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國改良貴州涼粉

字號:

在“咸辣”味一族里,有“卷粉”(又稱“剪粉”)、“米豆腐”和“豌豆涼粉”。
    “卷粉”和“米豆腐”和“蝦子涼粉”都是用“米漿”加工而成的,而這磨“米漿”的時間和勞力往往要占制作工程的重頭戲。我們要將頭一晚泡好的米,用一根扁擔(dān)兩人抬的運輸方式,抬到有石磨的鄰居家去。一般是我和母親兩人推磨,大弟弟站在小板凳上用勺連水帶米負責(zé)添加,小弟弟跑前跑后只要不把桶盆打翻就算立功。
    做“卷粉”需要用大蒸籠來蒸,每一片直徑約三、四十厘米不等,厚度約二、三毫米不等,蒸熟后,在表面抹上油一卷,為之“卷粉”。吃的時候,用剪刀一段段以1.5厘米的寬度剪下拉開成條,為之“剪粉”。貴州人說話“卷”“剪”難分,所以,外地客來了說個大概也能聽明白。我們嫌做“卷粉”太精致太專業(yè)太麻煩,從來沒有在家里做過,倒是“米豆腐”在母親的領(lǐng)導(dǎo)下做了不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