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納西:圣城的警察不會看地圖

字號:

下飛機來到瓦拉納西機場大廳,嗯,這應該是瓦市了。機場大廳其實根本稱不上是大廳,包括行李領取處,總共沒有200平米。根據(jù)經(jīng)驗,我們毫不猶豫地來到Taxi柜臺(這里沒有專門的旅館預定處),詢問出租車和旅館預定,選了兩個酒店,三星一個四星一個,三星是990盧比一個雙人間,四星是2990盧比。因為事先聽說瓦拉納西可能是印度最臟的城市之一,我們沒有敢選擇更便宜的旅店,決定先看三星,如果條件太差就改四星。要知道,印度有不少酒店打的是的名義,實際上也只是所謂的提供服務,根本不具備相應的設備條件。
    瓦拉納西的人說英語的口音比印度其他地方更有印度味,我們在孟買的時候已經(jīng)基本適應了印度英語,可到了這里,似乎又要重新適應了。印度式英語,有些簡單規(guī)律掌握以后,是比較容易分辨他們到底在說什么的。印度人基本把[t][θ]的發(fā)音都發(fā)成[d],比如,two變成[du:], twenty念[dwendi],而Tagore(泰戈爾)念[da:go:],[r]的發(fā)音基本都發(fā)成[l],所以three念[dli:], 而room念[lu:m],還有個典型的就是[k]都念[g],Calcutta念[galgada].一開始有些不適應,如果印度人說的話聽不太懂,可以讓印度人說慢點,或重復他說的話,讓腦子有機會轉換一下,有兩天就適應了,甚至我們也能用印度英語講話了。但來到瓦拉納西,我們的出租司機突然讓我們發(fā)現(xiàn)竟然有比這樣的發(fā)音更不可思議的,他給我們介紹的時候用了一個詞,發(fā)音是[p?kdli],我們猜了半天,最終竟然猜出,是factry,[f]在這里是[p],于是five順理成章地變成了[paip]而不是[faiv].我們糾正他的發(fā)音,可他無論如何念不出[f?ktri]和[faiv]這兩個單詞。
    從機場出來,感到象是在農(nóng)村或鄉(xiāng)鎮(zhèn),司機告訴我們,機場是在瓦拉納西的郊區(qū)??绍囬_了很長時間,路邊的景致并沒有明顯變化,再問,司機說這是瓦拉納西town,還不是市區(qū),等他提示我們進入市區(qū)的時候,我們?nèi)匀粵]有發(fā)現(xiàn)狀況有什么明顯改善,從路邊的房屋設施看,最多相當于多年前河北河南的小城鎮(zhèn),破舊的房屋,灰蒙蒙的。從路人的穿著和神情看,也不象有什么善男信女,難道這就是圣城?
    車停下,在一片破舊的門臉之間,有一坐四層的白色西式建筑,這就是我們要看的三酒店了。剛一下車,就圍上一群人,用好奇但略帶呆滯的眼神看著我們,我們頓時有一種被參觀的感覺。趕緊派人看了酒店設施,結果,不但外觀可取,內(nèi)部設施也還不錯。接待廳有八九十平米,木制的接待臺,木制的茶幾長椅,雕花的門廊立柱,有電梯,房間也布置的簡潔干凈。討價還價,最后990一間含稅(算是有10%的折扣)。這樣,下午4:40我們就在印度的圣城瓦拉納西住下了——Pradeep酒店。
    入住登記完畢,馬上有人上來答腔,推薦自己做我們第二天的導游。我們謹慎地拒絕了,說晚上再決定。進房間,清洗自己,因為一整天的旅程讓我們覺得自己是風塵仆仆了。
    11個小時的旅程是讓人疲憊的,但一個新的旅行目的地已經(jīng)在我們面前,疲憊被新的誘惑驅散。我們打算,立即探訪傳說中的圣河——恒河。
    酒店的接待員告訴我們,恒河離這里只有1.5公里,我們立即出門,可走了十來分鐘,還是沒有看到恒河的影子。趕緊買了地圖,找到路邊的警察,希望他給我們指路。因為這是個小城鎮(zhèn),警察的英語很差,這倒沒有讓我們感到太詫異,讓我們意外的是,這里的警察似乎從來沒有看過當?shù)氐牡貓D,拿著我們買來的地圖,上下左右倒了幾遍,又和他的同僚商量了半天,最終還是沒有在地圖上指出我們所在的位置,干脆指著斜前方的一條街道,告訴我們“Ganga”(恒河)。沿著警察指點的路,我們進入了一條由集貿(mào)市場構成的街道,滿街是行人和人力三輪車出租車,頭頂是各種彩色的橫幅,寫的都是印地文,我們不認識,不知道是商業(yè)廣告還是城市宣傳,灰塵很大,時而從人群中冒出個印度小孩說愿意做導游,而且不收費(在印度,凡主動上前來幫你忙的人,即使口口聲聲說免費,但最后還是會向你討小費的)。受不了被不斷的騷擾,而且街道實在挺臟的,人也擁擠,我們還是決定雇三輪車,每車5盧比。上車沒兩分鐘,就有個頭發(fā)亂蓬蓬的人用木棍猛擊我們的三輪車,把同行的女士嚇了一跳,車夫停下車,說前面不準任何車輛通行了,只能下來自己走了。這次,只走了兩分鐘以后,我們看見了恒河。
    也許是旱季,恒河水面并不寬,水位也很低,完全感覺不到這水的神圣和神秘。岸邊象碼頭的地方聚集著很多人,好象有什么儀式要開始似的。不斷有人向我們推銷,說用船帶我們在河上游玩,開價每人100盧比。雖然我們不是印度交的信徒,甚至都不怎么了解印度教,但在這個被印度教奉為圣河的水中占點圣氣的邀請是難以抗拒的。我們選擇了一個戴眼睛的英語講的不錯的搖槳人,討價還價,四個人一共250盧比成交。此時,天色已經(jīng)漸漸暗了,水面上微風掠過,我們都感到一絲寒意。
    帝感誠,*年代出生于滬上人家,幼時移民京城。經(jīng)管專業(yè),兼修法律。曾供職于政府,又以律師謀生,終從業(yè)IT,不可自拔。日與電腦為伴,喜胡言亂語。閑時夜讀雜文,纂文寫字,嘮叨碎語。不求悅人,但求銘志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