吻合、嚴密;感應器、噴淋頭與燈具的間距不得小于300mm。
(8)金屬龍骨的接縫應平整、吻合、顏色一致,不得有劃傷、擦傷等表面缺陷。木質(zhì)龍骨應平整、順直,無劈裂。
(9)吊頂內(nèi)填充吸聲材料的品種和鋪設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防散落措施。
例題: 龍骨架各接點必須牢固可靠,拚縫嚴密無松動,安全可靠,應按房間短向跨度的( )起拱。(單選題 )
A.1/200 B.1-3/1000 C.1/300 D.1/100
答案:B. 因為規(guī)范要求應按房間短向跨度1‰-3‰起拱。
例題:吊頂工程的構造由()組成。
A.支承部分B.結合層C.基層D.面層E.找平層
答案:ACD
解題思路:吊頂工程的構造由支承部分、基層及面層組成。支承部分由吊桿和主龍骨組成;基層由次龍骨組成;面層是頂棚的裝飾層。所以正確選項為ACD。
1A414063 掌握輕質(zhì)隔墻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方法
一 板材隔墻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
(1)隔墻板材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有隔聲、隔熱、阻燃、防潮等特殊要求的工程板材應有相應性能等級的檢測報告。
(2)安裝隔墻板材所需要預埋件、連接件的位置、數(shù)量及連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3)隔墻板材安裝必須牢固。現(xiàn)制鋼絲網(wǎng)水泥隔墻與周邊墻體的連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連接牢固。
(4)隔墻板材所用接縫材料的品種及接縫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5)板材隔墻表面應平整光滑、色澤一致、潔凈,接縫應均勻、順直。
(6)隔墻板材安裝應垂直、平整、位置正確,板材不應有裂縫或缺損。
(7)隔墻上的孔洞、槽、盒應位置正確、套割方正、邊緣整齊。
二 骨架隔墻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
(1)骨架隔墻所用龍骨、配件、墻面板、填充材料及嵌縫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和木材的含水率應符合設計要求。有隔聲、隔熱、阻燃、防潮等特殊要求的工程,材料應有相應性能等級的檢測報告。
(2)骨架隔墻工程邊框龍骨必須與基體結構連接牢固,并應平整、垂直、位置正確。
(3)骨架隔墻中龍骨間距和構造連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骨架內(nèi)設備管線的安裝、門窗洞口等部位加強龍骨應安裝牢固、位置正確,填充材料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4)木龍骨及木墻面板的防火和防腐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骨架隔墻的墻面板應安裝牢固,無脫層。翹曲、折裂及缺損。
(6)墻面板所用接縫材料的接縫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7)骨架隔墻表面平整光滑、色澤一致、潔凈、無裂縫,接縫應均勻、順直。
(8)骨架隔墻上的孔洞、槽、盒應位置正確、套割吻合、邊緣整齊。
(9)骨架隔墻內(nèi)的填充材料應干燥,填充應密實、均勻、無下墜。
1A414064 掌握地面工程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方法
一 基層鋪設施工質(zhì)量要求
(1)基層鋪設的材料質(zhì)量、密實度和強度等級(或配合比)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
(2)基層鋪設前,基底表面應干凈、無積水。
(3)當墊層、找平層內(nèi)埋設暗管道時,管道應按設計要求予以穩(wěn)固。
(4)基層的標高、坡度、厚度等應符合設計要求?;鶎颖砻鎽秸?,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5)基土的質(zhì)量要求
·對軟弱土層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
· 填土應分層壓(夯)實,填土質(zhì)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zhì)量規(guī)范》GB50202的有關規(guī)定。
·填土時應為含水量。重要工程或大面積的地面填土前,應取土樣,按擊實試驗確定含水量與相應的干密度。
·基土嚴禁用淤泥、腐植樹、凍土、耕植土、膨脹土和含有有機物質(zhì)大于8%的土做為填土。
·基土應均勻密實,壓實系數(shù)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不應小于0.90。
(6)灰土墊層質(zhì)量要求
·灰土墊層應采用熟石灰與黏土(或粉質(zhì)黏土、粉土)的拌和料鋪設,其厚度不應小于100mm。
·灰土墊層應分層夯實,經(jīng)濕潤養(yǎng)護、晾干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灰土體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
(7)砂墊層和砂石墊層質(zhì)量要求
·砂墊層厚度不應小于60mm;砂石墊層厚度不應小于100mm。
·砂石應選用天然級配材料。鋪設時不應有粗細顆粒分離現(xiàn)象,壓(夯)至不松動為止。
·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機雜質(zhì);砂應采用中砂;石子粒徑不得大于墊層厚度的2/3。
·砂墊層和砂石墊層的干密度(或貫入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8)砂土墊層質(zhì)量要求
·鋪設厚度不應小于100mm。
·熟石灰粒徑不得大于5mm;砂應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機物質(zhì);碎磚不應用風化、酥松和有機雜質(zhì)的磚料,粒徑不應大于60mm。
·三合土的體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
(9)爐渣墊層質(zhì)量要求
·爐渣墊層采用爐渣或水泥與爐渣或水泥、石灰與爐渣的拌和料鋪設,其厚度不應小于80mm。
·爐渣或水泥爐渣墊層的爐渣,使用前應澆水悶透;水泥石灰爐渣墊層的爐渣,使用前應用石灰漿或用熟石灰澆水拌和悶透;悶透時間均不得少于5d。
·在墊層鋪設前,其下一層應濕潤;鋪設時應分層壓實,鋪設后應養(yǎng)護,待其凝結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爐渣內(nèi)不應含有有機雜質(zhì)和未燃盡的煤塊,粒徑不應大于40mm,且粒徑在5mm及其以下的顆粒,不得超過總體積的40%;熟石灰粒徑不得大于5mm。
·爐渣墊層的體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
(10)水泥混凝土墊層質(zhì)量要求
·水泥混凝土墊層鋪設在基土上,當氣溫長期處于0℃以下,設計無要求時,墊層應設置伸縮縫。
·水泥混凝土墊層的厚度不應小于60mm。
·墊層鋪設前,其下一層表面應濕潤。
·室內(nèi)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墊層,應設置縱向縮縫和橫向縮縫;縱向縮縫間距不得大于6m,橫向縮縫不得大于12m。
·墊層的縱向縮縫應做平頭縫或加肋板平頭縫。當墊層厚度大于150mm時,可做企口縫。橫向縮縫應做假縫。平頭縫和企口縫的縫間不得放置隔離材料,澆筑時應互相緊貼。企口縫的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假縫寬度為5~20mm,深度為墊層厚度的1/3,縫內(nèi)填水泥砂漿。
·工業(yè)廠房、禮堂、門廳大面積水泥混凝土墊層應分區(qū)段澆筑。
·水泥混凝土墊層采用的粗骨料,其粒徑不應大于墊層厚度的2/3;含泥量不應大于2%;砂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水泥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小于C10。
(11)找平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鋪設找平層前,當其下一層有松散填充料時,應予鋪平振實。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鋪設前必須對立管、套管和地漏與樓板節(jié)點之間進行密封處理;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上鋪設找平層前,板縫填嵌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相鄰縫底不應小于20mm;填嵌時,板縫內(nèi)應清理干凈,保持濕潤;填縫采用細石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小于C20,填縫高度應低于板面10~20mm,且振搗密實,表面不應壓光;填縫后應養(yǎng)護;當板縫底寬大于40mm時,應按設計要求配置鋼筋。
·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上鋪設找平層時,其板端應按設計要求做防裂的構造措施。
·找平層采用碎石或卵石的粒徑不應大于其厚度的2/3,含泥量不應大于2%;砂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水泥砂漿體積比或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水泥砂漿體積比不應小于1:3(或者相應的強度等級);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處嚴禁滲漏,坡向應正確、無積水。
(12)隔離層的施工質(zhì)量要求
·隔離層的材料,其材質(zhì)應有資質(zhì)的檢測單位認定。
·在水泥類找平層上鋪設瀝青類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以水泥類材料作為防水隔離層時,其表面應堅固、潔凈、干燥。鋪設前,應涂刷基層處理劑?;鶎犹幚韯┎捎门c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類涂料的底子油。
·當采用摻有防水劑的水泥類找平層作為防水隔離層時,其摻量和強度等級(或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
·鋪設防水隔離層時,在管道穿過樓板面四周,防水材料應向上鋪涂,并超過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墻面處,應高出面層200~300mm,或按設計要求的高度鋪涂。陰陽角和管道穿過樓板面的根部增加鋪涂附加防水隔離層。
·防水材料鋪設后,必須蓄水檢驗。蓄水深度應為20~30mm,24h內(nèi)無滲漏為合格,并做記錄。
·隔離層材質(zhì)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產(chǎn)品標準的規(guī)定。
·廁浴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須設置防水隔離層。樓層結構必須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或整塊預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強度等級并不應小于C20;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其高度不應小于120mm。施工時結構層標高和預留孔洞位置準確,嚴禁亂鑿洞。
·水泥類防水隔離層的防水性能和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防水隔離層嚴禁滲漏,坡向應正確、排水通暢。
(13)填充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填充層應按設計要求選用材料,其密度和導熱系數(shù)應符合國家有關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
·填充層的下一層表面應平整。當為水泥類時,尚應潔凈、干燥,并不得有空鼓、裂縫和起砂等缺陷。
·采用松散材料鋪設填充層時,應分層鋪平拍實;采用板、塊狀材料鋪設填充層時,應分層錯縫鋪貼。
·填充層的材料質(zhì)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產(chǎn)品標準的規(guī)定。
·填充層的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二 整體面層鋪設質(zhì)量要求
(1)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層鋪設不得留施工縫。當施工間隙超過允許時間規(guī)定時,應對接槎處進行處理。
·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其粒徑不應大于面層厚度的2/3,細石混凝土面層采用的石子粒徑不應大于15mm。
·面層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水泥混凝土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水泥混凝土墊層兼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
·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裂紋。
(2)水泥砂漿面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水泥砂漿面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小于20mm。
·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應小于32.5,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水泥嚴禁混用;砂應為中粗砂,當采用石削時,其粒徑為1~5mm,且含泥量不應大于3%。
·水泥砂漿面層的體積比(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且體積比應為1:2,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15。
·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裂紋。
(3)水磨石面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水磨石面層應采用水泥與石粒的拌和料鋪設。面層厚度除有特殊要求外,宜為12~18mm,且按石粒粒徑確定。水磨石面層的顏色和圖案應符合設計要求。
·白色或淺色的水磨石面層,應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層,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酸水泥;同顏色的面層應使用同一批水泥。同一顏色面層應使用同廠、同批的顏料;其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3%~6%,或由試驗確定。
·水磨石面層的結合層的水泥砂漿體積比宜為1:3,相應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10,水泥砂漿調(diào)度(以標準圓錐體沉入度計)宜為30~35mm。
·普通水磨石面層磨光遍數(shù)不應少于3遍。高級水磨石面層的厚度和磨光遍數(shù)由設計確定。
·在水磨石面層磨光后,涂草酸和上蠟前,其表面不得污染。
·水磨石面層的石粒,應采用堅硬可磨白云石、大理石等巖石加工而成,石粒應潔凈無雜物,其粒徑除特殊要求外應為6~15mm;水泥強度等級不應小于32.5;顏料應采用耐光、耐堿的礦物原料,不得使用酸性顏料。
·水磨石面層拌和料的體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且為1:1.5~1:2.5(水泥:石粒)。
·面層與下一層結合應牢固,無空鼓、裂紋。
三 板塊面層鋪設質(zhì)量要求
(1)磚面層采用陶瓷錦磚、缸磚、陶瓷地磚和水泥花磚應在結合層上鋪設。鋪設質(zhì)量要求如下:
·在水泥砂漿結合層上鋪貼缸磚、陶瓷地磚和水泥花磚面層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在鋪貼前,應對磚的規(guī)格尺寸、外觀質(zhì)量、色澤等進行預選,浸水濕潤晾干待用;
勾縫和壓縫應采用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同顏色的水泥,并做養(yǎng)護和保護。
在水泥砂漿結合層上鋪貼陶瓷錦磚面層時,磚底面應潔凈,每聯(lián)陶瓷錦磚之間、與結合層之間以及在墻角、鑲邊和靠墻外,應緊密貼合。在靠墻處不得采用砂漿填補。
·在瀝青膠結料結合層上鋪貼缸面層時,缸磚應干凈,鋪貼時應在攤鋪熱瀝青膠結料上進行,并應在膠結料凝結前完成。
·采用膠粘劑在結合層上粘貼面層時,膠粘劑的選用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nèi)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 50325的規(guī)定。
·面層所用的板塊的品種、質(zhì)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面層與下一層的結合(粘結)應牢固,無空鼓。
(2)大理石面層和花崗巖面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大理石、花崗巖面層采用天然大理石、花崗石(或碎拼大理石、碎拼花崗石)板材,應在結合層上鋪設。
·天然大理石、花崗石的技術等級、光澤度、外觀等質(zhì)量要求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 79、《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JC 205的規(guī)定。
·板材有裂縫、掉角、翹曲和表面有缺陷時應予剔除,在鋪設前,應根據(jù)石材的顏色、花紋、圖案、紋理等按設計要求,試拼編號。
·鋪設大理石、花崗石面層前,板材應浸濕、晾干;結合層與板材應分段同時鋪設。
·大理石、花崗石面層所用板塊的品種、質(zhì)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
四地面變形縫的設置和樓梯面層施工技術要求詳考試用書
例題:某學校餐廳2000平米現(xiàn)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完成后,空鼓
面積達到15%,處近10平方米,局部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查施工紀錄,使用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為42.5,同批水泥為合格產(chǎn)品,為趕施工進度,在結合層水泥素漿(水灰比為0.7-0.8之間)一次刷漿,三天后進行面層施工。請分析空鼓原因。(案例題)
問題解析:
1.素漿水灰比太大,宜為0.4-0.5之間,一次涂刷干燥后,成為一層粉狀隔離層;
2.找平層砂漿稠度太大,出現(xiàn)干縮裂縫;
3.不規(guī)則裂縫由空鼓產(chǎn)生。
【1A414060掌握建筑裝飾裝修的技術要求和方法考點內(nèi)容】
此部分內(nèi)容為原裝飾裝修專業(yè)的 內(nèi)容。其中墻面工程是指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抹灰、飾面板(磚)、涂飾等 子分部工程。主要內(nèi)容見下表:
抹灰工程技術要求
一般可分為一般抹灰和裝飾抹灰。重點掌握其施工環(huán)境、材料及施工工藝的技術要求。
吊頂工程技術要求
重點掌握懸吊式頂棚的構造及工藝要求
輕質(zhì)隔墻
板材隔墻和骨架隔墻的構造及工藝要求
地面工程
重點掌握其施工環(huán)境、材料及施工工藝的技術要求。
1A414062掌握吊頂工程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方法
一、 吊頂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要點
(1)安裝龍骨前,應按設計要求對房間凈高、洞口標高和吊頂管道、設備及其支架的標高進行交接檢驗。
(2)吊頂工程的木吊桿、木龍骨和木飾面板必須進行防火處理,并應符合有關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
(3)吊頂工程中的預埋件、鋼筋吊桿和型鋼吊桿應進行防銹處理。
(4)安裝面板前應完成吊頂內(nèi)管道和設備的調(diào)試及驗收。
(5)吊桿的間距不得大于1200mm,吊桿距主龍骨端部距離不得大于300mm,當大于300mm時,應增加吊桿。當?shù)鯒U長度大于1.5m時,應設置反支撐。當?shù)鯒U與設備相遇時,應調(diào)整并增設吊桿。
(6)重型燈具、電扇及其他重型設備嚴禁安裝在吊頂工程的龍骨上。
二、 暗龍骨吊頂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
(1)吊頂標高、尺寸、起拱和造型應符合設計要求。
(2)飾面材料的材質(zhì)、品種、規(guī)格、圖案和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
(3)暗龍骨吊頂工程的吊桿、龍骨和飾面材料的安裝必須牢固。
(4)吊桿、龍骨的材質(zhì)、規(guī)格、安裝間距及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吊桿、龍骨應經(jīng)過表明防腐處理;木吊桿、龍骨應進行防腐、防火處理。
(5)石膏板的接縫應按其施工工藝標準進行板縫防裂處理。安裝雙層石膏板時,面層板與基層板的接縫應錯開,并不得在同一根龍骨上接縫。
(6)飾面材料表面應潔凈、色澤一致,不得有翹曲、裂縫及缺損。壓條應平直、寬窄一致。
(7)飾面上的燈具、感應器、噴淋頭、風口篦子等設備的位置應合理、美觀,與飾面板的交接應吻合、嚴密;感應器、噴淋頭與燈具的間距不得小于300mm。
(8)金屬吊桿、龍骨的接縫應均勻一致,角縫應吻合,表面應平整,無翹曲、錘印。木質(zhì)吊桿、龍骨應順直,無劈裂、變形。
(9)吊頂內(nèi)填充吸聲材料的品種和鋪設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防散落措施。
三、 明龍骨吊頂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
(1)吊頂標高、尺寸、起拱和造型應符合設計要求。
(2)飾面材料的材質(zhì)、品種、規(guī)格、圖案和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當飾面材料為玻璃板時,應使用安全玻璃或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飾面材料的安裝應穩(wěn)固嚴密。飾面材料與龍骨的搭接寬度應大于龍骨受力面寬度的2/3。
(4)吊桿、龍骨的材質(zhì)、規(guī)格、安裝間距及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吊桿、龍骨應進行表面防腐處理;木龍骨應進行防腐、防火處理。
(5)明龍骨吊頂工程的吊頂和龍骨安裝必須牢固。
(6)飾面材料表面應潔凈、色澤一致,不得有翹曲、裂縫及缺損。飾面板與明龍骨的搭接應平整、吻合,壓條應平直、寬窄一致。
(7) 飾面板上的燈具、煙感器、噴淋頭、風口篦子等設備的位置應合理、美觀,與飾面板的交接應吻合、嚴密;感應器、噴淋頭與燈具的間距不得小于300mm。
(8)金屬龍骨的接縫應平整、吻合、顏色一致,不得有劃傷、擦傷等表面缺陷。木質(zhì)龍骨應平整、順直,無劈裂。
(9)吊頂內(nèi)填充吸聲材料的品種和鋪設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防散落措施。
例題: 龍骨架各接點必須牢固可靠,拚縫嚴密無松動,安全可靠,應按房間短向跨度的( )起拱。(單選題 )
A.1/200 B.1-3/1000 C.1/300 D.1/100
答案:B. 因為規(guī)范要求應按房間短向跨度1‰-3‰起拱。
例題:吊頂工程的構造由()組成。
A.支承部分B.結合層C.基層D.面層E.找平層
答案:ACD
解題思路:吊頂工程的構造由支承部分、基層及面層組成。支承部分由吊桿和主龍骨組成;基層由次龍骨組成;面層是頂棚的裝飾層。所以正確選項為ACD。
1A414063 掌握輕質(zhì)隔墻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方法
一 板材隔墻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
(1)隔墻板材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有隔聲、隔熱、阻燃、防潮等特殊要求的工程板材應有相應性能等級的檢測報告。
(2)安裝隔墻板材所需要預埋件、連接件的位置、數(shù)量及連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3)隔墻板材安裝必須牢固。現(xiàn)制鋼絲網(wǎng)水泥隔墻與周邊墻體的連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連接牢固。
(4)隔墻板材所用接縫材料的品種及接縫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5)板材隔墻表面應平整光滑、色澤一致、潔凈,接縫應均勻、順直。
(6)隔墻板材安裝應垂直、平整、位置正確,板材不應有裂縫或缺損。
(7)隔墻上的孔洞、槽、盒應位置正確、套割方正、邊緣整齊。
二 骨架隔墻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要點
(1)骨架隔墻所用龍骨、配件、墻面板、填充材料及嵌縫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性能和木材的含水率應符合設計要求。有隔聲、隔熱、阻燃、防潮等特殊要求的工程,材料應有相應性能等級的檢測報告。
(2)骨架隔墻工程邊框龍骨必須與基體結構連接牢固,并應平整、垂直、位置正確。
(3)骨架隔墻中龍骨間距和構造連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骨架內(nèi)設備管線的安裝、門窗洞口等部位加強龍骨應安裝牢固、位置正確,填充材料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4)木龍骨及木墻面板的防火和防腐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骨架隔墻的墻面板應安裝牢固,無脫層。翹曲、折裂及缺損。
(6)墻面板所用接縫材料的接縫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7)骨架隔墻表面平整光滑、色澤一致、潔凈、無裂縫,接縫應均勻、順直。
(8)骨架隔墻上的孔洞、槽、盒應位置正確、套割吻合、邊緣整齊。
(9)骨架隔墻內(nèi)的填充材料應干燥,填充應密實、均勻、無下墜。
1A414064 掌握地面工程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方法
一 基層鋪設施工質(zhì)量要求
(1)基層鋪設的材料質(zhì)量、密實度和強度等級(或配合比)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
(2)基層鋪設前,基底表面應干凈、無積水。
(3)當墊層、找平層內(nèi)埋設暗管道時,管道應按設計要求予以穩(wěn)固。
(4)基層的標高、坡度、厚度等應符合設計要求?;鶎颖砻鎽秸?,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5)基土的質(zhì)量要求
·對軟弱土層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
· 填土應分層壓(夯)實,填土質(zhì)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zhì)量規(guī)范》GB50202的有關規(guī)定。
·填土時應為含水量。重要工程或大面積的地面填土前,應取土樣,按擊實試驗確定含水量與相應的干密度。
·基土嚴禁用淤泥、腐植樹、凍土、耕植土、膨脹土和含有有機物質(zhì)大于8%的土做為填土。
·基土應均勻密實,壓實系數(shù)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不應小于0.90。
(6)灰土墊層質(zhì)量要求
·灰土墊層應采用熟石灰與黏土(或粉質(zhì)黏土、粉土)的拌和料鋪設,其厚度不應小于100mm。
·灰土墊層應分層夯實,經(jīng)濕潤養(yǎng)護、晾干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灰土體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
(7)砂墊層和砂石墊層質(zhì)量要求
·砂墊層厚度不應小于60mm;砂石墊層厚度不應小于100mm。
·砂石應選用天然級配材料。鋪設時不應有粗細顆粒分離現(xiàn)象,壓(夯)至不松動為止。
·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機雜質(zhì);砂應采用中砂;石子粒徑不得大于墊層厚度的2/3。
·砂墊層和砂石墊層的干密度(或貫入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8)砂土墊層質(zhì)量要求
·鋪設厚度不應小于100mm。
·熟石灰粒徑不得大于5mm;砂應用中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機物質(zhì);碎磚不應用風化、酥松和有機雜質(zhì)的磚料,粒徑不應大于60mm。
·三合土的體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
(9)爐渣墊層質(zhì)量要求
·爐渣墊層采用爐渣或水泥與爐渣或水泥、石灰與爐渣的拌和料鋪設,其厚度不應小于80mm。
·爐渣或水泥爐渣墊層的爐渣,使用前應澆水悶透;水泥石灰爐渣墊層的爐渣,使用前應用石灰漿或用熟石灰澆水拌和悶透;悶透時間均不得少于5d。
·在墊層鋪設前,其下一層應濕潤;鋪設時應分層壓實,鋪設后應養(yǎng)護,待其凝結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爐渣內(nèi)不應含有有機雜質(zhì)和未燃盡的煤塊,粒徑不應大于40mm,且粒徑在5mm及其以下的顆粒,不得超過總體積的40%;熟石灰粒徑不得大于5mm。
·爐渣墊層的體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
(10)水泥混凝土墊層質(zhì)量要求
·水泥混凝土墊層鋪設在基土上,當氣溫長期處于0℃以下,設計無要求時,墊層應設置伸縮縫。
·水泥混凝土墊層的厚度不應小于60mm。
·墊層鋪設前,其下一層表面應濕潤。
·室內(nèi)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墊層,應設置縱向縮縫和橫向縮縫;縱向縮縫間距不得大于6m,橫向縮縫不得大于12m。
·墊層的縱向縮縫應做平頭縫或加肋板平頭縫。當墊層厚度大于150mm時,可做企口縫。橫向縮縫應做假縫。平頭縫和企口縫的縫間不得放置隔離材料,澆筑時應互相緊貼。企口縫的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假縫寬度為5~20mm,深度為墊層厚度的1/3,縫內(nèi)填水泥砂漿。
·工業(yè)廠房、禮堂、門廳大面積水泥混凝土墊層應分區(qū)段澆筑。
·水泥混凝土墊層采用的粗骨料,其粒徑不應大于墊層厚度的2/3;含泥量不應大于2%;砂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水泥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小于C10。
(11)找平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鋪設找平層前,當其下一層有松散填充料時,應予鋪平振實。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鋪設前必須對立管、套管和地漏與樓板節(jié)點之間進行密封處理;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上鋪設找平層前,板縫填嵌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相鄰縫底不應小于20mm;填嵌時,板縫內(nèi)應清理干凈,保持濕潤;填縫采用細石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小于C20,填縫高度應低于板面10~20mm,且振搗密實,表面不應壓光;填縫后應養(yǎng)護;當板縫底寬大于40mm時,應按設計要求配置鋼筋。
·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上鋪設找平層時,其板端應按設計要求做防裂的構造措施。
·找平層采用碎石或卵石的粒徑不應大于其厚度的2/3,含泥量不應大于2%;砂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水泥砂漿體積比或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水泥砂漿體積比不應小于1:3(或者相應的強度等級);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處嚴禁滲漏,坡向應正確、無積水。
(12)隔離層的施工質(zhì)量要求
·隔離層的材料,其材質(zhì)應有資質(zhì)的檢測單位認定。
·在水泥類找平層上鋪設瀝青類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以水泥類材料作為防水隔離層時,其表面應堅固、潔凈、干燥。鋪設前,應涂刷基層處理劑?;鶎犹幚韯┎捎门c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類涂料的底子油。
·當采用摻有防水劑的水泥類找平層作為防水隔離層時,其摻量和強度等級(或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
·鋪設防水隔離層時,在管道穿過樓板面四周,防水材料應向上鋪涂,并超過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墻面處,應高出面層200~300mm,或按設計要求的高度鋪涂。陰陽角和管道穿過樓板面的根部增加鋪涂附加防水隔離層。
·防水材料鋪設后,必須蓄水檢驗。蓄水深度應為20~30mm,24h內(nèi)無滲漏為合格,并做記錄。
·隔離層材質(zhì)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產(chǎn)品標準的規(guī)定。
·廁浴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須設置防水隔離層。樓層結構必須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或整塊預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強度等級并不應小于C20;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其高度不應小于120mm。施工時結構層標高和預留孔洞位置準確,嚴禁亂鑿洞。
·水泥類防水隔離層的防水性能和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防水隔離層嚴禁滲漏,坡向應正確、排水通暢。
(13)填充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填充層應按設計要求選用材料,其密度和導熱系數(shù)應符合國家有關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
·填充層的下一層表面應平整。當為水泥類時,尚應潔凈、干燥,并不得有空鼓、裂縫和起砂等缺陷。
·采用松散材料鋪設填充層時,應分層鋪平拍實;采用板、塊狀材料鋪設填充層時,應分層錯縫鋪貼。
·填充層的材料質(zhì)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產(chǎn)品標準的規(guī)定。
·填充層的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二 整體面層鋪設質(zhì)量要求
(1)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層鋪設不得留施工縫。當施工間隙超過允許時間規(guī)定時,應對接槎處進行處理。
·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其粒徑不應大于面層厚度的2/3,細石混凝土面層采用的石子粒徑不應大于15mm。
·面層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水泥混凝土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水泥混凝土墊層兼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
·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裂紋。
(2)水泥砂漿面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水泥砂漿面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小于20mm。
·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應小于32.5,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水泥嚴禁混用;砂應為中粗砂,當采用石削時,其粒徑為1~5mm,且含泥量不應大于3%。
·水泥砂漿面層的體積比(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且體積比應為1:2,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15。
·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裂紋。
(3)水磨石面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水磨石面層應采用水泥與石粒的拌和料鋪設。面層厚度除有特殊要求外,宜為12~18mm,且按石粒粒徑確定。水磨石面層的顏色和圖案應符合設計要求。
·白色或淺色的水磨石面層,應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層,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酸水泥;同顏色的面層應使用同一批水泥。同一顏色面層應使用同廠、同批的顏料;其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3%~6%,或由試驗確定。
·水磨石面層的結合層的水泥砂漿體積比宜為1:3,相應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10,水泥砂漿調(diào)度(以標準圓錐體沉入度計)宜為30~35mm。
·普通水磨石面層磨光遍數(shù)不應少于3遍。高級水磨石面層的厚度和磨光遍數(shù)由設計確定。
·在水磨石面層磨光后,涂草酸和上蠟前,其表面不得污染。
·水磨石面層的石粒,應采用堅硬可磨白云石、大理石等巖石加工而成,石粒應潔凈無雜物,其粒徑除特殊要求外應為6~15mm;水泥強度等級不應小于32.5;顏料應采用耐光、耐堿的礦物原料,不得使用酸性顏料。
·水磨石面層拌和料的體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且為1:1.5~1:2.5(水泥:石粒)。
·面層與下一層結合應牢固,無空鼓、裂紋。
三 板塊面層鋪設質(zhì)量要求
(1)磚面層采用陶瓷錦磚、缸磚、陶瓷地磚和水泥花磚應在結合層上鋪設。鋪設質(zhì)量要求如下:
·在水泥砂漿結合層上鋪貼缸磚、陶瓷地磚和水泥花磚面層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在鋪貼前,應對磚的規(guī)格尺寸、外觀質(zhì)量、色澤等進行預選,浸水濕潤晾干待用;
勾縫和壓縫應采用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同顏色的水泥,并做養(yǎng)護和保護。
在水泥砂漿結合層上鋪貼陶瓷錦磚面層時,磚底面應潔凈,每聯(lián)陶瓷錦磚之間、與結合層之間以及在墻角、鑲邊和靠墻外,應緊密貼合。在靠墻處不得采用砂漿填補。
·在瀝青膠結料結合層上鋪貼缸面層時,缸磚應干凈,鋪貼時應在攤鋪熱瀝青膠結料上進行,并應在膠結料凝結前完成。
·采用膠粘劑在結合層上粘貼面層時,膠粘劑的選用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nèi)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 50325的規(guī)定。
·面層所用的板塊的品種、質(zhì)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面層與下一層的結合(粘結)應牢固,無空鼓。
(2)大理石面層和花崗巖面層施工質(zhì)量要求
·大理石、花崗巖面層采用天然大理石、花崗石(或碎拼大理石、碎拼花崗石)板材,應在結合層上鋪設。
·天然大理石、花崗石的技術等級、光澤度、外觀等質(zhì)量要求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 79、《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JC 205的規(guī)定。
·板材有裂縫、掉角、翹曲和表面有缺陷時應予剔除,在鋪設前,應根據(jù)石材的顏色、花紋、圖案、紋理等按設計要求,試拼編號。
·鋪設大理石、花崗石面層前,板材應浸濕、晾干;結合層與板材應分段同時鋪設。
·大理石、花崗石面層所用板塊的品種、質(zhì)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面層與下一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
四地面變形縫的設置和樓梯面層施工技術要求詳考試用書
例題:某學校餐廳2000平米現(xiàn)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完成后,空鼓
面積達到15%,處近10平方米,局部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查施工紀錄,使用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為42.5,同批水泥為合格產(chǎn)品,為趕施工進度,在結合層水泥素漿(水灰比為0.7-0.8之間)一次刷漿,三天后進行面層施工。請分析空鼓原因。(案例題)
問題解析:
1.素漿水灰比太大,宜為0.4-0.5之間,一次涂刷干燥后,成為一層粉狀隔離層;
2.找平層砂漿稠度太大,出現(xiàn)干縮裂縫;
3.不規(guī)則裂縫由空鼓產(chǎn)生。
【1A414060掌握建筑裝飾裝修的技術要求和方法考點內(nèi)容】
此部分內(nèi)容為原裝飾裝修專業(yè)的 內(nèi)容。其中墻面工程是指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抹灰、飾面板(磚)、涂飾等 子分部工程。主要內(nèi)容見下表:
抹灰工程技術要求
一般可分為一般抹灰和裝飾抹灰。重點掌握其施工環(huán)境、材料及施工工藝的技術要求。
吊頂工程技術要求
重點掌握懸吊式頂棚的構造及工藝要求
輕質(zhì)隔墻
板材隔墻和骨架隔墻的構造及工藝要求
地面工程
重點掌握其施工環(huán)境、材料及施工工藝的技術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