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風越刮越熱 帶薪假期成賣點

字號:

■新聞縱深
    據了解,受就業(yè)因素的影響,加上教師有固定的帶薪假期、收入穩(wěn)定等職業(yè)優(yōu)勢,近幾年考“教師資格證”的風氣在社會上越刮越熱。
    趕考證者中,有的是在讀大學生,有的則是工作了好幾年的社會人員,還有的是苦等編制的代課教師。他們大多需要加考教育學、心理學,因此也順帶把這些科目的培訓班“炒熱”。
    然而,專家們認為,并非每個人都適合當老師,同時拿到資格證也不一定就能當老師。因此,報考者應對個人實際教學能力的高低有個“數”,不宜盲目報考、申請。
    受就業(yè)因素的影響,加上教師有固定的帶薪假期、收入穩(wěn)定等職業(yè)優(yōu)勢,近幾年考“教師資格證”的風氣在社會上越刮越熱。
    “認定條件”一視同仁
    據了解,廣東面向社會認定教師資格從2001年開始,并從2004年起,明確每年進行面向全社會認定教師資格工作。根據《廣東省首次教師資格認定實施辦法》(粵教人[2001]74號),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應當符合中國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條件、學歷條件和教育教學能力等四個條件,其中,教育教學能力的條件又包括身體條件、普通話水平和承擔教育教學工作必需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等。
    除申請不同層次的教師必須具備不同層次的學歷(如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應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yè)及其以上學歷;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應具備中等師范學校畢業(yè)及其以上學歷)外,要取得教師資格還需要經過普通話水平測試,以及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因此,非師范教育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要補修相應層次的教育學、心理學課程,并接受教育教學能力測試。
    據介紹,全省每年對教師資格證的申請人數始終不減,且報名者的年齡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指導中心有關人員告訴記者,近三年每年審核的申請認定表有數萬份,而且略有增加的趨勢。
    據悉,目前廣東面向社會認定教師資格不再區(qū)分在編正式教師和其他申請人員,認定條件一視同仁。因此,不少在編老師,比如從幼兒園跳到小學或從小學跳到中學等;或者在職但無編制的老師也必須申請教師資格,才能獲得相應的編制、職稱。
    帶薪假期成“教師職業(yè)”大賣點
    “前幾年,來報名的很多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經過幾年認證,這批人多數已經通過考試拿到了證書。近幾年,報名認證的大多是準備畢業(yè)的大學生或剛工作了的年輕人?!睆V州市教師繼續(xù)教育指導中心一位老師介紹,非應屆生多為在職人員,他們報考教師資格證,大多數是為了多條就業(yè)路,并充分考慮了教師這份職業(yè)的相對穩(wěn)定性。
    大學本科經濟系畢業(yè)的鐘太,畢業(yè)后在一家外企工作,“收入還可以但就是太辛苦”,所以比較向往“收入穩(wěn)定而且有三個月帶薪假期”的教師行業(yè)。她告訴記者,去年她已經通過“教育學”,今年要去考“心理學”。與鐘太有著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普遍是因為不適應目前高壓力、強透支的工作,而把目光投向教師這一行業(yè)。特別是有著長達3個月的帶薪假期成為很多人的向往所在。
    建議地市根據實際情況開設“培訓班”
    隨著人們對教師資格認定的熱衷,特別是對非師范類畢業(yè)的社會人員,相應的心理學、教育學培訓班也在社會上逐漸多了起來。
    記者了解到,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指導中心并沒有指定各地市開設多少個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培訓班,也沒有規(guī)定統(tǒng)一的考試時間,而是由各地市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制定。但制定方必須是各地市教師繼續(xù)教育指導中心或教育局。而不少地市自己設有專門的指定培訓機構,為社會人員報考心理學、教育學或“試教技巧”進行培訓。
    “這幾年越來越多人報讀地市教育局辦的培訓班”,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指導中心一位老師建議,各地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增設一些培訓點、“培訓班”或增加開班期,方便更多的社會人員學習。
    (編輯:趙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