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學校長王占寶談如何向北大推薦學生

字號:

新浪教育訊 參加校長推薦的中學校長是如何向北大推薦學生的?以下為深圳中學校長王占寶在“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公開答辯會上的演講。
    我的推薦--在“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公開答辯會上的演講
    深圳中學校長:王占寶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來賓,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
    首先我要感謝四個評委組和所有關心、參與深圳中學“2011年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公開答辯會的人士。
    精英是人類的財富,重視人才是社會文明的標志。
    北大是中國的北大,所以我們不僅僅是向北大推薦優(yōu)秀學生。為國舉才,重于泰山;有幸參與,終身榮譽。所以,在答辯會開始的時候,我們全場起立,奏唱國歌了。
    北大是中國人心中的圣地,我們期待她為中國社會的變革、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大有作為。深中與北大在學校文化上有契合之處:自由民主,獨立思考,學術見長。
    深圳中學是一個教育的高原,高原上高峰林立,爭奇斗艷。這是一個優(yōu)秀學生的群體,近些年,每年考入北大清華有30多人,考入國外大學的有80多人。
    2011屆高三同學有一部分是在世界范圍里選擇他們心儀的高校。這次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推選出來參加公開答辯的6位同學,學業(yè)優(yōu)異,志存高遠,如果不出意外都能考上北大。他們參加公開答辯,顯示了自己的素質和優(yōu)勢,也表達出學校對他們的尊重和期待。
    北大今年提出了模糊的基本要求,但是沒有答案,也不應該有標準答案。深圳中學的推薦結果,與其說有沒有選準,倒不如說強化了怎樣的期待,希望傳遞一種人才培養(yǎng)信號:北大需要什么樣的高中生,深中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深中期待什么樣的初中生。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四個評審組意見不完全相同是正常的。北大在設計“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方案時,我想,他們也預感到中學校長快樂并痛苦著,也期待校長在調研基礎上作出自己的決定——尊重教育規(guī)律、尊重北大、尊重校長自己、尊重學生、尊重未來的決定!
    在高原上的高峰中挑選幾座山峰,總是伴隨著遺憾的選擇。在25位申報的同學中選6,在6中選3,我有農(nóng)夫收獲的喜悅,也曾有遺憾的歉意,但是同學們自信和精彩的表現(xiàn),讓我感到自己多慮了,因為你們分明表現(xiàn)出:深中學生,自由選擇;參加答辯,重在經(jīng)歷。
    但是,作為校長,還是想把我向北大推薦學生的標準與思考向你們現(xiàn)場說明,也向你們請教。
    一、我的尊重:
    深圳中學“2011年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體現(xiàn)出三個“尊重”:
    1、尊重標準。
    這不是“扶貧”也不是“助學”,更不是為了多一個學生上北大,而是按照標準推薦學生。這個標準,就是北大的標準和深中的標準。
    在北大招辦公布的相關實施辦法中看到,獲得推薦的高中生須“綜合素質全面、學科成績突出、志向遠大、具備發(fā)展?jié)撃?、社會責任感強”?BR>    深中的標準高于北大要求:素質優(yōu)良,學術見長,責任至上。
    “素質優(yōu)良”:這是基本要求,不僅要求全面發(fā)展,而且是高層次的全面發(fā)展。
    “學術見長”:不但學業(yè)優(yōu)異,而且具備較高層次的學術素養(yǎng),在某些方面顯示出明顯的優(yōu)勢,具備專業(yè)發(fā)展的潛能。他們“熱愛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獨特的快樂、幸福與美麗。他們“科學學習”——掌握學科思想,提高學科思維能力,以學科應有的思維方式理解它;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強;學習是為了探究學問。他們“勤奮學習”——因為熱愛,所以投入與專注;因為科學,所以高效而進步;因為進步,所以享受勤奮。
    “責任至上”:他們從“小我”走向“大我”,從中國公民成長為世界公民。他們有意義引領,責任導航,明白為什么要學習,為什么要奮斗,因為這樣的“大我”胸懷,他們的學術會走得更遠。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一個精英,他的正與邪、博大與狹隘對社會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我不能要求所有的人,但對我推薦的人才,他應該有這樣的擔當!
    概括地說,他們已經(jīng)形成了人格的優(yōu)勢:特點——優(yōu)點——優(yōu)勢;興趣——愛好——特長;行為——習慣——性格。
    2、尊重學生的權利。
    深中的推薦不是為了多一個同學上北大,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權利。深中的學子是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被推薦的同學是其中的代表。
    因為這些同學報名申請了“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項目,在報名的同學中他們又是切合學校要求的,他們的“特長”又是適合北大傳統(tǒng)的,因此,我們就要尊重他們的權利。
    3、尊重教育的規(guī)律。
    中學是基礎教育,應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這樣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根據(jù)興趣和志向發(fā)展個性。古今中外,燦若星辰的大師們絕大多數(shù)也是在比較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在某些方面形成了明顯優(yōu)勢,所謂的“偏才”、“怪才”只是極少數(shù)——而且他們在深度發(fā)展的時候,很可能也是在不斷完善著自己的素質結構,否則是行而不遠的。所以我們要寬容“偏才”、“怪才”,并且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脫穎而出。但是這些人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們不能刻意為之,就像中藥治病時用的偏方一樣。清代龔自珍曾寫過一篇文章《病梅館記》,現(xiàn)在讀來還讓人唏噓有感。
    綜合素質優(yōu)良,在某一方面優(yōu)勢明顯,符合教育規(guī)律也符合北大的要求。
    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學業(yè)成績優(yōu)異或有明顯的特長優(yōu)勢,這可能是大學選拔人才的“普世標準”。
    二、我的期待:
    1、感謝北大。
    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為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為探索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勇敢地邁出了一步?!氨贝笫浅樾碌摹?,我們又看到了理想中的北大精神在閃爍。
    過于理想等于拒絕理想。改革應該是一個不斷探索、持續(xù)進步的過程,沒有去年的39所中學,90名學生,就不可能有今年161所學校210名學生。
    北大不可能解決中國高校招生中所有的問題,我們無需求全責備。
    2、遺憾北大。
    今年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數(shù)量上增加了,范圍上擴大了,但是錄取標準與程序標準并沒有實質進步。
    過去是戴著鐐銬跳舞,現(xiàn)在是拖著鐐銬跳舞,何時“手持彩練當空舞”?
    北大應該思想再解放一點,目前,對素質全面,某一方面特別有優(yōu)勢的學生,可以放寬到50分左右。
    深圳中學2010屆有一位同學,素質全面,特長非常明顯,被校長推薦,因為參加社團活動,學習受到一定影響,后以7分之差與北大失之交臂,知情者痛惜不已,7分究竟能說明了什么呢!國家每年又有多少這樣的人才被“選”掉了??!
    要想前進,就必須離開現(xiàn)在停留的地方。美國等發(fā)達國家能在全世界選擇合適的學生,我們在國內也一定能做到。
    北大呀北大,您的步子完全可以再大一點!
    3、期待北大。
    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是深中的驕傲,也是國家的驕傲;欣賞他們的精彩表現(xiàn),我們深感榮幸。
    他們放棄了其它的選擇——甚至是國外知名高校的誠邀,他們把才華與夢想寄托給北大。
    面對這么優(yōu)秀的孩子,未來的華夏俊杰,北大是否應該考慮“拿什麼奉獻給你”!
    北大是否應該給學生、中學、家長、社會展示他們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體系、培養(yǎng)機制,讓歷史中的北大、理想中的北大成為現(xiàn)實的北大,讓求學的朝圣者不虛此行!
    三、我的推薦:
    深圳中學舉行公開答辯基于以下的考慮:
    第一, 是實現(xiàn)公正。因為校長對學生的了解還是有限的,只有公開,才可能公正。
    第二, 是引領。我希望通過公開展示,傳達學校培養(yǎng)目標與辦學理念,傳播學校文化。推薦三個人選,推動三千學生。
    第三, 是服務。服務社會,資源共享是的應有責任。我們向社會開放,將“校本課程”擴展為“社會課程”,是深圳中學服務社會的體現(xiàn)。
    公開答辯,主要考察的不是演講,不是表演,也不是腦筋急轉彎,更不是脫口秀,而是考察努力、實力、潛力,對其他學生的影響力。
    根據(jù)考察,分析四個推薦組的意見,作為深圳中學校長,2011年我向北京大學推薦的三名學生是:
    推薦的第一位同學:
    她,平均學分積點4.29,并不很高,但是她化學學科的學術素養(yǎng)很高,獲得過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qū))一等獎;她重視國際理解,與同學合作完成了“從中外大學差異看中國大學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的課題研究,參加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化學部分測試,獲得了5分的優(yōu)異成績,面對現(xiàn)場英語提問,回答流利、深刻;她社會責任感強,具有領袖潛質,擔任班長及英語科代表,能力強、威信高。
    她,學有專攻,胸懷世界,領跑同儕。
    她,就是來自高三1班的周智清同學。
    推薦的第二位同學:
    深中曾培養(yǎng)出了馬化騰、劉若鵬(光啟研究院院長)等知友,這是深中在理工科方面對國家和人類的貢獻。中國未來發(fā)展、和諧社會的建立需要一大批人文學者,中國需要工程師提高GDP,更需要人文學者建設精神家園,我們需要找到回家的路。深中也應該為國家和世界培養(yǎng)出人文方面的大師,為學弟學妹們樹立一個新的路標。
    她,平均學分積點4.41,文科學生中學業(yè)優(yōu)異者;她擔任深中話劇社社長,策劃并參演的話劇劇目獲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第一名;她任社團聯(lián)盟干事,組織多項大型活動,積極參加義工活動。
    她能用審美的眼睛,欣賞他人,欣賞生活,我們期待著未來這樣的人文大師。
    她,立志人文,多才多藝,熱心公益,人格魅力獨特。
    她,就是來自高三16班的賴欣同學。
    推薦的第三位同學:
    他,平均學分積點4.64,學業(yè)優(yōu)異,進入高三優(yōu)勢更加顯著,是“平民”中的英雄;他具有明顯的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擔任社會實踐課題小組組長,完成了三個課題,顯示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擔任過語文、英語、數(shù)學科代表,受用“教授”之昵稱,樂于助人,成為同學楷模;志存高遠,夢想成為精英,服務社會。
    他生性幽默、豁達、親和,他的生活態(tài)度和情趣將對他的事業(yè)大有裨益。
    他,志遠行近,內外兼修;心憂天下,學以致用;超乎群倫,服務他人。
    他,就是來自高三7班的錢鵬宇同學。
    各位評委,各位來賓,老師同學們,以上我匯報了深圳中學向北大推薦學生的標準,深圳中學的推薦思路,深圳中學的推薦人選。讓我們?yōu)榱烁用篮玫拿魈煲黄鹋Γ?BR>    謝謝!
    (根據(jù)現(xiàn)場記錄整理)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