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淘汰制”與服務型政府

字號:


    近幾年在我國,公務員考試一年比一年火。剛剛結(jié)束的200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更是出現(xiàn)了3000人爭一個職位的熱辣場面??梢哉f目前我國的“公務員終身制”因其“一勞永逸”的特性而激發(fā)了對公務員身份無限的向往。社會上更是流傳著公務員“一朝考上,就如同進了保險箱、端了鐵飯碗”的說法。
    作為公務員,只要沒有受到刑事處分、紀檢查處等,基本不會“下崗”。于是,對于想作“人民公仆”的人來說,進公務員這道門檻便成了他們的終極目標。不僅工作沒有太大的壓力,收入待遇也相當不錯,總的來說,公務員收入普遍高于社會平均收入。在這樣的導向下,公務員工作績效問題便成了政府老大難的問題。韓國的公務員體制跟我國相似,以前在韓國,如果公務員沒有受到拘禁以上的刑事處分或者罷免,就不會被強制免職。因此,一旦成為公務員,基本上一輩子就可以依靠國家吃飯,所以游手好閑的公務員不在少數(shù)。因此韓國政府也不斷在尋找良方,“不合格就下崗,鐵飯碗要被淘汰制取代?!边@就是韓國公務員即將面臨的現(xiàn)實。根據(jù)韓國政府有關(guān)“公務員淘汰制”的規(guī)定,每個政府機關(guān)都要對其職員表現(xiàn)進行評估,一定比例的不合格者將被分派做半年到一年的雜活,然后根據(jù)表現(xiàn)決定是否回歸崗位。(2007年3月21日環(huán)球時報)
    對于這場由韓國首都首爾市政府發(fā)起的“3%公務員淘汰制”改革,雖然各方觀點不一、程序上也尚有許多不完善,但是我認為就其改革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價值導向而言是正確的,那就是“從現(xiàn)代政府機制的角度來看,公民支付報酬的時候,就已經(jīng)規(guī)定了工作的內(nèi)容與質(zhì)量,失職當懲?!?BR>    在韓國實施此制度的地方,不僅公務員的工作氣氛開始緊張起來,而且其提升工作績效的自覺性也開始提高。據(jù)報道,首爾市宣布采用淘汰機制后,以前上班時間還人頭攢動的理發(fā)店生意少了,周圍咖啡店的銷售額也比平時少了一半,甚至公務員工會舉行集會也只敢利用吃飯時間。
    從打造“服務型政府”的角度來看,公務員工作績效如果不能提高也就意味著政府提供某種公共服務需要支付更多的行政成本。在公務員隊伍中引入“淘汰制”,實際上是在公務員隊伍中加強競爭和問責。僅僅有目前“公務員公開招考”中的“競爭進場”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在公務員隊伍內(nèi)也引入有效的適度競爭,不僅是在職務的晉升上競爭,還要在“為公眾服務”方面競爭,對不合格公務員施加“淘汰出局”的壓力,以督促所有的公務員自覺地勤于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