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已過半,對于下半年的投資收益預期,多數(shù)保險公司投資人士表示“難下定論”。一方面,股市超出預期的下跌,令一度成為保險股賣點的權益類投資浮盈正不斷縮水;另一方面,在通脹和緊縮的雙重壓力下,債券市場收益率前景難料。
風險之下或有轉機。來自多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的判斷是——目前股市、債市收益漸走下坡路的關口,或將倒逼監(jiān)管部門向保險資金開放更多的投資渠道。“相比房地產、PE等領域,最先打開閘門的,或將是更符合保險資金投資特征的無擔保債券和中期票據(jù)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BR> 保險股浮盈所剩不多
成也A股,敗也A股。今年以來股市超出預期的下跌,令一度為市場所稱道的保險股權益類投資浮盈大幅下滑,浮盈的“蓄水池”效應大為削弱。
按照安信證券保險分析師楊建海的判斷,目前急速下滑的股指,已經逼近保險公司的持倉成本線。根據(jù)三只保險股披露的前十大持有股票,楊建海分析認為,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的成本線分別對應3000點、2800點、2500點。
對此,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截至6月底,除中國人壽(由于一季度浮盈沒有顯著釋放)外,另兩大保險股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的浮盈所剩不多,甚至開始出現(xiàn)浮虧跡象。
按照一位分析師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08年6月13日,在假設三只保險股的十大重倉股結構未發(fā)生變化的前提下,由于第一季度浮盈并未充分釋放,中國人壽第二季度的浮盈釋放空間相對,目前累積浮盈仍有約217.34億元;由于第一季度浮盈的一定釋放,加上第二季度投資收益的下滑,導致中國太保累積浮盈僅剩18.63億元,而中國平安已現(xiàn)浮虧,為-4.1億元。
投資浮盈大幅下滑甚至浮虧,使得保險公司平滑投資收益能力開始下滑?!叭艉笫谐掷m(xù)低迷,那么,2008年保險公司的投資收入很有可能出現(xiàn)大幅下降,從而拖累保險股凈利潤下滑?!币患冶kU資產管理公司相關投資人士對記者說。
大公司適度少量加倉
自股指下挫至3000點之后,保險資金的去留備受關注。市場時有傳出“保險公司紛紛抄底”的消息。
據(jù)多位基金業(yè)人士昨日透露,近期中國人壽確有加倉的動作,通過購買股票型基金曲線入市,投入資金規(guī)模不詳。但接近平安、太保的知情人士卻告知記者,中國人壽的加倉舉措并不是行業(yè)的集體行為。
上述人士稱,目前,除中國人壽外,平安和太保并沒有明顯的加倉動作。就算是中國人壽,在購置基金上所投入的資金規(guī)模也不大。“面對難以捉摸的震市,大家對后市的判斷心里都沒底。加上上市的保險公司有短期的業(yè)績壓力,都不太敢冒風險進行大規(guī)模加倉。”
連大型保險公司都慎對加倉,更別提高位建倉無浮盈護佑的中小保險公司了。在問及中小保險公司近期有無加倉動作時,一家受托管理中小保險公司資金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中小保險公司都不太敢買?!庇捎诖饲叭胧袝r機不當及抱以冒進、激進的投資心態(tài)所致,數(shù)十家中小保險公司深陷股市資金縮水的困境。
一家合資壽險公司相關高層昨日在電話里向記者表示,該公司投資部的觀點認為,雖然目前滬指點位已經到了投資區(qū)域,但短期因素過于雜亂,不急于馬上“抄底”,目前仍以觀望為主。
“雖然可以根據(jù)市場情況對權益投資的比例進行調整,但是,考慮到資產負債的匹配要求及保險資金的長期特性,保險資金進行一個投資渠道后,通常都有一個戰(zhàn)略的配置比例,在一定的時期內調整的幅度是有限的?!眹┚脖kU分析師彭玉龍告訴記者,從歷史經驗來看,保險資金投資基金的比例在2000年至2001年上調后,并沒有在隨后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做出多大的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整個保險業(yè)投資氣氛較為謹慎,但面對優(yōu)質投資項目時,保險公司依然出手“大方”。記者發(fā)現(xiàn),在昨日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非公開發(fā)行股票相關公告中,有兩家保險機構出現(xiàn)在了認購大軍中。中國人壽和泰康兩家資產管理公司以11.83元/股的認購價格,分別獲配股數(shù)10800萬股、3000萬股,從2008年7月1日開始算起,限售期為12個月。
新投資渠道有望放開
在股市下挫的大背景下,對于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的保險機構來說,債券將成為較為理想的配置途徑之一。太平養(yǎng)老保險公司對此明確表示,2008年中期左右,是債券投資相對安全的基礎。中期國債的投資價值逐漸增大,浮息債大有可為,短期融資券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公司債市場有較大投資機遇。
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固定收益方面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目前的基本方針是采取注重防御、適度進取,對持倉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主要表現(xiàn)為:等待債券市場不利因素的充分釋放,尋找切入時機,逐漸拉長投資組合久期,逐步增加對于“固定收益+新股投資”運作模式下的債券基金的持有額度。
然而,在通脹和緊縮的雙重壓力下,債券市場收益率前景似乎難料。我們看到的數(shù)據(jù)是,中國國債和企業(yè)債收益率在經歷了去年的大幅上升后,今年以來已經明顯下降。而無擔保債的投資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保險機構投身債券市場的手腳與熱情。
不過,據(jù)上述投資經理透露說,近期來自監(jiān)管部門的內部“吹風”稱,保監(jiān)會將一并考慮中期票據(jù)和無擔保債的開閘問題,具體時間表不詳,“但相信應該快了?!?BR> 目前股市、債市收益漸走下坡路的趨勢,或將倒逼監(jiān)管部門放開更多的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多位投行人士分析認為,近年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和投資限制不斷放開,非固定收益的投資類別越來越多,從基礎設施到海外股權投資都已經對保險資金開放。進一步來說,物業(yè)投資、PE投資甚至衍生產品投資也都似乎近在咫尺。尤其是社?;鸾诒辉试S投資產業(yè)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PE投資),這對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放開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不過,來自投行業(yè)的普遍觀點是:相比房地產、PE等領域,最先打開閘門的,或將是更符合保險資金投資特征的無擔保債券和中期票據(jù)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
風險之下或有轉機。來自多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的判斷是——目前股市、債市收益漸走下坡路的關口,或將倒逼監(jiān)管部門向保險資金開放更多的投資渠道。“相比房地產、PE等領域,最先打開閘門的,或將是更符合保險資金投資特征的無擔保債券和中期票據(jù)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BR> 保險股浮盈所剩不多
成也A股,敗也A股。今年以來股市超出預期的下跌,令一度為市場所稱道的保險股權益類投資浮盈大幅下滑,浮盈的“蓄水池”效應大為削弱。
按照安信證券保險分析師楊建海的判斷,目前急速下滑的股指,已經逼近保險公司的持倉成本線。根據(jù)三只保險股披露的前十大持有股票,楊建海分析認為,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的成本線分別對應3000點、2800點、2500點。
對此,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截至6月底,除中國人壽(由于一季度浮盈沒有顯著釋放)外,另兩大保險股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的浮盈所剩不多,甚至開始出現(xiàn)浮虧跡象。
按照一位分析師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08年6月13日,在假設三只保險股的十大重倉股結構未發(fā)生變化的前提下,由于第一季度浮盈并未充分釋放,中國人壽第二季度的浮盈釋放空間相對,目前累積浮盈仍有約217.34億元;由于第一季度浮盈的一定釋放,加上第二季度投資收益的下滑,導致中國太保累積浮盈僅剩18.63億元,而中國平安已現(xiàn)浮虧,為-4.1億元。
投資浮盈大幅下滑甚至浮虧,使得保險公司平滑投資收益能力開始下滑?!叭艉笫谐掷m(xù)低迷,那么,2008年保險公司的投資收入很有可能出現(xiàn)大幅下降,從而拖累保險股凈利潤下滑?!币患冶kU資產管理公司相關投資人士對記者說。
大公司適度少量加倉
自股指下挫至3000點之后,保險資金的去留備受關注。市場時有傳出“保險公司紛紛抄底”的消息。
據(jù)多位基金業(yè)人士昨日透露,近期中國人壽確有加倉的動作,通過購買股票型基金曲線入市,投入資金規(guī)模不詳。但接近平安、太保的知情人士卻告知記者,中國人壽的加倉舉措并不是行業(yè)的集體行為。
上述人士稱,目前,除中國人壽外,平安和太保并沒有明顯的加倉動作。就算是中國人壽,在購置基金上所投入的資金規(guī)模也不大。“面對難以捉摸的震市,大家對后市的判斷心里都沒底。加上上市的保險公司有短期的業(yè)績壓力,都不太敢冒風險進行大規(guī)模加倉。”
連大型保險公司都慎對加倉,更別提高位建倉無浮盈護佑的中小保險公司了。在問及中小保險公司近期有無加倉動作時,一家受托管理中小保險公司資金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中小保險公司都不太敢買?!庇捎诖饲叭胧袝r機不當及抱以冒進、激進的投資心態(tài)所致,數(shù)十家中小保險公司深陷股市資金縮水的困境。
一家合資壽險公司相關高層昨日在電話里向記者表示,該公司投資部的觀點認為,雖然目前滬指點位已經到了投資區(qū)域,但短期因素過于雜亂,不急于馬上“抄底”,目前仍以觀望為主。
“雖然可以根據(jù)市場情況對權益投資的比例進行調整,但是,考慮到資產負債的匹配要求及保險資金的長期特性,保險資金進行一個投資渠道后,通常都有一個戰(zhàn)略的配置比例,在一定的時期內調整的幅度是有限的?!眹┚脖kU分析師彭玉龍告訴記者,從歷史經驗來看,保險資金投資基金的比例在2000年至2001年上調后,并沒有在隨后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做出多大的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整個保險業(yè)投資氣氛較為謹慎,但面對優(yōu)質投資項目時,保險公司依然出手“大方”。記者發(fā)現(xiàn),在昨日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非公開發(fā)行股票相關公告中,有兩家保險機構出現(xiàn)在了認購大軍中。中國人壽和泰康兩家資產管理公司以11.83元/股的認購價格,分別獲配股數(shù)10800萬股、3000萬股,從2008年7月1日開始算起,限售期為12個月。
新投資渠道有望放開
在股市下挫的大背景下,對于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的保險機構來說,債券將成為較為理想的配置途徑之一。太平養(yǎng)老保險公司對此明確表示,2008年中期左右,是債券投資相對安全的基礎。中期國債的投資價值逐漸增大,浮息債大有可為,短期融資券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公司債市場有較大投資機遇。
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固定收益方面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目前的基本方針是采取注重防御、適度進取,對持倉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主要表現(xiàn)為:等待債券市場不利因素的充分釋放,尋找切入時機,逐漸拉長投資組合久期,逐步增加對于“固定收益+新股投資”運作模式下的債券基金的持有額度。
然而,在通脹和緊縮的雙重壓力下,債券市場收益率前景似乎難料。我們看到的數(shù)據(jù)是,中國國債和企業(yè)債收益率在經歷了去年的大幅上升后,今年以來已經明顯下降。而無擔保債的投資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保險機構投身債券市場的手腳與熱情。
不過,據(jù)上述投資經理透露說,近期來自監(jiān)管部門的內部“吹風”稱,保監(jiān)會將一并考慮中期票據(jù)和無擔保債的開閘問題,具體時間表不詳,“但相信應該快了?!?BR> 目前股市、債市收益漸走下坡路的趨勢,或將倒逼監(jiān)管部門放開更多的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多位投行人士分析認為,近年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和投資限制不斷放開,非固定收益的投資類別越來越多,從基礎設施到海外股權投資都已經對保險資金開放。進一步來說,物業(yè)投資、PE投資甚至衍生產品投資也都似乎近在咫尺。尤其是社?;鸾诒辉试S投資產業(yè)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PE投資),這對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放開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不過,來自投行業(yè)的普遍觀點是:相比房地產、PE等領域,最先打開閘門的,或將是更符合保險資金投資特征的無擔保債券和中期票據(jù)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