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語言的靈魂文字是語言的標本

字號:


    為什么我們的英語學不好?我們投入的時間不可謂不多,買的書不可謂少,卻往往是雄心開始,灰心結束,古語講金誠石開,水滴石穿,學生們學英語都十多年了,為什么就打不開英語這個洋姑娘心房的門呢?因為他們沒有抓住英語的心和靈魂!那么英語的心和靈魂在那里呢?
    我們認為,中國學生學的不是英語這門語言,而是英語這門文字。聲音是一門語言的靈魂,文字不過是語言的標本。如果我們不掌握一門語言的語音語調,我們就無法用這門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就丟掉了這門語言最生命、最靈魂的東西,我們就無法和這門語言建立感情,也就無法對這門語言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比如,談戀愛,女孩子常發(fā)嗲:你討厭。如果沒有語音語調,你能明白這三個字的萬種風情嗎?
    我們許多學生為什么英語學不好?因為他們每天輸入的都是文字,而不是語言的靈魂:聲音。他們背單詞也是背單詞的字母順序,而不是記單詞的聲音。所以他們的閱讀是的,聽力和口語總是最差的。在他們的腦海里裝滿了重重的文字,沒有聲音,所以他們在聽說時只有先調動文字,再把文字通過音標這門工具轉變成聲音,你想他們的英語能好嗎?
    學語言,第一要務是打通耳朵。
    一個幼兒在他開口前,已經默默聽了一年多。有一句話,10聾9啞,就是說,10個聾子9個啞巴。象我們英語的聽力不行,要口語好,是絕無可能。語感的形成,要靠我們對聲音的敏感。
    聲音就是空中飛翔的鳥,有語音,有語調,有情感,有憤怒,有快樂,有痛苦,有哀傷,有靈魂,一會兒就消失在空中。文字就象固定在地上的鳥的標本,沒有靈魂,沒有情感,不會消失。你能抓住空中飛翔的活生生的鳥,你還抓不住固定在地上鳥的標本嗎?為什么我們的閱讀能力好,是因為文字固定在紙上,不會消失,而聲音就象小鳥一樣很快就消失在空氣中。
    所以我們認為,聲音的輸入,是學習一門語言的第一要務,不管是母語還是第二外語。但是第二外語的聲音輸入,卻要注意幾個問題。因為對孩子而言,聽不懂的東西就是噪音,看不懂的東西就是垃圾。所以在輸入聲音時,要么讓孩子明白聲音的意義,要么讓這聲音有旋律和節(jié)奏,朗朗上口。
    學一門外語,一定要打好基礎,尤其是語音語調,到了大學都很難改,而語音語調就象一個人的外表,語音語調好的人就很自信,而語音語調不好的人因為自卑,往往很早放棄對英語的探索。
    一門語言由三大構件組成:語音、詞匯、語法。語音語調的重要性我在前面已經講了,下面我主要講一下詞匯問題:
    任何一個詞匯都有3樣東西:音、形、意。其中音和意的連接又比形和意的連接要重要的多。所以學習一門語言,詞匯量的突破是關鍵,而尤以語音語調優(yōu)先,要做到聽音聽單詞聽句子能條件反射。這里再講一下為什么我們的聽力不行?因為我們每聽到鬼佬講英語的時候,我們聽到的每一個單詞的反映都作不到條件反射,都有一個滯后的過程。假如我們對每一個英語單詞滯后0.1秒,當老外講到20個單詞時,我們已經滯后2秒,當老外講了幾句話之后,我們已經滯后好幾秒,我們的思路根本跟不上老外了。結果全亂了套,不知老外講了些什么。況且許多單詞都有多重意義。
    所以我們認為要學好英語,詞匯量是關鍵。詞匯里,語音和語意的條件反射連接能力是核心,而學生的詞形到詞意的條件反射能力比語音到詞意的條件反射能力要強很多。這也就是很多學生為什么覺得自己的閱讀能力尚可,而聽力口語能力很差的原因所在。比如CUP,你見到他的拼寫大多數(shù)的學生能立即條件反射出她的語意,但當聽到它的音的時候,我想很多學生并不能立即條件反射出它的語意,有一個滯后的過程。還有象bachelor, embassy等等。所以我們讓學生背單詞,是要聽音背單詞,而不是死記硬背英語單詞的字母順序。記得我們當年學英語,就是死記硬背英語單詞的字母順序,又辛苦,效率又低。由于英語單詞有拼寫規(guī)律,能記住單詞的語音,拼寫也就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