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jié)結構吊裝工程施工
結構吊裝工程是裝配式結構工程施工的主要分項工程之一,其施工特點如下:
(1)受預制構件的類型和質(zhì)量影響大。
(2)正確選用起重機機具是順利完成吊裝任務的保障。
(3)構件的應力狀態(tài)變化復雜
(4)高空作業(yè)多,容易發(fā)生工傷事故,因此必須加強安全技術措施。
一、起重機具
(一)索具設備
索具設備包括鋼絲繩、吊索、卡環(huán)、橫吊梁、卷揚機、錨碇等。
鋼絲繩是起重機械中用于懸吊、牽引或捆縛重物的物件。吊索是一種用鋼絲繩制成的吊裝索具。吊索主要用于綁扎構件以便起吊??ōh(huán)(卸甲)用于吊索之間或吊索與構桿吊環(huán)之間的連接,固定和扣緊吊索。橫吊梁又稱鐵扁擔,主要用于柱和屋架等的吊裝。
常用的橫吊梁包括以下幾種:滑輪橫吊梁,用于8t以下的柱子吊裝;鋼板橫吊梁,用于10t 以下的柱子吊裝;桁架橫吊梁,用于雙機抬吊安裝柱子;鋼管橫吊梁,用于屋架吊裝。卷揚機又稱絞車,是結構吊裝中最常用的工具。錨碇又稱地錨,是用來固定纜風繩和卷揚機的,它是保證把桿穩(wěn)定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題:索具設備卡環(huán)(卸甲)用于[ ]
A. 吊索之間的連接
B. 吊索與構桿吊環(huán)之間的連接。
C. 固定和扣緊吊索
D. 懸吊重物
E. 牽引重物
答案:A.B.C.
分析:索具設備包括鋼絲繩、吊索、卡環(huán)、橫吊梁、卷揚機、錨碇等,卡環(huán)(卸甲)用于吊索之間或吊索與構桿吊環(huán)之間的連接,固定和扣緊吊索。鋼絲繩是起重機械中用于懸吊、牽引或捆縛重物的物件。
(二)起重機械
結構吊裝工程中常用的起重機械有自行桿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和桅桿式起重機等。自行桿式起重機包括履帶式起重機、汽車式起重機和輪胎式起重機等。
1.履帶式起重機
履帶式起重機由行走裝置、回轉機構、機身及起重桿等組成。采用鏈式履帶的行走裝置,對地面壓力大為減小,裝在底盤上的回轉機構使機身可回轉360º。機身內(nèi)部有動力裝置、卷揚機及操縱系統(tǒng)。它操作靈活,使用方便,起重桿可分節(jié)接長,在裝配式鋼筋混凝土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中得到廣泛的使用。其缺點是穩(wěn)定性較差,未經(jīng)驗算不宜超負荷吊裝。
履帶式起重機的主要參數(shù)有三個: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半徑R。
例題:履帶式起重機的主要參數(shù)有[ ]
A. 起重半徑
B. 起重量
C. 起重力矩
D. 起重高度
E. 整機質(zhì)量
答案:A.BD
分析:履帶式起重機的主要參數(shù)有三個: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半徑R。
2.汽車起重機
汽車起重機是一種將起重作業(yè)部分安裝在通用或專用汽車底盤上,具有載重汽車行駛性能的輪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的主要技術性能有起重量、整機質(zhì)量、吊臂全伸長度、吊臂全縮長度、起重高度、最小工作半徑、起升速度、行駛速度等。汽車起重機作業(yè)時,必須先打開支腿,以增大機械的支承面積,保證必要的穩(wěn)定性。因此,汽車起重機不能負荷行駛。汽車起重機機動靈活性好,能夠迅速轉移場地,廣泛用于土木工程。
3.輪胎起重機
輪胎起重機不采用汽車底盤,而另行設計軸距較小的專門底盤。其構造與履帶式起重機基本相同,只是底盤上裝有可伸縮的支腿,起重時可使用支腿以增加機身的穩(wěn)定性,并保護輪胎。輪胎起重機的優(yōu)點是行駛速度較高,能迅速地轉移工作地點或工地,對路面破壞小。但這種起重機不適合在松軟或泥濘的地面上工作。輪胎起重機的主要技術性能有額定起重量、整機質(zhì)量、起重高度、最小回轉半徑、起升速度等。
4.塔式起重機
塔式起重機在多層及高層結構吊裝和垂直運輸中得到廣泛應用。下面簡要介紹常用的軌道式、爬升式、附著式塔式起重機。
(1)軌道式塔式起重機。軌道式塔式起重機是土木工程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起重機。它可帶重行走,作業(yè)范圍大,非生產(chǎn)時間少,生產(chǎn)效率高。軌道式塔式起重機的主要性能有:吊臂長度、起重幅度、起重量、起升速度及行走速度等。
(2)爬升式塔式起重機。爬升式起重機的優(yōu)點是:起重機以建筑物作支承,塔身短,起重高度大,而且不占建筑物外圍空間。缺點是:司機作業(yè)往往不能看到起吊全過程,需靠信號指揮,施工結束后拆卸復雜,一般需設輔助起重機拆卸。
(3)附著式塔式起重機。附著式塔式起重機多為小車變幅,因起重機械在結構近旁,司機能看到吊裝的全過程,自身的安裝與拆卸不妨礙施工過程。
二、混凝土結構吊裝
混凝土結構吊裝分為構件吊裝和結構吊裝兩大類。其中,構件的吊裝包括構件的制作、運輸、堆放、吊裝;結構吊裝分為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和多層裝配式框架結構吊裝。
(一)預制構件吊裝工藝
1.預制構件的制作和運輸
預制構件如柱、屋架、梁、橋面板等一般在現(xiàn)場預制或工廠預制。在許可的條件下,預制時盡可能采用疊澆法,重疊層數(shù)一般不超過4層,上、下層間應做好隔離層,上層構件的澆筑應等到下層構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30%以后才可進行。
對構件運輸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是:如設計無規(guī)定時,不應低于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75%。
2.構件的平面布置
預制構件的堆放應考慮便于吊升及吊升后的就位,特別是大型構件,應做好構件堆放的布置圖,以便一次吊升就位,減少起重設備負荷開行。對于小型構件,常采用隨吊隨運的方法。
3.預制構件的吊裝
(1)柱的吊裝。
1)柱的綁扎。柱身綁扎點數(shù)和綁扎位置,要保證柱在吊裝過程中受力合理,不發(fā)生變形或裂縫而折斷。一般中、小型柱綁扎一點;重型柱或配筋少而細長的柱常綁扎兩點甚至兩點以上以減少柱的吊裝彎矩。必要時,需經(jīng)吊裝應力和裂縫控制計算后確定。一點綁扎時,綁扎位置在牛腿下面。
按柱吊起后柱身是否能保持垂直狀態(tài),分為斜吊法和直吊法,相應的綁扎方法有:斜吊綁扎法和直吊綁扎法。斜吊綁扎法用于柱的寬面抗彎能力滿足吊裝要求時,此法無須將預制柱翻身,但因起吊后柱身與杯底不垂直,對線就位較難;直吊綁扎法用于柱寬面抗彎能力不足,必需將預制柱翻身后窄面向上,剛度增大,再綁扎起吊。它需要較長的起重桿。
2)柱的起吊。柱的起吊方法,按柱在吊升過程中柱身運動的特點分為旋轉法和滑行法;按使用起重機的數(shù)量,有單機起吊和雙機抬吊。單機起吊的工藝如下:
① 旋轉法。起重機邊起鉤、邊旋轉,使柱身繞柱腳旋轉而逐漸吊起的方法稱為旋轉法。其要點是保持柱腳位置不動,并使柱的吊點、柱腳中心和杯口中心三點共圓。其特點是柱吊升中所受需動較小,但對起重機的機動性要求高。一般采用自行式起重機。
②滑行法。起吊時起重機不旋轉,只起升吊鉤,使柱腳在吊鉤上升過程中沿著地面逐漸向前滑行,直至柱身直立的方法稱為滑行法。其要點是柱的吊點要布置在杯口旁,并與杯口中心兩點共圓弧。其特點是起重機只須轉動吊桿,即可將柱子吊裝就位,較安全,但滑行過程中柱子受震動。故只有起重機場地受才采用此法。
3)柱的就位和臨時固定。柱腳插入杯口后,使柱的安裝中心線對準杯口的安裝中心線(吊裝準線),然后用八個楔塊從柱四周插入杯口,打緊將柱臨時固定。吊裝重型、細長柱時,除采用以上措施進行臨時固定外,必要時增設纜風繩拉錨。
4)柱的校正。柱的校正包括平面定位軸線、標高和垂直度的校正。
5)柱的最后固定。柱底部四周與基礎杯口的空隙之間,澆筑細石混凝土,搗固密實,使柱的底腳完全嵌固在基礎內(nèi)作為最后固定。灌筑工作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先澆至楔塊底面,待混凝土強度達到25%設計強度后,拔去楔塊再第二次灌筑混凝土至杯口頂面。
(2)吊車梁的吊裝。吊車梁的吊裝須在柱子最后固定好,接頭混凝土達到70%設計強度后進行。吊車梁的綁扎應使吊鉤對準吊車梁的重心,起吊后使構件保持水平。吊車梁就位時應緩慢落下,爭取使吊車梁中心線與支承面的中心線能一次對準,并使兩端擱置長度相等。吊車梁的校正,應在屋蓋結構構件校正和最后固定后進行。校正的內(nèi)容有:中心線對定位軸線的位移、標高、垂直度。
(3)屋蓋的吊裝。屋蓋構件包括屋架(或屋面梁)、屋架上下弦水平支撐和垂直支撐、天溝板和屋面板、天窗架和天窗側板等。屋蓋的吊裝一般都按節(jié)間逐一依次采用綜合吊裝法。吊裝的施工順序是:綁扎、扶直堆放、吊升、就位、臨時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
(2)吊車梁的吊裝。吊車梁的吊裝須在柱子最后固定好,接頭混凝土達到70%設計強度后進行。
(3)屋蓋的吊裝。屋蓋的吊裝一般都按節(jié)間逐一依次采用綜合吊裝法。吊裝的施工順序是:綁扎、扶直堆放、吊升、就位、臨時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
(二)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
1.起重機械選擇與布置
(1)起重機械選擇??蛇x擇的機械有履帶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或自升式塔式起重機等。履帶式起重機適于安裝4層以下結構,塔式起重機適于4~10層結構,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適于10層以上結構。因此,要保證所選擇的起重機的三個工作參數(shù):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幅度R均應滿足結構吊裝的要求。
例題:起重機械選擇正確的是[ ]
A. 塔式起重機適于4~12層結構
B. 塔式起重機適于4~10層結構
C. 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適于12層以上結構。
D. 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適于10層以上結構。
E. 要保證所選擇的起重機的三個工作參數(shù):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幅度R均應滿足結構吊裝的要求
答案:B. .D.E
分析:履帶式起重機適于安裝4層以下結構,塔式起重機適于4~10層結構,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適于10層以上結構。因此,要保證所選擇的起重機的三個工作參數(shù):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幅度R均應滿足結構吊裝的要求。
(2)起重機的平面布置。起重機的布置方案主要根據(jù)房屋平面形狀、構件重量、起重機性能及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條件等確定。一般有四種布置方案單側布置、雙側或環(huán)形布置、跨內(nèi)單行布置和跨內(nèi)環(huán)形布置。
(1)單側布置。當房屋平面寬度較小,構件也較輕時,塔式起重機可單側布置。
(2)雙側布置。當建筑物平面寬度較大或構件較大,單側布置起重力矩滿足不了構件的吊裝要求時,起重機可雙側布置,每側各布置一臺起重機。
(3)跨內(nèi)單行和跨內(nèi)環(huán)形布置。如果工程不大,工期不緊,兩側各布置一臺塔吊將造成機械上的浪費。因此可環(huán)形布置,僅布置一臺塔吊就可兼顧兩側的運輸.
當建筑物四周場地狹窄,起重機不能布置在建筑物外側,或者由于構件較重、房屋較寬,起重機布置在外側滿足不了吊裝所需要的力矩時,可將起重機布置在跨內(nèi),其布置方式有跨內(nèi)單行布置和跨內(nèi)環(huán)行布置兩種。
2、結構吊裝方法與吊裝順序
(1)分件吊裝法。起重機在車間內(nèi)或沿著間外每開行一次,僅吊裝一種或兩種構件。通常分三次開行吊裝完全部構件:第一次開行,吊裝全部柱子,并加以校正及最后固定;第二次開行,吊裝全部吊車梁、連系梁及柱間支撐;第三次開行,分節(jié)間吊裝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及屋面支撐等。吊裝的順序見圖3.6.5。
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由于每次均吊裝同類型構件,可減少起重機變幅和索具的更換次數(shù),從而提高吊裝效率,能充分發(fā)揮起重機的工作能力,構件供應與現(xiàn)場平面布置比較簡單,也能給構件校正、接頭焊接、灌筑混凝土和養(yǎng)護提供充分的時間。缺點是:不能為后繼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較長。分件吊裝法是目前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中采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2)綜合吊裝法。起重機在車間內(nèi)每開行一次(移動一次),就分節(jié)間吊裝完節(jié)間內(nèi)所有各種類型的構件。目前較少采用。
例題:分件吊裝法的優(yōu)點是[ ]
A. 提高吊裝效率
B. 可減少起重機變幅和索具的更換次數(shù),
C. 增加起重機變幅和索具的更換次數(shù),
D. 能為后繼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
E. 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較長
答案:A.B .E
分析:分件吊裝法的優(yōu)點是:由于每次均吊裝同類型構件,可減少起重機變幅和索具的更換次數(shù),從而提高吊裝效率,能充分發(fā)揮起重機的工作能力,構件供應與現(xiàn)場平面布置比較簡單,也能給構件校正、接頭焊接、灌筑混凝土和養(yǎng)護提供充分的時間。缺點是:不能為后繼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較長。分件吊裝法是目前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中采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2006考題:與采用綜合吊裝法相比,采用分件法吊裝的優(yōu)點是(d)。
A.起重機開行路線短,停機點少
B.能為后續(xù)工序提供工作面
C.有利于各工種交叉平行流水作業(yè)
D.起重機變幅和索具更換次數(shù)少,吊裝效率高
三、大跨度屋蓋結構吊裝
工程中常用的吊裝方法有整體吊裝法、平移法、頂升法及提升法四種。
(一)大跨度屋蓋結構整體吊裝法施工
起重設備可用自行式起重機或桅桿式起重機。相對應的吊裝方法有多機抬吊法和桅桿吊升法兩種。
1.多機抬吊法
一般適用于重量不大和高度較低的屋蓋結構,特別是中小型網(wǎng)架結構。
2.桅桿吊升法
(二)大跨度屋蓋結構平移法施工
采用平移法可以使屋蓋結構吊裝與室內(nèi)施工同時進行,從而加快施工速度,特別是場地狹窄,起重機械無法出入時更為有效。根據(jù)平移方式的不同,平移法可分為滾動平移和滑動平移兩種。
(三)頂升法及提升法施工
頂升法和提升法的共同特點是:網(wǎng)架在地面進行總拼,然后用起重設備垂直地安裝到設計標高;區(qū)別是:頂升法的千斤頂位于網(wǎng)架之下,提升法的起重設備位于網(wǎng)架之上。
由于提升法和頂升法所采用的提升或頂升的設備較小,用小設備安裝大型結構,故是結構吊裝的一種有效施工方法。提升法適用于周邊支承的網(wǎng)架,頂升法適宜于點支承網(wǎng)架。
四、升板法施工
升板結構及其施工特點:柱網(wǎng)布置靈活,設計結構單一;各層板疊澆制作,節(jié)約大量模板;提升設備簡單,不用大型機械;高空作業(yè)減少,施工較為安全;勞動強度減輕,機械化程度提高;節(jié)省施工用地,適宜狹地施工;但用鋼量較大,造價偏高。
2001.升板法施工的特點是(D?。?。
A.需大型起重設備
B.高空作業(yè)多
C.用鋼量少
D.減少模板用量
結構吊裝工程是裝配式結構工程施工的主要分項工程之一,其施工特點如下:
(1)受預制構件的類型和質(zhì)量影響大。
(2)正確選用起重機機具是順利完成吊裝任務的保障。
(3)構件的應力狀態(tài)變化復雜
(4)高空作業(yè)多,容易發(fā)生工傷事故,因此必須加強安全技術措施。
一、起重機具
(一)索具設備
索具設備包括鋼絲繩、吊索、卡環(huán)、橫吊梁、卷揚機、錨碇等。
鋼絲繩是起重機械中用于懸吊、牽引或捆縛重物的物件。吊索是一種用鋼絲繩制成的吊裝索具。吊索主要用于綁扎構件以便起吊??ōh(huán)(卸甲)用于吊索之間或吊索與構桿吊環(huán)之間的連接,固定和扣緊吊索。橫吊梁又稱鐵扁擔,主要用于柱和屋架等的吊裝。
常用的橫吊梁包括以下幾種:滑輪橫吊梁,用于8t以下的柱子吊裝;鋼板橫吊梁,用于10t 以下的柱子吊裝;桁架橫吊梁,用于雙機抬吊安裝柱子;鋼管橫吊梁,用于屋架吊裝。卷揚機又稱絞車,是結構吊裝中最常用的工具。錨碇又稱地錨,是用來固定纜風繩和卷揚機的,它是保證把桿穩(wěn)定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題:索具設備卡環(huán)(卸甲)用于[ ]
A. 吊索之間的連接
B. 吊索與構桿吊環(huán)之間的連接。
C. 固定和扣緊吊索
D. 懸吊重物
E. 牽引重物
答案:A.B.C.
分析:索具設備包括鋼絲繩、吊索、卡環(huán)、橫吊梁、卷揚機、錨碇等,卡環(huán)(卸甲)用于吊索之間或吊索與構桿吊環(huán)之間的連接,固定和扣緊吊索。鋼絲繩是起重機械中用于懸吊、牽引或捆縛重物的物件。
(二)起重機械
結構吊裝工程中常用的起重機械有自行桿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和桅桿式起重機等。自行桿式起重機包括履帶式起重機、汽車式起重機和輪胎式起重機等。
1.履帶式起重機
履帶式起重機由行走裝置、回轉機構、機身及起重桿等組成。采用鏈式履帶的行走裝置,對地面壓力大為減小,裝在底盤上的回轉機構使機身可回轉360º。機身內(nèi)部有動力裝置、卷揚機及操縱系統(tǒng)。它操作靈活,使用方便,起重桿可分節(jié)接長,在裝配式鋼筋混凝土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中得到廣泛的使用。其缺點是穩(wěn)定性較差,未經(jīng)驗算不宜超負荷吊裝。
履帶式起重機的主要參數(shù)有三個: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半徑R。
例題:履帶式起重機的主要參數(shù)有[ ]
A. 起重半徑
B. 起重量
C. 起重力矩
D. 起重高度
E. 整機質(zhì)量
答案:A.BD
分析:履帶式起重機的主要參數(shù)有三個: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半徑R。
2.汽車起重機
汽車起重機是一種將起重作業(yè)部分安裝在通用或專用汽車底盤上,具有載重汽車行駛性能的輪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的主要技術性能有起重量、整機質(zhì)量、吊臂全伸長度、吊臂全縮長度、起重高度、最小工作半徑、起升速度、行駛速度等。汽車起重機作業(yè)時,必須先打開支腿,以增大機械的支承面積,保證必要的穩(wěn)定性。因此,汽車起重機不能負荷行駛。汽車起重機機動靈活性好,能夠迅速轉移場地,廣泛用于土木工程。
3.輪胎起重機
輪胎起重機不采用汽車底盤,而另行設計軸距較小的專門底盤。其構造與履帶式起重機基本相同,只是底盤上裝有可伸縮的支腿,起重時可使用支腿以增加機身的穩(wěn)定性,并保護輪胎。輪胎起重機的優(yōu)點是行駛速度較高,能迅速地轉移工作地點或工地,對路面破壞小。但這種起重機不適合在松軟或泥濘的地面上工作。輪胎起重機的主要技術性能有額定起重量、整機質(zhì)量、起重高度、最小回轉半徑、起升速度等。
4.塔式起重機
塔式起重機在多層及高層結構吊裝和垂直運輸中得到廣泛應用。下面簡要介紹常用的軌道式、爬升式、附著式塔式起重機。
(1)軌道式塔式起重機。軌道式塔式起重機是土木工程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起重機。它可帶重行走,作業(yè)范圍大,非生產(chǎn)時間少,生產(chǎn)效率高。軌道式塔式起重機的主要性能有:吊臂長度、起重幅度、起重量、起升速度及行走速度等。
(2)爬升式塔式起重機。爬升式起重機的優(yōu)點是:起重機以建筑物作支承,塔身短,起重高度大,而且不占建筑物外圍空間。缺點是:司機作業(yè)往往不能看到起吊全過程,需靠信號指揮,施工結束后拆卸復雜,一般需設輔助起重機拆卸。
(3)附著式塔式起重機。附著式塔式起重機多為小車變幅,因起重機械在結構近旁,司機能看到吊裝的全過程,自身的安裝與拆卸不妨礙施工過程。
二、混凝土結構吊裝
混凝土結構吊裝分為構件吊裝和結構吊裝兩大類。其中,構件的吊裝包括構件的制作、運輸、堆放、吊裝;結構吊裝分為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和多層裝配式框架結構吊裝。
(一)預制構件吊裝工藝
1.預制構件的制作和運輸
預制構件如柱、屋架、梁、橋面板等一般在現(xiàn)場預制或工廠預制。在許可的條件下,預制時盡可能采用疊澆法,重疊層數(shù)一般不超過4層,上、下層間應做好隔離層,上層構件的澆筑應等到下層構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30%以后才可進行。
對構件運輸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是:如設計無規(guī)定時,不應低于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75%。
2.構件的平面布置
預制構件的堆放應考慮便于吊升及吊升后的就位,特別是大型構件,應做好構件堆放的布置圖,以便一次吊升就位,減少起重設備負荷開行。對于小型構件,常采用隨吊隨運的方法。
3.預制構件的吊裝
(1)柱的吊裝。
1)柱的綁扎。柱身綁扎點數(shù)和綁扎位置,要保證柱在吊裝過程中受力合理,不發(fā)生變形或裂縫而折斷。一般中、小型柱綁扎一點;重型柱或配筋少而細長的柱常綁扎兩點甚至兩點以上以減少柱的吊裝彎矩。必要時,需經(jīng)吊裝應力和裂縫控制計算后確定。一點綁扎時,綁扎位置在牛腿下面。
按柱吊起后柱身是否能保持垂直狀態(tài),分為斜吊法和直吊法,相應的綁扎方法有:斜吊綁扎法和直吊綁扎法。斜吊綁扎法用于柱的寬面抗彎能力滿足吊裝要求時,此法無須將預制柱翻身,但因起吊后柱身與杯底不垂直,對線就位較難;直吊綁扎法用于柱寬面抗彎能力不足,必需將預制柱翻身后窄面向上,剛度增大,再綁扎起吊。它需要較長的起重桿。
2)柱的起吊。柱的起吊方法,按柱在吊升過程中柱身運動的特點分為旋轉法和滑行法;按使用起重機的數(shù)量,有單機起吊和雙機抬吊。單機起吊的工藝如下:
① 旋轉法。起重機邊起鉤、邊旋轉,使柱身繞柱腳旋轉而逐漸吊起的方法稱為旋轉法。其要點是保持柱腳位置不動,并使柱的吊點、柱腳中心和杯口中心三點共圓。其特點是柱吊升中所受需動較小,但對起重機的機動性要求高。一般采用自行式起重機。
②滑行法。起吊時起重機不旋轉,只起升吊鉤,使柱腳在吊鉤上升過程中沿著地面逐漸向前滑行,直至柱身直立的方法稱為滑行法。其要點是柱的吊點要布置在杯口旁,并與杯口中心兩點共圓弧。其特點是起重機只須轉動吊桿,即可將柱子吊裝就位,較安全,但滑行過程中柱子受震動。故只有起重機場地受才采用此法。
3)柱的就位和臨時固定。柱腳插入杯口后,使柱的安裝中心線對準杯口的安裝中心線(吊裝準線),然后用八個楔塊從柱四周插入杯口,打緊將柱臨時固定。吊裝重型、細長柱時,除采用以上措施進行臨時固定外,必要時增設纜風繩拉錨。
4)柱的校正。柱的校正包括平面定位軸線、標高和垂直度的校正。
5)柱的最后固定。柱底部四周與基礎杯口的空隙之間,澆筑細石混凝土,搗固密實,使柱的底腳完全嵌固在基礎內(nèi)作為最后固定。灌筑工作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先澆至楔塊底面,待混凝土強度達到25%設計強度后,拔去楔塊再第二次灌筑混凝土至杯口頂面。
(2)吊車梁的吊裝。吊車梁的吊裝須在柱子最后固定好,接頭混凝土達到70%設計強度后進行。吊車梁的綁扎應使吊鉤對準吊車梁的重心,起吊后使構件保持水平。吊車梁就位時應緩慢落下,爭取使吊車梁中心線與支承面的中心線能一次對準,并使兩端擱置長度相等。吊車梁的校正,應在屋蓋結構構件校正和最后固定后進行。校正的內(nèi)容有:中心線對定位軸線的位移、標高、垂直度。
(3)屋蓋的吊裝。屋蓋構件包括屋架(或屋面梁)、屋架上下弦水平支撐和垂直支撐、天溝板和屋面板、天窗架和天窗側板等。屋蓋的吊裝一般都按節(jié)間逐一依次采用綜合吊裝法。吊裝的施工順序是:綁扎、扶直堆放、吊升、就位、臨時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
(2)吊車梁的吊裝。吊車梁的吊裝須在柱子最后固定好,接頭混凝土達到70%設計強度后進行。
(3)屋蓋的吊裝。屋蓋的吊裝一般都按節(jié)間逐一依次采用綜合吊裝法。吊裝的施工順序是:綁扎、扶直堆放、吊升、就位、臨時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
(二)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
1.起重機械選擇與布置
(1)起重機械選擇??蛇x擇的機械有履帶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或自升式塔式起重機等。履帶式起重機適于安裝4層以下結構,塔式起重機適于4~10層結構,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適于10層以上結構。因此,要保證所選擇的起重機的三個工作參數(shù):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幅度R均應滿足結構吊裝的要求。
例題:起重機械選擇正確的是[ ]
A. 塔式起重機適于4~12層結構
B. 塔式起重機適于4~10層結構
C. 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適于12層以上結構。
D. 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適于10層以上結構。
E. 要保證所選擇的起重機的三個工作參數(shù):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幅度R均應滿足結構吊裝的要求
答案:B. .D.E
分析:履帶式起重機適于安裝4層以下結構,塔式起重機適于4~10層結構,自升式塔式起重機適于10層以上結構。因此,要保證所選擇的起重機的三個工作參數(shù):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幅度R均應滿足結構吊裝的要求。
(2)起重機的平面布置。起重機的布置方案主要根據(jù)房屋平面形狀、構件重量、起重機性能及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條件等確定。一般有四種布置方案單側布置、雙側或環(huán)形布置、跨內(nèi)單行布置和跨內(nèi)環(huán)形布置。
(1)單側布置。當房屋平面寬度較小,構件也較輕時,塔式起重機可單側布置。
(2)雙側布置。當建筑物平面寬度較大或構件較大,單側布置起重力矩滿足不了構件的吊裝要求時,起重機可雙側布置,每側各布置一臺起重機。
(3)跨內(nèi)單行和跨內(nèi)環(huán)形布置。如果工程不大,工期不緊,兩側各布置一臺塔吊將造成機械上的浪費。因此可環(huán)形布置,僅布置一臺塔吊就可兼顧兩側的運輸.
當建筑物四周場地狹窄,起重機不能布置在建筑物外側,或者由于構件較重、房屋較寬,起重機布置在外側滿足不了吊裝所需要的力矩時,可將起重機布置在跨內(nèi),其布置方式有跨內(nèi)單行布置和跨內(nèi)環(huán)行布置兩種。
2、結構吊裝方法與吊裝順序
(1)分件吊裝法。起重機在車間內(nèi)或沿著間外每開行一次,僅吊裝一種或兩種構件。通常分三次開行吊裝完全部構件:第一次開行,吊裝全部柱子,并加以校正及最后固定;第二次開行,吊裝全部吊車梁、連系梁及柱間支撐;第三次開行,分節(jié)間吊裝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及屋面支撐等。吊裝的順序見圖3.6.5。
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由于每次均吊裝同類型構件,可減少起重機變幅和索具的更換次數(shù),從而提高吊裝效率,能充分發(fā)揮起重機的工作能力,構件供應與現(xiàn)場平面布置比較簡單,也能給構件校正、接頭焊接、灌筑混凝土和養(yǎng)護提供充分的時間。缺點是:不能為后繼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較長。分件吊裝法是目前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中采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2)綜合吊裝法。起重機在車間內(nèi)每開行一次(移動一次),就分節(jié)間吊裝完節(jié)間內(nèi)所有各種類型的構件。目前較少采用。
例題:分件吊裝法的優(yōu)點是[ ]
A. 提高吊裝效率
B. 可減少起重機變幅和索具的更換次數(shù),
C. 增加起重機變幅和索具的更換次數(shù),
D. 能為后繼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
E. 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較長
答案:A.B .E
分析:分件吊裝法的優(yōu)點是:由于每次均吊裝同類型構件,可減少起重機變幅和索具的更換次數(shù),從而提高吊裝效率,能充分發(fā)揮起重機的工作能力,構件供應與現(xiàn)場平面布置比較簡單,也能給構件校正、接頭焊接、灌筑混凝土和養(yǎng)護提供充分的時間。缺點是:不能為后繼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機的開行路線較長。分件吊裝法是目前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吊裝中采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2006考題:與采用綜合吊裝法相比,采用分件法吊裝的優(yōu)點是(d)。
A.起重機開行路線短,停機點少
B.能為后續(xù)工序提供工作面
C.有利于各工種交叉平行流水作業(yè)
D.起重機變幅和索具更換次數(shù)少,吊裝效率高
三、大跨度屋蓋結構吊裝
工程中常用的吊裝方法有整體吊裝法、平移法、頂升法及提升法四種。
(一)大跨度屋蓋結構整體吊裝法施工
起重設備可用自行式起重機或桅桿式起重機。相對應的吊裝方法有多機抬吊法和桅桿吊升法兩種。
1.多機抬吊法
一般適用于重量不大和高度較低的屋蓋結構,特別是中小型網(wǎng)架結構。
2.桅桿吊升法
(二)大跨度屋蓋結構平移法施工
采用平移法可以使屋蓋結構吊裝與室內(nèi)施工同時進行,從而加快施工速度,特別是場地狹窄,起重機械無法出入時更為有效。根據(jù)平移方式的不同,平移法可分為滾動平移和滑動平移兩種。
(三)頂升法及提升法施工
頂升法和提升法的共同特點是:網(wǎng)架在地面進行總拼,然后用起重設備垂直地安裝到設計標高;區(qū)別是:頂升法的千斤頂位于網(wǎng)架之下,提升法的起重設備位于網(wǎng)架之上。
由于提升法和頂升法所采用的提升或頂升的設備較小,用小設備安裝大型結構,故是結構吊裝的一種有效施工方法。提升法適用于周邊支承的網(wǎng)架,頂升法適宜于點支承網(wǎng)架。
四、升板法施工
升板結構及其施工特點:柱網(wǎng)布置靈活,設計結構單一;各層板疊澆制作,節(jié)約大量模板;提升設備簡單,不用大型機械;高空作業(yè)減少,施工較為安全;勞動強度減輕,機械化程度提高;節(jié)省施工用地,適宜狹地施工;但用鋼量較大,造價偏高。
2001.升板法施工的特點是(D?。?。
A.需大型起重設備
B.高空作業(yè)多
C.用鋼量少
D.減少模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