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民辦校公辦校比拼

字號:

編輯語: 成績優(yōu)秀生免費、教師辦班補課解聘、高薪聘請優(yōu)秀教師……在民辦校與公辦校的招生比拼中,管理體制上的優(yōu)勢讓前者占得了上風——
    這邊歡喜,那邊愁部分公辦校受困優(yōu)質生源流失
    哈爾濱市香坊區(qū)一所公辦初中的副校長憂心忡忡地告訴記者,今年生源恐怕還會減少,教師隊伍出現不穩(wěn)定的苗頭。據了解,這所初中學校對口四所小學,直接升入對口初中該是七八百人。而實際上,因為對口中學相對薄弱,去年只招收了三百多名學生,一多半的學生流失了。家里稍微有些經濟實力的孩子,就被送到民辦校或民辦公助校。
    “今年一些民辦校一再擴招,很多生源被招走,我們如果照這個形勢發(fā)展下去,一兩年之后,就有招不上生的可能。”這位副校長說。
    道里區(qū)一所初中校的金老師告訴記者,去年他們校就招了四個班,每班不超過50人,而且生源都是小學中的中下等生?!袄蠋煾冻龅膭趧?,不比那些知名學校少,但回報卻不一定那么高?!边@位老師說,一些民辦公助校的擴容,也讓他們的生源面臨困境,同時,一些優(yōu)秀教師也不安于這種現狀,跳槽民辦校。
    某公辦初中的趙校長無奈地說,我們只能在學區(qū)范圍內被動接受學生。生源參差不齊,讓我們在教學中很難定位。有的學生不僅成績差,思想素質也不行,就算老師“死揪”成績也出不來。
    幾年前,南崗區(qū)一所公辦校生源充足,還有自己的“校中?!保M入這樣的學校需要校長簽字,可是由于附近成立一所民辦校之后,這里的生源逐年在減少。對口知名小學畢業(yè)生今年80%都參加了這所民辦校的擇校考試,讓這個公辦校的生源出現了幾年來的首次危機。
    一位區(qū)教育局辦公室的王姓工作人員說,以往這個時候,托人進本區(qū)一些知名公辦校的家長特別多,又遞條子又打電話,這兩年趨向平靜。今年用“門前冷落鞍馬稀”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機制新,管理嚴家長:跟民辦校老師不用“套關系”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很多家長趨之若鶩選擇民辦,除了一部分是從眾心理驅動外,多數家長和學生看好的是這些學校嚴格的管理模式、優(yōu)質生源形成的良好學習氛圍,還有較高的升學率等。
    一些家長反映:有的公辦校教師利用工作之便出去補課,而無心課堂質量的提高,這種狀況在民辦校則少有發(fā)生。孩子在南崗一家知名初中上七年級的學生家長索言告訴記者,從六年級開始,孩子的班主任就挑選班級前三十名學生拉出去補課,有的孩子不愿去或者不參加班主任辦的補課班,老師非常不高興。索言說,在課外補習班老師講的挺認真,可是到課堂上有些知識點就一帶而過,家長們也敢怒不敢言。
    孩子在香坊一所民辦校讀初四的金女士,極力推薦親朋好友的孩子考這個民辦校。金女士說,在這個民辦校中不用和老師套關系、打進步,老師一碗水端平。學校發(fā)現老師出外講課馬上就開除。帶兒子報考紅旗大街一所民辦校的孫女士說,這里班額小,老師能關注到班上每個學生,增加學生和老師的課堂互動時間。
    哈市教育部門的一位官員說,民辦??稍谌》秶鷥日衅竷?yōu)秀老師,用人機制靈活,有些民辦校有資金雄厚的集團在背后作支撐,高薪高福利對公辦校的一些優(yōu)秀教師具有相當的吸引力。某公辦校教務處一位老師說,公辦初中是按師生比撥款的,生源減少,財政撥款也少,而多出來的老師即使不合格,學校也無法解聘。一位公辦學校的副校長說,學校知道哪些教師出去講課,可是你開除不了人家,制度上還不允許。
    擇校的背后,是教育資源分配的嚴重失衡。
    道外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不用說初中擇校,一些不知名或者薄弱的公辦小學的生源也出現緊張狀況?!案丛谟谛W的對口中學師資力量也不行。雖說這些年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對薄弱學校的投入傾斜力度不大。”他強調。
    周敏家住道外二商店附近,而孩子在南崗某知名小學上學。周敏說,每天孩子上學往返需要一個半小時,而到家門口小學只需兩三分鐘,但這所小學的對口中學實在難以讓她放心,因為上下班時經常能看到校門口的一些初中學生打扮怪異,有的還溜出校園抽煙,經常打群架,老師根本不敢管,而且聽說分配來的師范大學畢業(yè)生都留不住。
    不過也有專家質疑,民辦走俏,某種程度是學生家長過分追求升學率的一個表現。因為相對于公辦校一直強調的均衡發(fā)展,個別民辦校始終把學生成績放在首位,軍事化管理、填鴨式教育現象十分突出,應該引起重視。
    正視民辦教育的成長期盼公辦、民辦能夠實現良性互動
    松雷中學吳鳳石校長認為,民辦發(fā)展到今天得到社會如此認可,也是經歷了一番摸爬滾打、優(yōu)勝劣汰的過程,十幾年中有二三十所民辦學校不斷被淘汰出局。勝出的學校,也是在多年摸索中總結出比較成熟的教育理念和辦學經驗。有數字表明:民辦教育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節(jié)省國家教育投資15億元。從這個意義上說,民辦校借助社會力量辦學,既節(jié)省國家投資,又緩解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初中民辦熱說明有需求、有市場,因此,全社會應正視民辦校的成長。民辦學校自求生存、自我發(fā)展的機制可以激勵公辦校逐漸創(chuàng)新辦學模式,民辦與公辦教育良性互動、共同發(fā)展應成為教育體制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吳校長說,民辦熱實際上是機制形成的品牌吸引力。在用人機制上能者上、庸者下,教師實行末位淘汰制,而公辦校資源由財政投入,校長由上級任命,教師由國家分配,危機感與民辦校相去甚遠。而在辦學思想上,民辦與公辦校一樣,完全按照國家教學大綱的進度和要求,沿用了公辦校好的管理方式,既傳承又變革,是民辦生命力之所在。
    哈爾濱市教育局叢傳忠副局長說,這種現象的出現與近年來哈市民辦教育發(fā)展比較迅速,逐漸成熟有一定關系?,F在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一樣,都成為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民辦教育也解決了很多社會實際問題,對社會有一定的貢獻。這幾年,民辦教育在招生形式、招生內容上,教育部門對其也進行了嚴格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哈市教育局朱振德局長認為,家長為孩子選擇民辦校就讀,說明哈市教育形式的多樣與日趨完善,能滿足不同社會層次的需求。家長熱捧民辦校應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一方面是家長的從眾心理,另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家長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無論選擇民辦校還是公辦校,一定找適合自己孩子的,讓孩子在一個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這才是主要的。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由于體制的問題,現在民辦校的一些教師正在回歸公辦校。對于民辦校和公辦校教師的互動,教育部門認為這不是一件壞事。
    朱局長說,這兩年哈市教育部門對公辦學校投入很大的精力,嚴格管理教師隊伍,對拉班私自補課的公辦校教師制定了嚴格懲罰措施,比如不允許三年評職稱、扣發(fā)獎金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年投入幾千萬,在基本建設、設施投入等方面扶持薄弱學校,挑選知名公辦校的校長到薄弱學校擔任主要領導,縮小與知名學校的差距。從明年開始,哈市在市重點高中實行配額生制度的基礎上,將加大力度,從省重點高中統(tǒng)招計劃中拿出一定比例的配額,目的就是要解決學校之間生源冷熱不均的矛盾,促進各學校之間的均衡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