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允許失敗允許脆弱

字號:

有一個中國的年青人,從小就十分優(yōu)秀。他來到日本留學,在里一路過關(guān)斬將,是尖端科學界前途無量的尖子生。在今年,他遇到些挫折,隨之輕生了。他的親人不同意寫進報導(dǎo)里,因為,在他的家鄉(xiāng),沒有人知道他是自殺。
    在電話里,他的母親對我說了許多話。悲痛的母親泣不成聲,叫人心有戚戚。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人間至哀莫過於此。在我答應(yīng)她不報導(dǎo)并放下電話以后,這位母親凄楚的聲音還在我耳旁縈繞,她重復(fù)著“我的孩子從小到大都特別優(yōu)秀啊”。
    我同情這位母親,但是對於她極力隱瞞孩子的自殺,我不以為然。她強調(diào),這是因為她的孩子是一個從小就非常優(yōu)秀的孩子,一個要強的、要面子的孩子,她的意思是,為了保全她優(yōu)秀要強的孩子的面子,她作為一個母親,做了必須做的。
    或許有些不敬的是,我認為她的孩子連命都不要了,又哪里還會在乎面子?要面子的是這位母親,她無法接受她優(yōu)秀的孩子的失敗,無法接受她要強的孩子的脆弱──我當然不能這樣對她說。她問我是否能理解一顆母親的心,是否理解她不允報導(dǎo),我答“理解”。她的價值觀已是根深蒂固,又是在喪子巨痛中,沒有人忍心說一個“不”字。
    想象一位絕望的母親捧著骨灰回鄉(xiāng)以后,還要向來吊唁來唏噓的鄉(xiāng)里說謊,訴說孩子如何在日本生病,最終不治,訴說孩子的優(yōu)秀,老師的夸獎,同學的尊敬,那該是煉獄一般的心情。這肝腸寸斷的母親,叫人心痛;她的死后也未被她全盤接受的孩子,更叫人心痛──也許稍有偏頗,但我可以認定八九不離十的是,這位要強的母親以優(yōu)秀的孩子為榮,一直以來,她肯接受的是按照她的心愿或者設(shè)定的路線走著的孩子。在這樣一條優(yōu)秀的路上,不可以脆弱,不可以失敗。
    我雖然不忍心對那位母親說“不”字,但深感人可以允許脆弱,也允許失敗,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有句俗話說,不撞南墻不回頭,頗有惋惜意,其實,我覺得南墻就是用來撞的,南墻撞了,人便成長了。
    日本精神科醫(yī)生??藤學的新書《男人的誤解》中提到,一直逼迫自己堅強并成功的“男人味”是一種病。一點一點受挫折,隔三差五脆弱一下,就不至逼迫自己太甚,郁積過多負面情緒而滋生輕生念頭。若是為人父母,更須接受孩子的失敗,允許孩子脆弱,避免心理陰影和惡劣結(jié)果。真正的強大只能在家人的愛與接納,以及外界的挫折磨練里一點一滴孕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