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學生國外生活:自強還是放縱(2)

字號:

失敗
    怕孩子成“垃圾”提前接回國
    自由過度,曾有過“垃圾”行為
    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小留學生阿偉坦白說自己曾有過“垃圾”行為。
    阿偉出國的時候14歲,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孩子。四年之內(nèi)他四度轉(zhuǎn)校,從奧克蘭到惠靈頓,從語言學校到高中,從天主教學校到公立高中。
    “初的兩年內(nèi),我沒什么變化,還是那個嬌生慣養(yǎng)的獨生子。剛一入語言學校的時候,我有些自由過度,也有過過激行為。這里沒有作業(yè),老師也不像國內(nèi)那么逼著。到教會學校后,我曾一時怒起,砸過學校的玻璃窗,當時就是要發(fā)泄,為什么辛辛苦苦打完一場球,連一瓶可樂也買不到,把錢扔進售貨機沒出來東西?!?BR>    “以前我在國內(nèi),就是再頑皮也不會有這么過激的舉動,究竟這是為什么?我當時就想,以前老覺得父母管得太多了?,F(xiàn)在卻在想,有父母管著多好!”阿偉說。
    自制力差沉迷游戲和玩樂
    3年前,廣州某房產(chǎn)公司老總張先生看見周圍人紛紛送自己的孩子出國“鍍金”,心里盤算:反正兒子在一所中專學校念書學習成績并不好,將來也不會有什么好前途,還不如到國外拿張“洋文憑”,學一口流利的外語來得實在。于是,張先生把兒子送上飛往新西蘭的飛機。
    “為什么我的寄宿家庭如此普通?為什么他們沒有游泳池?為什么他們的電視只是21寸普通電視?”張先生說,兒子打電話說得多的是抱怨生活條件差,而對學習卻只字不提。
    張先生告訴記者,兒子在新西蘭學習生活了兩年,整天不是沉溺于網(wǎng)絡游戲,就是和一幫來自中國的“小留學生”吃喝玩樂。結(jié)果兒子的表現(xiàn)很令他失望,不但與他所要求的“國際型”人才相隔十萬八千里,而且連英語也沒學好。
    為了防止兒子在外國進一步“墮落”,去年6月初,張先生不得不親自把兒子接回國內(nèi)。
    張先生說自己疏忽了一件事:兒子出國時才15歲,自制力非常差,這正是留學失敗的重要原因。
    常無故曠課與洋小子混一起
    擔心孩子進一步“墮落”,劉女士也做出了與張先生同樣的決定,提前把孩子從異國他鄉(xiāng)接回來。
    劉女士有一個漂亮的女兒,4年前在國內(nèi)初中畢業(yè)后,到了新加坡留學。“新加坡是個英語國家,我把女兒送出去是想她在學好英語的同時,也去感受和學習另一種文化,開闊眼界?!眲⑴扛嬖V記者她送女兒留學的初衷。
    劉女士無何奈何地告訴記者,女兒一走,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本來開始還擔心女兒才15歲,平時在家里嬌慣了,到了外面會不適應,會經(jīng)常想家。誰知,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也過去了,女兒從沒有主動給家里打過電話,都是做父母的牽腸掛肚一遍又一遍地打過去找她,有時還經(jīng)常找不到。一年過去了,做媽媽的終于按捺不住,跑到新加坡去看望女兒。
    “你知道我在那邊看到什么嗎?那簡直是太令我失望了!我的女兒越發(fā)出落得亭亭玉立,英語倒也說得滑溜溜。但嘴上涂著厚厚的口紅,身上穿著薄如蟬翼的衣裳,腳蹬高跟鞋,與幾個洋小子混成一片,摟摟抱抱的。為了我女兒,一名中國的留學小少爺還和那幾個洋小子打了一架呢?!?BR>    劉女士說,女兒經(jīng)常無故曠課,與無心向?qū)W的男孩子整天呆在一起喝酒打牌,再這樣下去,恐怕會失去這個女兒。所以提前把女兒接回國內(nèi)親自看管,那幾十萬的留學費用就當是買個教訓吧。
    留學方式
    出國求學有三種途徑
    據(jù)悉,學生出國求學的途徑主要有通過留學中介、托國外的親戚朋友做擔保介紹,或是在國內(nèi)就讀中外合作辦學的預科班,考核通過后出國留學等三種。
    專家觀點
    留學須理性 要有針對性
    對于目前越來越多中學生出外留學,英國大學聯(lián)盟中國華南地區(qū)首席代表朱先生表示,小孩出國留學須理性,如果尚未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貿(mào)然跟風出國,勢必導致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悲劇?,F(xiàn)在的家長開始冷靜了,他們會分析國內(nèi)和國外教學的強項是什么,孩子出去后要學習什么專業(yè),要達到怎樣的要求,家長和學生之間都有了充分的溝通。
    他認為,本來外語就過不了關的人,出國學還不如在國內(nèi)學好。因為在國外,由于文化的差異和隔閡,有可能使其很難找到當?shù)睾线m的口語交流對象,難過“語言關”。如果外語水平太差,學生們很可能在語言學校一年一年耽誤下去,不僅會浪費很多金錢,還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感到前途渺茫,甚至自暴自棄。
    另外,“中學生留學生”的年齡太小,而國外學校的自由度又很大,很容易造成他們情緒和心理的困擾;還有一些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洗衣、做飯、搞衛(wèi)生都要從頭學起,缺乏社交、禮儀方面的知識,在異國他鄉(xiāng)求助無望,易憂郁和失落,行為上就容易出軌。
    孩子有想法 家長要尊重
    對于諸多的留學生問題,布萊福德的國際部副主任Cyhthia Gault舉了自己女兒的事例:女兒在高中畢業(yè)后不愿意上大學,Cyhthia并沒有強迫她,而是按女兒的意思去一家工廠工作,后女兒從實踐中有所啟發(fā),并終返回讀大學。因此,她認為:學生要有學習的投入精神是重要的,家長要多與學生溝通,聽取學生對自身學習和前途的看法。
    留學建議
    莫因考試失敗輕易自暴自棄
    出國留學是影響教育和事業(yè)的重大決策,需要對所做出的決定有的把握。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的有關負責人,為廣大“準留學生”提些建議:
    專業(yè)上:研究所選專業(yè)學校
    一般來說,在出國前應該對該國教育制度和自己所關心的院校的一般情況有個基本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要對自己所感興趣的專業(yè)有清楚的了解,找到合適自己的選擇。一旦對想學的專業(yè)有了初步想法,就應當研究提供你所選學科的院校,可以查看學校的概況、學費和入學要求、住宿條件、教學設施以及該學校所提供的各種課程。簡單的做法是找到某具體學院的網(wǎng)站鏈接,查看有關其課程設置和對外國留學生提供的服務等更詳細的情況。
    心理上:做好承受失敗準備
    在心理上,要做好承受失敗的準備。成績對于小留學生總是顯得很重要,通常到了國外第一課要學會的往往是如何承受低分的壓力。因為受語言的限制,在國外學的課程往往沒有在國內(nèi)學的那么得心應手,要明白考試得低分是很平常的事,千萬不能因為一兩次的挫折就厭學,甚至自暴自棄。
    生活上:要有一定自理能力
    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重要。因為出外留學的中學生通常只有十七八歲,由于國內(nèi)應試教育的體制還沒完全改變,很多學生都是只會埋頭苦讀,甚少獨立處理讀書以外的事情。因此,父母應該在送孩子出去時正確估計孩子的應變能力和獨立能力,不然,孩子會在異國他鄉(xiāng)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不知所措,長期下去將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出國留學就變成了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