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探訪紀行:異國求學的徐州學子

字號:

在赴埃爾富特采訪中途于杜塞爾多夫短暫停留期間,我們遇到了一位徐州留學生劉澎茸。得知我們從徐州來,他專程從杜伊斯堡大學乘火車趕到杜塞爾多夫。
    劉澎茸今年二十剛出頭,去年剛到德國,此前在中國礦業(yè)大學已經(jīng)讀完大二,第三年根據(jù)中國礦大與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簽訂的協(xié)議,被選派到德國留學。留德伊始,劉澎茸和同來的27位礦大同學們都一樣,都是從頭念大一。他學的是電氣專業(yè),一直到拿到碩士學位為止,將有6年時間在德國學習。
    劉澎茸是個懂事的孩子,初到德國為了省錢,他和一個來自石家莊的學兄在外租房,一月房租花掉150多歐元,相當于1500元人民幣。由于吃不起外賣,學校食堂也比較貴,他們就到超市買冷鮮菜回來自己做,一月只花費六七十歐元。這在人均收入1500歐元的德國來說,實在是很難想像的。問起是否在外打工,劉澎茸坦言打過工,但實在太累,也影響學習。有為了掙點錢,他去幫人搬汽水瓶,動作稍慢就要挨工頭訓,搬幾千筐才能掙幾歐元,累得吃不消。當然,偶而也能找到既省力又掙錢的打工機會。劉澎茸很得意地告訴我們,有他找到一個在街頭數(shù)汽車數(shù)量的打工機會,三天站在街頭一點也不費力氣就掙錢了。可像這樣的打工機會太難找了,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做一些體力活,一小時只能掙3歐元,比起德國低一小時8歐元的工資標準差得太遠了,而且也很影響學習。
    劉澎茸很想家,他告訴我們,他的爸爸媽媽都在徐州,都是醫(yī)生,他也想回家看看,但往返上萬元的路費對他來說太貴了。休息的時候,他就到附近城市轉轉,看看風景。因為憑學生證可以免費在魯爾區(qū)乘坐公交車和火車,所以他已經(jīng)把魯爾區(qū)范圍內的幾個城市轉遍了,但心目中想去的柏林還沒機會去,因為要花錢買火車票。旅游與吃飯學習相比,劉澎茸只能先選擇后者。
    說起學習,劉澎茸說德國大學授課沒有課本,全憑課堂上用耳朵聽,用筆記,自己雖然德語會話沒問題,可距離用耳朵去理解專業(yè)名詞還有差距,他準備多下點功夫。
    劉澎茸說話間很樂觀,但他擔憂一件事:大學所在的州政府準備改變多年來實行的大學教育免費的政策,明年夏天開始,他可能每年要多付1000歐元的學費,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我們與劉澎茸聊天的時候,已是晚上八點多,為方便交談,我們?yōu)閯⑴烊缀退呐笥腰c了兩份炒面,一份也就幾歐元。沒想到劉澎茸看到炒面端上來說了一句話:到德國快一年了,這還是頭下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