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保險百科知識:財產保險合同的當事人與關系人

字號:

財產保險合同的當事人和關系人是財產保險合同的主體。
     財產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指保險人、被保險人和投保人。
     保險人 又稱承保人,是收取保險費并按照財產保險合同規(guī)定負責賠償損失的人。根據中國《保險企業(yè)管理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保險人一定是法人,一般是公司組織。為了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一般國家都有專門管理保險人的法律。
     投保人 又稱保人,是與保險人簽訂財產保險合同并負有繳付保險費義務的人。投保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作為自然人的投保人應是具有權利能力和完全行為能力的人。投保人須對保險標的具有可保利益。
     被保險人,是受保險合同保障的人,也就是指保險事故發(fā)生時,有權按照財產保險合同向保險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
     在財產保險合同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較多是合二為一的,也就是在財產保險合同生交效后,投保人就成為被保險人。但是,隨著財產保險業(yè)務的不斷發(fā)展,新的險種和新的投保付費形式的出臺,投保人與被保險人分離的現象也經常出現,如由單位或工會出面為全體職工投保集體家庭財產保險或家庭財產還本保險,單位或工會是投保人,全體職工是被保險人。
     財產保險合同的關系人是指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和保險公證人。
     保險代理人 是指保險人的代理人,即根據代理合同或授權書向保險人索取報酬并代理經營保險業(yè)務的人,保險代理關系與一般代理關系在法律上具有相同之處,即代理權須依法律行為而授與,代理人應授權范圍內行使其權力,代理人不得同時為投保人和保險人兩方代理等。同時也有不同之處,即代理人在業(yè)務范圍內所為的行為雖未經保險人指示,亦有約束保險人的效力。代理人的行為侵害了他人利益時,亦對保險人有約束力;代理人所知道的事,都假定為保險人所知。保險人不得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而拒絕履行自己的賠償責任。中國保險業(yè)已比較廣泛地采用保險代理人制度來開展業(yè)務了。如設立保險代理處,聘請專職代理人或建立代理關系,聘請兼職代理人員,以促進保險業(yè)務的鞏固和發(fā)展。在世界上各主要城市和港口,各大保險公司之間一般都建立相互代理的關系,開展世界范圍的代查勘代理賠業(yè)務。
     保險經紀人 即為被保險人的利益,代被保險人向保險人洽訂保險合同,同時向承保的保險人收取傭金的人。中國過去曾有過保險經紀人制度。
     保險公證人 是為保險當事人辦理保險標的查勘、會計室、估損等給予證明的人。解放前中國曾有過的公估行,就是具有保險公證人性質的組織,這是為了適應當時官辦、民辦、外商保險公司并存的保險市場而開辦的。所謂公證人實為兼辦理算人、估價人、調查人、鑒定人等各種業(yè)務的人。他可受保險人或被保險人的委托而進行工作,他的酬金由委托人支付。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保險市場必將會出現多家保險機構并存的局面,甚至會引入外國保險機構。為建立平等競爭環(huán)境,保護財產保險當事人的利益,保險經紀人和保險公證人制度將會得到恢復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