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每日新聞報》1月15日文章,原題:孔子學院遭遇危機
2004年,中國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登場。短短兩年,孔子學院已遍布德國、美國、埃及、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目前,至少有25個國家的40所大學與北京簽訂了合辦協(xié)議,并仍有不少大學正在籌辦,預計可達到100所。
西方人熱衷學習中文,但擔憂北京建孔子學院動機不單純的人也不少。孔子學院只是北京為了讓全世界關注其重新崛起的計劃之一,計劃還包括文化、國外援助、奧運等方面。這樣,中國便可以借助這些“軟力量” 增加國際影響。但北京強調,孔子學院成立初衷在于滿足中文學習需要。
一些西方大學其實并不希望北京介入中文教學。德國東亞研究所主任博思認為,孔子學院的計劃是北京的公關宣傳項目,北京借充滿魅力的中文文化來創(chuàng)造一種中國的正面形象。所以,有些學校并沒有接受中國的援助來開設語言學院。他們不希望讓北京來指導校方如何教授中文。
在迅速擴張后,孔子學院面臨的危機也隨之增加??鬃訉W院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語言教材和教學大綱。有的學校教授與中國做生意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有的則提供青少年的中文課外教學,還有的為當?shù)亟處熂捌髽I(yè)提供課程。
德國孔子學院建立后,將中文列為主修的大學生增長了兩三倍。但成立后不到一年,學生人數(shù)就大量下降,有的學校如今只有十幾個學生,從中國來的教師也遲遲未到。盡管有的學院中國教師配備齊全,但他們不了解西方文化與地域的差異,使得教法無法符合學生的需求。博思說,孔子學院需要很長時間來思考如何繼續(xù)成長。(來源/《環(huán)球時報》,作者/米歇爾?紹格,青木/譯)
2004年,中國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登場。短短兩年,孔子學院已遍布德國、美國、埃及、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目前,至少有25個國家的40所大學與北京簽訂了合辦協(xié)議,并仍有不少大學正在籌辦,預計可達到100所。
西方人熱衷學習中文,但擔憂北京建孔子學院動機不單純的人也不少。孔子學院只是北京為了讓全世界關注其重新崛起的計劃之一,計劃還包括文化、國外援助、奧運等方面。這樣,中國便可以借助這些“軟力量” 增加國際影響。但北京強調,孔子學院成立初衷在于滿足中文學習需要。
一些西方大學其實并不希望北京介入中文教學。德國東亞研究所主任博思認為,孔子學院的計劃是北京的公關宣傳項目,北京借充滿魅力的中文文化來創(chuàng)造一種中國的正面形象。所以,有些學校并沒有接受中國的援助來開設語言學院。他們不希望讓北京來指導校方如何教授中文。
在迅速擴張后,孔子學院面臨的危機也隨之增加??鬃訉W院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語言教材和教學大綱。有的學校教授與中國做生意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有的則提供青少年的中文課外教學,還有的為當?shù)亟處熂捌髽I(yè)提供課程。
德國孔子學院建立后,將中文列為主修的大學生增長了兩三倍。但成立后不到一年,學生人數(shù)就大量下降,有的學校如今只有十幾個學生,從中國來的教師也遲遲未到。盡管有的學院中國教師配備齊全,但他們不了解西方文化與地域的差異,使得教法無法符合學生的需求。博思說,孔子學院需要很長時間來思考如何繼續(xù)成長。(來源/《環(huán)球時報》,作者/米歇爾?紹格,青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