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fā)布國際漢語教師標準 須了解中國歷史文化

字號:

不僅要掌握漢語知識和技能,還要了解中國歷史文化、文學藝術等方面基本知識并運用于教學……國家漢辦組織研制的《國際漢語教師標準》日前發(fā)布,對從事國際漢語教學工作的教師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進行了全面描述。
    國家漢辦有關負責人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歷尚屬首次。該《標準》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科學、規(guī)范的教師標準體系,為國際漢語教師的培養(yǎng)、培訓、能力評價和資格認證提供依據(jù)。
    《標準》由5個模塊組成,分別為:語言基本知識與技能,包括漢語知識與技能和外語知識與技能兩個標準;文化與交際,包括中國文化與中外文化比較與跨文化研究兩部分;第二語言習得策略;教學方法,包括漢語教學法、測試與評估等4個標準;教師綜合素質,主要對教師的職業(yè)素質、職業(yè)發(fā)展能力和職業(yè)道德進行描述。
    另據(jù)介紹,《國際漢語能力標準》也將于近日正式發(fā)布,該標準不再以掌握多少漢語知識來衡量其漢語水平,而轉為能力導向,以使用漢語能完成什么任務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