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色彩就是世界的色彩

字號:

心的色彩就是世界的色彩
    受訪人:張怡微 復旦大學哲學系大三學生、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悵然年華》作者
    我覺得和我當年的中考作文題相比,《我眼中的色彩》更開放、生動,也更有文學性。因“色彩”本身是抽象的,并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不可分享的。
    我有一個好朋友,是位男生,他很優(yōu)秀,也很好強,初中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有嚴重的色弱,這是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隱疾。高三體檢時,他提前一個月做準備,將那本測色盲的書從頭至尾背了下來。到了最后體檢,他如大部分同學一樣,輕松地通過了檢查,一切正常。他沒有辦法分清黃綠色的蘋果,再努力都是徒勞。就像很多人分不清的化學試劑,他一掂量、一呼吸就可以知道。然而他始終覺得,別人的更完美,或者別人的是美的,他的不是。這令他在許多事情上非常困擾,常常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仍然覺得不快樂。
    強求某種稟賦上的完美,我想是許多人、尤其是優(yōu)秀者非常偏執(zhí)的世界觀。
    我眼中的色彩,是別人無法搶奪、無法瓜分的獨特。就如我的思想、我的命運,我身上的一道疤痕、一顆黑痣。各人一生所要經歷的坎坷,就如色弱者無法分清的黃與綠,是各人獨特的遭際。若是硬要與他人比較,自己就永遠不是完滿,永遠不可能快樂。所以,色彩自現于我的感官,感官就該坦誠、尊重、包容它“自現”所可能帶來的瑕疵。
    心有多遼闊,世界就有多遼闊。
    心的色彩,就是世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