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去電*看電影就持審慎的態(tài)度。倒不光是心痛那幾十大洋,而是好電影本來就少,且*環(huán)境優(yōu)雅,適于抒發(fā)情懷,加之本人聽力好,于是在觀賞影片同時,往往還有別樣的旖旎風(fēng)光在身邊蕩漾。
但還是去看了墨攻。部分是支持老劉。
墨子關(guān)于墨子的翻譯似乎有很多,比如Mo Tzu,Mo-tse,Mo zi等,而墨家Mohists,墨學(xué)Mohism的說法相對固定。據(jù)說墨子長于手工技藝,尤善守城,于是有電影中劉德華飾演的革離作為墨家代表指揮守城。諸子百家中,英文譯名相對為人熟知的,大概是Confucius, Mencius, Lao Zi等,印象中孔子和孟子對應(yīng)的Confucius和Mencius,而其余則更多以拼音表達。在Let one hundred flowers bloom, one hundred schools contend,即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一句中,百家,泛指諸多學(xué)說,英文中的school一詞頗為貼切,而爭鳴一詞,簡單用contend也足以表意。wikipedia上對該歷史事件,用的說法是one hundred flowers’ campaign,campaign一詞的用法,到現(xiàn)在依然常用。
兼愛 universal love. 據(jù)墨經(jīng)Mohist Canon等記載,墨子主要思想之一即為“兼愛”,英文譯文universal love. 讓本人汗顏的是,現(xiàn)在讀一些經(jīng)典的英譯本,比如論語,孫子兵法等,往往覺得英文譯文比中文原文更加容易理解,這絕不表示英文水平有多。個人讀馮友蘭《中國哲學(xué)簡史》,覺得語言比很多哲學(xué)著作來得更“友好”,至少對我這樣的門外漢是這樣,后來知曉,原著以英文寫成,基于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講學(xué)時的英文講稿,后由趙復(fù)三等人譯成中文。不糾纏于“中國人通過英文譯文來學(xué)習(xí)古文”這個命題的合理性。合理性本身就可能是主觀的,結(jié)果也很難判定。就好像我用拼音加加,想偷懶地打出“合理性”三個字,出來的卻是“河莉秀”。
圍城 besieged city 這個詞最出名的自然是錢鐘書先生的大作。當(dāng)然電影墨攻,也是一座城被圍困的故事,所以借用過來。似乎人在被圍困的時候,人性會體現(xiàn)的更加直接,甚至殘酷。而恰恰這樣的“圍城”的境地,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太過常見,無論是婚姻,還是工作。
弄臣 jester 這個詞原指中世紀歐洲專為君王扮小丑講笑話逗樂的人,或插科打諢,或裝瘋賣傻,而此類人物由于與君王朝夕相處,往往擁有非常大的專權(quán),且角色身份賦予他們更多的話語權(quán),往往能言他人所不敢言,而一旦用于歪道,甚至禍國殃民。忘記了電影中的梁王身邊的大臣叫什么名字,但起到的作用多少有些弄臣的味道。那個《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王剛飾演的和紳形象,雖然戲說過頭,過于臉譜化,與正史中的美男子和紳差距太大,但jester的味道還是非常純正的。其實弄臣絕不傻,有些甚至可以說很有智慧,比如哈姆雷特中的Polonius,口中就不乏(至少莎翁賦予他)警世名言。
俠客要找一個恰當(dāng)?shù)脑~給它,似乎很難。比如一般的譯文,knight-errant,更多是“游俠”的感覺,仗劍江湖,云游四海。比如表示“俠義的”,knightly,或者chivalrous,前者表示“騎士的,勇武的”,后者“武士精神的”,更多指勇武、禮貌、尊重女性等。英文中還是有一個詞,maverick,(嗯就是NBA達拉斯小牛隊那個詞),原指與母牛分開的小牛,引伸為“獨來獨往的人”,且多少有點“離經(jīng)叛道”的味道。想要了解更具體的意思,不妨去看美國影片《賭俠馬華力》(Maverick),還能一睹Mel Gibson與Jodie Foster的風(fēng)采。俠客這個詞,也是可以好好說的。那么多讓人想到就熱血沸騰的場景。西部牛仔瀟灑地拔槍,俠盜羅賓漢履森林如平地,荊軻于易水邊慷慨悲歌,唐吉柯德手持長矛沖向風(fēng)車。
刑罰電影中有包括腰斬、五馬分尸等古代刑罰。由于古人一貫有“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思想,因此對于罪大惡極者,連“賞個全尸”也會成為莫大的恩典。于是“五馬分尸”成了極刑。英文中對于刑罰的說法,大多與punish,punitive有關(guān)。更容易為英語國家人士接受的,大概是crucify,crucifixion,來自十字架cross一詞,原指耶酥基督為拯救世人而被釘上十字架遭受磨難。這些大概都算是英文中的死刑,capital punishment的殘酷形式了。而在如今,類似five horses split the body或者tearing apart by horses等說法,在口譯中似乎還不如severe punishment或者capital punishment來得更容易讓人理解,效率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