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4]某行政單位為籌集資金決定向甲公司出讓某公路經營權,收到該公司一次性提供的的資金5億元,10年后公路經營權無償轉回行政單位,經上級主管機關批準,該行政單位將一次性收入轉入財政專戶,再由財政專戶將資金下撥至該行政單位并用于修建公路,行政單位會計分錄為:
收到資金時,借:銀行存款 500000000
貸:應繳財政專戶款500000000
將資金上繳財政專戶時,
借:應繳財政專戶款50000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0000
收到財政專戶返還的修路款時,
借:銀行存款 500000000
貸:預算外資金收入——專項收入 500000000
將自籌的基本建設資金轉存銀行時,
借:結轉自籌基建 50000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0000
公路修建完成后,
借:固定資產 500000000
貸:固定基金 500000000
需要注意的是,《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財政部<關于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意見>的通知》中“各部門必須將罰沒收入、行政性收費和預算外收入,及時足額繳入國庫或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等規(guī)定,屬于截留預算資金的行為。實務中存在經常有些單位未將行政性收費產生的存款利息上繳財政專戶等問題。
(四)暫存款的核算
暫存款是行政單位在業(yè)務活動中個人發(fā)生的待結算款項。暫存款是行政單位發(fā)生的應付暫收款項,是單位短期可以占用的債務資金。
行政單位要嚴格暫存款的管理,不得將應納入單位收入管理的款項、應繳國庫的款項和應繳財政專戶的款項列入暫存款的核算。對各種暫存款項應及時進行清理、結算,不得長期掛賬。
為了核算行政單位發(fā)生的臨時性暫存、應付等待結算款項,應設置“暫存款”總賬科目。“暫存款”屬于負債類科目。收到暫存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現金”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沖轉或結算退還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現金”等科目。本科目貸方余額反映上未結算的暫存款數額。本科目應按債權單位和個人設置明細賬。
[例5]某行政單位向職工發(fā)放工資30000元,代扣個人所得稅1000元,代扣住房公積金1500元,實際向職工支付27500元(轉存銀行);開出繳款書,上繳個人所得稅款和住房公積金。會計分錄為:
借:經費支出 30000
貸:暫存款——代扣個人所得稅 1500
——代扣住房公積金 1500
銀行存款 27000
借:暫存款——代扣個人所得稅 1500
——代扣住房公積金 1500
貸:銀行存款 3000
需要說明的是,行政單位應加強對暫存款的管理,不得將納入單位收入管理的款項列入暫存款項。比如,實務中有些單位將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產生的利息收入記“暫存款”就是錯誤的,發(fā)現后應自“暫存款”轉“其他收入”。
四、行政單位凈資產
(一)、凈資產構成及計量
凈資產是指行政單位資產減負債和收入減支出的差額,包括固定基金、結余等。
行政單位的凈資產屬于國家所有,包括行政單位資產的價值,也包括國家撥入的行政經費和單位行使管理職能形成的各項收入扣除各項支出后的年終滾存結余。
行政單位的凈資產應當按照實際發(fā)生數額記賬。
(二)、固定基金的核算
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單位固定資產所占有的基金,其核算有以下特點:
1)、反映固定資產占用的基金,不是凈值,而是入賬價值
固定資產也會相應發(fā)生損耗,但行政單位屬非生產性單位,固定資產損耗的價值不能像企業(yè)那樣進入成本,再從銷售收入中逐漸補償,所以不計提折舊。這樣固定基金反映的不是凈值,而是取得固定資產時計算的價值。
2)、固定基金是凈資產的主要內容,基本反映凈資產的規(guī)模
行政單位在凈資產的構成中,固定基金是基本的份額,是的構成項目;另一部分即結余部分相對數量較小,且不穩(wěn)定。
3)、固定基金與固定資產是互對應關系的賬戶,二者在核算金額上永遠相等。
為了核算行政單位因購入、調入、建造、接受捐贈以及盤盈固定資產所形成的基金,應設置“固定基金”總賬科目。“固定基金”屬于凈資產類科目。增加固定基金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減少固定基金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本科目貸方余額,反映行政單位固定基金總額。
收到資金時,借:銀行存款 500000000
貸:應繳財政專戶款500000000
將資金上繳財政專戶時,
借:應繳財政專戶款50000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0000
收到財政專戶返還的修路款時,
借:銀行存款 500000000
貸:預算外資金收入——專項收入 500000000
將自籌的基本建設資金轉存銀行時,
借:結轉自籌基建 50000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0000
公路修建完成后,
借:固定資產 500000000
貸:固定基金 500000000
需要注意的是,《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財政部<關于深化收支兩條線改革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意見>的通知》中“各部門必須將罰沒收入、行政性收費和預算外收入,及時足額繳入國庫或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等規(guī)定,屬于截留預算資金的行為。實務中存在經常有些單位未將行政性收費產生的存款利息上繳財政專戶等問題。
(四)暫存款的核算
暫存款是行政單位在業(yè)務活動中個人發(fā)生的待結算款項。暫存款是行政單位發(fā)生的應付暫收款項,是單位短期可以占用的債務資金。
行政單位要嚴格暫存款的管理,不得將應納入單位收入管理的款項、應繳國庫的款項和應繳財政專戶的款項列入暫存款的核算。對各種暫存款項應及時進行清理、結算,不得長期掛賬。
為了核算行政單位發(fā)生的臨時性暫存、應付等待結算款項,應設置“暫存款”總賬科目。“暫存款”屬于負債類科目。收到暫存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現金”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沖轉或結算退還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現金”等科目。本科目貸方余額反映上未結算的暫存款數額。本科目應按債權單位和個人設置明細賬。
[例5]某行政單位向職工發(fā)放工資30000元,代扣個人所得稅1000元,代扣住房公積金1500元,實際向職工支付27500元(轉存銀行);開出繳款書,上繳個人所得稅款和住房公積金。會計分錄為:
借:經費支出 30000
貸:暫存款——代扣個人所得稅 1500
——代扣住房公積金 1500
銀行存款 27000
借:暫存款——代扣個人所得稅 1500
——代扣住房公積金 1500
貸:銀行存款 3000
需要說明的是,行政單位應加強對暫存款的管理,不得將納入單位收入管理的款項列入暫存款項。比如,實務中有些單位將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產生的利息收入記“暫存款”就是錯誤的,發(fā)現后應自“暫存款”轉“其他收入”。
四、行政單位凈資產
(一)、凈資產構成及計量
凈資產是指行政單位資產減負債和收入減支出的差額,包括固定基金、結余等。
行政單位的凈資產屬于國家所有,包括行政單位資產的價值,也包括國家撥入的行政經費和單位行使管理職能形成的各項收入扣除各項支出后的年終滾存結余。
行政單位的凈資產應當按照實際發(fā)生數額記賬。
(二)、固定基金的核算
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單位固定資產所占有的基金,其核算有以下特點:
1)、反映固定資產占用的基金,不是凈值,而是入賬價值
固定資產也會相應發(fā)生損耗,但行政單位屬非生產性單位,固定資產損耗的價值不能像企業(yè)那樣進入成本,再從銷售收入中逐漸補償,所以不計提折舊。這樣固定基金反映的不是凈值,而是取得固定資產時計算的價值。
2)、固定基金是凈資產的主要內容,基本反映凈資產的規(guī)模
行政單位在凈資產的構成中,固定基金是基本的份額,是的構成項目;另一部分即結余部分相對數量較小,且不穩(wěn)定。
3)、固定基金與固定資產是互對應關系的賬戶,二者在核算金額上永遠相等。
為了核算行政單位因購入、調入、建造、接受捐贈以及盤盈固定資產所形成的基金,應設置“固定基金”總賬科目。“固定基金”屬于凈資產類科目。增加固定基金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減少固定基金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本科目貸方余額,反映行政單位固定基金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