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法條」
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nèi),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
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相關法條」 《民通意見》第172~177條。
「意思分解」
訴訟時效中止與中斷制度為司法考試難點與熱點,應予重視。
1關于訴訟時效期間中止,應注意:
(1)訴訟時效中止事由采法定主義,包括:①不可抗力;②其他障礙。依司法解釋,包括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喪失行為能力等(《民通意見》第172條)。
(2)可中止的時間
限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nèi)。
(3)法律效果
①中止事由發(fā)生前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等到時效再進行時,前后期間合并計算;
②在民法的權利最長保護期限內(nèi),訴訟時效中止的持續(xù)時間并無限制。
2關于訴訟時效中斷,應注意:
(1)中斷事由
①提起訴訟。應對“訴訟”作最廣義的解釋。既包括民訴法上的一切權利主張形式,如起訴、應訴、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申請支付令、申報破產(chǎn)債權、申請強制執(zhí)行等;也包括依其他法定的爭議解決程序提出權利主張,如申請仲裁、請求行政機關處理;也包括向人民調(diào)解委員會提出保護民事權利請求等等(《民通意見》第173、174條)。
②當事人一方提出請求。
③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
(2)法律效果
①中斷事由發(fā)生前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等到中斷事由消除時,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②在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最長保護期限內(nèi),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shù)不限。
「不要混淆」
1嚴格區(qū)分訴訟時效中止與中斷的區(qū)別。
2對于“20年”最長保護期限,可適用時效延長,但不適用時效中止、中斷。(《民通意見》第175條)。
3訴訟時效中斷事由之一——“起訴”,應作最寬泛的理解,其外延不僅僅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還包括上述申請仲裁等行為,但以下三種情形,雖有起訴行為,但不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1)自動撤訴;
(2)駁回起訴;
(3)不予受理。
作為中斷另一事由的債務人“同意履行債務”,即“承認”,還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提供新?lián)?;?BR> (2)提出還款計劃;
(3)返還利息;
(4)請求延期還款等。
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nèi),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
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相關法條」 《民通意見》第172~177條。
「意思分解」
訴訟時效中止與中斷制度為司法考試難點與熱點,應予重視。
1關于訴訟時效期間中止,應注意:
(1)訴訟時效中止事由采法定主義,包括:①不可抗力;②其他障礙。依司法解釋,包括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喪失行為能力等(《民通意見》第172條)。
(2)可中止的時間
限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nèi)。
(3)法律效果
①中止事由發(fā)生前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等到時效再進行時,前后期間合并計算;
②在民法的權利最長保護期限內(nèi),訴訟時效中止的持續(xù)時間并無限制。
2關于訴訟時效中斷,應注意:
(1)中斷事由
①提起訴訟。應對“訴訟”作最廣義的解釋。既包括民訴法上的一切權利主張形式,如起訴、應訴、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申請支付令、申報破產(chǎn)債權、申請強制執(zhí)行等;也包括依其他法定的爭議解決程序提出權利主張,如申請仲裁、請求行政機關處理;也包括向人民調(diào)解委員會提出保護民事權利請求等等(《民通意見》第173、174條)。
②當事人一方提出請求。
③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
(2)法律效果
①中斷事由發(fā)生前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等到中斷事由消除時,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②在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最長保護期限內(nèi),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shù)不限。
「不要混淆」
1嚴格區(qū)分訴訟時效中止與中斷的區(qū)別。
2對于“20年”最長保護期限,可適用時效延長,但不適用時效中止、中斷。(《民通意見》第175條)。
3訴訟時效中斷事由之一——“起訴”,應作最寬泛的理解,其外延不僅僅指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還包括上述申請仲裁等行為,但以下三種情形,雖有起訴行為,但不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1)自動撤訴;
(2)駁回起訴;
(3)不予受理。
作為中斷另一事由的債務人“同意履行債務”,即“承認”,還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提供新?lián)?;?BR> (2)提出還款計劃;
(3)返還利息;
(4)請求延期還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