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在職教育碩士教育學每周一練(第一周)

字號:

一、選擇題
    1.我國第一個實際執(zhí)行的現(xiàn)代學制是( )
    A.壬戌學制
    B.癸卯學制
    C. “六三三”學制
    D. “五四三”學制
    解析:B.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學制為藍本,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這是我國第一個實際執(zhí)行的現(xiàn)代學制,因該年為舊歷癸卯年,故稱“癸卯學制”。
    壬戌學制是1922年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以美國的學制為藍本,提出的改革學制方案,通稱為“六三三”學制。
    2. 現(xiàn)代教育制度發(fā)展趨勢的多種特征中,哪一特征是各國最重要的特征( )
    A.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B.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fā)展
    D.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和教育的國際交流加強
    解析:B。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guī)定對一定年齡兒童免費實施的某種程度的學校教育。義務教育從19世紀末開始,逐漸成為國際潮流,被視為一個國家是否文明的標識之一(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1990)。
    3.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體現(xiàn)了孔子對( )的重視。
    A.人的本性
    B.遺傳因素
    C.生活環(huán)境
    D.后天教育
    解析:D。上面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認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個性的差異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
    4.“有教無類”體現(xiàn)了( )理念
    A.教育民主化
    B.教育平等
    C.教育終身化
    D.教育全民化
    解析:B。教育平等是指個體獲得相同的受教育機會、過程和結果的歷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別、種族、區(qū)域、社會經(jīng)濟條件、文化狀態(tài)、社會地位等所導致的對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的種種歧視和阻礙。
    5.“天人合一”體現(xiàn)了( )思想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墨家
    解析:B。道家主張回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達到和自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