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 《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 當歸 生地 防風 蟬蛻 知母 苦參 胡麻仁 荊芥 蒼術(shù)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錢 [各6g]
> 甘草 木通 各五分 [各3g]
〖用法〗 水二盅,煎至八分,食遠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空腹服。]
〖方歌〗 消風散內(nèi)有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
知膏蒡通歸地草,風疹濕疹服之康。
〖主治〗 風疹,濕疹。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云片斑點,瘙癢,抓破后滲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shù)。
〖功用〗 疏風養(yǎng)血,清熱除濕。[癢自風來,止癢必先疏風]
〖病因〗 風毒之邪侵襲人體,與濕熱相搏,內(nèi)不能疏泄,外不能透達,郁于肌膚腠理之間而發(fā)。
〖組成〗 當歸 生地 防風 蟬蛻 知母 苦參 胡麻仁 荊芥 蒼術(shù)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錢 [各6g]
> 甘草 木通 各五分 [各3g]
〖用法〗 水二盅,煎至八分,食遠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空腹服。]
〖方歌〗 消風散內(nèi)有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
知膏蒡通歸地草,風疹濕疹服之康。
〖主治〗 風疹,濕疹。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云片斑點,瘙癢,抓破后滲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shù)。
〖功用〗 疏風養(yǎng)血,清熱除濕。[癢自風來,止癢必先疏風]
〖病因〗 風毒之邪侵襲人體,與濕熱相搏,內(nèi)不能疏泄,外不能透達,郁于肌膚腠理之間而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