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教師資格認定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試卷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1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后的括號內。
    1.以下哪種情況屬于肯定訓練:()
    A.呈現厭惡性刺激
    B.消除敏感反映
    C.消除肌肉緊張
    D.請求他人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
    2.在有幾種可能解答的問題情境中,有的兒童傾向于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這種認知方式屬于:()
    A.場獨立型
    B.沉思型
    C.沖動型
    D.場依存型
    3.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境中進行知識的教學的教學策略是:()
    A.合作學習
    B.情境教學
    C.發(fā)現學習
    D.程序教學
    4.“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這種學習就是()
    A.記憶學習
    B.嘗試學習
    C.機械學習
    D.意義學習
    5.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把認知、審美、創(chuàng)造的需要歸人了哪類需要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實現需要
    D.歸屬和愛的需要
    6.遷移的形式訓練說強調:()
    A.學習材料的相似性
    B.發(fā)展了的心理官能
    C.已有經驗的概括化
    D.對情境關系的理解
    7.懂得了(a+b)2展開,就會解(2a+3b)2等,屬于:()
    A.順應遷移
    B.同化遷移
    C.重組遷移
    D.逆向遷移
    8.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當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結,事前有一種準備狀態(tài)時,實現則感到滿意。這符合:()
    A.效果律
    B.近因律
    C.準備律
    D.練習律
    9.群體對每個成員的吸引力,就是:()
    A.群體凝聚力
    B.課堂氣氛
    C.群體規(guī)范
    D.學校人際關系
    10.把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稱為:()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練
    11.計劃安排每天自習時間表,屬于學習策略的:()
    A.組織策略
    B.認知策略
    C.精細加工策略
    D.資源管理策略
    12.操作性條件作用論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茍勒
    C.斯金納
    D.巴甫洛夫
    13.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能獨具慧眼,想出不同尋常的高見,具有新奇性。這反映了創(chuàng)造性的什么特征?()
    A.變通性
    B.流暢性
    C.獨創(chuàng)性
    D.選進性
    14.學習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為“蔬菜“,這種學習屬于:()
    A.符號學習
    B.概念學習
    C.連鎖學習
    D.命題學習
    15.學生希望得到同學的友誼、老師的關心,這是哪一種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實現需要
    D.歸屬和愛的需要
    16.布魯納的學習論是:()
    A.完形—頓悟說
    B.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C.認知一結構學習論
    D.建構主義
    17.布盧姆等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
    A.道德目標
    B.動作技能目標
    C.發(fā)展目標
    D.健康目標
    18.人的健康,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
    A.健康的生活
    B.健康的習慣
    C.健康的環(huán)境
    D.健康的心理
    19.論理道德發(fā)展走向成熟,可以較自覺地運用道德原則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是出現在學生發(fā)展的:()
    A.學前階段
    B.小學階段
    C.高中階段
    D.初中階段
    20.這個圖是:()
    20題的圖點擊查看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10個空,每空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 等人借用古希臘神話中典故,把教師期望的自我應驗的預言效應稱為 效應。
    2.標準化成就測驗具有 、計劃性和 。
    3.在實際教學中主要使用實物直觀、 和 這樣三種直觀方式。
    4.品德心理結構包括道德 、道德情感和道德 等三大成分。
    5.學習動機的兩種基本成分是學習 和學習 。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哪幾個方面?
    2.心智技能形成要經過哪些階段?
    3.學習策略的特點有哪些?
    4.常用的品德教育方法有哪些?
    5.有的學生總把不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說成任務(作業(yè)、考題)太難,這是一種什么歸因?有什么壞處?
    四、論述題:本大題只有一個小題,滿分10分。
    結合教學實際,說說怎樣運用感知規(guī)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