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集體訴訟案開庭 家長被“限制”入庭

字號:

西安88名學生被認定為“高考(Q吧)移民” 并被取消報名資格 部分學生狀告當?shù)亟逃块T———
    今天上午9時,12名學生訴陜西西安市招生辦及灞橋區(qū)招生辦取消其高考報名資格一案,在灞橋區(qū)人民法院開庭。這是國內(nèi)就高考移民問題發(fā)生的第一個訴訟。
    今年1月底,西安88名高三學生因“戶籍或?qū)W籍在陜西不滿三年”,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為“高考移民”,并被取消了高考報名資格。
    此后,多名家長一起和當?shù)亟逃块T進行了多次溝通,但溝通無果。于是,其中12名家長選擇了行政訴訟,請求恢復這些學生在陜西高考報名的資格。4月18日,西安市灞橋區(qū)人民法院受理此案。
    名詞解釋
    高考移民:指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報名前利用省際間的錄取分數(shù)線的差異,通過辦理非正常戶口遷移手續(xù),在分數(shù)線較低的省份獲取報考資格和較多的錄取機會。
    庭前采訪
    家長申請 先讓考生參加高考被駁回
    今天參加訴訟的一位家長油女士告訴本報記者,5月4日,考慮到法院處理案件要遵守一定程序,但高考時間是固定的,為避免出現(xiàn)難以彌補的后果,考生家長委托律師提交了一份申請。
    這些考生家長要求停止執(zhí)行灞橋區(qū)招生辦作出的取消部分考生報名資格的具體行政行為,先讓考生參加高考,再等待法院的判決。5月9日,灞橋區(qū)人民法院作出書面答復,稱不接受這一申請。
    西安招辦 鼓勵經(jīng)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今早,西安市招生辦高招部王姓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今年1月底,灞橋區(qū)教育部門已通知這些考生,他們當時回原籍報考還來得及,但是他們不愿意回去。
    “我們鼓勵他們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我們遵從法院的判決。”該工作人員說。
    灞橋區(qū)招生辦認為,12名學生戶口均屬非正常轉(zhuǎn)入西安。這12人都是通過其父母在西安購房將戶口落在西安的,而這12名考生及其家長均未在西安居住,至今父母一方仍為河南省常住戶口,且有工作和住房。
    這些學生的父母在西安買房是為了將考生戶口遷入西安參加高考,這12人中有5人是在西安市高考網(wǎng)上報名期間才遷進來的,其目的不言而喻。
    庭審現(xiàn)場
    公開審理 旁聽家長卻被“限制”進入
    今天上午8時30分左右,參加訴訟的學生家長潘先生告訴記者,因該案原定公開審理,除了12位原告家長到了庭審現(xiàn)場外,一些被取消報名資格但未參加訴訟的家長也來到現(xiàn)場旁聽。
    但法庭卻以座位有限為由,采取限制人數(shù)的方式不讓旁聽人進入,考生家長只有父親或母親一方進入。
    律師認定 取消考試資格無法律依據(jù)
    原告代理律師、河南亞太人律師事務所律師常伯陽告訴本報記者,這次訴訟的重點是要招生部門撤銷原決定,讓12名學生在西安參加高考。
    常伯陽說,西安市招生辦沒有任何法律依據(jù)和事實依據(jù)證明這些孩子的戶口屬非正常遷移,他們只是主觀上認為這些學生是鉆了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地區(qū)差異的空子。事實上,好多孩子的家長在西安已好多年,一些孩子也是從小學就在西安上學,只是才落戶西安。
    維權證據(jù) 學生原籍分數(shù)線低于西安
    據(jù)悉,原籍為新疆、青海、內(nèi)蒙古、甘肅、重慶等地的被取消考試資格的學生,高考分數(shù)線反而比陜西低,這證明這些學生不是為了分數(shù)線差異優(yōu)勢選擇去西安參加高考的。
    “如果因此影響學生的考試和入學,這些部門必須要承擔賠償?shù)蓉熑?。”常伯陽說。 (朱治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