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如何向時間要工程進度,向管理要工程效率?
由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承建的中國單項碼頭工程——天津港北港池集裝箱三期碼頭工程于2007年9月29日主體宣告完工。該工程標的額突破11個億,其碼頭岸線長2300米,為6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及相關配套設施同步進行,其浩大的規(guī)模是天津港有史以來岸線最長、投資的集裝箱碼頭工程。 作為“中國第一”自由貿易港區(qū)、身肩“四最”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qū)成為了象征天津濱海新區(qū)快速發(fā)展的開路先鋒,而打頭陣的正是其中的東疆首座對外開埠的天津港北港池集裝箱三期碼頭工程。
據(jù)聞,2005年當天津港將工程的港口建設規(guī)劃上報市領導時,時任副市長現(xiàn)市長黃興國對其他計劃都非常滿意,只是對該工程改動了一字,即將工程于2007年“開”工改成了“完”工。領導的要求,天津濱海新區(qū)的跨越與騰飛,就是的指令。然而對于施工單位來說,6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的超大規(guī)模意味著共需施打鋼樁3164根,混凝土方樁1510根,鉆孔灌注樁376根,連接起來超過了北京到天津的直線距離;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103186方,相當于30列滿載火車的容量;面層澆注多達15萬平米,超過20個足球場的大??;而打設塑料排水板7559261米,鋪成一米寬算,足以從中國最偏遠寒冷的漠北一直連到風光綺麗的南沙群島。整整3年的工程,工期需要縮短為641天,而且剔出冬季不能施工,實際時間僅有一年半。何況施工的東疆島尚處“爛泥灘孤島”,按工藝要求,碼頭的施工必須要在岸坡軟基處理及港池挖泥之后才能進行,否則將會出現(xiàn)岸坡的沉降與位移。上島后能落腳的地方只有寬不到2米的模袋混凝土圍埝,無路、無水、無電,所有的物資都要靠船運……然而,就是在如此巨大的挑戰(zhàn)面前,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展示了中國施工企業(yè)的一流施工速度、管理與技術,用高超的時間管理方略,創(chuàng)造了廣為媒體稱頌的“濱海效率”……
贏取時間的前提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總會打開一扇窗。而這扇窗,其實找到能夠贏取時間的前提——完成業(yè)主使命的系統(tǒng)工藝。項目部的組創(chuàng)人員與設計、業(yè)主、監(jiān)理人員進行了充分的研究,討論了包括進度、質量、成本、安全、資源配置等工程幾乎所有的內容,對整個工藝流程進行了精準的計算,認真審定了29個工序點,在把握工藝原則性的前提下,尋找契合點、關鍵點和攻堅點。而且這種研究不止于會議室的紙上談兵,而是通過施工現(xiàn)場的親身實踐進行求證。
2005年的12月,項目部經理就帶領員工進行施工的前期準備,在設計和業(yè)主的支持下,進行小范圍的試驗段施工,以把握岸坡軟基處理、挖泥與打樁的時機。2005年的冬天尤其寒冷,東疆海面上結起了冰,為了能夠實際的勘測,項目部將挖掘機放到方駁上破冰前行。就在寒風入骨、冷風如刀的孤海上,項目部經理帶領員工航遍了工程的每片海域,走遍了工程的每米灘涂,用多年的技術管理經驗編制了詳盡的施工計劃和詳細的進度圖,將施工中一切可能遇到的問題都了然于胸。而且,經過大家的艱苦努力,在一航院設計人員的幫助下,同時聘請?zhí)旖虼髮W對岸坡穩(wěn)定的即時觀測,項目部掌握了軟基處理與挖泥施工的一手數(shù)據(jù)。就這樣,一個科學而全面的施工工藝,在正式開工前就已成竹在胸。
經過了艱苦的研究,一航局一公司建設者終于找到了*三期工程的鑰匙。在充分討論與研究中,三期工程的工程量大、工序繁復、岸線長等劣勢成為了它的優(yōu)勢所在,恰恰為水工工程的流水線作業(yè)提供了一個超大的操控平臺。這對于當下的水工企業(yè),不諦是一種變革性的、先進性的、科學性的管理思想。工藝流程的系統(tǒng)優(yōu)化,無疑為贏取工程時間找到了根本性的前提。
贏取時間的關鍵
百年前,一個叫“亨利•福特”的美國人從屠宰場得到靈感,將“流水線”的制造程序運用于汽車生產創(chuàng)造了“革命性的效率”,從而被譽為“為世界安上了輪子”。而今天,囿于天氣、地質、水文、資源等等原因的大多中國水工企業(yè)卻還處在“靠天吃飯”的尷尬境遇,效率難以得到充分發(fā)揮。但是令人欣喜的是,在三期工程上,項目部將流水線的流程管理思想用到了極致。
在工程最繁忙的階段,2300米的岸線幾乎形成了全區(qū)域、全段面的流水作業(yè),從最初的真空預壓到最終的面層施工,29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開拔,從真空預壓滿載計時到允許港池挖泥,從后承臺施打混凝土樁到前承臺施打鋼樁,從樁帽施工到面層施工等等,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時間被精確計算并傳導著形成了流暢而高效的作業(yè)秩序。
挖泥船、塑料排水板打設船、打樁船、起重船、方駁、拖輪、交通船、砼攪拌船、材料運輸船等15個種類的70余條船舶在海面上相互交織、往來穿梭;從新港項目部、天津港南疆項目部、第九項目部三大預制場預制的混凝土樁、梁、板,鋼樁項目部預制生產的鋼管樁以及南疆、北疆碼頭存砂場運送的黑砂和細砂,通過運輸船舶像新鮮流淌的血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施工一線;陸域施工上人影交織,倒運砂石、打塑料排水板、真空壓載計時、鋼筋綁扎、澆注混凝土等數(shù)十個工種,近2000名建設者編織成的巨網,推動著每一個節(jié)點的悄然實現(xiàn)。生產作業(yè)的高效有序是贏取時間的關鍵所在。
贏取時間的內功
那么如何演繹這樣的一場空前絕后的工程大戰(zhàn)呢?靠就靠精細流暢的項目管理。
對此,一公司經理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管理理論?!八^管理,管是過程,理是目標。工程越大,就是要讓所有參與者更多地分享管理信息,就是要把握解決問題的關鍵,尋找事物規(guī)律,分工明確,制訂科學合理的秩序,繼而注重激發(fā)每個層次、每名員工的智慧與活力,每個崗位能夠最簡潔、最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效率自然就提高了,管理自然就流暢了。
項目部形成了從日到周到月的一整套基礎管理體系。將各項管理要求細化到日,責任落實到人,每天下午四點三刻的調度會報告雷打不動,各生產調度、職能部室負責人、工段負責人以及14個承建制的分包隊伍班組長。每天的工作進行總結,每天的資源進行協(xié)調,每天的問題進行分析,確保問題不過夜。對班組長要求班組長日記制度,確保各項管理流程的可追溯,并以此形成良好的管理習慣。每周召開計劃講評會,明確下周的工作要點,主要預控點和主要問題,進一步細化和明晰責任分工,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有的放矢。通過推行“十要素控制法”,強化10項43條的《文明職工考核標準》,培育員工做到“日事畢、日績清、日誤糾、日情通”,形成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該制度從2001年在公司各個項目生根后,經過6年長期的修訂與完善,已經成為一公司提升員工素質能力的一項核心機制。
贏取時間的保障
當優(yōu)秀員工和分包勞務工代表披紅掛彩的登上領獎臺,接受項目部全體員工的贊譽和領導的褒獎時,一股暖流在每個人心中激蕩。尤其是對于分包隊伍的勞務工,他們的感受就更深,“項目部把我們當成自家人,這是別的單位干活從來沒有過的?!?BR> “我感受最多的還是‘為別人服務’?!表椖坎柯毠と缡钦f。為別人服務,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是項目的文化,也是項目的管理要求,而人的進步正體現(xiàn)他的思維角度和能力上。理念雖簡單,卻成為了項目部協(xié)調解決諸多問題的良藥。負責物資管理的員工要及時關注每天的工程進展,增強物資計劃的周密性;主管合同的員工主動與生產部門配合,關注生產計劃的完成情況,確保“活完車走不窩工”……從技術員、領工員到分包隊伍員工的言傳身教、工藝工法的傳遞、安全的全面交底,從制訂詳實的供應計劃與提供構件的單位進行即時的合作等等無不體現(xiàn)出獨具特色的項目文化。
項目部還結合三工動態(tài)的考核機制,抓住有力契機大膽啟用青年干部,作為測量技術員的好幾個年輕人走上了工程部、技術部、綜合部部長的位置,抓住以人為本的核心,管理的每個細胞綻放出蓬勃的活力。
協(xié)調的順暢和有效的管理創(chuàng)造了神奇的效率。2006年年底項目部先后榮獲天津市“2006年度市級文明工地”、全國海事系統(tǒng)首批“平安工程”、天津港“安全標準化示范工地”、一航局“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工地”等榮譽稱號。而繼2006年9月項目部創(chuàng)下單船月打樁342根的紀錄之后,2007年更是勢如破竹,4月3日,創(chuàng)下單船日安裝碼頭前承臺大梁46件的最新紀錄,4月9日和19日,分別創(chuàng)下日打鋼樁23根和24根的國內紀錄。最終,項目部贏得了來自方方面面的褒獎之后,終于收獲了9月29日的碼頭主體完工,為中國保稅港區(qū)——天津東疆保稅港區(qū)的封關運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由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承建的中國單項碼頭工程——天津港北港池集裝箱三期碼頭工程于2007年9月29日主體宣告完工。該工程標的額突破11個億,其碼頭岸線長2300米,為6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及相關配套設施同步進行,其浩大的規(guī)模是天津港有史以來岸線最長、投資的集裝箱碼頭工程。 作為“中國第一”自由貿易港區(qū)、身肩“四最”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qū)成為了象征天津濱海新區(qū)快速發(fā)展的開路先鋒,而打頭陣的正是其中的東疆首座對外開埠的天津港北港池集裝箱三期碼頭工程。
據(jù)聞,2005年當天津港將工程的港口建設規(guī)劃上報市領導時,時任副市長現(xiàn)市長黃興國對其他計劃都非常滿意,只是對該工程改動了一字,即將工程于2007年“開”工改成了“完”工。領導的要求,天津濱海新區(qū)的跨越與騰飛,就是的指令。然而對于施工單位來說,6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的超大規(guī)模意味著共需施打鋼樁3164根,混凝土方樁1510根,鉆孔灌注樁376根,連接起來超過了北京到天津的直線距離;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103186方,相當于30列滿載火車的容量;面層澆注多達15萬平米,超過20個足球場的大??;而打設塑料排水板7559261米,鋪成一米寬算,足以從中國最偏遠寒冷的漠北一直連到風光綺麗的南沙群島。整整3年的工程,工期需要縮短為641天,而且剔出冬季不能施工,實際時間僅有一年半。何況施工的東疆島尚處“爛泥灘孤島”,按工藝要求,碼頭的施工必須要在岸坡軟基處理及港池挖泥之后才能進行,否則將會出現(xiàn)岸坡的沉降與位移。上島后能落腳的地方只有寬不到2米的模袋混凝土圍埝,無路、無水、無電,所有的物資都要靠船運……然而,就是在如此巨大的挑戰(zhàn)面前,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展示了中國施工企業(yè)的一流施工速度、管理與技術,用高超的時間管理方略,創(chuàng)造了廣為媒體稱頌的“濱海效率”……
贏取時間的前提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總會打開一扇窗。而這扇窗,其實找到能夠贏取時間的前提——完成業(yè)主使命的系統(tǒng)工藝。項目部的組創(chuàng)人員與設計、業(yè)主、監(jiān)理人員進行了充分的研究,討論了包括進度、質量、成本、安全、資源配置等工程幾乎所有的內容,對整個工藝流程進行了精準的計算,認真審定了29個工序點,在把握工藝原則性的前提下,尋找契合點、關鍵點和攻堅點。而且這種研究不止于會議室的紙上談兵,而是通過施工現(xiàn)場的親身實踐進行求證。
2005年的12月,項目部經理就帶領員工進行施工的前期準備,在設計和業(yè)主的支持下,進行小范圍的試驗段施工,以把握岸坡軟基處理、挖泥與打樁的時機。2005年的冬天尤其寒冷,東疆海面上結起了冰,為了能夠實際的勘測,項目部將挖掘機放到方駁上破冰前行。就在寒風入骨、冷風如刀的孤海上,項目部經理帶領員工航遍了工程的每片海域,走遍了工程的每米灘涂,用多年的技術管理經驗編制了詳盡的施工計劃和詳細的進度圖,將施工中一切可能遇到的問題都了然于胸。而且,經過大家的艱苦努力,在一航院設計人員的幫助下,同時聘請?zhí)旖虼髮W對岸坡穩(wěn)定的即時觀測,項目部掌握了軟基處理與挖泥施工的一手數(shù)據(jù)。就這樣,一個科學而全面的施工工藝,在正式開工前就已成竹在胸。
經過了艱苦的研究,一航局一公司建設者終于找到了*三期工程的鑰匙。在充分討論與研究中,三期工程的工程量大、工序繁復、岸線長等劣勢成為了它的優(yōu)勢所在,恰恰為水工工程的流水線作業(yè)提供了一個超大的操控平臺。這對于當下的水工企業(yè),不諦是一種變革性的、先進性的、科學性的管理思想。工藝流程的系統(tǒng)優(yōu)化,無疑為贏取工程時間找到了根本性的前提。
贏取時間的關鍵
百年前,一個叫“亨利•福特”的美國人從屠宰場得到靈感,將“流水線”的制造程序運用于汽車生產創(chuàng)造了“革命性的效率”,從而被譽為“為世界安上了輪子”。而今天,囿于天氣、地質、水文、資源等等原因的大多中國水工企業(yè)卻還處在“靠天吃飯”的尷尬境遇,效率難以得到充分發(fā)揮。但是令人欣喜的是,在三期工程上,項目部將流水線的流程管理思想用到了極致。
在工程最繁忙的階段,2300米的岸線幾乎形成了全區(qū)域、全段面的流水作業(yè),從最初的真空預壓到最終的面層施工,29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開拔,從真空預壓滿載計時到允許港池挖泥,從后承臺施打混凝土樁到前承臺施打鋼樁,從樁帽施工到面層施工等等,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時間被精確計算并傳導著形成了流暢而高效的作業(yè)秩序。
挖泥船、塑料排水板打設船、打樁船、起重船、方駁、拖輪、交通船、砼攪拌船、材料運輸船等15個種類的70余條船舶在海面上相互交織、往來穿梭;從新港項目部、天津港南疆項目部、第九項目部三大預制場預制的混凝土樁、梁、板,鋼樁項目部預制生產的鋼管樁以及南疆、北疆碼頭存砂場運送的黑砂和細砂,通過運輸船舶像新鮮流淌的血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施工一線;陸域施工上人影交織,倒運砂石、打塑料排水板、真空壓載計時、鋼筋綁扎、澆注混凝土等數(shù)十個工種,近2000名建設者編織成的巨網,推動著每一個節(jié)點的悄然實現(xiàn)。生產作業(yè)的高效有序是贏取時間的關鍵所在。
贏取時間的內功
那么如何演繹這樣的一場空前絕后的工程大戰(zhàn)呢?靠就靠精細流暢的項目管理。
對此,一公司經理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管理理論?!八^管理,管是過程,理是目標。工程越大,就是要讓所有參與者更多地分享管理信息,就是要把握解決問題的關鍵,尋找事物規(guī)律,分工明確,制訂科學合理的秩序,繼而注重激發(fā)每個層次、每名員工的智慧與活力,每個崗位能夠最簡潔、最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效率自然就提高了,管理自然就流暢了。
項目部形成了從日到周到月的一整套基礎管理體系。將各項管理要求細化到日,責任落實到人,每天下午四點三刻的調度會報告雷打不動,各生產調度、職能部室負責人、工段負責人以及14個承建制的分包隊伍班組長。每天的工作進行總結,每天的資源進行協(xié)調,每天的問題進行分析,確保問題不過夜。對班組長要求班組長日記制度,確保各項管理流程的可追溯,并以此形成良好的管理習慣。每周召開計劃講評會,明確下周的工作要點,主要預控點和主要問題,進一步細化和明晰責任分工,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有的放矢。通過推行“十要素控制法”,強化10項43條的《文明職工考核標準》,培育員工做到“日事畢、日績清、日誤糾、日情通”,形成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該制度從2001年在公司各個項目生根后,經過6年長期的修訂與完善,已經成為一公司提升員工素質能力的一項核心機制。
贏取時間的保障
當優(yōu)秀員工和分包勞務工代表披紅掛彩的登上領獎臺,接受項目部全體員工的贊譽和領導的褒獎時,一股暖流在每個人心中激蕩。尤其是對于分包隊伍的勞務工,他們的感受就更深,“項目部把我們當成自家人,這是別的單位干活從來沒有過的?!?BR> “我感受最多的還是‘為別人服務’?!表椖坎柯毠と缡钦f。為別人服務,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是項目的文化,也是項目的管理要求,而人的進步正體現(xiàn)他的思維角度和能力上。理念雖簡單,卻成為了項目部協(xié)調解決諸多問題的良藥。負責物資管理的員工要及時關注每天的工程進展,增強物資計劃的周密性;主管合同的員工主動與生產部門配合,關注生產計劃的完成情況,確保“活完車走不窩工”……從技術員、領工員到分包隊伍員工的言傳身教、工藝工法的傳遞、安全的全面交底,從制訂詳實的供應計劃與提供構件的單位進行即時的合作等等無不體現(xiàn)出獨具特色的項目文化。
項目部還結合三工動態(tài)的考核機制,抓住有力契機大膽啟用青年干部,作為測量技術員的好幾個年輕人走上了工程部、技術部、綜合部部長的位置,抓住以人為本的核心,管理的每個細胞綻放出蓬勃的活力。
協(xié)調的順暢和有效的管理創(chuàng)造了神奇的效率。2006年年底項目部先后榮獲天津市“2006年度市級文明工地”、全國海事系統(tǒng)首批“平安工程”、天津港“安全標準化示范工地”、一航局“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工地”等榮譽稱號。而繼2006年9月項目部創(chuàng)下單船月打樁342根的紀錄之后,2007年更是勢如破竹,4月3日,創(chuàng)下單船日安裝碼頭前承臺大梁46件的最新紀錄,4月9日和19日,分別創(chuàng)下日打鋼樁23根和24根的國內紀錄。最終,項目部贏得了來自方方面面的褒獎之后,終于收獲了9月29日的碼頭主體完工,為中國保稅港區(qū)——天津東疆保稅港區(qū)的封關運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