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含金量:海歸需緊握外語優(yōu)勢

字號:

特殊的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較高的外語水平是海歸這一群體的顯著特點,更是海歸在職業(yè)競爭中的優(yōu)勢所在。而今,這一海歸的“競爭優(yōu)勢”,卻正在漸漸弱化。
    該報曾刊出《海歸的4條軟肋》一文,引起了不小的回應,紛紛表達出對這一趨勢的擔憂。
    一位讀者舉例說,一名曾留學法國3年的海歸在國內應聘職位時,對薪水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招聘人員發(fā)現(xiàn)他不但法語口語較差,英語也毫無優(yōu)勢。最終他沒得到這份差事。
    出國留學人員人數(shù)逐年增加。在國外的很多學校中,中國學生所占比例非常大,甚至有的班級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中國。除了教學活動之外,大家反而多半時間用中文交流。借助于便利的翻譯工具,許多外語水平很差的“海外學子”也能順利畢業(yè)。
    針對部分海歸外語水平下降的原因,聚光科技有限公司CEO姚納新認為:這主要由于他們境外學習的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多的人不看重學術水平只看重海外經歷。此外美國、英國及加拿大等部分學校實行的“一年制”碩士制度也是造成海歸人員外語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專家們分析說,對于出國學習的目標,早期的留學人員更為準確,更強調真才實學。而現(xiàn)今的部分人則不是!他們只是將留學經歷看作求職的敲門磚,并不注重掌握過硬的技能。外語水平良莠不齊也就在所難免。
    對此,專家們的建議是,保持和提升海歸的含金量,就必須腳踏實地,盡量珍惜在國外的學習時光,更為深入地學習了解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尤其要注重在海外的工作經歷。相對于交際圈相對固定的學校而言,在工作場所會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人。在這種氛圍下,無論對提高外語水平還是加深對海外優(yōu)秀經驗的了解、學習都是大有裨益的。
    地道的外語——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語交流,是海歸的重要價值所在。(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