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一個戴著眼鏡的小伙子都會提著一個鼓鼓的公文袋,走進陽新縣城環(huán)城路一個個垃圾堆,埋頭撿飲料瓶子。早起的行人誰也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破爛王”竟是1996年陽新縣的高考狀元——王遠。
2分之差無緣清華 呆在家中哭了3天
王遠于1977年8月31日出生,家住陽新縣城區(qū)張家垴社區(qū)。兄弟2人,他排行老大。
自幼聰慧的王遠學習成績一直出眾。王遠的媽媽饒新艷告訴記者,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兒子一直是班上的學習委員,成績以第一名居多,“那時啊,我們?nèi)乙院⒆訒x書、學習成績好而格外自豪?!?BR> 1993年,王遠參加咸寧地區(qū)初中生雙科聯(lián)賽,獲得該地區(qū)第一名的佳績。學校為了慶賀,還特意在陽新縣電視臺點播電視劇,當時家喻戶曉。
在陽新一中的3年里,從高一到高三,每次月考王遠都進入班上前三名。全校同學都把王遠當作榜樣,老師也對王遠寄予厚望,“他準是考上清華大學的‘料子’”。
1996年高考前夕,王遠在高考第一志愿上鄭重地填上清華大學。當年7月25日,高考成績公布,王遠總分為641分,其中數(shù)學147分、英語130分、語文112分。高考總分是750分,王遠以641分的高分成為陽新縣當年的高考狀元。
命運之神卻給王遠開了一個玩笑。當年,清華大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是643分。王遠因相差2分,無緣進入清華大學就讀。聞知錄取信息,王遠呆在家中整整哭了3天,不吃也不喝。
考上大學沒有半點喜悅 不喜專業(yè)大二放棄學業(yè)
當年8月,王遠盡管收到了位于湖南長沙的中南工業(yè)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他沒有半點喜悅。1996年8月20日,王遠走進了中南工業(yè)大學。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園,這一切讓王遠備感孤寂。每天,他與書本為伴,除了教室和寢室,校園的其他地方難以見到他的身影。大學一年級時,他的成績依然非常優(yōu)秀。一些同學見王遠考取了大學還依舊刻苦學習,勸其放松點,紛紛邀請他參加戶外活動,參與一些校園活動。但性格內(nèi)向的王遠謝絕了同學的邀請,繼續(xù)努力學習。
和同學一年多的相處中,王遠了解到,班上31名同學中自己高考的分數(shù)高,比他們普遍要高出70分左右。
1998年2月,已讀大二的王遠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以自己體質(zhì)差為名,向學校提出了休學申請。原來,王遠不喜歡自己所學的“自動化”專業(yè),他再也找不到繼續(xù)學習的動力。
一年后,王遠本該回校繼續(xù)學習??蓪W校來信催了多次,王遠卻置之不理。王遠徹底放棄了學業(yè),不想走進自己覺得枯燥的大學校園。
棄學后閉門不出3年 攜帶“體面”文件袋撿破爛
王遠離開校園后,在家中3年閉門不出。饒新艷對記者說,整整3年,兒子大門不邁,小門不出,把自己關在家中。白天看電視,晚上繼續(xù)翻閱高中時的學習資料。
“真擔心孩子悶出病來?。 ?002年的一天,饒新艷硬是把兒子強行拉出家門和自己一起沿街撿破爛。原來,饒新艷下崗多年,沒有正式工作,和丈夫離了婚。母子倆的生活全靠她撿破爛支撐著。
懂事的王遠見母親在垃圾堆上忙碌著,跑回家捂在被窩里號啕大哭,怨恨自己不能為母親分擔家庭責任。從那一天起,王遠尋思著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重擔,決定外出找工作。可是,沒有技術和文憑,王遠屢次碰壁。
2002年3月的一天,母親見王遠拖著疲憊的身子失望地回到家中,知道孩子沒有找到工作,決定勸兒子上街撿破爛?!皳炱茽€沒有風險,只是賺得多與少的問題。再說也不需要文憑和技術。”母親的規(guī)勸讓起初堅決拒絕的王遠動搖了。盡管心里不愿意,但他還是同意了母親的建議。
此后每天清晨,當大家還沒有起床上班時,王遠就開始“上班”;到了晚上10時,天色漆黑一片時,王遠再次出門。王遠選擇這兩個時間段,主要是為了避開熟識的鄉(xiāng)鄰和同學。為了不讓熟人發(fā)現(xiàn)他撿破爛這個秘密,王遠特意選了一個藍色的文件袋來裝破爛。“即使遇到了熟人,他們看見我拿著體面的文件袋,也絕不會懷疑我在撿破爛?!蓖踹h笑著說。
后悔當初放棄學業(yè) 現(xiàn)在只想當個老師
王遠說,他當年填報志愿時選擇清華大學,在自己的心中就立下了當一名工程師的志向?!艾F(xiàn)實與夢想是有距離的?!蓖踹h稱,他沒有文憑,好的單位進不了,現(xiàn)在只想當一名普通教師,哪怕是私立學校的教師也行。
昨日,記者走進王遠的房間,只見他家的桌子上擺放著許多高中的學習資料。
王遠告訴記者,他每天撿破爛回家后,一刻也沒有放松學習。上午學英語,下午學數(shù)學,每天的學習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每年高考的試卷,他都設法弄回家自己測試?!敖衲甑臄?shù)學試卷非常好做?!蓖踹h告訴記者。
饒新艷也曾數(shù)落兒子迂腐,每天還拼命地學習。可兒子說,“不學習,一旦知識荒廢了咋辦?一旦有人愿意接納我去當老師,我沒有能力怎么行呢?!薄斑@條街道上有30多戶人家,只要哪家的孩子試題答不上,準找王遠請教?!别埿缕G說。
王遠勤于學習引起了楓林培訓中心創(chuàng)辦人江楓林的注意。去年,王遠被江楓林請去暫時為孩子輔導功課,每個月400元錢。王遠告訴記者,那時,整個培訓中心的老師壓根兒沒有想到他是“撿破爛”的。
“我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不應該放棄學業(yè)。”王遠送別記者時,喃喃地袒露自己的心聲,如果能當個老師多好啊,就能將自己的學習方法傳授給更多的孩子,讓更多的人受益。(東楚晚報記者 左軍 柯鋒 武漢晚報記者 王兵)
2分之差無緣清華 呆在家中哭了3天
王遠于1977年8月31日出生,家住陽新縣城區(qū)張家垴社區(qū)。兄弟2人,他排行老大。
自幼聰慧的王遠學習成績一直出眾。王遠的媽媽饒新艷告訴記者,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兒子一直是班上的學習委員,成績以第一名居多,“那時啊,我們?nèi)乙院⒆訒x書、學習成績好而格外自豪?!?BR> 1993年,王遠參加咸寧地區(qū)初中生雙科聯(lián)賽,獲得該地區(qū)第一名的佳績。學校為了慶賀,還特意在陽新縣電視臺點播電視劇,當時家喻戶曉。
在陽新一中的3年里,從高一到高三,每次月考王遠都進入班上前三名。全校同學都把王遠當作榜樣,老師也對王遠寄予厚望,“他準是考上清華大學的‘料子’”。
1996年高考前夕,王遠在高考第一志愿上鄭重地填上清華大學。當年7月25日,高考成績公布,王遠總分為641分,其中數(shù)學147分、英語130分、語文112分。高考總分是750分,王遠以641分的高分成為陽新縣當年的高考狀元。
命運之神卻給王遠開了一個玩笑。當年,清華大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是643分。王遠因相差2分,無緣進入清華大學就讀。聞知錄取信息,王遠呆在家中整整哭了3天,不吃也不喝。
考上大學沒有半點喜悅 不喜專業(yè)大二放棄學業(yè)
當年8月,王遠盡管收到了位于湖南長沙的中南工業(yè)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他沒有半點喜悅。1996年8月20日,王遠走進了中南工業(yè)大學。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園,這一切讓王遠備感孤寂。每天,他與書本為伴,除了教室和寢室,校園的其他地方難以見到他的身影。大學一年級時,他的成績依然非常優(yōu)秀。一些同學見王遠考取了大學還依舊刻苦學習,勸其放松點,紛紛邀請他參加戶外活動,參與一些校園活動。但性格內(nèi)向的王遠謝絕了同學的邀請,繼續(xù)努力學習。
和同學一年多的相處中,王遠了解到,班上31名同學中自己高考的分數(shù)高,比他們普遍要高出70分左右。
1998年2月,已讀大二的王遠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以自己體質(zhì)差為名,向學校提出了休學申請。原來,王遠不喜歡自己所學的“自動化”專業(yè),他再也找不到繼續(xù)學習的動力。
一年后,王遠本該回校繼續(xù)學習??蓪W校來信催了多次,王遠卻置之不理。王遠徹底放棄了學業(yè),不想走進自己覺得枯燥的大學校園。
棄學后閉門不出3年 攜帶“體面”文件袋撿破爛
王遠離開校園后,在家中3年閉門不出。饒新艷對記者說,整整3年,兒子大門不邁,小門不出,把自己關在家中。白天看電視,晚上繼續(xù)翻閱高中時的學習資料。
“真擔心孩子悶出病來?。 ?002年的一天,饒新艷硬是把兒子強行拉出家門和自己一起沿街撿破爛。原來,饒新艷下崗多年,沒有正式工作,和丈夫離了婚。母子倆的生活全靠她撿破爛支撐著。
懂事的王遠見母親在垃圾堆上忙碌著,跑回家捂在被窩里號啕大哭,怨恨自己不能為母親分擔家庭責任。從那一天起,王遠尋思著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重擔,決定外出找工作。可是,沒有技術和文憑,王遠屢次碰壁。
2002年3月的一天,母親見王遠拖著疲憊的身子失望地回到家中,知道孩子沒有找到工作,決定勸兒子上街撿破爛?!皳炱茽€沒有風險,只是賺得多與少的問題。再說也不需要文憑和技術。”母親的規(guī)勸讓起初堅決拒絕的王遠動搖了。盡管心里不愿意,但他還是同意了母親的建議。
此后每天清晨,當大家還沒有起床上班時,王遠就開始“上班”;到了晚上10時,天色漆黑一片時,王遠再次出門。王遠選擇這兩個時間段,主要是為了避開熟識的鄉(xiāng)鄰和同學。為了不讓熟人發(fā)現(xiàn)他撿破爛這個秘密,王遠特意選了一個藍色的文件袋來裝破爛。“即使遇到了熟人,他們看見我拿著體面的文件袋,也絕不會懷疑我在撿破爛?!蓖踹h笑著說。
后悔當初放棄學業(yè) 現(xiàn)在只想當個老師
王遠說,他當年填報志愿時選擇清華大學,在自己的心中就立下了當一名工程師的志向?!艾F(xiàn)實與夢想是有距離的?!蓖踹h稱,他沒有文憑,好的單位進不了,現(xiàn)在只想當一名普通教師,哪怕是私立學校的教師也行。
昨日,記者走進王遠的房間,只見他家的桌子上擺放著許多高中的學習資料。
王遠告訴記者,他每天撿破爛回家后,一刻也沒有放松學習。上午學英語,下午學數(shù)學,每天的學習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每年高考的試卷,他都設法弄回家自己測試?!敖衲甑臄?shù)學試卷非常好做?!蓖踹h告訴記者。
饒新艷也曾數(shù)落兒子迂腐,每天還拼命地學習。可兒子說,“不學習,一旦知識荒廢了咋辦?一旦有人愿意接納我去當老師,我沒有能力怎么行呢?!薄斑@條街道上有30多戶人家,只要哪家的孩子試題答不上,準找王遠請教?!别埿缕G說。
王遠勤于學習引起了楓林培訓中心創(chuàng)辦人江楓林的注意。去年,王遠被江楓林請去暫時為孩子輔導功課,每個月400元錢。王遠告訴記者,那時,整個培訓中心的老師壓根兒沒有想到他是“撿破爛”的。
“我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不應該放棄學業(yè)。”王遠送別記者時,喃喃地袒露自己的心聲,如果能當個老師多好啊,就能將自己的學習方法傳授給更多的孩子,讓更多的人受益。(東楚晚報記者 左軍 柯鋒 武漢晚報記者 王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