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知識點比較:所有權轉移與風險轉移、孳息

字號:

一、所有權轉移
    合同法第133條確立了所有權轉移時間: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一)標的物轉移原則
    1、動產(chǎn)適用交付主義,動產(chǎn)自交付之日發(fā)生轉移。這里的動產(chǎn)包括汽車、輪船、飛機等特殊動產(chǎn)。
    2、不動產(chǎn)適用登記主義,不動產(chǎn)自登記之日所有權發(fā)生轉移。注意:房屋買賣合同,合同依法成立即為有效,不管不動產(chǎn)是否進行了登記。換言之,登記不是房屋買賣合同生效的要件,而是房屋所有權轉移的生效要件。一定要二者區(qū)分開來,這也是導致以一房二買,一女二嫁法律教 育網(wǎng)的重要原因。如,甲與乙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將房屋交付給乙,但沒有進行登記。這時,丙聽說甲要買房子,于是也提出購買甲的房屋,甲與丙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并且進行了房屋過戶登記。分析:根據(jù)上面的原理,我們知道,甲乙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甲丙簽訂的房屋買賣法 律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合同,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要求,因此,都是合法法 律教育網(wǎng)有效的。千萬不要以為甲乙的房屋買賣合同沒有進行房屋過戶登記而認定合同無效。這是錯誤的,在本案中,兩份買賣合同都是有效的,丙因為進行了登記,因此取得房屋所有權,而對于乙來說,只能根據(jù)合同請求甲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其損失。
    3、所有權保留買賣合同中,標的物所有權自買受人交清最后一筆款項時移轉給買受人。
    4、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合同倡導契約自由,一般情況下,只要法律沒有作強制性規(guī)定,都允許當事人約定,而且有約定的,優(yōu)先約定。合同當事人可以對標的物所有權約定自合同成立時移轉。這里的標的物必須是特定物。如收藏家甲在畫家乙法律教育 網(wǎng)家中看到一幅畫,與乙達成買賣協(xié)議,協(xié)議中法 律教育網(wǎng)特別約定合同成立時該畫所有權即移轉給甲,即屬此例。此案中若甲第三天來取畫,發(fā)現(xiàn)乙已于前一天將畫賣給第三人丙且丙已取得該畫。甲可對丙行使物上追及權收回該畫,并有權請求乙承擔侵權責任。因為乙的行為并非一物二賣,而是典型的無權處分行為(第51條)。當然,若丙系善意第三人,得以善意取得對抗甲。
    (二)交付的方式
    1、現(xiàn)實交付,即出賣人將標的物置于買受人的實際控制之下,即標的物直接占有的移轉。此為交付的常態(tài)。
    2、觀念交付。觀念交付又分為三種:①擬制交付。即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以代替標的物的現(xiàn)實交付的交付方式。標的物的單證,即物權憑證,包括倉單、提單等。②簡易交付。即買賣合同訂立前,買受人已經(jīng)通過租賃、借用、保管等合同關系實際占有標的物,標的物的法律教 育網(wǎng)交付系于合同生效的交付方式(第140條)。③占有改定。即由雙方當事人簽訂協(xié)議,使買受人取得標的物的間接占有,以代替標的物直接占有的移轉的交付方式。我國《合同法》未確認這種交付方式,這里僅作學理探討。我國《合同法》分別于第133、135、140條確認了現(xiàn)實交付、指示交付與簡易交付三種交付方式。
    3、現(xiàn)實交付依交貨方式的不同,可以再分為三種情形:(1)送貨上門。即由出賣人送運貨物到買受人處,此時貨交買受人處才算完成交付。(2)上門提貨。即由買受人到出賣人處取走貨物,此時貨物運出出賣人處即算完成交付。(3)代辦托運。即由出賣人代理買受人與承運人訂立運送合同,買受人承擔運費的交付方式。此時出賣人將貨物交給承運人即算完成交付。
    二、風險轉移
    合同法第142條確立了風險轉移的基本原則: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風險負擔,是指非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原因,標的物發(fā)生的毀損滅失的損失承擔。
    注意:風險轉移采取交付主義,不僅適用于動產(chǎn),而且也適用不動產(chǎn)。
    (一)交付主義:不同交付方式下的風險負擔:
    1、現(xiàn)實交付情形下,若為送貨上門,自貨交買受人處時轉移風險給買受人;若為上門提貨,自貨出出賣人處時轉移風險給買受人;若為代辦托運,自貨交承運人時轉移風險給買受人。
    2、指示交付情形下,自物權憑證交付給買受人時轉移風險給買受人。
    3、簡易交付情形下,自合同生效時轉移風險給買受人。
    (二)例外
    1、第143條,因買受人原因交貨遲延的;
    2、第148條,出賣人瑕疵履行的;
    3、第144條,路貨買賣;
    4、第145條,交貨地點不明確的;
    5、第146條,買受人受領遲延的。
    另外,注意兩個問題:出賣人未交付物權憑證以外的標的物單證、資料的,不影響風險負擔轉移(第147條)。買受人承擔風險負擔的,不影響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第149條)。
    (三)不能混淆
    1、在所有權保留買賣合同中,可能會出現(xiàn)風險負擔人與物的所有權人并不一致的情形,這正體現(xiàn)了交付主義與所有權人主義立法規(guī)則的差別。比如,甲賣牛一頭給法 律教育網(wǎng)乙,6月1日交貨,牛款1800元,約定乙半年內(nèi)每月付款300元,付清最后一筆款項后,牛的所有權歸乙。結果7月1日這天牛被雷擊而死。此時風險負擔歸乙,但牛的真正所有權人卻是甲。
    2、試用買賣中的風險負擔規(guī)則也值得重視
    如,甲于5月20日交付一輛奔馳車供乙試用,試用期2周,下面以次為例分析如下:
    (1)在試用期間,發(fā)生風險,應由甲負擔;
    (2)試用期屆滿,乙表示買下,其后發(fā)生風險,應由乙負擔;
    (3)試用期屆滿,乙未作任何表示,其后發(fā)生風險,應由乙負擔;
    (4)試用期屆滿,乙表示不購買,甲未當即取回,其后發(fā)生風險,應歸甲承擔
    提示:試用期屆滿,乙表示購買(或不作任何表示),二人之間的買賣即告成立,此時發(fā)生簡易交付,故以此時間點來確定風險負擔規(guī)則。
    3、在簡易交付場合下,往往合同的成立與生效,交付的完成,所有權的轉移,風險負擔的轉移等四個法律現(xiàn)象,是一并發(fā)生的。
    三、孳息
    孳息采交付主義,交付前產(chǎn)生的歸出賣人,交付后產(chǎn)生的歸買受人。如,甲賣一頭牛給乙,交付后第三天乙將牛殺了出賣,發(fā)現(xiàn)有牛黃,那么,該牛黃歸乙所有。這里的產(chǎn)生,并不是說形成,而是說已經(jīng)
    所有權保留特約的買賣合同中,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買受人后仍保有所有權,買受人在交清最后一筆貸款后始得到標的物所有權。那么在標的物交付后至交清最后一筆款項前的這一段期間內(nèi),標的物所產(chǎn)生的孳息應歸買受人所有,而不是歸法律 教育網(wǎng)出賣人(所有權人)所有。所以說,對孳息歸屬權采交付主義與所有權人主義的差別,典型地體現(xiàn)在所有權保留的買賣合同中。
    共同點:所有權轉乙、風險承擔、孳息歸屬采交付主義,都僅僅適用于買賣、互易、贈與等轉移所有權的合同中,而不可擴展于其他合同類型中。如在租賃、借用、保管合同中,標的物所有權轉乙、風險負擔、所生孳息當然應歸所有權人所有,而不適用什么交付主義。如在法律 教育網(wǎng)質(zhì)押合同中,如果約定合同期滿所有權發(fā)生轉移,視為流質(zhì),質(zhì)押合同無效,因此,所有權不發(fā)生轉移。質(zhì)物因不可抗力發(fā)生的風法 律教育網(wǎng)險,由所有權人承擔。抵押期間,質(zhì)押物所生孳息當然也應歸所有權人(出質(zhì)人)所有,而不當歸占有人(質(zhì)權人所有),后者僅僅有“收取”(占有)而無“所有”權。
    〖法律教育網(wǎng)www.chinalawedu.com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法律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