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實施內部審計業(yè)務》模擬試題(三)

字號:

1、在下列哪種情況下,使用貨幣單位抽樣是無效的:
    A、測試銀行賬戶
    B、進行統(tǒng)計推理
    C、每個賬戶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D、抽樣單位的數(shù)字大
    2、當內部審計師用貨幣單位抽樣去測試發(fā)貨票的總價值時,則每張發(fā)貨票:
    A、被選中的可能性相等
    B、能被不超過一個貨幣單位所代表
    C、被選中的可能性是未知的
    D、被選中的可能性與其貨幣值成比例
    3、內部審計師正在用固定間隔的貨幣單位抽樣法測試某余額為$750000的賬戶。樣本量是50,該審計師以04719為隨機起點選取樣本。下面哪一項應是他選取的第三個樣本項目:發(fā)票金額累計金額
    A、$7985 $31374
    B、$4108 $35482
    C、$12305 $47787
    D、$456 $48243
    4、某審計師正設計抽樣計劃,以測試過去三年中日常生產(chǎn)報告的準確性。所有的報告都包含同樣的信息,只有星期五的報告例外—星期五的報告還包括每周總額,而且是由生產(chǎn)經(jīng)理而不是車間主任編寫。在正常情況下,生產(chǎn)活動在接近每月月末時達到高峰。如果審計師希望應用間隔抽樣計劃每月選取兩份報告,那么,以下哪種技術能降低樣本出現(xiàn)偏差的可能性?
    A、推算總體的錯誤率
    B、應用多少隨機啟動方法
    C、提高置信度
    D、提高準確度
    5、在以下哪種情形下,審計師應該應用隨機數(shù)字,而不是系統(tǒng)間隔方法來選取樣本?
    A、總體的可變性更高
    B、要求的置信度高
    C、需要進行分層抽樣
    D、總體以重復形式組合
    6、內部審計師正在執(zhí)行一項測試,以確定煤氣電力用具公司是否應將其服務中心從一個區(qū)域轉移到另外一個區(qū)域去。服務中心擁有維修服務用車,駛往顧客居住區(qū),為其提供服務。審計師想確定搬遷到另一區(qū)域會帶來的駕駛平均里程的減少數(shù)量。以下哪個統(tǒng)計抽樣方法更適合于這種測試:
    A、屬性抽樣
    B、發(fā)現(xiàn)抽樣
    C、按概率比例大?。ㄘ泿艈挝唬┏闃?BR>    D、單位平均值抽樣
    7、將理想準確度從1000美元提高到2000美元將對的需的抽樣規(guī)模產(chǎn)生何種影響?
    A、加大抽樣規(guī)模
    B、縮小抽樣規(guī)模
    C、不影響抽樣規(guī)模
    D、無法確定對抽樣規(guī)模的影響
    8、如果某制造商在生產(chǎn)一批總數(shù)為1200單位的訂貨時發(fā)生2%的殘損率,在生產(chǎn)另一批總數(shù)為1800單位的訂貨時發(fā)生的3%的殘損率,么這些訂貨總的殘損率是多少?
    A、2.5%
    B、2.6%
    C、3.0%
    D、5.0%
    9、根據(jù)以下資料回答第9至10題某機構1000筆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為2,600,000美元。審計師隨機挑選了100筆應收帳,計算出其價值為275,000美元,而不是賬面價值顯示的250,000美元。9、應用比率推算法,應收賬款價值點估計為多少?
    A、2,600,000美元
    B、2,750,000美元
    C、2,850,000美元
    D、2,860,000美元
    10、應用差異推算法,應收款的價值點估計為多少?
    A、2,600,000美元
    B、2,750,000美元
    C、2,850,000美元
    D、2,860,000美元
    11、為了測試對公司政策的遵守情況,審計師需要應用以下哪種方法來確定抽樣計劃的恰當抽樣規(guī)模?
    ⅰ、預期的離差率
    ⅱ、希望達到的準確度
    ⅲ、希望達到的置信度
    ⅳ、標準離差
    A、應用ⅰ,加上ⅱ或ⅲ的其中之一
    B、只能應用ⅱ和ⅳ
    C、應用ⅲ,加上ⅰ或ⅳ其中之一
    D、只能應用ⅰ,ⅱ或ⅲ
    12、某審計師應用單位平均數(shù)抽樣方法來估算某一階段醫(yī)療衛(wèi)生福利申請所涉及的總金額。已記錄的申請金額為40萬美元,而理想的樣本準確度為2萬美元。如果抽樣結果產(chǎn)生的置信區(qū)間為38萬美元至41萬美元,那么已實現(xiàn)的準確度為:
    A、10000美元
    B、15000美元
    C、20000美元
    D、30000美元
    13、屬性抽樣適用于以下哪項內容?
    A、估計存貨的貨幣價值
    B、對應收賬款進行抽樣余額核實
    C、檢查發(fā)票,核實付款批準情況
    D、檢查發(fā)票,估算新增資產(chǎn)的價值
    14、某內部審計師運用每單位均值抽樣計劃來估計維修復印機的平均成本。樣本量是50,總體規(guī)模是2000、樣本的平均值是$75,標準離差是$14,平均數(shù)的標準離差是$2,在置信水平為95%(z=2)時,置信區(qū)間是多少:
    A、$47-$103
    B、$71-$79
    C、$61-$89
    D、$73-$75
    15、內部審計師隨機抽取了200張發(fā)貨票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35張是沒有得到批準的支付。在95 %的置信水平下,應確定什么樣的精確度:
    A、6.9 %
    B、5.3 %
    C、9.1 %
    D、3.5 %
    16、應用以下資料回答第16-17題為了降低處理的支付小額采購的成本,某公司發(fā)行信用卡,供選定雇員采購小額易耗商品和服務之用。某內部審計師測試了針對信用卡應用的控制措施,并整理了他所觀察到的以下情況:ⅰ、雖然公司政策規(guī)定,信用卡的應用僅限于每筆不超過500美元的交易,但內部審計師所測試的30筆交易中有4筆似乎代表采購一臺個人電腦的單項交易,該筆交易的總開支超出1950美元ⅱ、內部審計師與信用卡提供商客戶代表的面談表明,該信用卡系統(tǒng)沒有用以確認和報告分散采購交易的內置自動化控制特征,但公司信用卡系統(tǒng)沒有激活此特征ⅲ、通過分散采購購置的個人電腦沒有放入公司的固定資產(chǎn)設備管理系統(tǒng),理出是該電腦不是通過公司的正常固定資產(chǎn)采購系統(tǒng)購置。因此,該電腦既不進行折舊,也沒有投保防盜險ⅳ、需要改善控制措施,防止通過應用信用卡來規(guī)避正常采購制度。16、以上哪種說法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條件?
    A、只有ⅰ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條件
    B、只有ⅱ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條件
    C、只有ⅲ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條件
    D、只有ⅳ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條件
    17、以上哪種說法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效果?
    A、只有ⅰ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效果
    B、只有ⅱ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效果
    C、只有ⅲ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效果
    D、只有ⅳ代表了審計觀察的效果
    18、在以上哪種情況下,內審部門的運做效率能得到的提高?
    A、內審部門的工作底稿標準允許文件編制范圍隨審計目的的變化而變化
    B、內審部門的工作底稿標準要求監(jiān)管人員對他們審查的每一份底稿簽署姓名首字母和日期
    C、內審部門工作底稿標準允許外部人員或機構獲取工作底稿,但必須事先征得高級管理人員或審計委員會的同意
    D、內審部門工作底稿標準鼓勵每份工作底稿對其所用的任何審計驗證標記進行書面說明
    19、在審計采購申請書時,內部審計師發(fā)現(xiàn),23%的申請書沒有得到正確填寫,15%的申請書沒有得到恰當批準。這種陳述代表了審計觀察的哪種屬性?
    A、標準
    B、條件
    C、原因
    D、結果
    20、一個給定樣本的規(guī)模是總體特征和審計師決策的共同結果。在其他同等條件下,樣本規(guī)模將:
    A、會增加,如果內部審計師決定接受更多的得出錯誤結論的風險,即當控制事實上是無效的,而得出的結論是有效的
    B、如果內部審計師發(fā)現(xiàn)總體變動度是試點樣本變動度的兩倍,樣本量也將是兩倍
    C、會減少,如果內部審計師提高可容忍誤差率
    D、當抽樣風險增加時,樣本量也增加
    21、某審計小組編制了初步調查問卷,對問題的答復可選擇:ⅰ、很可能不是問題ⅱ、可能是個問題ⅲ、很可能是個問題。該問卷是應用以下哪種技術的范例:
    A、趨勢分析
    B、比率分析
    C、不顯著措施
    D、評級階梯
    22、在進行審計訪問之前發(fā)送內控問卷有許多好處,但以下哪一項除外?
    A、被審計部門經(jīng)理可以審計師來訪之前將問卷用于自我評估
    B、問卷有助于被審計部門經(jīng)理理解審計范圍
    C、編制問卷有助于審計師計劃審計范圍、組織需要收集的信息
    D、被審計部門經(jīng)理將只答復問卷提及的問題,而不主動提供額外的信息
    23、在審計抽樣中可能會發(fā)生兩類錯誤:第一類錯誤和第二類錯誤。這些風險:
    A、直接來源于內部審計師取得的樣本不能代表總體的概率
    B、可以通過運用更可靠、更昂貴的審計程序來降低
    C、其重要性是由根據(jù)不正確的樣本得出的結論的經(jīng)濟后果確定的
    D、分別指(1)內部控制失敗的風險(2)結果錯誤沒有被發(fā)現(xiàn)的風險
    24、如果對余額函證信的答復率比較低,審計最有可能采取以下哪項措施?
    ⅰ、再發(fā)一輪函證信
    ⅱ、接著應用其他可選程序
    ⅲ、假設未得到函證的余額是正確的。
    A、只有ⅱ是對的
    B、只有ⅲ是對的
    C、只有ⅰ和ⅱ是對的
    D、只有ⅰ和ⅲ是對的
    25、在討論下一年的審計計劃的業(yè)務提議時,某部門副主任注意到,以往審計人員提出的所有重要建議都與關鍵控制活動有關,而該部門的標準運營程序手冊為其管理人員對這些控制活動進行正確描述。如果自我評價問卷體現(xiàn)了這些關鍵控制活動,這會對所提議的下一年審計計劃產(chǎn)生何種影響?
    A、問卷應該改善控制的充分性,但審計師需要核實控制措施正按規(guī)定運行
    B、增加問卷調查后,來年就不需要提出重要審計建議,因此,審計業(yè)務范圍可以得到相應縮小
    C、如果副主任同意就該部門所有標準運營程序獲得內部審計部門的批準,那么,審計業(yè)務就可以得到減少
    D、問卷必須出內部審計部門郵寄并控制⒘瞪蠹萍蘋嵋櫚玫嬌悸?/P>
    26、某內部審計師在總體中抽取了大的樣本,檢測出是偏斜的,此樣本由大量的小金額項目和小量的大金額項目構成。根據(jù)這些給定信息,內部審計師能夠推斷:
    A、樣本分布是非正態(tài)的因此建立在泊松分布上的pps抽樣能更準確的定義總體的性質
    B、樣本分布是正態(tài)的因此,可以用z值評價抽樣結果
    C、樣本分布是非正態(tài)的因此,屬性抽樣是可以選擇的適用的統(tǒng)計工具
    D、以上答案均不正確
    27、下列選項哪個是時間序列的四個組成部分:
    A、趨勢、周期性、季節(jié)性和不規(guī)則性
    B、平滑指數(shù)、周期性、季節(jié)性和不規(guī)則性
    C、平滑指數(shù)、周期性、季節(jié)性和重復
    D、趨勢、周期性、季節(jié)性和重復
    28、在審計師實地測試針對限制進入工作領域的進入控制時,兩名雇員來向審計師反映情況,他們指出,由于有些過程中應用的化學物質,他們都出現(xiàn)過頭疼和其他癥狀。對此,審計師應該:
    A、從每名雇員處獲得詳細的陳述,并對這些陳述內容進行追蹤
    B、告訴這兩名雇員,內部審計部門對這些信息不感興趣
    C、告訴這兩名雇員,這些信息通過管理渠道能夠得到更好的反映,并將情況通報給審計管理人員
    D、將雇員反映的情況轉給公司法律部門
    29、開展跟蹤審查的首要目的是:
    A、保證內部審計建議得到及時考慮
    B、確證是否針對審計師報告的情況采取恰當行動
    C、允許內部審計師評估其建議的效果性
    D、為針對該領域的未來審計活動編制計劃
    30、如果被審計單位在最終審計報告出具之前已對審計發(fā)現(xiàn)做出了反應,這些反應:
    A、應該在最終審計報告中得到反映
    B、應該馬上接受準確性測試
    C、不需要署名
    D、不需要包括在審計卷宗中
    31、公司的管理層要求內部審計部門協(xié)助確定新的自動化系統(tǒng)是否可執(zhí)行,以及支持軟件是由自己開發(fā)還是購買或是租用。這將要求對備選方案的結果進行評價。該公司對這些選擇方案進行評價所使用的的工具將是:
    A、比率分析
    B、支付表
    C、排隊論
    D、決策樹
    32、在某大型計算機制造公司中,各部門間是否一致遵守一項新的、但不受歡迎的采購指南引起了很大關注。內部審計師按照采購百分比加以排序,并且標明該部門所屬的分公司。審計師對分公司A與分公司B中部門平均等級的標準差進行t檢驗,以測試二者在遵守政策方面有無差異,結果發(fā)現(xiàn)分公司A(部門較多)的平均等級明顯高(優(yōu))于分公司B、根據(jù)該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A、分公司A更好地遵守了新政策
    B、應當對各部門進行隨機抽樣并重新進行計算分析
    C、當接受檢查各組的規(guī)模不一樣時,t檢驗無效
    D、關于此類數(shù)據(jù)不適用t檢驗,應當采用其他方法進行分析
    33、在核證以下哪項存在性論斷時,函證手段最為有效?
    A、為機械車間增加了一臺銑床
    B、在正常經(jīng)營期間銷售商品
    C、存在寄售存貨
    D、對公司開發(fā)的特殊程序授予專利
    34、以下有關邊際成本的哪個表述是準確的:
    A、邊際成本等于總成本函數(shù)求導
    B、邊際成本增加,產(chǎn)量增加
    C、邊際成本減少,產(chǎn)量增加
    D、當總成本增加時,邊際成本增加
    35、內部審計師在發(fā)出最終的審計報告前應與恰當層面的管理層討論結論和建議。以下哪項是結束會議應由內部審計師記錄的主要原因:
    A、如果引起爭論就可能需要有關的信息
    B、專業(yè)實務標準要求記錄結束會議
    C、可能需要信息來修改以后的業(yè)務工作方案
    D、結束會議記錄是以后的業(yè)務的依據(jù)
    36、內部審計師發(fā)現(xiàn)一名高級經(jīng)理從事的非法活動。這類信息:
    A、不應包括在內部審計報告中,而應與該高級經(jīng)理口頭討論
    B、必須立即報告給適當?shù)恼畽C構
    C、可能在單獨的報告中披露,并發(fā)送給所有高層管理人員
    D、可能在單獨的報告中披露,并發(fā)送給董事會
    37、與郵寄問卷調查相比,面對面談話有許多優(yōu)勢,但以下哪項內容除外?
    A、一般而言,面談的答復率更高
    B、面談
    C、調查問卷設計者可以應用更加豐富多樣的問題類別
    D、由于避免了郵寄成本,面談比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