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設方案設計(下)
★★九、總圖運輸和公用輔助工程方案設計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一)、總圖運輸方案設計
1、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依據和影響因素
1)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依據:建設規(guī)模、場址報告建廠計劃、生產工藝流程、安全、運輸、場地條件
2)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影響因素:
(1)外部因素:① 城市規(guī)劃② 區(qū)域環(huán)境狀況③ 交通運輸④ 管線入口及雨水排放點⑤居住區(qū)到廠的距離⑥ 場區(qū)附近已有的消防設施和到廠的距離⑦廢渣排放場,運距、運輸方式⑧ 保留或拆遷的場區(qū)現有設施
(2) 生產因素:① 工藝流程② 物流量及物流線路分析③ 工廠組成④運輸儲存露天料場的設置 ⑤ 建聯合廠房的可能性⑥ 外協(xié)項目條件和要求⑦ 分期建設和預留發(fā)展的要求
(3)管理及生活因素:①管理體制確定、行政技術管理的設置分布② 生活福利設施的設置和分布
(4)自然因素:① 地形高差坡度②不良地質分布③ 地下水位及流向④洪水標號及防洪措施 ⑤ 風向圖⑥地震烈度
(5) 交通因素:①原材,產品進出方向及運輸方式② 道路系統(tǒng)③ 鐵路系統(tǒng)④ 水運系統(tǒng)⑤械化運輸要求
(6)安全因素: 防洪防火防災
(7)環(huán)境因素:①氣、污水、噪音、廢渣對環(huán)境的影響②建筑朝向通風采光要求③化美化要求
(8)用地因素:①合理利用節(jié)約用地②地的限制條件
2、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內容
1)廠區(qū)總平面布置
(1)總平面布置原則:
① 滿足生產工藝要求,作業(yè)線連續(xù)、短捷、方便。避免往返運輸和作業(yè)交叉。避免人流物流交叉。
② 考慮合理的功能分區(qū),動力設施盡量靠近負荷中心
③結合地貌地形布置緊湊,節(jié)約用地。
④防火衛(wèi)生符合規(guī)范
⑤注意廠容與城市或區(qū)域總體規(guī)格相協(xié)調
⑥有利管理方便生活
⑦考慮工廠發(fā)展要求,近期與遠期結合,近期建設要集中,避免過多過早的占地。
(2) 總平面布置的技術要求:
① 生產要求,流程合理負荷集中,運輸通暢。
A. 流程合理就是保證各車間關系的工藝連續(xù)流暢,避免迂回曲折,使原材料和產品的的運輸線路最短。
B. 負荷集中就是負荷大的車間集中布置
C. 流程合理負荷集中體現在運輸上必然是短捷通暢。
② 安全要求(防火防震防爆,安全環(huán)保)
③ 發(fā)展要求(留出遠期發(fā)展規(guī)劃,經營期擴建用地)
④ 濕陷黃土布置要求(遇濕沉陷)
⑤ 節(jié)約用地措施(滿足生產,限度節(jié)約用地)
2)豎向布置
(1)豎向布置任務:
① 確定豎向布置系統(tǒng)和方式,根據自然條件選擇
② 確定場地建筑物標高
③ 確定場地平整方案,土石方工程量最少,廠區(qū)填挖接近平衡
④ 確定場地排水方式
⑤ 確定壁間的人工構筑物(護坡,擋土墻)
(2)豎向布置系統(tǒng)與方式:
①系統(tǒng):平坡式系統(tǒng),臺階式系統(tǒng)
②豎向布置方式有:連續(xù)式、重點式、混合式
(3)設計標高的確定:
① 保證土方工程量最小,盡量使填挖量達到或接近平衡
② 保證不受洪水淹沒。企業(yè)在江湖岸附近,地坪標高高于洪水位0.5米。
③ 保證車間之間交通方便。車間標高與廠內鐵路道路、排水設施連接點標高相呼應④ 有利于降低建筑造價。場地地下水位較高,車間地坪應盡量提高
(4) 場區(qū)排水:
① 排水方式有明溝排水、管道排水、帶蓋板排水溝三種。
② 場區(qū)整平坡度≮5‰,困難地段≮3‰,坡度≯6‰
(5)) 土方計算:
① 場地縱橫向變化均勻時,用橫斷面法計算.
② 臺階式:各臺階用方格網法,臺階間的斜坡用橫斷面法。
3)管線綜合布置:設計深度滿足總平面方案設計和投資估算的要求
4)場區(qū)運輸
(1)場區(qū)運輸設計的要求:① 場內外運輸與車間運輸密切結合,統(tǒng)一考慮,使物料運輸形成整體。② 大宗原材料與從場外直接運到車間或料庫,減少倒運和損失。③ 廠內運輸系統(tǒng)設計,盡量做到物料不落地,有利于搬運。④ 運輸線路布置,減少貨六與人流交叉,保證運輸安全。⑤ 運輸裝卸設備的選用,考慮品種,型號單純,利于維修。
(2)運輸方式的選擇:
① 標準軌距鐵運主要用于原材料和成品大批量的企業(yè)。只有年運輸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或有特殊要求時,車間之間采用鐵運才比較合理。
② 水上運輸只適用于場外運輸,靠近港口的大型企業(yè)原材料運進、產品運出。
③ 無軌運輸方便靈活,是工廠廣泛采用的運輸方式。
A. 一般工廠的廠內外運輸以汽車運輸為主
B. 短距離的廠內運輸采用電瓶車,內燃搬運車,叉車運輸最為適宜。
C. 帶式輸送機適用于經常的大量的松散物料的運輸
(3)運輸量統(tǒng)計:
① 全廠運輸量棋盤表法:只能反映數量,不能反映運輸影響運輸方式的材料性質,一般較少采用。
② 全廠運輸量統(tǒng)計表法:一般工廠運輸設計都采用統(tǒng)計表法。
(4)運輸工具計算:N=Q/q N-車輛數、Q-年總運量、q-每車年運量
5)場區(qū)道路:
① 滿足生產運輸消防要求,合理分散人流和物流避免減少與鐵路交叉,主要人物流線路短捷, 運輸安全、工程量小。
② 道路布置與總平面、豎向布置相協(xié)調。
③ 與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一般采用正交和環(huán)形布置。
④ 道路等級、主要技術指標根據使用要求交通量綜合考慮。
⑤ 混合交通是考慮設置人行道。
6)綠化布置:綠地≮ 10 % 凈化程度≮30%7)技術經濟指標:
1) 建筑系數=(建筑物面積+露天堆場面積)/廠區(qū)占地面積
2) 一般制造業(yè)建筑系數30-40%。
3) 場地利用系數=建筑系數+(道路廣場+鐵路+地上地下管線占地+建筑物散水)/廠區(qū)占地面積
8)總圖運輸方案比選:對總圖布置方案從技術經濟指標和功能方面進行比選,擇優(yōu)推薦。
(1).技術經濟指標比選(含總圖布置費用) ①經濟指標:1) 廠區(qū)占地面積;2) 建筑物構筑物占地面積;3) 道路和廣場占地面積 4) 露天堆場占地面積;5) 鐵路占地面積;6) 綠化面積7) 建筑系數 8) 綠化系數;9) 場地利用系數;10) 土石方挖填工程量;11) 地上地下管線工程量 12) 防洪措施工程量;13) 不良地質處理工程量。
總結記憶:三系四量五面積。 ②總圖費用比較表:1) 土石方費用;2) 地基處理費用;3) 地下管線費用;4) 防洪抗震措施費用
(2)、功能比選:1) 主要比選生產流程的短捷、流暢、連續(xù)程度。 2) 項目內部運輸的流暢程度和安全生產滿足程度。
(3)、拆遷方案比選:1) 拆遷的面積;2) 拆遷后原有人員和設施的去向;3) 賠償費用 4) 進行不同拆遷方案的比選; 5) 技改項目總圖布置,注明新建原有建筑物,拆除建筑物、構筑物。 (4)、運輸方案比選 1) 統(tǒng)籌規(guī)劃場內外運輸物、料流向合理、運、裝卸、儲存形成完整連續(xù)的系統(tǒng)。 2) 外部運輸應當依托社會運輸系統(tǒng) 3) 主要產出品,大宗原材料和燃料運輸,避免多次裝卸,降低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4) 自建的運輸線路、車站、碼頭、符合規(guī)劃要求
★★(二)、土建工程方案設計
1、建筑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
(1)廠房平面和空間設計滿足工藝生產要求,流程合理、方便操作、便于管理、利于設備安裝維修。
(2)符合防火、防爆、防震、防腐要求
(3)建筑形式選擇力求外形簡單、布置合理、充分利用空間、節(jié)約用地。
(4)廠房柱網、層高和定位軸線遵循規(guī)定
(5)圍護結構滿足溫濕度、通風、采光要求
(6)考慮車間內部運輸對建筑的要求(水平、垂直運輸)
(7)噪音采取隔音和吸音措施
(8)滿足生產要求和方便前提下,降低工程造價,并盡可能滿足建筑藝術和城市建設要求
2、結構設計:結構選型和基礎處理
(1)結構選型
A、滿足生產、采光、通風、運輸要求
B、保證廠房結構有足夠強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
C、力求經濟合理,多方案比較
D、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建廠地區(qū)的施工技術條件和材料供應情況。
E、結構布置和構造處理,有利于結構構件的標準化、定型化、通用化。
F、采用成熟可靠的新結構、新材料和新技術
G、我國目前一般生產廠房宜采用鋼砼結構
(2)基礎處理
A、場地地質水文條件
B、土壤凍結深度
C、地下室、地下溝道及地下管線和臨近構筑物影響
D、基礎荷重的大小和性質
3、建筑和結構方案比選:在滿足生產需求前提下,按照適用、經濟、美觀原則,合理開展方案設計。
4、主要建構筑物一覽表:按需要列出廠房、生產裝置和工業(yè)窯爐等建構筑物的主要特征,例如面積、層數、高度、跨度、結構形式、材質、防火、防爆、隔音、隔熱、基礎、抗震設防、三材用量。
★★(三)、公用與輔助工程方案設計
1、給排水工程與消防
1)水源與水處理:
① 供水水源的選擇⑩A. 采用地下水源:考慮水溫,水質、水量是否符合使用要求㈩B. 采用自來水:水壓夠時,直接供水、,水壓不夠,設水塔或蓄水箱或水泵房加壓㈩C. 采用地面水為水源時:枯水保證率≮95%
② 用海水或較差的地下水作冷卻水時,考慮腐蝕性和水質不佳帶來的問題。
③ 采用地下水為水源時,滿足耗水量的生產消防和生活用水。
④ 給水處理,水質好,不處理。水質差,處理
2)給水系統(tǒng):根據工藝對水質的不同要求可分為:①生產生活消防用水:②軟水給水系統(tǒng);③ 脫鹽水給水系④ 冷凍水給水系統(tǒng);⑤ 循環(huán)水給水系統(tǒng);⑥ 消防水給水系統(tǒng)
3)排水系統(tǒng):根據污水性質不同,安展分流排放原則,可分為:1) 清潔廢水系統(tǒng);2) 生活污水系統(tǒng);3) 生產污水系統(tǒng)
4)消防系統(tǒng):
①采用低壓消防:附近無消防隊,自建消防車站。
②采用臨時高壓消防時:廠區(qū)沒有滿足3小時消防用水蓄水池,一般不建消防車站。
③固定消防水泵應采用自灌式引水,保證迅速啟動。不予采用消防泵帶吸水底閥注水形式。
④除嚴寒地區(qū),盡量采用地上消火栓,標記明顯。
⑤消防水池按3小時內消防用水總量計算。
2、供電與通訊工程
1)供電電源:1) 用電量不大用10KV電源;2) 企業(yè)內部有相當數量的6KV用電設備時,用6KV電源 3) 用電量大,距離長,受電源條件限制,用35KV或110KV2)供電系統(tǒng):電源→受電點的距離成為供電系統(tǒng)。
2)電源接線方式:1) 電壓為6KV或10KV,兩回路裝用電源線路和單母分斷高壓開關站。 2) 用電量不大電壓為35KV且企業(yè)無6KV用電設備是,用35KV/0.4KV直變供電方式。 3) 電壓為35KV或110KV,用電量大,設置總降變電所。 4) 當用電量大,萬部電源不足時,自建電廠。
3)配電系統(tǒng):高壓開關站→車間變電所的距離成為配電系統(tǒng)。 ① 配電電壓原則:A. 企業(yè)沒有6KV用電設備,采用10KV電壓;B. 企業(yè)內部有相當數量的6KV用電設備時,用6KV電源;C. 配電力求單一,技術經濟較合理時也可用6KV10KV兩種電壓。② 配電系統(tǒng)結線:樹干式,放射式。③ 線路結構:一般采用電纜線路,一般電纜溝敷設,根數少時可直埋。遠離廠區(qū)的可用架空線路④ 車間變電所;原則是:變電所分布合理,盡可能接近負荷中心。
4)動力與配線:
動力設計:車間變電所→動力用電設備的低壓配電系統(tǒng)。低壓配電系統(tǒng)的要求:A. 滿足工藝生產對供電的可靠性和電能質量要求。接線簡單、操作方便、運行安全;C. 構造合理,施工方便;D. 節(jié)省有色金屬,節(jié)約基建投資,堅守電能消耗和運行費用。
車間配電網絡接線方式有兩種:A. 放射式系統(tǒng)B. 鏈式系統(tǒng)線路敷設方式有:A. 橋架系統(tǒng)B. 電纜溝鋪設C. 電纜支架明敷D. 線卡明敷E. 鋼管明敷或暗敷
5)照明:可分為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照明方式可分為:A. 一般照明B. 局部照明C. 混合照明。
6)通訊:企業(yè)一般設置兩種電信設施:A. 行政管理電話B. 生產調度電話
3、 供熱工程
1)熱源選擇:① 工廠的熱水汽一般由熱電站或自備鍋爐供給。②熱負荷是根據生產、空調、采暖通風、和生活的耗熱量+管網損失,考慮同時使用系數計算得出。③ 鍋爐以燃煤為主④盡量用同型號同容量的鍋爐,最少兩臺(備份)
2)供熱管道:線路布置與總圖統(tǒng)籌考慮,力求短捷。管道敷設分為: A. 架空B. 地溝C. 沿地敷設(管墩)3)、熱力站作用是;蒸汽、熱水流量計量,減溫減壓,蒸汽熱水分配,熱水制備,冷凝水收集轉送。
4、 通風空調與除塵:根據工藝特點和使用要求,室外氣象條件及能源狀況,同有關專業(yè)相配合,通過經濟比較確定。
5、 制冷工程:
1) 根據工藝生產和空氣調節(jié)制冷量,水溫電源水源熱源的情況,通過全面的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2) 選擇制冷機時,臺數不予過多,但不少于兩臺(備份一臺)
3) 多機組的站房選用制冷機時,型號應盡量統(tǒng)一,利于維修。
6、 工業(yè)氣體工程
1) 工業(yè)氣體包括:壓縮空氣、氧氣、氮氣、煤氣、乙炔氣。
2) 設計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工企設計衛(wèi)生標準執(zhí)行,并符合相關的標準、規(guī)范、規(guī)定。
3) 站房設置盡量靠近主用戶區(qū),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
4) 設計容量:按用戶晝夜平均每小時消耗量,或小時消耗量乘同時使用系數計算。
5) 設備選擇:按大容量少機組的原則確定。型號統(tǒng)一,利維修。
6) 管道敷設注意流速,管材選用,靜電接地。 注意與其他物體共架敷設,共溝敷設的限制和要求。
7、 分析檢驗設計:指對原材料半成品的分析檢驗
1) 由車間化驗室、中心化驗室兩個層次組成。關系密切各有側重。
2) 化驗室和中心化驗室一般有:防:振、火、爆、腐、塵、噪、陽光直射
8、 維修設施:1) 維修分兩級,大修(停產修)。維修(不停產,日常修)。 2) 維修內容:設備,電氣、儀表、管道、土木。
9、 倉儲設施:倉儲設計原則:保生產快周轉,合理儲備防損失。
1)倉庫組成:1) 原材庫;2) 設備庫;3) 機物料庫;4) 成品庫;5) 生活用品庫 6) 勞保用品庫;7) 修善材料庫;8) 化學品庫;9) 危險品庫
2)存儲方式:1) 封閉存放;2) 棚庫存放;3) 露天存放
3)儲存期:儲存的長短;根據工藝、規(guī)格、數量、供應方式、地點、運輸情況、生產特點綜合確定。 儲存定額方法有兩種:供應期法和經濟訂購批量。
4)場庫面積確定:F=Q*T/q*I f-面積 Q-成品日產量或原料日常重量(T) T-儲存期(D) q-物料單位有效面積負荷(T/平方米) I-面積利用系數。
5)裝卸運輸工具與設備:人力搬運、車、堆垛機、起重機、輸送機、梁式起重機,掛式起重機。
6)土建要求:1) 符合防火規(guī)范及有關標準規(guī)定。 2) 根據物料特性和存儲要求:采取通風、隔熱,采暖、防潮、防靜電措施。
★★九、總圖運輸和公用輔助工程方案設計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一)、總圖運輸方案設計
1、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依據和影響因素
1)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依據:建設規(guī)模、場址報告建廠計劃、生產工藝流程、安全、運輸、場地條件
2)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影響因素:
(1)外部因素:① 城市規(guī)劃② 區(qū)域環(huán)境狀況③ 交通運輸④ 管線入口及雨水排放點⑤居住區(qū)到廠的距離⑥ 場區(qū)附近已有的消防設施和到廠的距離⑦廢渣排放場,運距、運輸方式⑧ 保留或拆遷的場區(qū)現有設施
(2) 生產因素:① 工藝流程② 物流量及物流線路分析③ 工廠組成④運輸儲存露天料場的設置 ⑤ 建聯合廠房的可能性⑥ 外協(xié)項目條件和要求⑦ 分期建設和預留發(fā)展的要求
(3)管理及生活因素:①管理體制確定、行政技術管理的設置分布② 生活福利設施的設置和分布
(4)自然因素:① 地形高差坡度②不良地質分布③ 地下水位及流向④洪水標號及防洪措施 ⑤ 風向圖⑥地震烈度
(5) 交通因素:①原材,產品進出方向及運輸方式② 道路系統(tǒng)③ 鐵路系統(tǒng)④ 水運系統(tǒng)⑤械化運輸要求
(6)安全因素: 防洪防火防災
(7)環(huán)境因素:①氣、污水、噪音、廢渣對環(huán)境的影響②建筑朝向通風采光要求③化美化要求
(8)用地因素:①合理利用節(jié)約用地②地的限制條件
2、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內容
1)廠區(qū)總平面布置
(1)總平面布置原則:
① 滿足生產工藝要求,作業(yè)線連續(xù)、短捷、方便。避免往返運輸和作業(yè)交叉。避免人流物流交叉。
② 考慮合理的功能分區(qū),動力設施盡量靠近負荷中心
③結合地貌地形布置緊湊,節(jié)約用地。
④防火衛(wèi)生符合規(guī)范
⑤注意廠容與城市或區(qū)域總體規(guī)格相協(xié)調
⑥有利管理方便生活
⑦考慮工廠發(fā)展要求,近期與遠期結合,近期建設要集中,避免過多過早的占地。
(2) 總平面布置的技術要求:
① 生產要求,流程合理負荷集中,運輸通暢。
A. 流程合理就是保證各車間關系的工藝連續(xù)流暢,避免迂回曲折,使原材料和產品的的運輸線路最短。
B. 負荷集中就是負荷大的車間集中布置
C. 流程合理負荷集中體現在運輸上必然是短捷通暢。
② 安全要求(防火防震防爆,安全環(huán)保)
③ 發(fā)展要求(留出遠期發(fā)展規(guī)劃,經營期擴建用地)
④ 濕陷黃土布置要求(遇濕沉陷)
⑤ 節(jié)約用地措施(滿足生產,限度節(jié)約用地)
2)豎向布置
(1)豎向布置任務:
① 確定豎向布置系統(tǒng)和方式,根據自然條件選擇
② 確定場地建筑物標高
③ 確定場地平整方案,土石方工程量最少,廠區(qū)填挖接近平衡
④ 確定場地排水方式
⑤ 確定壁間的人工構筑物(護坡,擋土墻)
(2)豎向布置系統(tǒng)與方式:
①系統(tǒng):平坡式系統(tǒng),臺階式系統(tǒng)
②豎向布置方式有:連續(xù)式、重點式、混合式
(3)設計標高的確定:
① 保證土方工程量最小,盡量使填挖量達到或接近平衡
② 保證不受洪水淹沒。企業(yè)在江湖岸附近,地坪標高高于洪水位0.5米。
③ 保證車間之間交通方便。車間標高與廠內鐵路道路、排水設施連接點標高相呼應④ 有利于降低建筑造價。場地地下水位較高,車間地坪應盡量提高
(4) 場區(qū)排水:
① 排水方式有明溝排水、管道排水、帶蓋板排水溝三種。
② 場區(qū)整平坡度≮5‰,困難地段≮3‰,坡度≯6‰
(5)) 土方計算:
① 場地縱橫向變化均勻時,用橫斷面法計算.
② 臺階式:各臺階用方格網法,臺階間的斜坡用橫斷面法。
3)管線綜合布置:設計深度滿足總平面方案設計和投資估算的要求
4)場區(qū)運輸
(1)場區(qū)運輸設計的要求:① 場內外運輸與車間運輸密切結合,統(tǒng)一考慮,使物料運輸形成整體。② 大宗原材料與從場外直接運到車間或料庫,減少倒運和損失。③ 廠內運輸系統(tǒng)設計,盡量做到物料不落地,有利于搬運。④ 運輸線路布置,減少貨六與人流交叉,保證運輸安全。⑤ 運輸裝卸設備的選用,考慮品種,型號單純,利于維修。
(2)運輸方式的選擇:
① 標準軌距鐵運主要用于原材料和成品大批量的企業(yè)。只有年運輸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或有特殊要求時,車間之間采用鐵運才比較合理。
② 水上運輸只適用于場外運輸,靠近港口的大型企業(yè)原材料運進、產品運出。
③ 無軌運輸方便靈活,是工廠廣泛采用的運輸方式。
A. 一般工廠的廠內外運輸以汽車運輸為主
B. 短距離的廠內運輸采用電瓶車,內燃搬運車,叉車運輸最為適宜。
C. 帶式輸送機適用于經常的大量的松散物料的運輸
(3)運輸量統(tǒng)計:
① 全廠運輸量棋盤表法:只能反映數量,不能反映運輸影響運輸方式的材料性質,一般較少采用。
② 全廠運輸量統(tǒng)計表法:一般工廠運輸設計都采用統(tǒng)計表法。
(4)運輸工具計算:N=Q/q N-車輛數、Q-年總運量、q-每車年運量
5)場區(qū)道路:
① 滿足生產運輸消防要求,合理分散人流和物流避免減少與鐵路交叉,主要人物流線路短捷, 運輸安全、工程量小。
② 道路布置與總平面、豎向布置相協(xié)調。
③ 與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一般采用正交和環(huán)形布置。
④ 道路等級、主要技術指標根據使用要求交通量綜合考慮。
⑤ 混合交通是考慮設置人行道。
6)綠化布置:綠地≮ 10 % 凈化程度≮30%7)技術經濟指標:
1) 建筑系數=(建筑物面積+露天堆場面積)/廠區(qū)占地面積
2) 一般制造業(yè)建筑系數30-40%。
3) 場地利用系數=建筑系數+(道路廣場+鐵路+地上地下管線占地+建筑物散水)/廠區(qū)占地面積
8)總圖運輸方案比選:對總圖布置方案從技術經濟指標和功能方面進行比選,擇優(yōu)推薦。
(1).技術經濟指標比選(含總圖布置費用) ①經濟指標:1) 廠區(qū)占地面積;2) 建筑物構筑物占地面積;3) 道路和廣場占地面積 4) 露天堆場占地面積;5) 鐵路占地面積;6) 綠化面積7) 建筑系數 8) 綠化系數;9) 場地利用系數;10) 土石方挖填工程量;11) 地上地下管線工程量 12) 防洪措施工程量;13) 不良地質處理工程量。
總結記憶:三系四量五面積。 ②總圖費用比較表:1) 土石方費用;2) 地基處理費用;3) 地下管線費用;4) 防洪抗震措施費用
(2)、功能比選:1) 主要比選生產流程的短捷、流暢、連續(xù)程度。 2) 項目內部運輸的流暢程度和安全生產滿足程度。
(3)、拆遷方案比選:1) 拆遷的面積;2) 拆遷后原有人員和設施的去向;3) 賠償費用 4) 進行不同拆遷方案的比選; 5) 技改項目總圖布置,注明新建原有建筑物,拆除建筑物、構筑物。 (4)、運輸方案比選 1) 統(tǒng)籌規(guī)劃場內外運輸物、料流向合理、運、裝卸、儲存形成完整連續(xù)的系統(tǒng)。 2) 外部運輸應當依托社會運輸系統(tǒng) 3) 主要產出品,大宗原材料和燃料運輸,避免多次裝卸,降低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4) 自建的運輸線路、車站、碼頭、符合規(guī)劃要求
★★(二)、土建工程方案設計
1、建筑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
(1)廠房平面和空間設計滿足工藝生產要求,流程合理、方便操作、便于管理、利于設備安裝維修。
(2)符合防火、防爆、防震、防腐要求
(3)建筑形式選擇力求外形簡單、布置合理、充分利用空間、節(jié)約用地。
(4)廠房柱網、層高和定位軸線遵循規(guī)定
(5)圍護結構滿足溫濕度、通風、采光要求
(6)考慮車間內部運輸對建筑的要求(水平、垂直運輸)
(7)噪音采取隔音和吸音措施
(8)滿足生產要求和方便前提下,降低工程造價,并盡可能滿足建筑藝術和城市建設要求
2、結構設計:結構選型和基礎處理
(1)結構選型
A、滿足生產、采光、通風、運輸要求
B、保證廠房結構有足夠強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
C、力求經濟合理,多方案比較
D、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建廠地區(qū)的施工技術條件和材料供應情況。
E、結構布置和構造處理,有利于結構構件的標準化、定型化、通用化。
F、采用成熟可靠的新結構、新材料和新技術
G、我國目前一般生產廠房宜采用鋼砼結構
(2)基礎處理
A、場地地質水文條件
B、土壤凍結深度
C、地下室、地下溝道及地下管線和臨近構筑物影響
D、基礎荷重的大小和性質
3、建筑和結構方案比選:在滿足生產需求前提下,按照適用、經濟、美觀原則,合理開展方案設計。
4、主要建構筑物一覽表:按需要列出廠房、生產裝置和工業(yè)窯爐等建構筑物的主要特征,例如面積、層數、高度、跨度、結構形式、材質、防火、防爆、隔音、隔熱、基礎、抗震設防、三材用量。
★★(三)、公用與輔助工程方案設計
1、給排水工程與消防
1)水源與水處理:
① 供水水源的選擇⑩A. 采用地下水源:考慮水溫,水質、水量是否符合使用要求㈩B. 采用自來水:水壓夠時,直接供水、,水壓不夠,設水塔或蓄水箱或水泵房加壓㈩C. 采用地面水為水源時:枯水保證率≮95%
② 用海水或較差的地下水作冷卻水時,考慮腐蝕性和水質不佳帶來的問題。
③ 采用地下水為水源時,滿足耗水量的生產消防和生活用水。
④ 給水處理,水質好,不處理。水質差,處理
2)給水系統(tǒng):根據工藝對水質的不同要求可分為:①生產生活消防用水:②軟水給水系統(tǒng);③ 脫鹽水給水系④ 冷凍水給水系統(tǒng);⑤ 循環(huán)水給水系統(tǒng);⑥ 消防水給水系統(tǒng)
3)排水系統(tǒng):根據污水性質不同,安展分流排放原則,可分為:1) 清潔廢水系統(tǒng);2) 生活污水系統(tǒng);3) 生產污水系統(tǒng)
4)消防系統(tǒng):
①采用低壓消防:附近無消防隊,自建消防車站。
②采用臨時高壓消防時:廠區(qū)沒有滿足3小時消防用水蓄水池,一般不建消防車站。
③固定消防水泵應采用自灌式引水,保證迅速啟動。不予采用消防泵帶吸水底閥注水形式。
④除嚴寒地區(qū),盡量采用地上消火栓,標記明顯。
⑤消防水池按3小時內消防用水總量計算。
2、供電與通訊工程
1)供電電源:1) 用電量不大用10KV電源;2) 企業(yè)內部有相當數量的6KV用電設備時,用6KV電源 3) 用電量大,距離長,受電源條件限制,用35KV或110KV2)供電系統(tǒng):電源→受電點的距離成為供電系統(tǒng)。
2)電源接線方式:1) 電壓為6KV或10KV,兩回路裝用電源線路和單母分斷高壓開關站。 2) 用電量不大電壓為35KV且企業(yè)無6KV用電設備是,用35KV/0.4KV直變供電方式。 3) 電壓為35KV或110KV,用電量大,設置總降變電所。 4) 當用電量大,萬部電源不足時,自建電廠。
3)配電系統(tǒng):高壓開關站→車間變電所的距離成為配電系統(tǒng)。 ① 配電電壓原則:A. 企業(yè)沒有6KV用電設備,采用10KV電壓;B. 企業(yè)內部有相當數量的6KV用電設備時,用6KV電源;C. 配電力求單一,技術經濟較合理時也可用6KV10KV兩種電壓。② 配電系統(tǒng)結線:樹干式,放射式。③ 線路結構:一般采用電纜線路,一般電纜溝敷設,根數少時可直埋。遠離廠區(qū)的可用架空線路④ 車間變電所;原則是:變電所分布合理,盡可能接近負荷中心。
4)動力與配線:
動力設計:車間變電所→動力用電設備的低壓配電系統(tǒng)。低壓配電系統(tǒng)的要求:A. 滿足工藝生產對供電的可靠性和電能質量要求。接線簡單、操作方便、運行安全;C. 構造合理,施工方便;D. 節(jié)省有色金屬,節(jié)約基建投資,堅守電能消耗和運行費用。
車間配電網絡接線方式有兩種:A. 放射式系統(tǒng)B. 鏈式系統(tǒng)線路敷設方式有:A. 橋架系統(tǒng)B. 電纜溝鋪設C. 電纜支架明敷D. 線卡明敷E. 鋼管明敷或暗敷
5)照明:可分為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照明方式可分為:A. 一般照明B. 局部照明C. 混合照明。
6)通訊:企業(yè)一般設置兩種電信設施:A. 行政管理電話B. 生產調度電話
3、 供熱工程
1)熱源選擇:① 工廠的熱水汽一般由熱電站或自備鍋爐供給。②熱負荷是根據生產、空調、采暖通風、和生活的耗熱量+管網損失,考慮同時使用系數計算得出。③ 鍋爐以燃煤為主④盡量用同型號同容量的鍋爐,最少兩臺(備份)
2)供熱管道:線路布置與總圖統(tǒng)籌考慮,力求短捷。管道敷設分為: A. 架空B. 地溝C. 沿地敷設(管墩)3)、熱力站作用是;蒸汽、熱水流量計量,減溫減壓,蒸汽熱水分配,熱水制備,冷凝水收集轉送。
4、 通風空調與除塵:根據工藝特點和使用要求,室外氣象條件及能源狀況,同有關專業(yè)相配合,通過經濟比較確定。
5、 制冷工程:
1) 根據工藝生產和空氣調節(jié)制冷量,水溫電源水源熱源的情況,通過全面的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2) 選擇制冷機時,臺數不予過多,但不少于兩臺(備份一臺)
3) 多機組的站房選用制冷機時,型號應盡量統(tǒng)一,利于維修。
6、 工業(yè)氣體工程
1) 工業(yè)氣體包括:壓縮空氣、氧氣、氮氣、煤氣、乙炔氣。
2) 設計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工企設計衛(wèi)生標準執(zhí)行,并符合相關的標準、規(guī)范、規(guī)定。
3) 站房設置盡量靠近主用戶區(qū),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
4) 設計容量:按用戶晝夜平均每小時消耗量,或小時消耗量乘同時使用系數計算。
5) 設備選擇:按大容量少機組的原則確定。型號統(tǒng)一,利維修。
6) 管道敷設注意流速,管材選用,靜電接地。 注意與其他物體共架敷設,共溝敷設的限制和要求。
7、 分析檢驗設計:指對原材料半成品的分析檢驗
1) 由車間化驗室、中心化驗室兩個層次組成。關系密切各有側重。
2) 化驗室和中心化驗室一般有:防:振、火、爆、腐、塵、噪、陽光直射
8、 維修設施:1) 維修分兩級,大修(停產修)。維修(不停產,日常修)。 2) 維修內容:設備,電氣、儀表、管道、土木。
9、 倉儲設施:倉儲設計原則:保生產快周轉,合理儲備防損失。
1)倉庫組成:1) 原材庫;2) 設備庫;3) 機物料庫;4) 成品庫;5) 生活用品庫 6) 勞保用品庫;7) 修善材料庫;8) 化學品庫;9) 危險品庫
2)存儲方式:1) 封閉存放;2) 棚庫存放;3) 露天存放
3)儲存期:儲存的長短;根據工藝、規(guī)格、數量、供應方式、地點、運輸情況、生產特點綜合確定。 儲存定額方法有兩種:供應期法和經濟訂購批量。
4)場庫面積確定:F=Q*T/q*I f-面積 Q-成品日產量或原料日常重量(T) T-儲存期(D) q-物料單位有效面積負荷(T/平方米) I-面積利用系數。
5)裝卸運輸工具與設備:人力搬運、車、堆垛機、起重機、輸送機、梁式起重機,掛式起重機。
6)土建要求:1) 符合防火規(guī)范及有關標準規(guī)定。 2) 根據物料特性和存儲要求:采取通風、隔熱,采暖、防潮、防靜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