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建筑物防雷設計中,設計人員對一、二級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設計比較重視,疏漏差錯很少,但對大量的*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設計卻常有忽視。由于設計質量管理規(guī)定:對于一般工程的電氣設計允許可以不要計算書,因此許多設計人員對*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設計,不再進行設計計算,僅憑經(jīng)驗而設計。對于防雷設施的是否設置及防雷設施的各種安全間距未進行計算、驗算,因此造成大量的*防雷的建筑物的防雷設計、施工存在較大的的盲目性,使有些工程提高了防雷級別,增加了工程造價,而有些工程卻未按規(guī)范設計、施工,造成漏錯,帶來很大隱患和不應有的損失。
二、建筑物防雷規(guī)范的概述及比較
現(xiàn)今建筑物防雷標準有1993年8月1日起實施的《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T16-92推薦性行業(yè)標準,1994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強制性國家標準。GB50057-94使建筑物的防雷設計、施工逐步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防雷標準接軌,設計施工更加規(guī)范化、標準化。
GB50057-94將民用建筑分為兩類,而JCJ/T16-92將民用建筑防雷設計分為,分得更加具體、細致、避免造成使某些民用建筑物失去應有的安全,而有些建筑物可能出現(xiàn)不必要的浪費。為更好的掌握IEC、GB50057-94、JCJ/T16-92三者的實質。且后面的分析、計算均引自JCJ/T16-92中的規(guī)定。
三、預計的年雷擊次數(shù)確定設置防雷設施
除少量的一、二級防雷建筑物外,數(shù)量眾多的還是防雷及等級以外的建筑物防雷,而對此類建筑物大多設計人員不計算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N,使許多不需設計防雷的建筑物而設計了防雷措施,設計保守,浪費了人、材、物?,F(xiàn)計算舉例說明:
例1:在地勢平坦的住宅小區(qū)內部設計一棟住宅樓:6層高層數(shù)不含地下室,地下室高2.2m,三個單元,其中:長L=60m,寬W=13m,高H=20m,當?shù)啬昶骄妆┤誘d=33.2d/a,由于住宅樓處在小區(qū)內部,則校正系數(shù)K=1。
據(jù)JCJ/T16-92中公式D·2-1、D·2-2,D·2-3、D·2-4得:與建筑物截收相同雷擊次數(shù)的等效面積km2:Ae=L·W+2L+WH200-H+πH200-H×10-6=60×13+2(60+13)20(200-20)+3.14×20(200-20)×10-6=0.02084km2
建筑物所處當?shù)氐睦讚舸蟮氐哪昶骄芏龋?BR> Ng=0.024Td1.3=0.024×33.21.3=2.28次/km2·a
建筑物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
N=KNgAe=1×2.28×0.02084=0.0475次/a
據(jù)JCJ/T16-92第12.3.1條,只有在N≥0.05GB50057-94中:N≥0.06才設置*防雷,而本例中:N=0.0475<0.05,且該住宅樓在住宅樓群中不是的也不在樓群邊緣,故該住宅樓不需做防雷設施。
根據(jù)以上計算步驟,現(xiàn)以L=60m,W=13m,分別以H=7m、10m、15m、20m四種不同的高度,K值分別取1,1.5,1.7,2,Ng=2.28km2·a進行計算N值。
從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在本區(qū)內:①當K=1時,舉例中的建筑物均N<0.05,不需設置防雷設施。②當K=1.5時,即建筑物在河邊、湖邊、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電阻率較小處、地下水露頭處、土山頂部、山谷風口等處的或特別潮濕的建筑物,在高度達15m或以上者,必須設置*防雷措施。③當K=1.7時,即金屬的磚木結構的建筑物,高度達7m及以上者,必須設置*防雷措施。④當K=2時,即建筑物位于曠野孤立的位置,高度達7m兩層以上者,均設置防雷措施。
在建筑物防雷設計中,設計人員對一、二級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設計比較重視,疏漏差錯很少,但對大量的*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設計卻常有忽視。由于設計質量管理規(guī)定:對于一般工程的電氣設計允許可以不要計算書,因此許多設計人員對*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設計,不再進行設計計算,僅憑經(jīng)驗而設計。對于防雷設施的是否設置及防雷設施的各種安全間距未進行計算、驗算,因此造成大量的*防雷的建筑物的防雷設計、施工存在較大的的盲目性,使有些工程提高了防雷級別,增加了工程造價,而有些工程卻未按規(guī)范設計、施工,造成漏錯,帶來很大隱患和不應有的損失。
二、建筑物防雷規(guī)范的概述及比較
現(xiàn)今建筑物防雷標準有1993年8月1日起實施的《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T16-92推薦性行業(yè)標準,1994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強制性國家標準。GB50057-94使建筑物的防雷設計、施工逐步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防雷標準接軌,設計施工更加規(guī)范化、標準化。
GB50057-94將民用建筑分為兩類,而JCJ/T16-92將民用建筑防雷設計分為,分得更加具體、細致、避免造成使某些民用建筑物失去應有的安全,而有些建筑物可能出現(xiàn)不必要的浪費。為更好的掌握IEC、GB50057-94、JCJ/T16-92三者的實質。且后面的分析、計算均引自JCJ/T16-92中的規(guī)定。
三、預計的年雷擊次數(shù)確定設置防雷設施
除少量的一、二級防雷建筑物外,數(shù)量眾多的還是防雷及等級以外的建筑物防雷,而對此類建筑物大多設計人員不計算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N,使許多不需設計防雷的建筑物而設計了防雷措施,設計保守,浪費了人、材、物?,F(xiàn)計算舉例說明:
例1:在地勢平坦的住宅小區(qū)內部設計一棟住宅樓:6層高層數(shù)不含地下室,地下室高2.2m,三個單元,其中:長L=60m,寬W=13m,高H=20m,當?shù)啬昶骄妆┤誘d=33.2d/a,由于住宅樓處在小區(qū)內部,則校正系數(shù)K=1。
據(jù)JCJ/T16-92中公式D·2-1、D·2-2,D·2-3、D·2-4得:與建筑物截收相同雷擊次數(shù)的等效面積km2:Ae=L·W+2L+WH200-H+πH200-H×10-6=60×13+2(60+13)20(200-20)+3.14×20(200-20)×10-6=0.02084km2
建筑物所處當?shù)氐睦讚舸蟮氐哪昶骄芏龋?BR> Ng=0.024Td1.3=0.024×33.21.3=2.28次/km2·a
建筑物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
N=KNgAe=1×2.28×0.02084=0.0475次/a
據(jù)JCJ/T16-92第12.3.1條,只有在N≥0.05GB50057-94中:N≥0.06才設置*防雷,而本例中:N=0.0475<0.05,且該住宅樓在住宅樓群中不是的也不在樓群邊緣,故該住宅樓不需做防雷設施。
根據(jù)以上計算步驟,現(xiàn)以L=60m,W=13m,分別以H=7m、10m、15m、20m四種不同的高度,K值分別取1,1.5,1.7,2,Ng=2.28km2·a進行計算N值。
從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在本區(qū)內:①當K=1時,舉例中的建筑物均N<0.05,不需設置防雷設施。②當K=1.5時,即建筑物在河邊、湖邊、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電阻率較小處、地下水露頭處、土山頂部、山谷風口等處的或特別潮濕的建筑物,在高度達15m或以上者,必須設置*防雷措施。③當K=1.7時,即金屬的磚木結構的建筑物,高度達7m及以上者,必須設置*防雷措施。④當K=2時,即建筑物位于曠野孤立的位置,高度達7m兩層以上者,均設置防雷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