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xiàn)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jù)什么來制定這個計劃的。計劃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計劃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計劃書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一
一學期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根據(jù)新課標精神要求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
一、認真學習教材教法。
開學初,我就認真學習教材,全面掌握本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就本冊教材的教學做了全盤計劃,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yǎng)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認真批改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講評,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后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較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二
三年級是比較活躍的一個年級,它有一個承接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最容易發(fā)生變化,表此刻班級里就是有些平時比較好的學生成績、行為上開始下降,而平時不怎樣好的孩子倒突然就學習認真起來,上下波動較多。為此,今年我多在班級管理上加強思想教育。
第一,行為規(guī)范教育。由于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差,需要老師對行為規(guī)范教育常抓不懈。平時,多有些學生多講、多提醒、多督促,對隨地亂扔、說臟話等不禮貌行為及時指出,要求改正,督促學生在思想上提高認識。這一年來,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自覺遵守,維護群眾榮譽。
第二,群眾主義教育。此刻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缺乏顧全大局的意識,所以透過教育,促進學生互幫互學,大家共同進步,樹立群眾意識,并透過參與學校組織的群眾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一榮俱榮的群眾意識,大大增進了群眾凝聚力,也為群眾掙得了一份份榮譽。
第三,思想品德教育。透過每周的主題班會,及課下找學生談心等方式,教育學生懂禮貌樂于助人,教育學生善待他人與寬容他人,教育學生孝敬長輩。而透過教育,我班大部分學生遇到老師能主動問好,學會了用“你好,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與同學能友好相處。
第四,學習重要性教育。在這個學期,我經(jīng)常利用契機對學生進行熱愛學習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教育學生要認真上課,用心思考,用心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敢想、敢思、敢說、敢避。鼓勵他們在學習中找回自信,愛學習,能主動學習。
而教學中主要做了一下幾點:
1、放低姿態(tài),不做過高要求。在之前的教學中,我總認為自己教的全面,也把方法放出去了,所以在練習中不應出現(xiàn)過多的問題,但事實恰恰相反,有時候平常的基本練習都能做的一塌糊涂。今年,可能是因為學生底子不是很好,我也就沒有過高的奢望,但正因為放低了要求,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有時候我認為題目比較難的,也總有一小部分人能將題目做得完美,讓我改題時都忍不住為他喝彩,在學生練習本上為他寫上打氣的話,學生更喜歡動腦筋了。
2、督促學習,不如有個好態(tài)度。之前的學習教育到位,那接下來就看學生怎樣做了。在教學中用一些手段對他們進行限制和獎勵,題做對了,獎;不該錯的錯了,罰。這樣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自覺性提高,正確率也大大提高了。我還經(jīng)常對學生說不要在同樣的地方再摔倒,必須要找好原因,把握好一次過關。
一學期的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當你看到一張張沖著你的燦爛笑臉時,你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三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掛圖、幻燈、小黑板。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秋天師播種的季節(jié),為了今后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綠色,今天我們就要去進行植樹活動。
探索新知
1、出示掛圖,觀察圖片,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學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全班交流
1、因為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10+2=12。
3、因為12+12+12=36,所以36÷3=12……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都要進行表揚和鼓勵,準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4、優(yōu)化算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師小結:同學們,這幾種方法都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歡哪種就用哪種。
拓展應用
1、46÷284÷4630÷996÷3
66÷3100÷5720÷848÷2
⑴、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幾倍?
⑵、一雙鞋子的價錢比一副手套貴多少倍?
⑶、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除法計算,可以先用除數(shù)去除被除數(shù)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數(shù)的個位數(shù),然后把兩次除得的結果合起來。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歡的其他方法來計算。生活中有很多問題的解決都要用到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同學們要做一個有心人,下課后,我們可以試一試用今天學到的知識還能解決哪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四
一個學期過去了,又到了寫總結的時候了,在這繁忙而充實的一學年中,我感觸較多。三年級數(shù)學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過度階段,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現(xiàn)將本學年自己在教學中的點滴得失作一個反思,以便總結經(jīng)驗,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我?guī)У氖侨昙墸?)(5)兩個班,共109位同學。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知道怎樣聽講,知道按教師的要求完成作業(yè),能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但仍然有部分同學存在學習態(tài)度及方法問題,有待指導與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等。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任務非常繁重,其中知識點包括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年月日、平移和旋轉、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觀察物體、認識噸、軸對稱圖形、認識分數(shù)、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統(tǒng)計、認識小數(shù)。其中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是本冊的重點,年、月、日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又是本學期的難點。
去感染學生,促使他們喜愛數(shù)學,愿意學習數(shù)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課堂上生成的知識做好教學隨筆。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接著,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思維。最后,盡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這樣,提高了對數(shù)學課的興趣,參與性高,為學好數(shù)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加強作業(yè)完成的管理。每組設數(shù)學小組長一名,負責檢查、指導督促本組同學完成作業(yè)。在每次作業(yè)批改中,均對存在問題進行記錄,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補差,進行單獨輔導。
1、一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認真,家庭作業(yè)經(jīng)常不完成。對這部分學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2、還有一部分同學做作業(yè)只講數(shù)量、不講質量,書寫較差,正確率較低。對這一部分學生就需要家長能夠積極與老師配合,及時去指導,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作業(yè)。
3、個別同學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學習習慣有待于培養(yǎng),改進與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1、針對我們班學困生比較多的特點,課堂上充分利用直觀、電化教學,把難點分到各個層次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上多提問,課下多輔導,抓好常規(guī)管理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爭取教出更好的成績。
2、注重知識的全方位整合與綜合運用,分析;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知識回顧與反思的習慣。還要注重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認真審題、自我檢查的能力。
3、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五
《數(shù)學廣角》第一課時的內容.排列與組合知識不僅是學習概率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shù)學知識,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缎抡n程標準》中指出“重要的數(shù)學概念與數(shù)學思想宜逐步深入?!苯滩淖⒅伢w現(xiàn)這一要求,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在三年級上冊繼續(xù)學習排列與組合這一內容,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繼續(xù)讓學生進一步系統(tǒng)、深入的學習排列組合的數(shù)學思想及更為復雜的排列組合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有關排列組合的問題,并能夠進行較簡單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無法進行“不重不漏”的搭配。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認識到,純粹的排列與組合知識,是高度抽象與概括的知識,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較難理解排列與組合的實質,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從具體形象逐步過度到抽象概括,讓學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簡單的計算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shù)與組合數(shù)。
2、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發(fā)、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養(yǎng)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并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組合的方法成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問題,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就成為了本節(jié)課要突破的教學難點。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六
簡單的時間計算問題是學生解決稍復雜的時間問題的基礎。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
結合教材習題,對學過的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進行回顧;對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之間的進率進行集中的、系統(tǒng)地復習,加深學生的記憶,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列舉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有具體的感性認識,并結合實例讓學生回顧問題的解決過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從而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整理復習
1.回顧本學期學習的知識。
(1)引導學生回顧本學期學習的知識。
(2)學生討論后匯報:本學期學習了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質量單位的認識;倍的認識;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和集合問題。
2.揭示本節(jié)課的復習內容: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復習時、分、秒和質量單位的相關知識吧!
3.結合習題,復習時、分、秒和質量單位的相關知識。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120分=()時5分=()秒
4時=()分5千克=()克
180秒=()分360分=()時
6噸=()千克9000千克=()噸
(2)復習學過的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及進率。(學過的時間單位有時、分、秒:1時=60分,1分=60秒。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克、千克、噸:1千克=1000克,1噸=1000千克)
(3)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
(4)總結單位換算的方法。(高級單位低級單位)
4.復習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的應用。
課件出示練習題。
(1)在()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媽媽每天工作8()。
小明跑50米用了10()。
小紅寫作業(yè)用了30()。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
(3)讓學生說說選擇合適時間單位的理由和方法。
5.課件出示教材111頁3題。
(1)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組內交流。
(2)匯報結果,集體訂正。
(3)回顧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的方法。
方法一可以看鐘面,數(shù)格后計算。
方法二經(jīng)過的時間=結束的時間-開始的時間
(4)小結: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有以上兩種方法,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6.課件出示練習題,復習質量單位的換算。
1噸-600千克=()千克
2800千克-800千克=()噸
設計意圖:對各個知識點進行有序的回顧,并結合有針對性的練習,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系統(tǒng)地掌握。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七
1.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會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會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熱情。
4.通過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求異思維,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計算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除、連除的兩步計算題。
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義。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方老師帶大家去一個你們很樂意去的地方-學校閱覽室。在那里可藏著很多的數(shù)學問題。走!咱們一起看看去。
[說明:由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課,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從而帶著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交流合作,解決問題
擺書
1.學生細看課件的信息,領會題意。
師:誰能來說一說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
生:閱覽室有200本書, 2個4層的書架
(隨著學生說的課件出示條件)
師:根據(jù)圖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生:2個書架有幾層?
生:一個書架可以放幾本書?
生: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2.合作探究。
學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4、匯報,展示交流4種不同的解題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在黑板上)
匯報的時候說一說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層)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師總結:第一個是按書架分先求一個書架有多少本書,第二個不按書架分,先求的總層數(shù)。然后按總層數(shù)分,雖然思路不一樣但是都是平均分,我們都能解決同一個問題。
6、比較這幾種算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和同桌說說看。
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那種方法。
師:(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綜合算式。像這樣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運算。
7、觀察算式,發(fā)現(xiàn)運算順序
可能情況:算式不同,得到的結果相同;(從左往右算,)
8、小結:像連除法和乘除混合運算這樣的同級運算都是從左到右一步一步計算的,如果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的。(板書)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一
一學期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根據(jù)新課標精神要求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
一、認真學習教材教法。
開學初,我就認真學習教材,全面掌握本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就本冊教材的教學做了全盤計劃,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yǎng)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認真批改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講評,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后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較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二
三年級是比較活躍的一個年級,它有一個承接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最容易發(fā)生變化,表此刻班級里就是有些平時比較好的學生成績、行為上開始下降,而平時不怎樣好的孩子倒突然就學習認真起來,上下波動較多。為此,今年我多在班級管理上加強思想教育。
第一,行為規(guī)范教育。由于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差,需要老師對行為規(guī)范教育常抓不懈。平時,多有些學生多講、多提醒、多督促,對隨地亂扔、說臟話等不禮貌行為及時指出,要求改正,督促學生在思想上提高認識。這一年來,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自覺遵守,維護群眾榮譽。
第二,群眾主義教育。此刻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缺乏顧全大局的意識,所以透過教育,促進學生互幫互學,大家共同進步,樹立群眾意識,并透過參與學校組織的群眾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一榮俱榮的群眾意識,大大增進了群眾凝聚力,也為群眾掙得了一份份榮譽。
第三,思想品德教育。透過每周的主題班會,及課下找學生談心等方式,教育學生懂禮貌樂于助人,教育學生善待他人與寬容他人,教育學生孝敬長輩。而透過教育,我班大部分學生遇到老師能主動問好,學會了用“你好,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與同學能友好相處。
第四,學習重要性教育。在這個學期,我經(jīng)常利用契機對學生進行熱愛學習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教育學生要認真上課,用心思考,用心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敢想、敢思、敢說、敢避。鼓勵他們在學習中找回自信,愛學習,能主動學習。
而教學中主要做了一下幾點:
1、放低姿態(tài),不做過高要求。在之前的教學中,我總認為自己教的全面,也把方法放出去了,所以在練習中不應出現(xiàn)過多的問題,但事實恰恰相反,有時候平常的基本練習都能做的一塌糊涂。今年,可能是因為學生底子不是很好,我也就沒有過高的奢望,但正因為放低了要求,確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有時候我認為題目比較難的,也總有一小部分人能將題目做得完美,讓我改題時都忍不住為他喝彩,在學生練習本上為他寫上打氣的話,學生更喜歡動腦筋了。
2、督促學習,不如有個好態(tài)度。之前的學習教育到位,那接下來就看學生怎樣做了。在教學中用一些手段對他們進行限制和獎勵,題做對了,獎;不該錯的錯了,罰。這樣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自覺性提高,正確率也大大提高了。我還經(jīng)常對學生說不要在同樣的地方再摔倒,必須要找好原因,把握好一次過關。
一學期的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當你看到一張張沖著你的燦爛笑臉時,你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三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掛圖、幻燈、小黑板。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秋天師播種的季節(jié),為了今后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綠色,今天我們就要去進行植樹活動。
探索新知
1、出示掛圖,觀察圖片,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學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全班交流
1、因為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10+2=12。
3、因為12+12+12=36,所以36÷3=12……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都要進行表揚和鼓勵,準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4、優(yōu)化算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師小結:同學們,這幾種方法都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歡哪種就用哪種。
拓展應用
1、46÷284÷4630÷996÷3
66÷3100÷5720÷848÷2
⑴、一雙鞋子的價錢是一副手套的`幾倍?
⑵、一雙鞋子的價錢比一副手套貴多少倍?
⑶、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除法計算,可以先用除數(shù)去除被除數(shù)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數(shù)的個位數(shù),然后把兩次除得的結果合起來。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歡的其他方法來計算。生活中有很多問題的解決都要用到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同學們要做一個有心人,下課后,我們可以試一試用今天學到的知識還能解決哪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四
一個學期過去了,又到了寫總結的時候了,在這繁忙而充實的一學年中,我感觸較多。三年級數(shù)學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過度階段,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現(xiàn)將本學年自己在教學中的點滴得失作一個反思,以便總結經(jīng)驗,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我?guī)У氖侨昙墸?)(5)兩個班,共109位同學。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知道怎樣聽講,知道按教師的要求完成作業(yè),能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但仍然有部分同學存在學習態(tài)度及方法問題,有待指導與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等。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任務非常繁重,其中知識點包括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年月日、平移和旋轉、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觀察物體、認識噸、軸對稱圖形、認識分數(shù)、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統(tǒng)計、認識小數(shù)。其中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是本冊的重點,年、月、日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又是本學期的難點。
去感染學生,促使他們喜愛數(shù)學,愿意學習數(shù)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課堂上生成的知識做好教學隨筆。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接著,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思維。最后,盡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這樣,提高了對數(shù)學課的興趣,參與性高,為學好數(shù)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加強作業(yè)完成的管理。每組設數(shù)學小組長一名,負責檢查、指導督促本組同學完成作業(yè)。在每次作業(yè)批改中,均對存在問題進行記錄,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補差,進行單獨輔導。
1、一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認真,家庭作業(yè)經(jīng)常不完成。對這部分學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2、還有一部分同學做作業(yè)只講數(shù)量、不講質量,書寫較差,正確率較低。對這一部分學生就需要家長能夠積極與老師配合,及時去指導,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作業(yè)。
3、個別同學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學習習慣有待于培養(yǎng),改進與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1、針對我們班學困生比較多的特點,課堂上充分利用直觀、電化教學,把難點分到各個層次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上多提問,課下多輔導,抓好常規(guī)管理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爭取教出更好的成績。
2、注重知識的全方位整合與綜合運用,分析;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知識回顧與反思的習慣。還要注重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認真審題、自我檢查的能力。
3、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五
《數(shù)學廣角》第一課時的內容.排列與組合知識不僅是學習概率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shù)學知識,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缎抡n程標準》中指出“重要的數(shù)學概念與數(shù)學思想宜逐步深入?!苯滩淖⒅伢w現(xiàn)這一要求,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在三年級上冊繼續(xù)學習排列與組合這一內容,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繼續(xù)讓學生進一步系統(tǒng)、深入的學習排列組合的數(shù)學思想及更為復雜的排列組合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有關排列組合的問題,并能夠進行較簡單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無法進行“不重不漏”的搭配。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認識到,純粹的排列與組合知識,是高度抽象與概括的知識,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較難理解排列與組合的實質,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從具體形象逐步過度到抽象概括,讓學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簡單的計算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shù)與組合數(shù)。
2、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發(fā)、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養(yǎng)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并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組合的方法成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問題,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就成為了本節(jié)課要突破的教學難點。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六
簡單的時間計算問題是學生解決稍復雜的時間問題的基礎。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
結合教材習題,對學過的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進行回顧;對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之間的進率進行集中的、系統(tǒng)地復習,加深學生的記憶,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列舉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有具體的感性認識,并結合實例讓學生回顧問題的解決過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從而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整理復習
1.回顧本學期學習的知識。
(1)引導學生回顧本學期學習的知識。
(2)學生討論后匯報:本學期學習了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質量單位的認識;倍的認識;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和集合問題。
2.揭示本節(jié)課的復習內容: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復習時、分、秒和質量單位的相關知識吧!
3.結合習題,復習時、分、秒和質量單位的相關知識。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120分=()時5分=()秒
4時=()分5千克=()克
180秒=()分360分=()時
6噸=()千克9000千克=()噸
(2)復習學過的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及進率。(學過的時間單位有時、分、秒:1時=60分,1分=60秒。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克、千克、噸:1千克=1000克,1噸=1000千克)
(3)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
(4)總結單位換算的方法。(高級單位低級單位)
4.復習時間單位和質量單位的應用。
課件出示練習題。
(1)在()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媽媽每天工作8()。
小明跑50米用了10()。
小紅寫作業(yè)用了30()。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
(3)讓學生說說選擇合適時間單位的理由和方法。
5.課件出示教材111頁3題。
(1)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組內交流。
(2)匯報結果,集體訂正。
(3)回顧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的方法。
方法一可以看鐘面,數(shù)格后計算。
方法二經(jīng)過的時間=結束的時間-開始的時間
(4)小結: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有以上兩種方法,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6.課件出示練習題,復習質量單位的換算。
1噸-600千克=()千克
2800千克-800千克=()噸
設計意圖:對各個知識點進行有序的回顧,并結合有針對性的練習,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系統(tǒng)地掌握。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篇七
1.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會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會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熱情。
4.通過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求異思維,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計算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乘除、連除的兩步計算題。
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義。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方老師帶大家去一個你們很樂意去的地方-學校閱覽室。在那里可藏著很多的數(shù)學問題。走!咱們一起看看去。
[說明:由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課,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從而帶著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交流合作,解決問題
擺書
1.學生細看課件的信息,領會題意。
師:誰能來說一說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
生:閱覽室有200本書, 2個4層的書架
(隨著學生說的課件出示條件)
師:根據(jù)圖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生:2個書架有幾層?
生:一個書架可以放幾本書?
生: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2.合作探究。
學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4、匯報,展示交流4種不同的解題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在黑板上)
匯報的時候說一說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層)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師總結:第一個是按書架分先求一個書架有多少本書,第二個不按書架分,先求的總層數(shù)。然后按總層數(shù)分,雖然思路不一樣但是都是平均分,我們都能解決同一個問題。
6、比較這幾種算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和同桌說說看。
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那種方法。
師:(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綜合算式。像這樣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運算。
7、觀察算式,發(fā)現(xiàn)運算順序
可能情況:算式不同,得到的結果相同;(從左往右算,)
8、小結:像連除法和乘除混合運算這樣的同級運算都是從左到右一步一步計算的,如果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的。(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