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可或缺的技能

字號:

背景材料
    中新友好實驗班是中國和新西蘭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該項目旨在引進新西蘭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屬純正的英式教育)以提高中國高中生的英語水平。中新班學生既要完成中國高中的所有課程又要完成新方提供教師、教材的英語課程,畢業(yè)時要達到雅思 5.0-5.5 分。南京一中中新友好實驗班自 2003 年辦班以來,除開設正常的英語課外,每周還要增加 5-6 節(jié)外教小班授課,圍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進行訓練。經(jīng)過兩年的實踐,今年 8 月 6 日有 42 名中新班學生參加了在東南大學舉行的雅思考試。其中有 12 人獲得了 5.5 分,21 人獲得了 6 分,8 人獲得了 6.5 分,還有 1 人獲得了 7 分的好成績。但是筆者通過對參加考試學生的各項成績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口語成績相對偏底(見圖表)。學生普遍反映面對陌生的,語速較快且?guī)в锌谝舻耐鈬脊亠@得十分緊張。他們不能完整、清晰、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得不多次停頓搜索詞匯并時常出錯。這些都是造成口語成績偏低的主要原因。
    人們用語言進行交際,無非是用口語和書面語兩種形式,而兩者相比,無論是從語言的發(fā)展或學習語言的自然規(guī)律來看,應是口語居先??谡Z是一種利用語言表達思想、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學生通過讀和聽獲得知識、信息和語言,經(jīng)過思維,在原有知識及語言的基礎上對所獲得的內容和語言加工和重組,賦予新的內容,然后輸出,從而完成交際過程。因此,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任何人學習一種語言,如果只有讀寫能力,而聽不懂,說不出,那么運用語言進行交流就要受到很大限制,哪怕學得再好,也不能擺脫“聾啞”的缺陷。這道理雖然簡單,卻往往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即便重視了,卻也往往滿足于使所學的書面表達方法上口,結果口語表達既生硬又不甚得體,有時甚至會引起誤解??傊?,不合乎所學語言的口語表達習慣,不能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
    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學生常常感到掌握英語口語困難。數(shù)量有限的口語問答以及對短文、對話的記憶背誦難以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口語的交際能力。學生對口語有懼怕感,突破不了口語關。沒有足夠的時空進行口語操練,缺乏鍛煉口語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功利思想導致學生不學或者采取應付態(tài)度……。這些都是中學生口語薄弱的癥結所在。下文筆者將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客觀原因
    1. 學生缺乏操練英語口語的機會。學生操練口語的主戰(zhàn)場在英語課和外教課上。然而中外教師在英語課上的主要側重點還是放在閱讀、寫作、語法和聽力上。因為掌握這些技能能幫助學生順利通過高考和雅思考試。
    2. 學生缺乏操練英語口語的語言環(huán)境。平時在校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幾乎不用英語。與外國人的對話機會又甚少。光靠讀課文或背誦課文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
    3.學生缺乏操練英語口語的時間和空間。大班化的英語教學嚴重制約了學生操練口語。在這種大班化的教學下,教師不可能為每個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生也沒有足夠的機會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對話。久而久之,學生練習口語的情緒和興趣就會受到打擊。學生的角色也就隨之會轉變成“旁觀者”。因此大班化的英語教學不利于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
    4.學生缺乏操練英語口語的“教練”。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對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高考對學生口語水平的要求相對較低,使得一線教師的口語水平有所下降。教師自身的語言條件,又對一定情景下靈活多樣的語言交流形式產生了一定的局限性。教師不具備良好的口語水平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另外現(xiàn)行的英語教材在編排上對學生口語技能的提高也顯得分量不夠。
    二、主觀原因
    1. 師生對英語口語的重視程度不夠。因為口語成績不記入英語高考總分。即使平時教師要求學生間用英語進行交流,這種要求有時也落不到實處,往往流于形式。
    2. 學生對英語口語缺乏信心。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是詞匯量少,無法準確、流利、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二是聽力差,聽不懂別人的意思又如何與他人進行交流。因此看到陌生人就會緊張。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三是缺乏訓練。學生不具備一定數(shù)量的英語口語的常用語和范句。因此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顯得束手無策。信心不足的原因之四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學生相對來說比較內斂,不太愿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更不愿意與陌生人交流。這些都制約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
    改進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教師的角色
    1. 在口語課上學生應是積極主動的參加者。教師要充當“教練”。教師的作用是組織引導,而不是“運動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作示范,指導學生如何即席回答問題,如何進行看圖說話,以及如何進行小組討論。教師還應是“鼓動者”。教師要動腦筋,想辦法,組織和策劃好每一堂口語課的教學活動。教師可通過設問和應用性的交流活動如個人演講、兩人合作、小組表演、擂臺賽等形式使學生有機會表現(xiàn)出運用口語的潛力。
    2. 教師應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實踐語言的機會,加大學生的口語實踐量。語言是一項技能,沒有大量的實踐,準確而熟練地掌握英語口語是不可能的。在訓練過程中,應嚴格要求語言的準確、流暢從而夯實學生的口語基本功。只有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才能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機會彌補自己的不足,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機會發(fā)展自己的特長。
    3. 學生在交際和靈活應用英語階段常常出錯,這是學習英語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 出錯-不意識錯誤-出錯-意識錯誤-出錯-自我糾正錯誤,是學習英語的必由之路。沒有這個過程就不可能達到流利的程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怕出錯,耐心傾聽他們“支離破碎”的英語并給予理解。另一方面教師要更多地鼓勵學生積極思維,交流看法。學習語言重在交流,交流重在意義的理解和信息的吸收正確。因此教師應對學生在語言交流過程中不影響理解的語法錯誤采取忽略的教學策略。對于學生的語法和用詞錯誤應該恰當?shù)靥幚?。糾正語言錯誤宜在交際暫告一段落時進行,以避免打斷學生的思路和語流。
    4. 口語課不是“游戲課”。教師應該布置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課外作業(yè),如:看圖說話、復述故事、角色扮演等。布置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緊密相關,題材廣泛,感興趣且樂于交談的話題以培養(yǎng)學生包括敘說、對話、交談、討論、辯論等多種能力。
    二、學生的角色
    1. 學生要充分認識英語口語的重要性??谡Z是表達思想,輸出信號的重要語言技能。人們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就是信息傳遞、理解、吸收、分析和處理、交流、表達和展示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第一性的口語的比重要超過第二性的書面語言。因此口語未納入高考總分并不等于它不重要。
    2. 學生要樹立信心,大膽嘗試。無論是性格外向還是性格內向的學生都要積極參與語言學習活動并尋求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以達到熟悉各類題型,提高口頭交際能力的目的。學生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才能得到他人的承認來維護自我和尊嚴。
    3. 學生學習口語應該遵循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機械訓練開始,過渡到半機械訓練,后達到自由交際的目的。學生在口語訓練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口頭交際習慣:清晰、流暢、達意。能用簡單而基本正確的英語表達思想。思維清楚,表達具有一定的邏輯性。通過對日常生活中一事一物的敘說,以提高自己成段說話的能力。
    4. 學生要加強詞匯量的訓練。詞匯量的缺乏直接影響了學生正確的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在與他人交談中難免會出現(xiàn)邊思考,邊說話,或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中間免不了重復、修改、停頓。聽力訓練也是提高口語能力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聽是分辨和理解話語的能力,是語言的輸入。說是運用口語表達思想,輸出信息的能力。輸入和輸出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
    5. 學生要了解英美文化以提高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英語口語實際上并非一種簡單的語言形式,而是與社會文化生活揉合在一起的一種綜合表現(xiàn)。長期以來,人們在日常社交活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口頭表達的固定模式。比如:同人打招呼,英美人通常都說 Good morning! Morning! Hello! Hi! 等等。很顯然,用這些詞打招呼,并非出于語法修辭上的必要,而是出于多年沿襲下來的口頭表達習慣。這些固定的表達方式如今成為了英美人文化習俗的一部分,因此不掌握這類表達方法,也就難與英美人自然地口頭交流。
    三、學校的角色
    1. 學校要為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設條件。以行政的手段將英語口語課納入正常的教學活動。指派專人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挑選口語教材。使口語訓練真正落到實處。
    2. 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增加外教與學生的交流機會。讓外教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學生定期交流。通過開設英語角,創(chuàng)辦英語俱樂部,舉行英語節(jié)等活動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英語才華的平臺。
    上海外國語大學梅德明教授認為高中生和初中生在口譯考試的上高于本科生和博士生。原因是根據(jù)口譯的自身特點:基礎要求不高,重視口頭表達。中學生年紀輕,記憶上優(yōu)勢明顯,只要進行有針對的訓練后往往能考的更好。因此中學生要根據(jù)自身特點,抓緊時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徹底杜絕“啞巴”英語現(xiàn)象的存在。綜上所述,學生要學好口語一定要立足校園,立足課堂。課堂是語言學習參與者的活動場所,也是他們進行人際交流的社會環(huán)境。課堂是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主陣地。堅守課堂使之真正成為知識和信息的交換地和傳遞所。交流是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主渠道。教師要為學生的充分表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給予足夠的寬容。為學生進行口語練習提供一個較為寬松的環(huán)境。總之,學生口語非但一定要學,而且要學得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