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08自考家畜解剖生理學考試大綱

字號:

課程代碼:28583
    課程名稱:家畜解剖生理學
    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
    (一)課程性質和特點家畜解剖學生理學課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獨立本科段)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應考者系統(tǒng)地學習正常動物體各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和結構及生理特點等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深刻認識動物解剖學生理學在畜牧獸醫(y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動物飼養(yǎng)學、營養(yǎng)學、獸醫(yī)藥理學、獸醫(yī)病理學、動物疾病診治和其它獸醫(yī)臨床課提供必備的基礎。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家畜解剖學生理學分為上篇家畜解剖學與下篇家畜生理學兩部分。本課程闡述正常動物有機體各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位置與功能的關系(重點為牛、豬和以雞為代表的家禽),并對各種畜禽的特點作出比較。本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本課程要求應考者掌握畜、禽機體正常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和位置特征及各系統(tǒng)的正常生命活動現(xiàn)象和生理機能的調節(jié)過程,從動物整體角度了解各部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掌握本課程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并用于指導生產(chǎn)實踐。
    (三)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lián)系家畜解剖學生理學是畜牧獸醫(yī)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它是以化學及基礎生物學為基礎,其先修課程主要有化學、動物學、生物化學。同時,家畜解剖學生理學又是學習本專業(yè)其它專業(yè)課程的基礎,這些課程主要是動物營養(yǎng)學、動物繁殖學、動物生產(chǎn)學、獸醫(yī)藥理學、獸醫(yī)病理學、獸醫(yī)臨床診斷學及其它臨床課程。
    二、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上篇:家畜解剖學緒論
    (一)課程內容本章簡要而全面地介紹家畜解剖學的概念及研究對象,畜體的基本結構、主要部位名稱、方位用語。
    (二)學習要求了解家畜解剖學的概念、學習方法及研究對象,畜體的基本結構、主要部位名稱、方位用語。
    認識家畜解剖學這門課程的基本概況。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家畜解剖學的概念、畜體的基本結構及學習方法;
    2、掌握:畜體的主要部位名稱、方位用語。
    第一章 骨學和關節(jié)學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骨的種類、結構、骨的化學成分及物理性質;骨連結的概念及種類,關節(jié)的構造;畜體骨的劃分,各部骨的構成及形態(tài)特征,介紹了全身各部骨的連結及特點。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全身各部骨的形態(tài)與機能的關系,全身各部骨的連結及其與運動的關節(jié)。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骨的類型①按部位的分類,②按形態(tài)分類;理解骨的形態(tài)與功能關系。骨的構造,骨質的化學成分與骨物理性質。①頭骨分顱骨和面骨;②顱骨種類;③面骨種類;④重要的鼻旁竇;⑤軀干骨分脊柱、肋和胸骨;⑥椎骨一般構造;⑦各部椎骨的特點和數(shù)量;⑧肋骨形態(tài);⑨胸骨肋(真肋)非胸骨肋(假肋)、浮肋的概念、數(shù)量;⑩肋弓的概念;○11胸骨分部;○12胸廓構成、胸廓前口、胸廓后口;關節(jié)的運動與關節(jié)面的形態(tài)和輔助結構的關系。
    2、掌握:前、后肢各部骨名稱;骨盆構成、骨盆前口、骨盆后口;骨連結種類(纖維連結,軟骨連結,滑膜連結(關節(jié))及各種連結的特點);
    3、熟練掌握:關節(jié)的構造(基本結構和輔助結構),關節(jié)的類型(按構成關節(jié)骨的數(shù)量分類,按關節(jié)運動軸的多少分類);軀干骨的連結(脊柱連結和胸廓連結);前、后肢骨的連結,各關節(jié)的組成及名稱。薦結節(jié)闊韌帶、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的概念。
    第二章 肌肉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肌肉的構造、形態(tài)、類型,起、止點和命名,肌肉的輔助器官,全身各部肌肉及其作用。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了解肌肉的構造、起止點及命名原則;理解肌肉的形態(tài)、配布及其各部肌肉對關節(jié)的作用。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肌肉的構造、起止點及命名原則;肌肉的形態(tài)、配布及其各部肌肉對關節(jié)的作用。
    2、掌握:肌肉輔助器官的種類及作用;前肢肌(①肩帶肌的名稱;②肩關節(jié)肌名稱;③肘關節(jié)肌名稱、位置;④作用于腕、指關節(jié)肌肉的名稱;⑤頸靜脈溝。應用頸靜脈溝內的頸外靜脈常用作采血、輸液);頭部肌(①面?。虎诰捉兰。憾辜 D肌、咬肌、翼?。卉|干?。毫私獗硞壬旒〉拿Q、脊柱腹側屈肌的名稱和:胸頭肌。后肢?。ㄍ尾考。饔糜诤笾麝P節(jié)的肌肉名稱),掌握股管的概念。
    3、熟練掌握:主要肩帶部肌、呼吸肌、膈肌的形態(tài)結構;腹壁肌的層次及腹股溝管、頸靜脈溝的概念內臟學概論部分:通過學習要求掌握內臟的概念,胸腔和腹腔的構成;掌握漿膜、漿膜腔、胸膜腔和腹膜腔的概念,腹腔是如何分區(qū)的。
    第三章 消化系統(tǒng)
    (一) 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消化系統(tǒng)各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和結構特點。
    (二) 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要求掌握牛、豬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消化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和構造特點等內容。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牛、豬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口腔的分部,口腔壁的構成,舌的形態(tài)分部。
    2、掌握:舌面的各種*,齒的結構及齒式;唾液腺的種類及管道開口位置;咽的位置、分部,牛瘤胃、網(wǎng)胃、瓣胃、皺胃位置、形態(tài)、結構,食管溝概念及徑路。豬胃的形態(tài)、位置、結構和粘膜分區(qū)。腸的位置、形態(tài)、分部,牛、豬大腸的結構特點;肝的位置、外形分葉、;胰位置、外形分葉、胰管(副胰管)。掌握大網(wǎng)膜、網(wǎng)膜囊后隱窩、網(wǎng)膜上隱窩、系膜,肝門、膽總管等概念。
    3、熟練掌握:牛、豬胃的形態(tài)和位置。
    第四章 呼吸器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呼吸道、的構造特征,肺的形態(tài)、位置,肺的結構和功能及胸膜和胸腔縱隔的構造及功能。
    (二)學習要求本章要求掌握呼吸道的結構及肺的形態(tài)結構等內容。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及作用。
    2、掌握:鼻前庭、固有鼻腔,固有鼻腔的分部、鼻粘膜特征及功能。喉的結構:喉支架的四種喉軟骨,喉前庭、喉口、喉室、聲門、聲帶、聲門裂。氣管、支氣管的位置、結構肺的形態(tài)、結構及功能,3、熟練掌握:鼻旁竇、肺門、肺根、胸膜和胸腔縱隔等基本概念,肺的形態(tài)、結構。
    第五章 泌尿器
    (一) 課程內容本章學習牛、豬泌尿系統(tǒng)和器官的形態(tài)、位置和結構特點等內容。
    (二) 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要求了解泌尿器的組成,掌握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態(tài)構造特點。
    (三) 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
    1、領會:腎、輸尿管、膀胱、尿道。
    2、掌握:牛、豬腎的位置、形態(tài)、結構和類型,膀胱位置、形態(tài)分部,腎門、腎竇及腎纖維囊等概念3、熟練掌握:腎的形態(tài)、構造和類型。
    第六章 生殖器
    (一)課程內容本章學習牛、豬生殖器各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和結構特征。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要求了解牛、豬(雌、雄)兩套生殖器的組成,掌握各器官的形態(tài)、位置和結構特點。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兩性生殖器官的組成。雄性的睪丸位置、形態(tài)、結構;附睪分部、結構,陰莖的構造、陰莖球、陰莖肌肉;陰莖肌肉與陰莖的關系。卵巢位置變化與妊娠的關系,陰道穹窿、陰瓣;陰門、陰唇、陰蒂
    2、掌握:睪丸下降、輸精管和精索的概念,雄性尿道分部、構造及精阜、尿道球的概念;副性腺種類;陰囊壁構造、鞘膜、鞘膜腔、鞘膜管。理解精液由睪丸和副性腺產(chǎn)生;陰囊壁的構造與睪丸溫度調節(jié)的關系;陰囊疝與鞘膜腔、鞘膜管的關系。
    3、熟練掌握:牛豬卵巢位置、形態(tài)及其變化、卵巢的構造(主質區(qū)和血管區(qū));輸卵管分部;子宮分部、類型和構造;牛、豬子宮的特點;卵巢囊和子宮闊韌帶的概念。
    第七章 心血管系統(tǒng)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心血管系統(tǒng)的組成及心臟的形態(tài)位置與構造,肺循環(huán)和體循環(huán)的血管,胎畜血液循環(huán)的特點。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了解心血管系統(tǒng)的組成血管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掌握心臟的構造大動脈分支及大靜脈匯集血液的范圍,胎畜血液循環(huán)的特點。理解各部構造與功能的關系。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掌握:心臟位置及外部形態(tài)(心基、心尖、右心室緣、左心室緣、心房面、心耳面、冠狀溝、錐旁室間溝、竇下室間溝)。心臟內部結構,心壁結構,心房與心室肌肉不連續(xù)且厚薄不一;(神經(jīng)調節(jié),心臟傳導系統(tǒng));心臟的血管;心包的構成。掌握血管的種類及分支分布規(guī)律、主動脈的分部及主要分支及大概分布,腹主動脈的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圍。前、后肢動脈主干。前腔靜脈、后腔靜脈、門靜脈,血液循環(huán)的徑路。
    2、熟練掌握:心臟位置及外部形態(tài),心臟的結構,心臟活動的調節(jié),腹主動脈的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圍及胎畜血液循環(huán)特點及出生后的變化。
    第八章 淋巴系統(tǒng)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淋巴系統(tǒng)的組成,淋巴管道及各種淋巴器官的形態(tài)和位置等。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要求了解淋巴系統(tǒng)的組成,掌握各級淋巴管及淋巴器官的位置等。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淋巴系統(tǒng)的組成及作用。
    2、掌握:毛細淋巴管:分布,乳糜管、淋巴干、乳糜池和淋巴導管及開口位置,各淋巴干匯集淋巴的范圍。
    3、熟練掌握:淋巴器官的種類、位置、淋巴中心的概念及下列淋巴結的位置:腮腺淋巴結、下頜淋巴結、頸淺淋巴結(或稱肩前淋巴結)、腋淋巴結、髂內側淋巴結、腹股溝淺淋巴結、腘淋巴結、髂下淋巴結、空腸淋巴結及肝淋巴結。
    第九章 神經(jīng)系統(tǒng)
    (一)課程內容本章分紹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區(qū)分和基本結構,脊髓的位置、形態(tài)和結構,腦的位置、形態(tài)和區(qū)分及各腦干的外形與結構,小腦的分葉,間腦的分部,腦室、腦膜、腦脊液及腦脊液循環(huán),腦神經(jīng)、脊神經(jīng)、植物性神經(jīng),腦、脊髓傳導路等內容。
    (二)學習要求通過學習要求了解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掌握神經(jīng)系的常用術語、腦、脊髓的位置、形態(tài)和重要結構,掌握腦神經(jīng)的笱稱、序號,脊神經(jīng)的構成、性質,分支分布。植物性神經(jīng)系的基本概念和特點。掌握感覺、運動傳導徑路等。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神經(jīng)系的構成、分部,神經(jīng)元的基本結構和神經(jīng)元的分類,反射弧及其徑路,脊神經(jīng)的構成、性質,分支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
    2、掌握:灰質、皮質、神經(jīng)核、網(wǎng)狀結構、神經(jīng)節(jié)、白質、纖維束、神經(jīng)等的概念;脊髓的位置、外部形態(tài)、內部結構及脊髓的功能;延髓(位置、外部形態(tài)、錐體及錐體交叉)、腦橋(位置、外部形態(tài)、菱形窩內的結構)、中腦位置、形態(tài)結構、間腦的位置、分部;小腦的位置、形態(tài)分部、根據(jù)發(fā)生分部(古小腦、舊小腦、新小腦),端腦的分部、皮質的功能分區(qū),白質的纖維類型、紋狀體,嗅腦的構成,側腦室;腦、脊髓膜、各腦室的位置、腦脊液的產(chǎn)生和腦脊液循環(huán)的徑路;上行(感覺)傳導徑路:淺感覺(痛、溫覺,觸、壓覺)的傳導徑路,深感覺(意識性本體感覺的傳導徑路),下行(運動)傳導徑路:錐體系和錐體外系。膈神經(jīng)的構成,臂神經(jīng)叢的構成及分支分布,腰薦叢的構成,主要分支,腹壁部的神經(jīng)分布,坐骨神經(jīng)的分支分布。腦神經(jīng)的序號,名稱。植物性神經(jīng)的特點,植物性神經(jīng)節(jié)。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低級中樞部位、交咸神經(jīng)干、迷走交感干,內臟大神經(jīng)和內臟小神經(jīng)的構成等)。
    3、熟練掌握:中樞神經(jīng)的形態(tài)、結構,傳導路腦脊液循環(huán),腹壁神經(jīng)及植物性神經(jīng)的特點等。
    第十章 內分泌系統(tǒng)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畜體的內分泌腺和和內分泌組織。
    (二)學習要求通過學習要求掌握內分泌腺的位置,了解內分泌腺和內分泌組織的基本力能。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掌握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垂體和松果體的位置。
    第十一章 感覺器與被皮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感受器和感覺器官的概念、感受器的種類;眼、耳的結構以及被皮。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了解感受器和感覺器官的概念;掌握眼、耳構造和被皮。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感受器和感覺器的概念、感受器的種類。
    2、掌握:眼球的構造:眼球壁(纖維膜:角膜、鞏膜;血管膜:虹膜、睫狀體、脈絡膜;視網(wǎng)膜:視部、盲部),內容物(房水、晶狀體、玻璃體)。鞏膜靜脈叢。房水循環(huán)的徑路。輔助器官:眼瞼,結膜半月襞,淚器,眼球肌。耳的分部:外耳,中耳,內耳。骨迷路的分部及其與膜迷路的關系。掌握聽小骨的位置和名稱。皮膚的結構、蹄匣的分部及結構、皮膚腺的種類及牛*的位置、形態(tài)和結構,乳鏡的概念。
    3、熟練掌握:眼球的構造。耳的構造及牛*的形態(tài)、位置和結構。
    第十二章 家禽解剖(教材的第十六章)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家禽系統(tǒng)的組成及其特征。
    (二)學習要求理解家禽各系統(tǒng)與飛行相適應的結構,掌握各系統(tǒng)的器官組成及特點。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禽各部骨的組成、名稱及主要特點,理解禽運動系統(tǒng)與飛行相適應的結構。被皮的特點;禽心血管、神經(jīng)系和感覺器官的特點。
    2、掌握: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嗉囊、胃、大腸的特點、泄殖腔的分部。肺的形態(tài)位置及與飛行的關系;喉和鳴管的構成;氣囊的種類及其與飛行的關系。禽泌尿系的組成,理解其無膀胱和尿道與飛翔的關系。禽生殖器的構成。雄性家禽交配器官的構成。卵巢僅左側發(fā)育,輸卵管的分部及功能,泄殖腔囊(腔上囊)、水禽頸胸淋巴結、腰淋巴結的位置及內分泌系的構成等。
    第二篇 家畜生理學
    第一章 緒論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動物生理學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動物機體功能及其調節(jié)的方式。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學習,了解動物生理學研究的內容、研究的三個水平及其研究的方法;理解動物機體穩(wěn)態(tài)維持的原理;掌握動物機體功能的調節(jié)方式與特點。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動物生理學研究的內容與方法;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整合生理學的概念。
    2、掌握: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概念及其調節(jié)。
    3、熟練掌握:機體功能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與特點;反饋調節(jié)的原理。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細胞膜的基本結構,細胞膜的物質轉運與信號轉導功能,細胞興奮性與生物電的特征與形成原理。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了解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掌握細胞膜的物質轉運方式、過程及其特點,掌握細胞信號轉導的環(huán)腺苷酸信號轉導系統(tǒng),深刻理解細胞生物電現(xiàn)象及其形成機制。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細胞膜的基本結構。
    2、掌握:細胞膜物質轉運的方式、過程、特點;細胞環(huán)腺苷酸信號轉導系統(tǒng)的組成與轉導原理;生物電的傳導機理。
    3、熟練掌握:細胞生物電的形式、特點與形成的離子機制。
    第三章 血液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血液的組成及其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原理與影響因素。
    (二)學習要求要求在了解血液組成與理化特性的基礎上,掌握各種血細胞的生理特性與功能,理解血液凝固的原理及其應用。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血液的組成與理化特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
    2、掌握:三種血細胞的形態(tài)、數(shù)量特點;血細胞的功能;紅細胞的生理特性;紅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血型的基本概念與應用。
    3、熟練掌握:血液凝固的過程;影響血液凝固的因素及其在實踐中的運用。
    第四章 血液循環(huán)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心臟的生物電現(xiàn)象、心臟的泵血功能與機理、血管生理,討論了心血管活動調節(jié)的神經(jīng)與體液機制。
    (二)學習要求通過學習,掌握心肌細胞的生理特性,深刻理解心室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的特點與形成機理,了解典型心電圖的特征,了解血管的功能分類,掌握動脈血壓的形成與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深刻理解動物心血管活動調節(jié)的機理。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動物心電圖的波形組成;血管的功能特點;靜脈血壓的概念;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的意義。
    2、掌握:心肌細胞的生理特性;心臟的泵血過程與相關概念;微循環(huán)的路徑、組成與調節(jié);組織液的生成。
    3、熟練掌握:心室肌細胞的生物電的特點與形成機理;心血管活動的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的原理。
    第五章 呼吸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動物呼吸的過程,肺通氣的原理,氣體的交換與運輸及其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呼吸運動的環(huán)節(jié),了解呼吸器官的組成及其在呼吸運動中的作用,了解肺通氣的動力與阻力。掌握肺通氣的過程與容積的變化,掌握氣體交換的部位、動力與過程。深刻理解血液在氣體運輸中的作用與運輸機理,深刻理解呼吸運動的神經(jīng)調節(jié)過程與血液中化學因素對呼吸運動調節(jié)的機理。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呼吸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及其相互間的聯(lián)系;肺通氣的阻力及其作用;體內氣體交換的部位與過程;肺的容積與肺容量。
    2、掌握:動物吸氣與呼氣的原理;肺通氣量的相關概念及其對呼吸效率的影響。
    3、熟練掌握:氣體在血液中運輸?shù)男问脚c生物化學過程;呼吸運動的神經(jīng)調節(jié)過程與血液中化學因素對呼吸運動調節(jié)的機理。
    第六章 消化與吸收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消化與吸收的相關概念,詳細闡述了飼料在消化系統(tǒng)各器官的消化吸收過程與消化機能的調節(jié)原理。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動物消化的方式與生理意義,掌握飼料在口腔、胃和小腸內的物理與化學消化過程及其消化活動的調節(jié),掌握飼料在復胃內消化的特點,掌握消化產(chǎn)物的吸收原理與途徑。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動物對飼料的消化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細胞電活動的特點;消化道的內分泌功能;消化道的神經(jīng)支配;大腸的消化作用;消化機能的整體性。
    2、掌握:唾液的主要成分、生理功能與分泌的調節(jié);單胃動物胃的運動形式、作用及調節(jié);復胃動物前胃的運動形式及生理作用;瘤胃內環(huán)境的基本特點;瘤胃微生物的種類與作用;營養(yǎng)物質吸收的機制。
    3、熟練掌握:胃液的分泌及其調節(jié);瘤胃微生物對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分解與代謝作用;胰液、膽汁與小腸液的化學組成、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調節(jié);各種營養(yǎng)物質吸收的形式與過程。
    第七章 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jié)
    (一)課程內容本章簡要介紹了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jié)的主要概念及其體溫調節(jié)的機理。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動物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jié)的基本概念,掌握動物維持體溫恒定的原理。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能量代謝測定的相關概念;基礎代謝和能量代謝的概念及影響能量代謝的主要因素。
    2、掌握:機體的產(chǎn)熱與散熱過程;體溫調節(jié)的生理機制。
    第八章 泌尿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腎臟的功能結構、血液循環(huán)特點,尿的生成過程,尿生成的調節(jié),排尿的過程。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了解腎臟泌尿的結構與血液循環(huán)特點,深刻理解并掌握尿的生成過程及其調節(jié),掌握尿的排出過程。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腎臟泌尿的結構基礎、血液循環(huán)特點與調節(jié);膀胱與尿道的神經(jīng)支配與作用。
    2、掌握:排泄的概念與機體排泄的器官與途徑;腎臟的生理功能;排尿反射。
    3、熟練掌握:尿生成中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與影響因素;腎小管與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與排泄作用;尿生成的腎內自身調節(jié)與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第九章 肌肉(本章內容不做考核要求)
    第十章 神經(jīng)系統(tǒng)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神經(jīng)元及其神經(jīng)纖維的生理,神經(jīng)元之間的功能聯(lián)系,詳細討論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感覺、運動功能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作用,簡要介紹了腦的高級功能。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了解神經(jīng)元及其神經(jīng)纖維的結構與功能特點、條件反射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與家畜的動力定型,掌握神經(jīng)元間的突觸傳遞過程,掌握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覺功能的一般特性和各級中樞結構在調節(jié)軀體運動中的作用,深刻理解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調節(jié)的結構與功能特征。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神經(jīng)纖維的功能分類;電突觸與非突觸性化學傳遞的特點;主要外周遞質與受體系統(tǒng);反射與反射?。恍∧X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家畜的動力定型。
    2、掌握:神經(jīng)纖維傳導興奮的一般特征;突觸的分類與結構;兩類突觸后抑制的結構與生理意義;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丘腦的感覺投射系統(tǒng);大腦皮層軀體感覺代表區(qū)分布的特征;骨骼肌牽張風俗反射的概念與類型;腦干對肌緊張的調節(jié)作用;兩類運動傳導通路的主要作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各部位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作用。
    3、熟練掌握:興奮性與抑制性突觸傳遞的機理;突觸傳遞的特征;交感與副交感神經(jīng)的結構與功能特征;動物條件反射的建立與生物學意義。
    第十一章 內分泌
    (一)課程內容本章介紹了激素的分類、作用特征與作用機制,分別討論了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胰島、腎上腺、性腺等內分泌腺分泌激素的種類、生理作用與分泌的調節(jié)機理。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掌握體內主要內分泌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理解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與作用機理,深刻理解各種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機理。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激素的分類與作用的一般特性;前列腺、松果體與胸腺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2、掌握:兩類激素的作用機理;下丘腦分泌的調節(jié)肽種類、作用及其對全身內分泌活動的調節(jié)作用;神經(jīng)垂體的作用及其分泌調節(jié)作用;性腺分泌激素的生理作用。
    3、熟練掌握:腺垂體、甲狀腺、胰島、腎上腺、等內分泌腺分泌激素的種類、生理作用與分泌的調節(jié)機理;特別是靶腺的活動與腺垂體激素之間的關系。
    第十二章 生殖
    (一)課程內容本章分為雄性與雌性介紹了動物的生殖功能及其交配、受精、妊娠與分娩等生殖基本過程。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了解雄性動物睪丸生精的基本過程,掌握雌性動物性周期的分期及其性周期的調節(jié);掌握受精、妊娠與分娩等生殖生理的基本名詞。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睪丸的生精與卵巢的生卵功能。
    2、掌握:雌性動物的排卵類型;雌性動物性周期的類型、分期及其各期的生理特點;性周期的激素調節(jié);受精、妊娠與分娩等生殖環(huán)節(jié)的基本概念。
    3、熟練掌握:腺垂體、甲狀腺、胰島、腎上腺、等內分泌腺分泌激素的種類、生理作用與分泌的調節(jié)機理;特別是靶腺的活動與腺垂體激素之間的關系。
    第十三章 泌乳
    (一)課程內容本章在簡要介紹乳腺功能結構的基礎上,討論了乳的生成、分泌及其調節(jié),排乳過程與調節(jié)。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掌握泌乳相關的基本概念。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乳腺的功能結構;排乳過程與調節(jié)。
    2、掌握:乳的生成、分泌及其調節(jié);初乳、常乳、乳池乳、反射乳、殘留乳等基本概念;初乳組成的特點及其的初生幼畜的作用。
    第十四章 禽類生理
    (一)課程內容本章從比較生理學角度,介紹了禽類的生理特點。
    (二)學習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掌握禽類血液、循環(huán)、呼吸、消化、排泄與生殖等生理特點。
    (三)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
    1、領會:禽類血液循環(huán)、排泄、內分泌的生理特點。
    2、掌握:與哺乳動物比較,掌握禽類的血液、呼吸、消化與生殖的生理特點。
    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一)關于“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中的有關說明在大綱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領會”、“掌握”、“熟練掌握”等三個能力層次的要求,它們的含義是:
    1、領會:要求應考者能夠記憶規(guī)定的有關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并能夠歸納和理解規(guī)定的有關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其內容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并能根據(jù)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確的解釋、說明和闡述。
    2、掌握:要求應考者掌握有關的知識點,正確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的原理、方法步驟等。
    3、熟練掌握:要求應考者必須掌握的課程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知識點。
    (二)自學教材本課程使用教材為:
    《家畜解剖學》,董常生主編,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1年;
    《家畜生理學》,陳杰主編,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三)自學方法的指導本課程作為一門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實踐性強、內容多、難度大,自學者在自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學習前,應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的第一部分,了解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熟悉課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課程與有關課程的聯(lián)系,使以后的學習緊緊圍繞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在閱讀某一章教材內容前,應先認真閱讀大綱中該章的考核知識點、自學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對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shù)。
    3、閱讀教材時,應根據(jù)大綱要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須牢固掌握,在閱讀中遇到個別細節(jié)問題不清楚,在不影響繼續(xù)學習的前提下,可暫時擱置。
    4、學完教材的每一章節(jié)內容后,應認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和思考題,這一過程可有效地幫助自學者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所提出的總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層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識點的考核要求。
    3、對應考者進行輔導時,應以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以考試大綱為依據(jù),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考試大綱脫節(jié)。
    4、輔導時應對應考者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應考者“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提出問題,依靠自己學懂”的學習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基礎、突出重點,要幫助應考者對課程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對應考者提出的問題,應以啟發(fā)引導為主。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要引導應考者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作出判斷和解決問題。
    7、要使應考者了解試題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都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附錄
    題型舉例
    一、選擇題
    如:1、心臟主動脈口瓣膜為( ?。?BR>    A.二尖瓣
    B.二個半月瓣
    C.三尖瓣
    D.三個半月瓣
    2、心室肌細胞靜息電位是( ?。?BR>    A.Na+的平衡電位
    B.Ca2+的平衡電位
    C.K+的平衡電位
    D.Na+和K+的平衡電位
    二、填空題
    如:1、骨的結構包括、 、 骨髓和血管神經(jīng)
    2、動物安靜時的主要產(chǎn)熱器官是;機體活動時的主要產(chǎn)熱器官是肌肉。
    三、名詞解釋
    如:
    1、淋巴中心
    2、腎小球濾過率
    四、簡答題如:
    1、椎骨的一般構造。
    2、簡述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驟及影響因素。
    五、 問答題或論述題
    如:
    1、腹主動脈的分支及其分布范圍。
    2、試述心臟的神經(jīng)支配及其作用。
    參考答案:
    一、1、D.2、C.
    二、1、骨膜、骨質
    2、肝臟
    三、
    1、家畜同名淋巴結或淋巴結群常位于身體的同一部位,并匯集幾乎相同區(qū)域的淋巴,這個淋巴結或淋巴結群就稱為一個淋巴中心。
    2、單位時間(1分鐘)內,兩腎生成超濾液的毫升數(shù)。
    四、
    1、椎骨的一般構造均由椎體,椎弓和突起組成。椎體前面凸,稱椎頭,后面凹,稱椎窩。椎弓為椎體背側的拱形骨板,椎弓和椎體匯成椎孔,椎弓基部兩側的前后緣各有一對切跡,分別稱椎前切跡和椎后切跡。突起有三種:分別稱棘突,橫突,關節(jié)突。
    2、血液凝固過程分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和纖維蛋白的形成三個基本步驟。任何影響該三個步驟的因素均會影響血液的凝固,具體可分為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學因素,其中在一定范圍內升高溫度可加速血液凝固的速度,鈣離子促使血液凝固,肝素可抗凝。
    五、
    1、腹主動脈的臟支如下:①腹腔動脈分布于胃(瘤胃、網(wǎng)胃、瓣胃、皺胃)、脾、肝、胰和十二指腸的前段。②腸系膜前動脈有時與腹腔動脈合起于一總干。分支分布于十二指腸后段,空腸、回腸、盲腸、結腸和部分胰腺。③腎動脈分布于腎和腎上腺。④睪丸(卵巢)動脈分別分布于睪丸、附睪、輸精管和卵巢、輸卵管及子宮的前部。⑤腸系膜后動脈分布于降結腸后部和直腸前部。
    2、心臟受植物學神經(jīng)的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的雙重支配,交感神經(jīng)興奮時,其節(jié)后纖維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作用于其支配的心肌細胞膜的β1受體,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細胞內ATP轉化cAMP.由于細胞內cAMP濃度升高,繼而激活蛋白激酶和細胞內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結果呈現(xiàn)心率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收縮力增強,內流興奮經(jīng)房室交界傳導速度加快,終使心輸出量增加,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血壓升高。
    支配心臟的副交感神經(jīng)是心迷走神經(jīng),其興奮時節(jié)后纖維末梢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心肌細胞膜的M型膽堿能受體,結合后使腺苷酸環(huán)化酶抑制,細胞內cAMP濃度降低。同時,促進K+外流,使膜電位超級化,引起心臟活動的抑制。呈現(xiàn)心率減慢、心房肌收縮力減弱、心房肌不應期縮短、房室傳導速度減慢甚至出現(xiàn)房室傳導阻滯。終使心輸出量減少,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血壓降低。
    心迷走神經(jīng)與心交感神經(jīng)對心臟作用是相互對抗的。正常情況下,心迷走神經(jīng)的作用比心交感神經(jīng)的作用強。心臟就是在交感神經(jīng)與副交感神經(jīng)的共同作用下,保持正常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