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TOPIC考試實況全記錄

字號:

1.考試時間、地點和事件
    本人在上外一號樓參加的IK初級考試,從上外正門走進去一點就看到一個很高的樓,上面比較醒目的標著數(shù)字1,相信同志們找起來應(yīng)該不是問題;
    準考證上寫著8點入場,9點考試,就個人感覺8點入場有點夸張,如果你不是那種隨時有可能出狀況的人,8點半進去就行了,不過進去之后再出來需要向監(jiān)考老師押你的身份證,不過個人感覺一種形式而已。我們考試的老師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專門的,呵呵,把鐘表調(diào)快了,就我手里兩萬多的手表來講,是快了十分鐘,老師明確的說了,答題時間全部按照他那個表來算的。要命的是,等到第二節(jié)考試的時候,我看著他那個表竟然比我自己的表快了20多分鐘將近半小時,真夸張啊。我們考場70個人,4個監(jiān)考。
    具體考試的情況是,老師大概在8點半的時候發(fā)答題卡,然后就發(fā)卷子,然后發(fā)專用筆。今天不到9點的時候所有的人已經(jīng)開始埋頭做題了,管他呢。9:00-10:30考語法和寫作,然后休息,老師讓10:50入場,再考聽力和閱讀。如果你按照一般速度做答的話,應(yīng)該不會存在做不完的情況,應(yīng)為畢竟選擇題多嘛,不會的瞎選一下也就幾秒鐘,哈哈。第二場考試先考聽力,所以大家要早點回來,聽力錄音是監(jiān)考老師自己放的,時間全由他掌握,而且上外這里都是那種統(tǒng)一的耳機,聲音大小自己不能調(diào),全掌控在監(jiān)考老師手里,所以如果有人說聲音小他就調(diào)一下,然后你自己的也跟著變,那如果有人說聲音大,他也調(diào)一下,你自己的也就變了,這一點一點都不人性化啊。那個耳機是那種橡膠的,戴久了會很熱。聽力前10道題是聽一遍的,后面都是兩遍,如果你認真聽過真題錄音的話應(yīng)該能夠很快進入狀態(tài)的。
    2.試題情況
    這次做下來,本人感覺寫作增加了不少。做過以前真題的同志們知道,以前寫作都是填幾個詞的,比如個別詞要變型或填空之類的。這次的寫作都集中在試題的后面,而且是要寫整句的,總共5個句子,都是需要你經(jīng)過上下文來判斷要寫一句過渡的句子或總結(jié)的句子,我覺得這種題比以往難啊。這次的作文是:大家都想收到什么樣的禮物?為什么想收到這禮物?個人認為還是比較簡單的,大家平時讀課文的話,背寫幾句里面的句子應(yīng)該就很容易湊夠字數(shù)了,我寫了200個字,應(yīng)為標點和空格都算的啦,呵呵。具體能拿幾分就不清楚了啦。前面的語法題有原來的原題,但不多,也就一兩個吧,語法總體情況不難,無外呼同義詞反義詞對話回答之類的。
    聽力題感覺難度跟以往沒啥區(qū)別,這次感覺比較難的是閱讀,可能我比較差吧,基本上沒幾個有把握的題。感覺每個答案都可以選,呵呵。所以做閱讀的時候時間一定要控制好,如果有的題稍微思考多一點的話,大概后面的題時間就不夠了。
    3.考試整體感覺
    第一感覺,這是個極不正規(guī)的考試。首先,準考證上沒有任何考生須知之類的提示,除了讓帶身份證和準考證還有考試時間的提示;其次,準考證上也涂改,準考證也不知道是誰做的,考號竟然少了一位,而且就像平時寫字一下打個箭頭又加上了,而且考試時間也由2006涂改成2007,難道這些都不用審核的?。吭俅?,進入考場也沒有任何答題和考試注意事項寫在黑板上,如果你不問老師的話,他是不會告訴你填寫答題卡之類的注意事項的;第四,考試雖然發(fā)了筆,但沒有任何該筆使用方法和場合的說明,就我們考場的情況是,從頭到尾你就用這支筆就行了,這支筆就跟小時候畫畫用的黑色水彩筆是一樣的,就那種常見的12色一個小塑料袋里一排的那種,寫出來是比較粗的,所以你如果寫的字小的話,基本上是漆黑一片的,也就是批卷的人應(yīng)該看不出來你寫的是啥,所以要寫的大點,清楚點哦。
    4.注意
    你去考試的時候基本上什么也不用帶的,身份證準考證除外的哦。筆會發(fā),表也有,其他你還需要什么嗎,有的話也就吃的喝的吧,應(yīng)為時間畢竟比較長可以考慮一下,不過中間你可以出來的嘛,沒關(guān)系啦。要記住自己的韓文名字怎么寫哦,答題卡上是要寫韓文名字和名字拼音的,沒有寫中文的地方哦。答題卡一定要讓監(jiān)考老師在左下角下面的格子里簽上他的大名哦,否則是無效的啦。通常他發(fā)給你的時候應(yīng)該已經(jīng)簽過了,呵呵。另外就是考試的試卷是要上交的不可以帶出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