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讓我學會花錢

字號:

我在吉林農(nóng)村長大,父母都是小學老師,是從貧困年代走過來的,他們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吃、穿、住從不講究。自我懂事起,在花錢方面,他們灌輸?shù)乃枷刖褪乔趧?、儉樸。受他們的影響,我從小學到大學都從不亂花錢。
    2002年我大學畢業(yè)后自費赴美留學。在這個陌生的國度,我的花錢觀念發(fā)生過全新的變化,在經(jīng)歷了“闊綽、窘迫、踏實”幾個階段后,深感做為一名中國留學生,在花錢方面絕不能隨波逐流。
    初到美國,自己在花錢方面還是原來那種習慣,覺得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不是太景氣,為自己出國準備的積蓄是我們一家人艱苦奮斗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積攢這些東西不容易,要珍惜??梢欢螘r間以后,我的花錢觀念就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
    融入美國社會后,我的感受是:美國人和中國人在花錢方面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美國人認為:掙錢的動力就是要爭取更多的生活品質(zhì),自己掙來的錢自己奢侈沒有什么不好。我的一個美國朋友,她自己很能賺錢,賺到錢后,她就給自己添置衣服和化妝品,用了近半個月的工資從高級超市買來咖啡粉,那袋咖啡粉價格不菲,壺中飄出的幽香彌漫了整個房間;她還專門買一些高檔的日用品,有時沒到開工資時就跟我借著買……她經(jīng)常對我說:“這是在美國,不是你們中國,要學會美國的花錢方式。我們?nèi)绻軖暌蝗f,就可以完全花掉它,錢是掙來的,花光了能使自己更有緊迫感,去掙更多的錢,錢掙多了才能積攢下?!?BR>    開始并不習慣這種花錢方式,可同美國朋友出去集會或訪友的時候,我的花錢方式總讓他們看不起。在美國學生眼中,中國學子是什么模樣?面色蠟黃,首如飛蓬,穿20年前的襯衫,遇到聚會一律說No,業(yè)余時間不是緊張地翻書,就是在唐人街上忙碌地洗盤子。在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熏陶下,自己的潛意識中產(chǎn)生了一種不可名狀的自卑感。后來自己一和美國人相處時,甚至有了一種癟三式的感覺,我永遠也忘不了他們那種鄙夷不屑的目光,我決定在花錢方式上更新自己的觀念。
    我利用業(yè)余時間努力打工賺錢,在一家知識產(chǎn)權(quán)單位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那時我掙了一些錢,這些錢對于一個中國留學生來說也是相當可觀的。我花錢的態(tài)度比以前大方多了,消費水平也在提高,和許多美國學生一樣,我不愿意等公共汽車更愿意打車,因為覺得這樣可以利用省出來的時間去掙更多的錢,慢慢的,覺得自己掙來的錢自己奢侈沒什么不好。朋友的話時常在耳邊縈回:錢不是省出來的,是掙的。于是,我有了更高的物質(zhì)欲望,我買東西就買好的,把以前那些低價東西該扔的扔掉了,只要手中有錢,就去買自己喜歡的。,我參加系里的Party,我穿著高檔的黑褲子,高檔的無袖高領(lǐng)上衣,虎皮紋的黑披肩,把他們驚訝壞了,絕對上流打扮!美國同學說:li,你不像中國學生。那時,我的心里掠過一絲自己從沒有過的愜意。
    正當我融入美國社會,逐步適應他們的花錢方式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我租住的房間被盜,手機、電腦、現(xiàn)金和銀行卡都丟了,更可氣的是我的房屋租賃合同也被盜走了。房東偷改了合同,逼著我另找住處。我當時的錢都花光了,家里帶的錢都讓我奢侈了,去向美國朋友借錢,他們一臉的不信任,在美國學生之間是不借錢的,何況我是個外國留學生。
    更讓人煩心的是,因為我從未經(jīng)過這樣突然發(fā)生的事,一急之下感冒臥床。我只得打電話找了很多同去的中國學生求救,他們看我的處境實在窘迫,伸出了緩助之手,輪流著叫我到他們那去住。就這樣,我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那時,我真的很羨慕這些同來的留學生,從不敢和他們談起自己在美國的所謂“輝煌”。我很后悔,為什么不象自己剛來美國時那樣花錢?為什么不像他們這樣保持著中國那種謹小慎微的花錢方式?知恥近乎勇,好在我沒有完全沉淪下去,經(jīng)過近半年的努力,我暫時度過了難關(guān),維持下來。
    中國和美國是截然不同的國度,中國留學生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依附性比較強,可以說從小學到大學都是按著父母設(shè)計的去走,沒有什么大的閃失,即便是有,父母也會想盡各種辦法,托各種關(guān)系擺平。因此中國留學生經(jīng)受挫折和風險的意識還很差,市場經(jīng)濟還讓人們始料不及,一旦出事,首先自己的心理就難以承受,有一些留學生因為接受不了這種挑戰(zhàn),后落得失學或走上犯罪的道路;美國人處在市場經(jīng)濟社會,懂事起就面臨著殘酷的競爭,他們從小到老都有威脅,總是面臨這樣那樣的挑戰(zhàn),已經(jīng)習慣了,一旦出了問題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非常強。
    經(jīng)過這件事,我認識到,在美國這個市場經(jīng)濟社會,留學生象我那陣去花錢,第一風險大,第二自己錢款數(shù)目不夠,一旦出現(xiàn)意外會措手不及。
    有了這經(jīng)驗,我在花錢方面也開始謹小慎微了,遺憾的是,這種謹小慎微又導致了我在事業(yè)上的失敗。我在這家知識產(chǎn)權(quán)從事工作,工資不是很可觀,但也說得過去了。我把掙來的錢如數(shù)存起來,不再亂花了,再也沒有買電腦,沒事的時候就守在單位,從不出門,偶爾出去也坐公交車,我覺得這樣下去至少很穩(wěn)定,不會像以前一樣出現(xiàn)措手不及。當時我所在的公司有很多優(yōu)秀學子,他們有著新鮮的生活觀念:深入社會,廣交朋友,擴大交際面,他們從不吝惜金錢,他們獲得了碰撞機會,和我一起工作的七個留學生都到了新的地方,他們的工資都比我高出許多,有的比我高兩三倍。這讓我羨慕、讓我慚愧,這讓我又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花錢觀念。后來我終于悟出:總一味地省錢也未必是好事,如果一輩子都被這種小心翼翼局限,人很難做成事情!從那些我身邊飛走的精英學子身上,我似乎明白了一個道理:該花的錢是一定要花的。決不能一味地珍惜付出,如果把留學僅僅視作學習一門專業(yè),一種技能,然后再去按部就班地攢點美元,那種觀念過于狹隘,要善于透過這條狹窄的縫隙看到一個明朗的天地。
    我又對自己的花錢觀提出挑戰(zhàn),但這我是做了詳細的計劃,收入和支出都記了本明細帳。我暗下決心,花錢要花在刀刃上,不該花的錢絕不浪費,有利于自己事業(yè)發(fā)展的絕不吝惜。
    2003年春節(jié),當許多留學生都紛紛踏上歸國探親的旅途時,我一算回去一趟至少得1000多美元,我決定省下這筆錢,去做一些有利于發(fā)展的事情,當我呆在宿舍里度過中國人的春節(jié)時,那種凄涼和孤獨不是語言可以描述的?,F(xiàn)在想來,雖然我失去了一個合家團聚的機會,但我畢竟省下了1000多美元,我用積攢下來的錢買了一臺二手車。如今我的社交面廣了,有了車工作效率提高了,我做了三份兼職,我的收入是原來的幾倍,經(jīng)過這幾年的挫折和成功,我想:做為一名中國留學生除了學好專業(yè)課,掌握好基本技能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學會花錢,學會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