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育網司法考試答疑精華之《擔保法》與《物權法》

字號:

索引:
    1.一債數保的責任承擔。
    2.物權合同和物權行為。
    3.可以抵押的財產范圍。
    4.抵押物的登記。
    5.應收賬款的質押。
    6.怎樣理解留置中占有的動產與債權有牽連關系?
    7.保證人的追償權。
    8.保證中訴訟時效的中止與中斷。
    9.受限制的保證合同當事人。
    10.保證合同的無效和可撤銷。
    《擔保法》與《物權法》專題
    1.【問題】一債數保的責任承擔。
    【解答】此處要依據新規(guī)定——《物權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xiàn)債權;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xiàn)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xiàn)債權,也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根據該條規(guī)定,物的擔保和保證并存時,如果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則根據下列規(guī)則確定當事人的擔保責任承擔:
    (1)根據當事人的約定確定承擔責任的順序。
    (2)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如果保證與債務人提供的物的擔保并存,則債權人先就債務人的物的擔保求償。保證在物的擔保不足清償時承擔補充清償責任。
    (3)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如果保證與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擔保并存,則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xiàn)債權,也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根據這條規(guī)定,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保證與物的擔保居于同一清償順序,債權人既可以要求保證人法律教育網,原創(chuàng)承擔保證責任,也可以對擔保物行使擔保物權。
    (4)在保證與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擔保并存的情況下,如果其中一人承擔了保證責任,則只能向債務人追償,不能向另外一個擔保人追償。
    2.【問題】物權合同和物權行為。
    【解答】在物權法中,擔保物權合同與擔保物權本身的效力已經得到區(qū)分,二者可以分離,而非擔保法中的合一。在物權法下,擔保物權合同一般自合同成立時生效,而物權自登記時設立(在需要登記時)。
    第十五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第十四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fā)生效力。
    第一百八十七條: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guī)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guī)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第二百二十七條:以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有關主管部門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
    3.【問題】可以抵押的財產范圍。
    【解答】《物權法》第180條規(guī)定了可以用以抵押的財產范圍:
    (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地上附著物包括尚未與土地分離的農作物,但當事人以農作物和與其尚未分離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的,土地使用權部分的抵押無效。因為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屬于耕地的范疇,根據法律規(guī)定,不屬于可以抵押的財產。(《物權法》第184條規(guī)定)
    (2)建設用地使用權。對于建筑和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抵押,結合《物權法》第182條的規(guī)定,要注意幾點:第一,以建筑物抵押的,該建筑物占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同時抵押。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將抵押時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時抵押。|法律 教育 網原創(chuàng)|即“地隨房走房隨地走,房地一體”即使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規(guī)定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建筑物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財產視為一并抵押。第二,如果以城市房地產設定抵押的,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屬于抵押物。抵押權實現(xiàn)時,可以依法將該土地上新增的房屋與抵押物一同變價,但對新增房屋的變價所得,抵押權人無權優(yōu)先受償。第三,鄉(xiāng)鎮(zhèn)、村企業(yè)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以鄉(xiāng)鎮(zhèn)、村企業(yè)的廠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并抵押。
    (3)以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注意的是,《物權法》頒布以前的《擔保法》強調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應當取得發(fā)包人的同意。根據《物權法》第178條的規(guī)定,凡是與《物權法》不一致的,以物權法為準。因此以此項財產設定抵押,不再強調發(fā)包人同意這個構成要件。
    (4)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同時《物權法》第181條規(guī)定,經當事人書面協(xié)議,企業(yè)、個體工商房、農業(yè)生產經營者可以將現(xiàn)有的以及將有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抵押權的情形,全權人有權就實現(xiàn)抵押權時的動產優(yōu)先受償。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根據這條規(guī)定抵押的,不得對抗正常經營活動中已支付合理價款并取得抵押財產的買受人。(《物權法》第189條,同樣規(guī)定了浮動抵押:企業(yè)、個體工商戶、農業(yè)生產經營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guī)定的動產抵押的,應當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guī)定抵押的,不得對抗正常經營活動中已支付合理價款并取得抵押財產的買受人。)
    (5)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另外,《擔保法解釋》第47條規(guī)定,依法獲準尚未建造的或者正在建造中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也屬于可抵押的標的物。
    (6)交通運輸工具。
    (7)法律、行政法規(guī)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另外法律還特別規(guī)定,抵押人可以將前面七項內容的財產一并抵押。
    4.【問題】抵押物的登記。
    【解答】抵押物登記的效力有兩種形式:
    (1)登記是抵押權的生效條件根據《物權法》第187條的規(guī)定,如果以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建設用地使用權,以及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正在建造的建筑物這四種財產設定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以登記作為生效條件的抵押應當注意幾點:[法律 教育 網原創(chuàng)]第一,對上述財產進行抵押的,必須履行登記手續(xù),才能設立抵押權;未經登記,抵押合同不能生效,抵押權不能產生。第二,抵押物登記記載的內容與抵押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的,以登記記載的內容為準。第三,法律規(guī)定登記生效的抵押合同簽訂后,抵押人違背誠信拒絕辦理抵押登記導致債權人受損的,抵押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登記為對抗第三人的效力當事人以《物權法》第180條規(guī)定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交通運輸工具設定抵押,或者以《物權法》第189條規(guī)定的動產設定抵押,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因此對這些財產是否進行抵押登記,完全由當事人決定。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成立并生效,并對當事人產生拘束力。只是如果沒有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5.【問題】應收賬款的質押。
    【解答】根據《物權法》第228條的規(guī)定,以應收賬款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征信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應收賬款出質后,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xié)商同意的除外。出質人轉讓應收賬款所得的價款,應當向質權人[法律 教育網原創(chuàng)]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需要注意的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或者公路渡口等不動產收益權實際上就是應收賬款的一種。
    6.【問題】怎樣理解留置中占有的動產與債權有牽連關系?
    【解答】占有的動產與債權有牽連關系是指依合同占有的物是債權發(fā)生的原因。《物權法》第231條規(guī)定,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yè)之間留置的除外。企業(yè)之間的留置不以牽連為要件,比如甲企業(yè)將一批貨物放在乙企業(yè)處保管,后來甲乙之間有產生了借款合同,此時甲沒有償還借款,同時甲向乙要求運出貨物,乙可以以甲未歸還借款為由,留置貨物對此注意兩點:第一,以現(xiàn)有的法律規(guī)定來看,不再強調在特定的合同關系中適用留置權,只要是在同一法律關系中債權都可以成立留置權。第二,企業(yè)之間留置的財產,可以不與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
    7.【問題】保證人的追償權。
    【解答】保證人的追償權,是指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可以向主債務人請求償還的權利。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對債權人與保證人之間的關系來說,屬于履行保證義務。但對主債務人與保證人之間的關系來說,屬于清償他人(主債務人)的債務,因此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保證人的追償權是請求權的一種,因此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為2年,從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完畢時起算。
    在共同保證合同中,保證人追償權的行使應區(qū)分不同的情況:(1)如果是按份共同保證,保證人只能就自己的保證責任份額向主債務人追償。如果保證人承擔的保證責任大于其約定的保證份額的,大于部分不得向主債務人主張追償。在按份共同保證中,保證人不得向其他保證人追償。(2)如果屬于連帶共同保證,每一個保證人都有義務向債權人履行全部保證債務。各保證人履行保證債務后,應當先向主債務人追償。向債務人不能追償的部分,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
    《擔保法》第32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后,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保證人可以參加破產財產分配,預先行使追償權”。有兩種情況,第一,主債務人破產時,已經履行保證債務的保證人可以其求償權作為破產債權,參加破產程序。第二,主債務人破產時,保證人并未實際履行保證債務,以將來追償權作為破產債權,參加破產程序。此處不考慮保證為一般保證還是連帶保證。因為在連帶責任保證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以要求保證人或者主債務人任何一方首先履行義務;而在一般保證的情況下,如果主債務人破產,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喪失先訴抗辯權。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債務人破產,既未申報債權也未通知保證人,i法律 教育網 原創(chuàng)i致使保證人不能預先行使追償權的,保證人在該債權在破產程序中可能受償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8.【問題】如何理解“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與主債務的訴訟時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的,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同時中止?!保?BR>    【解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理解:
    (1)因為一般保證中的保證人具有先訴抗辯權,保證人在債權人未就主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zhí)行而無效果之前,可以拒絕債權人要求其履行保證債務,但是連帶保證的保證人不享有這一權利,所以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訴訟時效中斷;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訴訟時效不中斷;否則不利于保證債權人的利益。
    (2)而訴訟時效的中止是由于客觀的原因導致的,所以一般保證與連帶保證的保證人的保證責任的訴訟時效也會中止,否則不利于債權人的利益的保護。
    例如:1998年9月30日,被告甲以養(yǎng)殖業(yè)需資金為由向原告某信用合作社借款2萬元,借款期限從1998年9月30日起至1999年3月1日止,乙為該借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保證期間為二年。原告與甲、乙簽訂保證借款合同一份。借款到期后,因被告甲長期在外,下落不明,無法清償債務。
    在該案例中,保證合同為連帶責任保證,由于信用社既可以向甲提起訴訟,也可以要求乙承擔保證責任,所以信用社向甲提起訴訟的,主債務的訴訟時效中斷,但是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不中斷,還要繼續(xù)計算。因為主債務訴訟和保證的訴訟是彼此獨立的,可以由債權人自行選擇。
    如果該例中,乙提供的是一般保證的話,那么根據規(guī)定,在債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且就強制執(zhí)行仍不能償還前,不能向保證人要求清償,這是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也就是說,此時主債務的訴訟與保證的訴訟相聯(lián)系的,不是獨立的,因此,法律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規(guī)定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
    9.【問題】受限制的保證合同當事人。
    【解答】保證合同當事人為保證人和債權人。債權人可以是一切享有債權之人,自然人、法人抑或其他組織,均無不可。雖然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均可以為保證人,但仍有很多限制,主要有:
    (1)主債務人不得同時為保證人。如果主債務人同時為保證人,意味著其責任財產未增加,保證的目的落空。
    (2)國家機關原則上不得為保證人。但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國家機關可以為保證人。
    (3)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不得作保證人。但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可以擔任保證人。
    (4)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不得擔任保證人。
    (5)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原則上不得擔任保證人。但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保證。
    (6)保證人必須有代為清償債務的能力。但根據《擔保法解釋》第14條的規(guī)定,不具有完全代償能力的主體,只要以保證人身份訂立保證合同后,就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10.【問題】保證合同的無效和可撤銷。
    【解答】按照《擔保法》和《擔保法解釋》的規(guī)定,保證合同可由下述原因而歸于無效:
    (1)法人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保證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5條第2款的規(guī)定處理,具體責任應按《擔保法解釋》第7條、第8條規(guī)定處理。
    (2)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證人為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的,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白行承擔。債權人不知保證人為企業(yè)法人的職能部門,因此造成的損失,可以參照《擔保法》第5條第2款的規(guī)定和第29條的規(guī)定處理。
    (3)合同債權人一方或債權人與債務人雙方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惡意串通,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
    (4)國家機關未經國務院批準而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保證合同無效。
    (5)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保證合同無效。
    (6)主債務人欺詐,脅迫保證人,且債權人知情的,保證無效。
    保證人、主債務人惡意串通的保證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如果主債權人撤銷此合同,則保證人、主債務人對主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主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時,作為從合同的保證合同也喪失法律效力。此時債權人、債務人、保證人應當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只有保證人、主債務人惡意串通時的保證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上述所有其他情況均屬于無效合同。
    第二,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如果法*法律教育網原創(chuàng)*人的書面授權范圍不明,法人的分支機構應當對保證合同約定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yè)法人承擔民事責任。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后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企業(yè)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29條的規(guī)定處理。
    【法律教育網www.chinalawedu.com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法律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