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馬伶?zhèn)鳌蜂侁惖谝淮渭妓囕^量情景的描寫是 ( )
A.社會環(huán)境描寫
B.自然環(huán)境描寫
C.場面描寫
D.行動描寫?yīng)?BR> 2.莊子《秋水》一文記敘的是( )之間的對話。
A.河伯與海若
B.莊子與河伯
C.莊子與海若
D.莊子、河伯與海若
3.《報劉一丈書》中引發(fā)作者大做文章的一句話是 ( )
A.上下相孚
B.才德稱位
C.人生有命
D.鄉(xiāng)園多故
4.貫穿《文與可畫谷偃竹記》全文的線索是 ( )
A.偃竹圖
B.胸有成竹
C.畫竹
D.文與可的生平事跡
5.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采用的駁論方法是 ( )
A.反駁論點
B.反駁論據(jù)
C.反駁論證
D.反駁論敵
6.《始得西山宴游記》文章開篇并不切入正題,而是先寫平日游覽眾山的情景,這里采用的表現(xiàn)方法是 ( )
A.側(cè)面襯托
B.鋪墊
C.暗示
D.烘托
7.魯迅在他的雜文《燈下漫筆》中指出的“第三樣時代”的含義是 ( )
A.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B.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C.人民當(dāng)家做主的時代
D.封建社會的時代
8.朱光潛在他的文章《選擇與安排》中引用孟子“大匠能誨人以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的話來說明 ( )
A.選擇材料的重要性
B.安排材料的重要性
C.學(xué)習(xí)寫作理論的重要性
D.強調(diào)寫作實踐的重要性
9.《種樹郭橐駝傳》中用以凸現(xiàn)橐駝種樹之理正確性的表現(xiàn)方法是 ( )
A.類比
B.對比
C.烘托
D.暗示
10.在《張中丞傳后敘》中,作者所記敘的主要人物是 ( )
A.張籍、張巡、許遠
B.雷萬春、張巡、許遠
C.張巡、許遠、南霽云
D.于嵩、張巡、許遠
11.“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 ( )
A.《論語》
B.《左傳》
C.《秋水》
D.《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12.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所采用的主要表現(xiàn)方法是 ( )
A.對比
B.類比
C.比喻
D.象征
13.在《背影》中,朱自清描述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情景時,先寫“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又說“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痹谶@里用的寫作手法是 ( )
A.鋪墊手法
B.側(cè)面烘托
C.肖像描寫
D.行動描寫?yīng)?BR> 14.在李大釗的《“今”》一文中,作者借哲人耶曼孫所說的話來闡述,所用的論證方法是 ( )
A.歸納法
B.演繹法
C.引證法
D.舉例法
15.司馬遷在《李將軍列傳》中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諺語來隱喻李廣 ( )
A.不善言辭,以身作則,眾人擁護
B.廉潔輕財,愛護士兵,負能使性
C.忠實誠信,口訥少言,臨危不懼
D.驍勇善戰(zhàn),處變不驚,善于騎射
16.冰心散文《往事》的主旨是要贊美大海,開頭卻兩次說大海“太單調(diào)了”,這里用的手法是 ( )
A.欲揚先抑
B.欲抑先揚
C.對比反襯
D.鋪墊手法
17.先秦時期的語錄體散文集是 ( )
A.《論語》
B.《莊子》
C.《左傳》
D.《戰(zhàn)國策》
18.《鄭伯克段于鄢》中略寫了 ( )
A.母子、兄弟矛盾激化的原因
B.鄭伯克段于鄢的戰(zhàn)爭經(jīng)過
C.穎考叔“食舍肉”勸說莊公的經(jīng)過
D.母子“隧而相見”和好如初的經(jīng)過
19.《答司馬諫議書》中的“司馬諫議”是指 ( )
A.司馬遷
B.司馬光
C.司馬昭
D.司馬相如
20.在《燈下漫筆》一文中,作者用鈔票折價兌換銀元的敘述是為了引出 ( )
A.袁世凱的倒臺
B.魯迅經(jīng)濟的拮據(jù)
C.人民處于奴隸地位的論述
D.銀行即將倒閉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作品中,屬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 )
A.《答李翊書》
B.《始得西山宴游記》
C.《五代史伶官傳序》
D.《答司馬諫議書》
E.《前赤壁賦》
22.下列文章運用類比論證的有 ( )
A.《論毅力》
B.《選擇與安排》
C.《種樹郭橐駝傳》
D.《論學(xué)問》
E.《始得西山宴游記》
23.“求!無乃爾是過與?”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 )
A.設(shè)問
B.呼告
C.反詰
D.驚嘆
E.提問
24.下列文章運用了對比論證法的有 ( )
A.《諫逐客書》
B.《論毅力》
C.《寡人之于國也》
D.《五代史伶官傳序》
E.《答司馬諫議書》
25.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所反駁的司馬光對新法的責(zé)難有 ( )
A.侵官
B.生事
C.征利
D.拒諫
E.致怨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
卻:
內(nèi):
27.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
幾:
28.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其:
乃:
29.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冀:
30.旁觀者徒艷羨其功之成,以為是殆幸運兒。
艷羨:
31.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亟:
32.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
會:
33.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辭服:
34.乘彼 垣,以;望復(fù)關(guān)。
乘:
35.霾兩輪兮縶四馬。
霾: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下面是《選擇與安排》中的一段話:
用兵致勝的要訣在占領(lǐng)要塞,擊破主力。
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風(fēng)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說法。如果虛耗兵力于無戰(zhàn)略性的地方,等到自己的實力消耗盡了,敵人的要塞和主力還屹然未動,那還能希望打什么勝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錯誤正與此相同。
請回答:
A.這段話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B.總體說來,這段議論的論證方法是什么?
C.杜甫詩“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作為論據(jù),這兩句詩屬什么類別?
37.閱讀《李將軍列傳》中的一段: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無余財,終不言家產(chǎn)事。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雖其子孫他人學(xué)者,莫能及廣。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其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yīng)弦而倒。用此,其將兵數(shù)困辱,其射猛獸亦為所傷云。
請回答:
A.這里所寫的是李廣怎樣的品格與個性?
B.這里是用什么方法刻畫李廣的善射?
C.士兵愛戴李廣的原因是什么?
38.下面是辛棄疾的《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請回答:
A.這首詞以什么為抒情線索?
B.借夢境抒情,這屬于何種抒情類別?
C.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哪幾方面的思想感情?
39.下面是契訶夫小說《苦惱》的開頭一段:
暮色晦暗。大片的濕雪繞著剛點亮的街燈懶洋洋地飄飛,落在房頂、馬背、肩膀、帽子上,積成又軟又薄的一層。車夫姚納。波達波夫周身白色,像個幽靈。他坐在車座上一動也不動,身子向前傴著,傴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傴到的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會覺得用不著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馬也是一身白,也一動不動。它那呆呆不動的姿勢,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樣筆直的四條腿,使得它活像拿一個小錢就可以買到的馬形蜜糖餅。
請回答:
A.這段描寫分幾個層次?各層次分別是描寫什么?
B.這里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C.人物描寫采用的是什么描寫方法?
D.關(guān)于馬的描繪與人物形象刻畫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40.下面是曹操《短歌行》中的最后八句: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請回答:
A.這里采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B.“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喻義是什么?
C.從這里可以看出《短歌行》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作文(30分)
參 考 答 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C 2.A 3.A 4.C 5.A
6.B 7.C 8.D 9.B 10.C
11.D 12.A 13.D 14.A 15.A
16.A 17.A 18.B 19.B 20.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ABCDE 22.BC 23.BC 24.ABD 25.ABCDE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卻:拒絕;內(nèi):通“納”
27.幾:近
28.其:表期望、命令的語氣;乃:你的
29.冀:希望
30.艷羨:非常羨慕
31.亟:屢次
32.會:適逢
33.辭服:說了屈服的話
34.乘:登
35.霾:同“埋”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A.中心論點是:寫文章要抓住主旨,切中要害。
B.比較法中的類比法。
C.名人名言(理論論據(jù))。
37.A.寫李廣輕財愛士的品格與善射的個性。
B.用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
C.原因是愛護士兵,身先士卒,對士兵寬緩不苛。
38.A.以“夢”為抒情線索:從夢前寫到夢中,再由夢中寫到夢后。
B.以情造境。
C.一是被長期投閑置散的痛苦;二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尖銳矛盾;三是年華虛度、壯志未酬的悲憤。
39.A.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寫景;第二個層次寫車夫姚納;第三個層次寫馬。
B.景象昏暗,創(chuàng)造出一個陰冷的氛圍,為車夫姚納的悲慘故事做了鋪墊;堆積在人和馬身上的厚厚的雪,說明人和馬已呆立很長時間,這不僅暗示姚納已好久沒有生意,更體現(xiàn)出他痛苦的、似乎已是凝凍了的心理狀態(tài)。
C.靜態(tài)的肖像描寫。
D.寫馬是用類比的方法寫人,馬的癡呆、瘦弱,類比著車夫姚納的可悲處境,暗示著像車夫姚納這樣的下層勞苦群眾,其生活與心境就像牛馬一樣。
40.A.比喻和用典。
B.“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喻指自己渴望多多招納賢才。
C.主要表達了作者急于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的心情。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馬伶?zhèn)鳌蜂侁惖谝淮渭妓囕^量情景的描寫是 ( )
A.社會環(huán)境描寫
B.自然環(huán)境描寫
C.場面描寫
D.行動描寫?yīng)?BR> 2.莊子《秋水》一文記敘的是( )之間的對話。
A.河伯與海若
B.莊子與河伯
C.莊子與海若
D.莊子、河伯與海若
3.《報劉一丈書》中引發(fā)作者大做文章的一句話是 ( )
A.上下相孚
B.才德稱位
C.人生有命
D.鄉(xiāng)園多故
4.貫穿《文與可畫谷偃竹記》全文的線索是 ( )
A.偃竹圖
B.胸有成竹
C.畫竹
D.文與可的生平事跡
5.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采用的駁論方法是 ( )
A.反駁論點
B.反駁論據(jù)
C.反駁論證
D.反駁論敵
6.《始得西山宴游記》文章開篇并不切入正題,而是先寫平日游覽眾山的情景,這里采用的表現(xiàn)方法是 ( )
A.側(cè)面襯托
B.鋪墊
C.暗示
D.烘托
7.魯迅在他的雜文《燈下漫筆》中指出的“第三樣時代”的含義是 ( )
A.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B.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C.人民當(dāng)家做主的時代
D.封建社會的時代
8.朱光潛在他的文章《選擇與安排》中引用孟子“大匠能誨人以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的話來說明 ( )
A.選擇材料的重要性
B.安排材料的重要性
C.學(xué)習(xí)寫作理論的重要性
D.強調(diào)寫作實踐的重要性
9.《種樹郭橐駝傳》中用以凸現(xiàn)橐駝種樹之理正確性的表現(xiàn)方法是 ( )
A.類比
B.對比
C.烘托
D.暗示
10.在《張中丞傳后敘》中,作者所記敘的主要人物是 ( )
A.張籍、張巡、許遠
B.雷萬春、張巡、許遠
C.張巡、許遠、南霽云
D.于嵩、張巡、許遠
11.“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 ( )
A.《論語》
B.《左傳》
C.《秋水》
D.《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12.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所采用的主要表現(xiàn)方法是 ( )
A.對比
B.類比
C.比喻
D.象征
13.在《背影》中,朱自清描述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情景時,先寫“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又說“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痹谶@里用的寫作手法是 ( )
A.鋪墊手法
B.側(cè)面烘托
C.肖像描寫
D.行動描寫?yīng)?BR> 14.在李大釗的《“今”》一文中,作者借哲人耶曼孫所說的話來闡述,所用的論證方法是 ( )
A.歸納法
B.演繹法
C.引證法
D.舉例法
15.司馬遷在《李將軍列傳》中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諺語來隱喻李廣 ( )
A.不善言辭,以身作則,眾人擁護
B.廉潔輕財,愛護士兵,負能使性
C.忠實誠信,口訥少言,臨危不懼
D.驍勇善戰(zhàn),處變不驚,善于騎射
16.冰心散文《往事》的主旨是要贊美大海,開頭卻兩次說大海“太單調(diào)了”,這里用的手法是 ( )
A.欲揚先抑
B.欲抑先揚
C.對比反襯
D.鋪墊手法
17.先秦時期的語錄體散文集是 ( )
A.《論語》
B.《莊子》
C.《左傳》
D.《戰(zhàn)國策》
18.《鄭伯克段于鄢》中略寫了 ( )
A.母子、兄弟矛盾激化的原因
B.鄭伯克段于鄢的戰(zhàn)爭經(jīng)過
C.穎考叔“食舍肉”勸說莊公的經(jīng)過
D.母子“隧而相見”和好如初的經(jīng)過
19.《答司馬諫議書》中的“司馬諫議”是指 ( )
A.司馬遷
B.司馬光
C.司馬昭
D.司馬相如
20.在《燈下漫筆》一文中,作者用鈔票折價兌換銀元的敘述是為了引出 ( )
A.袁世凱的倒臺
B.魯迅經(jīng)濟的拮據(jù)
C.人民處于奴隸地位的論述
D.銀行即將倒閉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作品中,屬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 )
A.《答李翊書》
B.《始得西山宴游記》
C.《五代史伶官傳序》
D.《答司馬諫議書》
E.《前赤壁賦》
22.下列文章運用類比論證的有 ( )
A.《論毅力》
B.《選擇與安排》
C.《種樹郭橐駝傳》
D.《論學(xué)問》
E.《始得西山宴游記》
23.“求!無乃爾是過與?”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 )
A.設(shè)問
B.呼告
C.反詰
D.驚嘆
E.提問
24.下列文章運用了對比論證法的有 ( )
A.《諫逐客書》
B.《論毅力》
C.《寡人之于國也》
D.《五代史伶官傳序》
E.《答司馬諫議書》
25.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所反駁的司馬光對新法的責(zé)難有 ( )
A.侵官
B.生事
C.征利
D.拒諫
E.致怨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
卻:
內(nèi):
27.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
幾:
28.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其:
乃:
29.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冀:
30.旁觀者徒艷羨其功之成,以為是殆幸運兒。
艷羨:
31.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亟:
32.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
會:
33.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
辭服:
34.乘彼 垣,以;望復(fù)關(guān)。
乘:
35.霾兩輪兮縶四馬。
霾: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下面是《選擇與安排》中的一段話:
用兵致勝的要訣在占領(lǐng)要塞,擊破主力。
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風(fēng)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說法。如果虛耗兵力于無戰(zhàn)略性的地方,等到自己的實力消耗盡了,敵人的要塞和主力還屹然未動,那還能希望打什么勝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錯誤正與此相同。
請回答:
A.這段話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B.總體說來,這段議論的論證方法是什么?
C.杜甫詩“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作為論據(jù),這兩句詩屬什么類別?
37.閱讀《李將軍列傳》中的一段: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無余財,終不言家產(chǎn)事。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雖其子孫他人學(xué)者,莫能及廣。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其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yīng)弦而倒。用此,其將兵數(shù)困辱,其射猛獸亦為所傷云。
請回答:
A.這里所寫的是李廣怎樣的品格與個性?
B.這里是用什么方法刻畫李廣的善射?
C.士兵愛戴李廣的原因是什么?
38.下面是辛棄疾的《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請回答:
A.這首詞以什么為抒情線索?
B.借夢境抒情,這屬于何種抒情類別?
C.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哪幾方面的思想感情?
39.下面是契訶夫小說《苦惱》的開頭一段:
暮色晦暗。大片的濕雪繞著剛點亮的街燈懶洋洋地飄飛,落在房頂、馬背、肩膀、帽子上,積成又軟又薄的一層。車夫姚納。波達波夫周身白色,像個幽靈。他坐在車座上一動也不動,身子向前傴著,傴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傴到的限度。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會覺得用不著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馬也是一身白,也一動不動。它那呆呆不動的姿勢,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樣筆直的四條腿,使得它活像拿一個小錢就可以買到的馬形蜜糖餅。
請回答:
A.這段描寫分幾個層次?各層次分別是描寫什么?
B.這里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C.人物描寫采用的是什么描寫方法?
D.關(guān)于馬的描繪與人物形象刻畫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40.下面是曹操《短歌行》中的最后八句: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請回答:
A.這里采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B.“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喻義是什么?
C.從這里可以看出《短歌行》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作文(30分)
參 考 答 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C 2.A 3.A 4.C 5.A
6.B 7.C 8.D 9.B 10.C
11.D 12.A 13.D 14.A 15.A
16.A 17.A 18.B 19.B 20.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ABCDE 22.BC 23.BC 24.ABD 25.ABCDE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卻:拒絕;內(nèi):通“納”
27.幾:近
28.其:表期望、命令的語氣;乃:你的
29.冀:希望
30.艷羨:非常羨慕
31.亟:屢次
32.會:適逢
33.辭服:說了屈服的話
34.乘:登
35.霾:同“埋”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A.中心論點是:寫文章要抓住主旨,切中要害。
B.比較法中的類比法。
C.名人名言(理論論據(jù))。
37.A.寫李廣輕財愛士的品格與善射的個性。
B.用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
C.原因是愛護士兵,身先士卒,對士兵寬緩不苛。
38.A.以“夢”為抒情線索:從夢前寫到夢中,再由夢中寫到夢后。
B.以情造境。
C.一是被長期投閑置散的痛苦;二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尖銳矛盾;三是年華虛度、壯志未酬的悲憤。
39.A.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寫景;第二個層次寫車夫姚納;第三個層次寫馬。
B.景象昏暗,創(chuàng)造出一個陰冷的氛圍,為車夫姚納的悲慘故事做了鋪墊;堆積在人和馬身上的厚厚的雪,說明人和馬已呆立很長時間,這不僅暗示姚納已好久沒有生意,更體現(xiàn)出他痛苦的、似乎已是凝凍了的心理狀態(tài)。
C.靜態(tài)的肖像描寫。
D.寫馬是用類比的方法寫人,馬的癡呆、瘦弱,類比著車夫姚納的可悲處境,暗示著像車夫姚納這樣的下層勞苦群眾,其生活與心境就像牛馬一樣。
40.A.比喻和用典。
B.“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喻指自己渴望多多招納賢才。
C.主要表達了作者急于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