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遍天下美味:把酒漫談奧運19城

字號:

2008年5月2日,奧運圣火抵達香港,歷時31天、途經19個城市的境外火炬?zhèn)鬟f告一段落。這些城市遍布世界各地,在某種程度上講,這些城市也代表了一種極致。而這次,我們和大家一起走遍這十九城,卻不帶任何任務,只是為了輕松嘗遍當?shù)氐拿朗撑c美酒,只為那些遙遠的地方的某個角落留下我們的足跡。
    也許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城市我們都可以找到很多很多讓人留戀之處,這次我們只能究其一點,留下一個腳印,也許為了一個回轉的眼神、也許為了落幕的燈火、也許為了今晨的美味、也許只為了昨夜那杯讓我深深醉去的酒......
    01.阿拉木圖
    有人說,如果我們把莫斯科、巴黎、紐約、上海比喻成一支雄厚、高亢、激越的現(xiàn)代交響曲的話,阿拉木圖則是一曲舒緩、悠揚、深沉的田園牧歌,具有“風吹樹低見樓房”的意境。阿拉木圖在哈薩克語中的意思就是“蘋果之城”,這可不是徒有虛名,阿拉木圖土地肥沃,除了生產谷物外,大部分地方已開辟為果園,城市南郊漫山遍野都是果園,其中蘋果園最多。許多人評價說阿拉木圖是中亞地區(qū)最美的城市之一,蘋果可是功不可沒。
    行在阿拉木圖,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享受—吃肉,哈薩格斯坦雖然是穆斯林國家,但在前蘇聯(lián)時期蘇共不講民族宗教政策,弄得哈族人也被迫吃豬肉,后來哈薩克獨立后,宗教意識開始回歸,穆斯林不吃豬肉了,但俄羅斯族不信奉回教,繼續(xù)吃。不過,不管是哈族還是俄羅斯族,卻都是喜歡吃馬肉的。當?shù)厝酥辛鱾髦环N非常詼諧的說法,世上最愛吃肉的是狼,其次就是哈薩克人。這或許與他們過去風餐露宿、居無定所的游牧生活有關,能量消耗過大,吃肉是的能量補充方式。過去,阿拉木圖市郊的村子里經常有所謂的吃肉比賽,一個參賽者一次能吃下一個烤熟、去掉四肢的羊身或馬身。上世紀70年代時,每周都有滿載馬肉的專機從阿拉木圖飛往巴黎,這些馬肉被送到巴黎最上等的餐廳,當做山珍海味擺上桌去。
    阿拉木圖人喜歡喝伏特加酒,據(jù)說,阿拉木圖一個普通老百姓每年要消耗6升伏特加,看起來數(shù)量不大,但對于愛酒之人,卻要遠遠高于這個數(shù)字。阿拉木圖人喝伏特加喜歡冰過凈飲,喝起來沒什么味,但是后勁卻很大。吃著馬肉,喝著烈酒,在微醺中體味著這個北方城市的田園般美景,這足以讓人為此而忘卻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