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水量對壓實的影響
在一定的壓實功作用下,密實度隨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這主要是水在土顆粒之間起潤滑作用,土粒間阻力減小,壓實時土粒易于移動擠緊,孔隙減小,土的干密度就得以提高,待干密度達到值后,含水量再繼續(xù)增大,那么土中孔隙就被過多的水所占據,壓實時水不能被壓縮小、擠出,而水的密度較土顆粒低,從而形成路基翻漿,呈彈簧狀,因此土中的含水量過大時密實度反而更低。當土中含水量過低時,土粒間的潤滑作用不足,所做的壓實功不能克服土粒間的摩擦力,土中的空氣不能排出,土顆粒無法擠緊,因而難以達到密實度,一旦被水浸后,強度隨之降低,路基呈松散體。那么只有在含水量時,土基經過壓實后才能獲得的干密度。在遇水飽和后其密實度和強度下降幅度最小,則水穩(wěn)性,土體剩余空隙最小。當受到水浸時其吸水量最小,密實度下降也最小。
二、土質對壓實的影響
塑性指數(shù)較大的粘性土,其含水量的值較大,但干密度的值較低。由于粘性土顆粒小,比面積大,需要較多的水分包裹土粒以形成水膜,粘性土含有親水性較高的膠體物質。因此,造成粘性大,壓實困難,效果不佳。對于砂土而言,土顆粒較大,呈松散狀態(tài),水分易散失,粘聚力低,內摩阻角小,含水量對砂土而言沒有多大實際意義,而且砂土承載力小,最低壓實成型。而砂性土比砂土還要強一些,因為砂性土有較好的透水性,有一定的粘聚力和承載力,在含水量合適時也易被壓實成型。塑性指數(shù)在10-15之間的粘性土,含水量一般在12-14%左右,干密度在1.84-1.89g/cm3左右,在含水量或接近含水量時,很容易達到干密度,獲得理想的壓實效果。
三、壓實機械和壓實方法對壓實的影響
實踐表明,靜輪壓路機作用力最小,它壓實后土體表層密實度,但土層的中下部密實度逐漸降低。振動式壓路機振動力大,對土層中下部的密實度影響,對土層的表面易造成松散,密實程度差。沖擊式壓路機,沖擊力大對上層影響深度大,適用塑性指數(shù)在10-15之間的粘性土,其影響深度在40-60cm左右。
在土基壓實時,通過試驗表明,粘性土一般先用振動式振壓3~4遍;再用靜力式壓路機碾壓2~3遍,便收到良好的壓實效果。對于砂性土,先用振動式壓路機振壓,然后用膠輪壓路機碾壓,易容易壓實成型。因為膠輪壓路機剪力作用大,使土體不易向兩側移動,在含水量合適時,土體容易達到干密度。采用靜力式壓路機壓實土基時,土層松鋪厚度不得超出25cm,振動式壓路振動深度一般在30-40cm左右,所以土層松鋪厚度一般在40-50cm之間。另外,還要注意壓實機械的碾壓速度,一般采用低速行走,錯輪寬度在1/2-1/3之間。土層厚度應一致、表面平整,但還要注意壓路機過壓問題,以免造成機械費用的提高。
四、土基壓實標準對壓實的影響
對于路基的上部,汽車荷載影響大,壓實度的值要高一些,路基下部,汽車荷載影響小,壓實度值相對要低一些,但還要根據公路的等級來選用壓實度標準。
擊實標準,一般采用重型擊實試驗法,隨著公路等級的逐步提高,交通量日益繁重,汽車荷載越來越大,輕型擊實標準已不能適應需要。從試驗角度而言,不同土質有著不同的干密度和含水量,因此在采用標準干密度時,必須對照該種土建的標準干密度,堅決不能混用,以免造成壓實度不夠,或者出現(xiàn)超百現(xiàn)象,影響路基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再根據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來選用壓實標準。
五、壓實質量控制檢測對壓實的影響
1壓實過程中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應接近含水量,含水量必須均勻,過大時,應將土翻拌晾曬,含水量合適時再進行碾壓;含水量過低時,應及時補灑水分,根據計算后需加補多少水,以免造成水大或水小。
2根據規(guī)范要求,壓實度檢測方法一般采用環(huán)刀法、灌砂法。采用環(huán)刀法應當取土層的中下部。注意用力均勻,不要使環(huán)刀偏斜,取出環(huán)刀后,用刮刀刮平時,盡量不補土,取土樣檢測含水量,應從環(huán)刀上下各取15-20g土,隨即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內。采用灌砂法時,首先標定灌砂筒和砂的比重,注意天氣、溫度,檢測坑的坑壁要平整光滑,不要過于粗糙。嚴格控制檢測程序,試驗過程必須按試驗規(guī)程進行試驗,做到責任心高,數(shù)據真實、準確。(
在一定的壓實功作用下,密實度隨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這主要是水在土顆粒之間起潤滑作用,土粒間阻力減小,壓實時土粒易于移動擠緊,孔隙減小,土的干密度就得以提高,待干密度達到值后,含水量再繼續(xù)增大,那么土中孔隙就被過多的水所占據,壓實時水不能被壓縮小、擠出,而水的密度較土顆粒低,從而形成路基翻漿,呈彈簧狀,因此土中的含水量過大時密實度反而更低。當土中含水量過低時,土粒間的潤滑作用不足,所做的壓實功不能克服土粒間的摩擦力,土中的空氣不能排出,土顆粒無法擠緊,因而難以達到密實度,一旦被水浸后,強度隨之降低,路基呈松散體。那么只有在含水量時,土基經過壓實后才能獲得的干密度。在遇水飽和后其密實度和強度下降幅度最小,則水穩(wěn)性,土體剩余空隙最小。當受到水浸時其吸水量最小,密實度下降也最小。
二、土質對壓實的影響
塑性指數(shù)較大的粘性土,其含水量的值較大,但干密度的值較低。由于粘性土顆粒小,比面積大,需要較多的水分包裹土粒以形成水膜,粘性土含有親水性較高的膠體物質。因此,造成粘性大,壓實困難,效果不佳。對于砂土而言,土顆粒較大,呈松散狀態(tài),水分易散失,粘聚力低,內摩阻角小,含水量對砂土而言沒有多大實際意義,而且砂土承載力小,最低壓實成型。而砂性土比砂土還要強一些,因為砂性土有較好的透水性,有一定的粘聚力和承載力,在含水量合適時也易被壓實成型。塑性指數(shù)在10-15之間的粘性土,含水量一般在12-14%左右,干密度在1.84-1.89g/cm3左右,在含水量或接近含水量時,很容易達到干密度,獲得理想的壓實效果。
三、壓實機械和壓實方法對壓實的影響
實踐表明,靜輪壓路機作用力最小,它壓實后土體表層密實度,但土層的中下部密實度逐漸降低。振動式壓路機振動力大,對土層中下部的密實度影響,對土層的表面易造成松散,密實程度差。沖擊式壓路機,沖擊力大對上層影響深度大,適用塑性指數(shù)在10-15之間的粘性土,其影響深度在40-60cm左右。
在土基壓實時,通過試驗表明,粘性土一般先用振動式振壓3~4遍;再用靜力式壓路機碾壓2~3遍,便收到良好的壓實效果。對于砂性土,先用振動式壓路機振壓,然后用膠輪壓路機碾壓,易容易壓實成型。因為膠輪壓路機剪力作用大,使土體不易向兩側移動,在含水量合適時,土體容易達到干密度。采用靜力式壓路機壓實土基時,土層松鋪厚度不得超出25cm,振動式壓路振動深度一般在30-40cm左右,所以土層松鋪厚度一般在40-50cm之間。另外,還要注意壓實機械的碾壓速度,一般采用低速行走,錯輪寬度在1/2-1/3之間。土層厚度應一致、表面平整,但還要注意壓路機過壓問題,以免造成機械費用的提高。
四、土基壓實標準對壓實的影響
對于路基的上部,汽車荷載影響大,壓實度的值要高一些,路基下部,汽車荷載影響小,壓實度值相對要低一些,但還要根據公路的等級來選用壓實度標準。
擊實標準,一般采用重型擊實試驗法,隨著公路等級的逐步提高,交通量日益繁重,汽車荷載越來越大,輕型擊實標準已不能適應需要。從試驗角度而言,不同土質有著不同的干密度和含水量,因此在采用標準干密度時,必須對照該種土建的標準干密度,堅決不能混用,以免造成壓實度不夠,或者出現(xiàn)超百現(xiàn)象,影響路基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再根據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來選用壓實標準。
五、壓實質量控制檢測對壓實的影響
1壓實過程中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應接近含水量,含水量必須均勻,過大時,應將土翻拌晾曬,含水量合適時再進行碾壓;含水量過低時,應及時補灑水分,根據計算后需加補多少水,以免造成水大或水小。
2根據規(guī)范要求,壓實度檢測方法一般采用環(huán)刀法、灌砂法。采用環(huán)刀法應當取土層的中下部。注意用力均勻,不要使環(huán)刀偏斜,取出環(huán)刀后,用刮刀刮平時,盡量不補土,取土樣檢測含水量,應從環(huán)刀上下各取15-20g土,隨即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內。采用灌砂法時,首先標定灌砂筒和砂的比重,注意天氣、溫度,檢測坑的坑壁要平整光滑,不要過于粗糙。嚴格控制檢測程序,試驗過程必須按試驗規(guī)程進行試驗,做到責任心高,數(shù)據真實、準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