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賣車所經(jīng)歷的故事

字號:

很多朋友在進行汽車交易時,可能從來不太注意 AirCare paper上那一大堆數(shù)字,只要 Pass,其他一概不管,我個性馬虎,當然也不例外,但這次賣車時卻遇到不少麻煩。
    話說我手里的這臺89年的日本車,從1998年買來,統(tǒng)共只開了一萬多公里,至今只有15萬多公里。當初買這輛二手車的時候還是單身,不久有了男友之后就越開越少,近年結婚后就更是如此。因為家里住的地方交通方便,每天都坐skytrain,反而方便快捷。
    我的車只是在周末或晚上和朋友聚會,而先生又不陪同的情況下才用。因為家里收入寬裕,我喜歡保持一定獨立性,再說我又有40%的,insurance,discount,這輛小車便一直可有可無地留到現(xiàn)在先生要買輛新車才考慮賣掉,他的八成新的舊車則轉給我開。
    因為半年多前我就知道先生有意買新車了,我曾經(jīng)在做tune up的時候讓修車師傅也對車做了徹底的inspection,不要有什么安全隱患。修車師傅自己是車行老板,是個蠻忠厚的菲律賓人,聽見我有意賣車,告訴我這近100元的檢修費就不要了,另外付給我1000元現(xiàn)金。我當時還不想馬上賣,便沒有答應,不過,心里有點數(shù)了,這車大約至少能賣1500元。因為他要買我車,成本加稅就差不多1200了,賺上300元是起碼的。
    車的狀況是非常好的,在我手里換過剎車,電池等等,輪胎也還新,發(fā)動機聲音靜靜地,修車師傅當然是識貨的。心里有這個底,我在定價前還是上網(wǎng)查了89年這款車的retail price,也少不了翻翻買賣報,發(fā)現(xiàn)哪怕是20多萬公里,低定價也不低于1500.我和先生都很忙,沒時間見太多人,就定個1300吧,快點賣掉省心省力。
    說干就干,周末時候,先生和我各在中英文網(wǎng)站上發(fā)了廣告,報紙上的廣告則要到下周末才能出。
    周一開始陸陸續(xù)續(xù)有人打來電話,人不多,看來看網(wǎng)站買車的不多。中國人很聰明,都是一開口就要VIN number,說是能上ICBC網(wǎng)站查紀錄,我也就都給了。
    有一位姓陳先生好像挺精明的,電話打過來第一句話就是你這車不便宜,我心里一愣,不便宜你找我干嗎?第二句話問我要VIN number.過10分鐘,他又打來電話,仔細問我什么時候買的車?前任車主是誰?為什么里數(shù)這么低?對此我都一一耐性作答。后他說有的人賣里數(shù)低的車,其實是調低了里數(shù)碼表,不是說我,我的前任可能做了,或者干脆是odometer壞了。我聽了心里有點生氣,除了窮瘋了的人,誰做這種犯罪的事情?我每年付的保險費和保養(yǎng)車的費用幾乎就夠買這輛車了。
    我不是個挑剔的人,這臺車是我看的第一輛車,當場就付了deposit,這些年可真沒給我添過麻煩。Odometer當然更是沒有壞過。前任車主是個30多歲的上海太太,安詳從容,家里有房有車環(huán)境很好,女兒在我的一個好朋友那里學耗資不低的鋼琴課,100%沒有可能做這種事。,
    按著陳先生的指點,我上了ICBC的網(wǎng)查了自己車的紀錄(心理佩服我們中國人的精明),陳先生說的果然不錯,AirCare的紀錄上,兩次是里數(shù)前一年反而比后一年高。第Aircare犯錯是前任車主交車的當天我讓她去做的,多抄了10萬mile,也就是16萬公里,那回的數(shù)據(jù)折成公里數(shù)足有29萬公里。因為在前任車主去做Aircare之前我已經(jīng)讓懂車的朋友驗過車,odometer的數(shù)據(jù)清清楚楚寫在轉車協(xié)議上,所以絕對是Aircare抄錯數(shù)據(jù);第二次多抄了幾千mile,雖然不多,旁人不明就里,前后對照,自然心中更加生疑。我心里開始有點明白為什么幾位打電話來過的問了VIN number后就沒有了下文。
    我對Aircare不由氣憤得很,試著把我先生的車的VIN number輸進去看看,一看更暈,Aircare有一年居然把他的車的odometer reading寫成50多萬??磥鞟irCare的odometer reading寫錯是家常便飯了,但是卻對賣車者造成嚴重影響-――大家以后去做AirCare,完后一定要仔細察看AirCare paper,我這輛車便宜,再損失也損失不了多少,貴一點的車卻可能會損失上幾千元。主要的是:被人冤枉的感覺很不好受。
    這位陳先生第二天來試了車,他告訴我他原先在國內是汽車工程師,所以車的問題逃不過他的法眼。他把車一開就知道我說的沒錯,這車沒有任何貓膩。但是他雞蛋里挑了一番骨頭后,只肯出個低價,又說這車的AirCare歷史不清,將來如果他要轉手很麻煩云云。我明白他說的是實情,只是心里覺得自己在他眼里大概象個傻瓜,任他壓價,不大舒服。
    車后是第二天賣給一位近五十的白人的。這老外開了一輩子車,買車另有一套,問我要所有的保養(yǎng)修理發(fā)票看――正好我大多保存了,然后開車找陡坡爬——陡坡一爬,發(fā)動機有什么毛病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后再開快車,以80公里的速度看車的穩(wěn)定性。陪他兜了半小時多,后他老老實實說看了幾十輛車,這是滿意的一輛,幾乎沒怎么還價就當場付了定金。嘿,老外還沒有學會看VIN number,省了我大費周章解釋的功夫,還算是蠻順利。
    我松了口氣,要我再漲紅了臉,跟我精明的中國同胞們結結巴巴解釋我不是個騙子,真會讓我要了命的,俺家年入不菲,沒必要坑你幾百塊錢。
    不過話又說回來,小心些精明些是好事。尤其對于多數(shù)對車沒有太多經(jīng)驗的人來說。這不,我也學了個乖,下次做Aircare要仔細查對里數(shù)數(shù)據(jù);還有,如果有朋友要買二手車,我會教他們用VIN number查歷史,人的智慧就是這樣凝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