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保險合同的特征與種類
一、保險合同的含義
保險合同屬于民商合同的一種,其設立、變更或終止是具有保險內(nèi)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二、保險合同的特征
(一)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因為享有一定的權利而必須償付一定對價的合同。保險合同以投保人支付保險費作為對價換取保險人對風險的保障。
(二)保險合同是雙務合同
雙務合同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相互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合同。
(三)保險合同是誠信合同
保險的三大功能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開放的現(xiàn)代保險功能體系。
(四)保險合同是射幸合同
即合同當事人一方并不必然履行給付義務,而只有當合同中約定的條件具備或合同約定的事件發(fā)生時才履行。
(五)保險合同是附合合同
由一方當事人事先擬就,另一方當事人只是作出是否同意的意思表示的一種合同。
三、保險合同的種類
(一)單一風險合同、綜合風險合同與一切險合同
按照合同承擔風險責任的方式分類,保險合同可分為單一風險合同、綜合風險合同與一切險合同。
1.單一風險合同。單一風險合同是指只承保一種風險責任的保險合同。如農(nóng)作物雹災保險合同,
2.綜合風險合同。綜合風險合同是指承保兩種以上的多種特定風險責任的保險合同。[考試大整理]
3.一切險合同。一切險合同是指保險人承保的風險是合同中列明的除外不保風險之外的一切風險的保險合同。
(二)定值保險合同與不定值保險合同
1.定值保險合同。定值保險合同是指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投保人和保險人即已確定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
2.不定值保險合同。
不預先確定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僅載明保險金額作為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賠償限額的保險合同。一旦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人需估算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并以此作為保險人確定賠償金數(shù)額的計算依據(jù)。實際損失大于保險金額,保險人的賠償責任僅以保險金額為限;如果實際損失小于保險金額,則保險人僅賠償實際損失。大多數(shù)財產(chǎn)保險業(yè)務均采用不定值保險合同的形式。
(三)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
按照合同的性質(zhì)分類,保險合同可以分為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
1.補償性保險合同。
各類財產(chǎn)保險合同和人身保險中的健康保險合同的疾病津貼和醫(yī)療費用合同都屬于補償性保險合同。
2.給付性保險合同。
給付性保險合同是指保險金額由雙方事先約定,在保險事件發(fā)生或約定的期限屆滿時,保險人按合同規(guī)定標準金額給付的合同。各類壽險合同屬于給付性保險合同。
(四)個別保險合同與集合保險合同
根據(jù)保險標的的不同情況,保險合同可以分為個別保險合同與集合保險合同。前者是以一人或一物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合同;
(五)特定保險合同與總括保險合同
是否為特定物或是否屬于特定范圍,保險合同可分為特定保險合同和總括保險合同。
(六)足額保險合同與非足額保險合同
按保險金額與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的對比關系劃分,保險合同可分為足額保險合同與不足額保險合同。
非足額保險合同又稱低額保險合同,是指保險金額小于財產(chǎn)實際價值的保險合同。
1.由于保險人的規(guī)定,藉以促使被保險人注意防范危險。
2.由于被保險人的自愿,藉以節(jié)省保險費。
3.由于財產(chǎn)價值的上漲,而使財產(chǎn)的實際價值高于保險金額。保險人的賠償方式有兩種:比例賠償方式和第一危險賠償方式。
第二節(jié)保險合同的主體與客體
一、保險合同的主體
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和保險合同的輔助人。
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是保險合同的當事人;受益人是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一)保險合同的當事人
1.保險人。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承擔保險責任,是保險人最主要、最基本的合同義務。
2.投保人。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投保人并不以自然人為限,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成為投保人。投保人需具備的條件是:
(1)投保人須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2)投保人須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
(3)投保人須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約定交付保險費。
(二)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1.被保險人。
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被保險人為同一人。投保人不得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但父母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不受此限制,只是死亡給付保險金額總和不得超過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規(guī)定的限額。被保險人的成立應具備的條件是:
(1)被保險人須是財產(chǎn)或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的人。
(2)被保險人須享有保險金請求權。
①在財產(chǎn)保險合同中,
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未造成被保險人死亡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本人行使;造成被保險人死亡的,保險金請求權由其繼承人依繼承法繼承。②在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事故或事件發(fā)生后,被保險人仍然生存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本人行使;被保險人死亡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行使;未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的繼承人行使。
2.受益人。
受益人的成立應具備的條件是:
(1)受益人須經(jīng)被保險人或投保人指定。受益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受益人如果不是被保險人、投保人,則多為與其有利害關系的自然人。胎兒也可以為受益人,但須以出生時存活為必要條件。訂立保險合同的,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后,投保人是受益人。
(2)受益人必須是具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
受益人獲得的保險金不屬于被保險人的遺產(chǎn),既不納入遺產(chǎn)分配,也不用于清償被保險人生前債務。但是,保險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被保險人死亡后,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chǎn),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一)沒有指定受益人;(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三)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十受益人的。”
(三)保險合同的輔助人
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包括保險代理人、保險經(jīng)紀人和保險公估人等。
二、保險合同的客體
保險標的是保險利益的載體。在保險合同中,客體是保險利益,而保險標的則是保險利益的載體。
第三節(jié)保險合同的內(nèi)容與形式
一、保險合同的內(nèi)容
從保險法律關系的要素上看,保險合同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主體部分。
2.權利義務部分。
3.客體部分。
4.其他聲明事項部分。
保險合同的內(nèi)容由基本條款和特約條款構成?;緱l款由保險法以列舉方式直接規(guī)定,是保險合同必不可少的法定條款,由保險人擬定;特約條款是保險法所列舉條款以外的條款,特約條款由雙方共同擬定。
(二)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1.保險人的名稱和住所。
2.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名稱和住所。
3.保險標的。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財產(chǎn)及其有關利益或者人的生命和身體,它是保險利益的載體。
4.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保險責任是保險人所應承擔的保險金賠償或給付責任。
5.保險期間和保險責任開始時間。保險期間
可以按年、月、日計算,也可按一個運程期、一個工程期或一個生長期計算。
我國保險實務中以約定起保日的零點為保險責任開始時間,以合同期滿日的24點為保險責任終止時間。
6.保險價值。
保險價值的確定主要有三種方法:
(1)由當事人雙方在保險合同中約定,當保險事故發(fā)生后,無須再對保險標的估價,就可直接根據(jù)合同約定的保險標的價值額計算損失。
(2)按事故發(fā)生后保險標的市場價格確定,即保險標的的價值額隨市場價格變動,保險人的賠償金額不超過保險標的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
(3)依據(jù)法律具體規(guī)定確定保險價值。
7.保險金額。保險金額是指保險人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限額。在定值保險中,保險金額為雙方約定的保險標的的價值。在不定值保險中,保險金額可以按下述方法確定:(1)由投保人按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
(2)根據(jù)投保人投保時保險標的的賬面價值確定。無論在定值保險中還是在不定值保險中,保險金額都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的部分無效。
8.保險費及其支付辦法。
9.保險金賠償或給付辦法。
10.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三)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
1.附加條款。
附加條款是對基本條款的修改或變更,其效力優(yōu)于基本條款。
2.保證條款。
保證條款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就特定事項擔保的條款,即保證某種行為或事實的真實性的條款。
二、保險合同的形式
書面形式的保險合同包括:保險單、保險憑證和暫保單等。
(一)保險單
保險單也稱保單,
正式書面憑證。
保險單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聲明事項。
2.保險事項
3.除外責任。
4.條件事項。
(二)保險憑證
是一種簡化了的保險單。如貨物運輸保險、汽車險及第三者責任保險中使用。
(三)暫保單
臨時保險憑證。
以下四種情況下才會存在:
1.保險代理人在招攬到保險業(yè)務,但還未向保險人辦妥正式保險單時,
2.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接受投保人的要約后,尚需要獲得上級保險公司或者保險總公司的批準,在未獲得批準前,可先出立暫保單,證明保險合同的成立。
3.保險人和投保人在洽談或續(xù)訂保險合同時,訂約雙方當事人已就主要條款達成協(xié)議,但還有些需要進一步商討,在沒有完全談妥之前,先出立暫保單,作為合同成立的證明。
4.出口貿(mào)易結(jié)匯時,保險單是必備的文件之一,在保險人尚未出具保險單或保險憑證之前,先出立暫保單,以資證明出口貨物已經(jīng)辦理保險,作為結(jié)匯憑證之一。暫保單的有效期一般為30天。
(四)批單
修改和變更保險單內(nèi)容的一種單證,也是保險合同變更時最常用的書面單證。批單的法律效力優(yōu)于原保險單的同類款目。[考試大收集]
(五)其他書面形式
如保險協(xié)議書、電報、電傳等形式。
投保單(又稱要保單)是投保人向保險人申請訂立保險合同的書面要約。投保單一經(jīng)保險人接受并簽章,即成為保險合同的組成部分。
第四節(jié)人壽保險合同中的常見條款
一、不可抗辯條款
保險人只能在一至二年內(nèi)可以投保人告知不實為理由解除保險合同。這個期間就稱為可抗辯或可爭期間
二、年齡誤告條款
三、寬限期條款
投保人超過規(guī)定的期限六十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減少保險金額。”因此,我國的法定寬限期較長,為60天。
四、復效條款
1.復效申請的時間不得超過復效申請的保留期限。
2.被保險人符合投保條件。在失效期間,被保險人健康狀況或職業(yè)可能會有所變化。
3.被保險人必須一次交清效力中止或失效期間的保險費。
4.復效的申請必須得到保險人的同意。
五、自殺條款
“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滿二年后,如果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可以按照合同給付保險金?!币虼耍谖覈?,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滿二年后,如果被保險人自殺,保險人是否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應按照合同的約定。
六、不喪失價值條款
七、貸款條款
八、自動墊繳保費條款
九、戰(zhàn)爭條款
保險人不承擔給付因戰(zhàn)爭所致死亡的保險金的責任。
十、保險單轉(zhuǎn)讓條款
第五節(jié)保險合同的一般法律規(guī)定
一、保險合同的訂立
二、保險合同的效力
(一)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保險合同的成立是指投保人與保險人就保險合同條款達成協(xié)議。保險合同的生效是指保險合同對當事人雙方發(fā)生約束力,即合同條款產(chǎn)生法律效力。[考試大收集]
一般來說,合同成立即生效。但是,保險合同較為特殊,通常以交納保險費為合同生效的條件;同時,還約定在合同成立后的一定條件下或某一時間開始才生效。在我國保險實務中,普遍實行了“零點起保”的規(guī)定。
保險合同成立后,尚未生效前,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保險合同生效后,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則應按合同約定承擔保險責任。當然,投保人與保險人也可在保險合同中約定,保險合同一經(jīng)成立就發(fā)生法律效力。此時,保險合同成立即生效。
(二)保險合同的有效與無效
1.保險合同的有效。保險合同有效是保險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保險合同有效,只要所附條件成立,保險合同就生效;保險合同無效,即使所附條件成立,保險合同也不生效。
2.保險合同的無效。
(1)無效保險合同的概念及種類。
按照無效的程度,保險合同的無效可分為全部無效和部分無效。如善意的超額保險,超額部分無效。
按照無效的性質(zhì),保險合同的無效可分為絕對無效和相對無效。保險合同絕對無效是指保險合同自訂立時起就不發(fā)生法律效力,如行為人不合格,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的合同等。而依照我國民法通則及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的保險合同則是相對無效的保險合同,其特點在于:①須經(jīng)利害關系人提出;②合同被撤銷后,自始無效;③須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認定。
(2)無效保險合同的確認。無效合同的確認權歸人民法院和仲裁機關。
(3)無效保險合同的處理。無效保險合同的處理方式有:①返還財產(chǎn)。②賠償損失。
三、保險合同的履行
(一)投保人義務的履行
1.如實告知。
2.交付保險費。
3.維護保險標的安全。
4.危險增加通知。
5.保險事故發(fā)生通知。
6.財產(chǎn)保險的出險施救。
7.提供索賠單證。
8.協(xié)助追償。
(二)保險人義務的履行
1.條款說明。
2.承擔保險賠償(給付)的義務。
有關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額的協(xié)議后10日內(nèi),賠償或者給付賠償金的數(shù)額不能確定的,
保險人自收到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60日內(nèi),確定最低數(shù)額先予支付;
3.及時簽發(fā)保險單證。
4.為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再保險分出人保密。
四、保險合同的變更
保險合同的變更,指的是廣義上的保險合同變更,即包括主體、客體和權利義務的變更。
(一)保險合同的主體變更
1.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主體變更。
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主體變更即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投保人、被保險人變更。主要有下述幾種:
(1)保險標的所有權、經(jīng)營權發(fā)生轉(zhuǎn)移。
(2)保險標的用益權的變動。
(3)債務關系發(fā)生變化。
經(jīng)保險人同意繼續(xù)承保后,方可變更原保險合同的投保人、被保險人。但是,在下述兩種情況下,保險合同主體的變更可以不通知保險人:①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標的的轉(zhuǎn)讓無需征得保險人同意。②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事先約定,保險標的轉(zhuǎn)讓可以不通知保險人的,以合同約定執(zhí)行。 [考試大整理]
2.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變更。
(二)保險合同的客體變更
保險合同客體變更的原因主要是保險標的的價值增減變化,從而引起保險利益發(fā)生變化。
(三)保險合同的內(nèi)容變更
投保人變更保險合同的情形有兩種:
1.投保人根據(jù)實際需要提出變更保險合同內(nèi)容。
2.投保人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提出變更保險合同內(nèi)容
(四)保險合同的變更法定程序和形式
保險合同變更的書面形式主要有:①保險人在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上批注;②保險人在原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上附貼批單;③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變更保險合同的書面協(xié)議。其中批單是變更保險合同最常見的書面形式,須載明變更的條款內(nèi)容,由保險人簽章后附貼于原始保險單證上。
五、保險合同的解除
(一)保險合同解除的含義
保險合同的解除是指保險合同有效期間,當事人依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約定提前終止合同效力的一種法律行為。
(二)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
1.法定解除。
①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運輸工具航程保險合同,保險責任開始后,合同不得解除;②當事人通過保險合同約定,對投保人的合同解除權作出限制的,投保人不得解除保險合同。
保險合同成立后,保險人不得解除保險合同。
當發(fā)生以下事由時,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1)投保人故意或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承保或者以何種保險價格承保。
(2)投保人、被保險人未履行維護保險標的的義務。
(3)被保險人未履行危險增加通知的義務。
(4)在人身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的年齡不真實,并且其真實年齡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年齡限制(此種情形下,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續(xù)費后,向投保人退還保險費,但是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兩年的除外)。
(5)分期支付保險費的人身保險合同,投保人在支付了首期保險費后,未按約定或法定期限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效力中止,合同效力中止后兩年內(nèi)雙方未就恢復保險合同效力達成協(xié)議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但是,人身保險合同的投保人交足兩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入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向其他享有權利的受益人退還保險單的現(xiàn)金價值。
(6)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在未發(fā)生保險事故的情況下,謊稱發(fā)生了保險事故,向保險人提出索賠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并不退還保險費。
(7)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但也有例外,對此,我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其他享有權利的受益人退還保險單的現(xiàn)金價值?!?BR> 2.協(xié)議解除。
(三)保險合同解除的后果
①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保險人不退還保險費;②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因欺詐行為而被解除保險合同的,保險人不退還保險費;③投保人要求解除保險合同的,保險責任開始后,保險人收取的自合同生效至合同解除期間的保險費不予退還。
六、保險合同的終止
(一)保險合同終止的含義
保險合同終止的主要原因有合同的期限屆滿、履行完畢、主體消滅等法定或約定事由,其結(jié)果是合同權利義務的消滅。
(二)保險合同終止與保險合同解除的區(qū)別
1.直接原因不同。
2.履行程度和效力不同。
3.法律后果不同。
(三)保險合同終止與保險合同效力中止的區(qū)別
1.兩者發(fā)生的原因不同。
2.兩者產(chǎn)生的后果不同。
(四)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
1.保險合同因期限屆滿而終止。
2.保險合同因履行而終止。
3.財產(chǎn)保險合同因保險標的滅失而終止。
4.人身保險合同因被保險人的死亡而終止。
5.財產(chǎn)保險合同因保險標的部分損失,保險人履行賠償義務而終止。
保險標的發(fā)生部分損失的,在保險人賠償后三十日內(nèi),投保人可以終止合同;除合同約定不得終止合同的以外,保險人也可以終止合同。
七、保險合同的解釋
(一)保險合同解釋的含義
保險合同的解釋即指對保險合同條款的說明。從解釋合同的主體來看,保險合同解釋的主體既可以由當事人自行解釋,也可以由仲裁機關或人民法院解釋。
(二)保險合同解釋的原則
1.文義解釋的原則。
(1)保險合同一般文句的解釋。
雙方有爭議的,按權威性工具書或?qū)<业慕忉尀闇省?BR> (2)保險專業(yè)術語和法律專業(yè)術語的解釋。
對保險專業(yè)術語或其他法律術語,有立法解釋的,以立法解釋為準;沒有立法解釋的,以司法解釋、行政解釋為準;無上述解釋的,亦可按行業(yè)習慣或保險業(yè)公認的含義解釋。
2.意圖解釋的原則。
3.專業(yè)解釋的原則。
4.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原則。
(三)保險合同的解釋效力
1.對第一、第二類條文和條款進行解釋,就是對國家法律作出解釋,這種解釋可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仲裁解釋和學理解釋。
(1)立法解釋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常設機關——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對憲法和法律進行的解釋。
這一解釋為法律效力的解釋,其他解釋不能與其相沖突,否則無效。
(2)司法解釋是指國家司法機關
(3)行政解釋
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
對法院的判決具有重要的影響,但不具有必須執(zhí)行的強制力。
(4)仲裁解釋。
仲裁機構對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同樣具有約束力。
(5)學理解釋是指—般社會團體、專家學者對法律所進行的法理性的解釋,但不具有法律效力。
八、解決保險合同爭議方式
解決保險合同爭議的方式一般有如下三種形式:協(xié)商、仲裁、訴訟
一、保險合同的含義
保險合同屬于民商合同的一種,其設立、變更或終止是具有保險內(nèi)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二、保險合同的特征
(一)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因為享有一定的權利而必須償付一定對價的合同。保險合同以投保人支付保險費作為對價換取保險人對風險的保障。
(二)保險合同是雙務合同
雙務合同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相互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合同。
(三)保險合同是誠信合同
保險的三大功能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開放的現(xiàn)代保險功能體系。
(四)保險合同是射幸合同
即合同當事人一方并不必然履行給付義務,而只有當合同中約定的條件具備或合同約定的事件發(fā)生時才履行。
(五)保險合同是附合合同
由一方當事人事先擬就,另一方當事人只是作出是否同意的意思表示的一種合同。
三、保險合同的種類
(一)單一風險合同、綜合風險合同與一切險合同
按照合同承擔風險責任的方式分類,保險合同可分為單一風險合同、綜合風險合同與一切險合同。
1.單一風險合同。單一風險合同是指只承保一種風險責任的保險合同。如農(nóng)作物雹災保險合同,
2.綜合風險合同。綜合風險合同是指承保兩種以上的多種特定風險責任的保險合同。[考試大整理]
3.一切險合同。一切險合同是指保險人承保的風險是合同中列明的除外不保風險之外的一切風險的保險合同。
(二)定值保險合同與不定值保險合同
1.定值保險合同。定值保險合同是指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投保人和保險人即已確定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
2.不定值保險合同。
不預先確定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僅載明保險金額作為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賠償限額的保險合同。一旦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人需估算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并以此作為保險人確定賠償金數(shù)額的計算依據(jù)。實際損失大于保險金額,保險人的賠償責任僅以保險金額為限;如果實際損失小于保險金額,則保險人僅賠償實際損失。大多數(shù)財產(chǎn)保險業(yè)務均采用不定值保險合同的形式。
(三)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
按照合同的性質(zhì)分類,保險合同可以分為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
1.補償性保險合同。
各類財產(chǎn)保險合同和人身保險中的健康保險合同的疾病津貼和醫(yī)療費用合同都屬于補償性保險合同。
2.給付性保險合同。
給付性保險合同是指保險金額由雙方事先約定,在保險事件發(fā)生或約定的期限屆滿時,保險人按合同規(guī)定標準金額給付的合同。各類壽險合同屬于給付性保險合同。
(四)個別保險合同與集合保險合同
根據(jù)保險標的的不同情況,保險合同可以分為個別保險合同與集合保險合同。前者是以一人或一物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合同;
(五)特定保險合同與總括保險合同
是否為特定物或是否屬于特定范圍,保險合同可分為特定保險合同和總括保險合同。
(六)足額保險合同與非足額保險合同
按保險金額與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的對比關系劃分,保險合同可分為足額保險合同與不足額保險合同。
非足額保險合同又稱低額保險合同,是指保險金額小于財產(chǎn)實際價值的保險合同。
1.由于保險人的規(guī)定,藉以促使被保險人注意防范危險。
2.由于被保險人的自愿,藉以節(jié)省保險費。
3.由于財產(chǎn)價值的上漲,而使財產(chǎn)的實際價值高于保險金額。保險人的賠償方式有兩種:比例賠償方式和第一危險賠償方式。
第二節(jié)保險合同的主體與客體
一、保險合同的主體
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和保險合同的輔助人。
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是保險合同的當事人;受益人是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一)保險合同的當事人
1.保險人。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承擔保險責任,是保險人最主要、最基本的合同義務。
2.投保人。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投保人并不以自然人為限,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成為投保人。投保人需具備的條件是:
(1)投保人須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2)投保人須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
(3)投保人須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約定交付保險費。
(二)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1.被保險人。
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被保險人為同一人。投保人不得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但父母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不受此限制,只是死亡給付保險金額總和不得超過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規(guī)定的限額。被保險人的成立應具備的條件是:
(1)被保險人須是財產(chǎn)或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的人。
(2)被保險人須享有保險金請求權。
①在財產(chǎn)保險合同中,
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未造成被保險人死亡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本人行使;造成被保險人死亡的,保險金請求權由其繼承人依繼承法繼承。②在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事故或事件發(fā)生后,被保險人仍然生存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本人行使;被保險人死亡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行使;未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被保險人的繼承人行使。
2.受益人。
受益人的成立應具備的條件是:
(1)受益人須經(jīng)被保險人或投保人指定。受益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受益人如果不是被保險人、投保人,則多為與其有利害關系的自然人。胎兒也可以為受益人,但須以出生時存活為必要條件。訂立保險合同的,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后,投保人是受益人。
(2)受益人必須是具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
受益人獲得的保險金不屬于被保險人的遺產(chǎn),既不納入遺產(chǎn)分配,也不用于清償被保險人生前債務。但是,保險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被保險人死亡后,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chǎn),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一)沒有指定受益人;(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三)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十受益人的。”
(三)保險合同的輔助人
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包括保險代理人、保險經(jīng)紀人和保險公估人等。
二、保險合同的客體
保險標的是保險利益的載體。在保險合同中,客體是保險利益,而保險標的則是保險利益的載體。
第三節(jié)保險合同的內(nèi)容與形式
一、保險合同的內(nèi)容
從保險法律關系的要素上看,保險合同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1.主體部分。
2.權利義務部分。
3.客體部分。
4.其他聲明事項部分。
保險合同的內(nèi)容由基本條款和特約條款構成?;緱l款由保險法以列舉方式直接規(guī)定,是保險合同必不可少的法定條款,由保險人擬定;特約條款是保險法所列舉條款以外的條款,特約條款由雙方共同擬定。
(二)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1.保險人的名稱和住所。
2.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名稱和住所。
3.保險標的。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財產(chǎn)及其有關利益或者人的生命和身體,它是保險利益的載體。
4.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保險責任是保險人所應承擔的保險金賠償或給付責任。
5.保險期間和保險責任開始時間。保險期間
可以按年、月、日計算,也可按一個運程期、一個工程期或一個生長期計算。
我國保險實務中以約定起保日的零點為保險責任開始時間,以合同期滿日的24點為保險責任終止時間。
6.保險價值。
保險價值的確定主要有三種方法:
(1)由當事人雙方在保險合同中約定,當保險事故發(fā)生后,無須再對保險標的估價,就可直接根據(jù)合同約定的保險標的價值額計算損失。
(2)按事故發(fā)生后保險標的市場價格確定,即保險標的的價值額隨市場價格變動,保險人的賠償金額不超過保險標的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
(3)依據(jù)法律具體規(guī)定確定保險價值。
7.保險金額。保險金額是指保險人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限額。在定值保險中,保險金額為雙方約定的保險標的的價值。在不定值保險中,保險金額可以按下述方法確定:(1)由投保人按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
(2)根據(jù)投保人投保時保險標的的賬面價值確定。無論在定值保險中還是在不定值保險中,保險金額都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的部分無效。
8.保險費及其支付辦法。
9.保險金賠償或給付辦法。
10.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三)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
1.附加條款。
附加條款是對基本條款的修改或變更,其效力優(yōu)于基本條款。
2.保證條款。
保證條款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就特定事項擔保的條款,即保證某種行為或事實的真實性的條款。
二、保險合同的形式
書面形式的保險合同包括:保險單、保險憑證和暫保單等。
(一)保險單
保險單也稱保單,
正式書面憑證。
保險單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聲明事項。
2.保險事項
3.除外責任。
4.條件事項。
(二)保險憑證
是一種簡化了的保險單。如貨物運輸保險、汽車險及第三者責任保險中使用。
(三)暫保單
臨時保險憑證。
以下四種情況下才會存在:
1.保險代理人在招攬到保險業(yè)務,但還未向保險人辦妥正式保險單時,
2.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接受投保人的要約后,尚需要獲得上級保險公司或者保險總公司的批準,在未獲得批準前,可先出立暫保單,證明保險合同的成立。
3.保險人和投保人在洽談或續(xù)訂保險合同時,訂約雙方當事人已就主要條款達成協(xié)議,但還有些需要進一步商討,在沒有完全談妥之前,先出立暫保單,作為合同成立的證明。
4.出口貿(mào)易結(jié)匯時,保險單是必備的文件之一,在保險人尚未出具保險單或保險憑證之前,先出立暫保單,以資證明出口貨物已經(jīng)辦理保險,作為結(jié)匯憑證之一。暫保單的有效期一般為30天。
(四)批單
修改和變更保險單內(nèi)容的一種單證,也是保險合同變更時最常用的書面單證。批單的法律效力優(yōu)于原保險單的同類款目。[考試大收集]
(五)其他書面形式
如保險協(xié)議書、電報、電傳等形式。
投保單(又稱要保單)是投保人向保險人申請訂立保險合同的書面要約。投保單一經(jīng)保險人接受并簽章,即成為保險合同的組成部分。
第四節(jié)人壽保險合同中的常見條款
一、不可抗辯條款
保險人只能在一至二年內(nèi)可以投保人告知不實為理由解除保險合同。這個期間就稱為可抗辯或可爭期間
二、年齡誤告條款
三、寬限期條款
投保人超過規(guī)定的期限六十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效力中止,或者由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的條件減少保險金額。”因此,我國的法定寬限期較長,為60天。
四、復效條款
1.復效申請的時間不得超過復效申請的保留期限。
2.被保險人符合投保條件。在失效期間,被保險人健康狀況或職業(yè)可能會有所變化。
3.被保險人必須一次交清效力中止或失效期間的保險費。
4.復效的申請必須得到保險人的同意。
五、自殺條款
“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滿二年后,如果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可以按照合同給付保險金?!币虼耍谖覈?,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滿二年后,如果被保險人自殺,保險人是否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應按照合同的約定。
六、不喪失價值條款
七、貸款條款
八、自動墊繳保費條款
九、戰(zhàn)爭條款
保險人不承擔給付因戰(zhàn)爭所致死亡的保險金的責任。
十、保險單轉(zhuǎn)讓條款
第五節(jié)保險合同的一般法律規(guī)定
一、保險合同的訂立
二、保險合同的效力
(一)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保險合同的成立是指投保人與保險人就保險合同條款達成協(xié)議。保險合同的生效是指保險合同對當事人雙方發(fā)生約束力,即合同條款產(chǎn)生法律效力。[考試大收集]
一般來說,合同成立即生效。但是,保險合同較為特殊,通常以交納保險費為合同生效的條件;同時,還約定在合同成立后的一定條件下或某一時間開始才生效。在我國保險實務中,普遍實行了“零點起保”的規(guī)定。
保險合同成立后,尚未生效前,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保險合同生效后,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則應按合同約定承擔保險責任。當然,投保人與保險人也可在保險合同中約定,保險合同一經(jīng)成立就發(fā)生法律效力。此時,保險合同成立即生效。
(二)保險合同的有效與無效
1.保險合同的有效。保險合同有效是保險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保險合同有效,只要所附條件成立,保險合同就生效;保險合同無效,即使所附條件成立,保險合同也不生效。
2.保險合同的無效。
(1)無效保險合同的概念及種類。
按照無效的程度,保險合同的無效可分為全部無效和部分無效。如善意的超額保險,超額部分無效。
按照無效的性質(zhì),保險合同的無效可分為絕對無效和相對無效。保險合同絕對無效是指保險合同自訂立時起就不發(fā)生法律效力,如行為人不合格,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的合同等。而依照我國民法通則及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的保險合同則是相對無效的保險合同,其特點在于:①須經(jīng)利害關系人提出;②合同被撤銷后,自始無效;③須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認定。
(2)無效保險合同的確認。無效合同的確認權歸人民法院和仲裁機關。
(3)無效保險合同的處理。無效保險合同的處理方式有:①返還財產(chǎn)。②賠償損失。
三、保險合同的履行
(一)投保人義務的履行
1.如實告知。
2.交付保險費。
3.維護保險標的安全。
4.危險增加通知。
5.保險事故發(fā)生通知。
6.財產(chǎn)保險的出險施救。
7.提供索賠單證。
8.協(xié)助追償。
(二)保險人義務的履行
1.條款說明。
2.承擔保險賠償(給付)的義務。
有關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額的協(xié)議后10日內(nèi),賠償或者給付賠償金的數(shù)額不能確定的,
保險人自收到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60日內(nèi),確定最低數(shù)額先予支付;
3.及時簽發(fā)保險單證。
4.為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再保險分出人保密。
四、保險合同的變更
保險合同的變更,指的是廣義上的保險合同變更,即包括主體、客體和權利義務的變更。
(一)保險合同的主體變更
1.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主體變更。
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主體變更即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投保人、被保險人變更。主要有下述幾種:
(1)保險標的所有權、經(jīng)營權發(fā)生轉(zhuǎn)移。
(2)保險標的用益權的變動。
(3)債務關系發(fā)生變化。
經(jīng)保險人同意繼續(xù)承保后,方可變更原保險合同的投保人、被保險人。但是,在下述兩種情況下,保險合同主體的變更可以不通知保險人:①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標的的轉(zhuǎn)讓無需征得保險人同意。②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事先約定,保險標的轉(zhuǎn)讓可以不通知保險人的,以合同約定執(zhí)行。 [考試大整理]
2.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變更。
(二)保險合同的客體變更
保險合同客體變更的原因主要是保險標的的價值增減變化,從而引起保險利益發(fā)生變化。
(三)保險合同的內(nèi)容變更
投保人變更保險合同的情形有兩種:
1.投保人根據(jù)實際需要提出變更保險合同內(nèi)容。
2.投保人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提出變更保險合同內(nèi)容
(四)保險合同的變更法定程序和形式
保險合同變更的書面形式主要有:①保險人在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上批注;②保險人在原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上附貼批單;③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變更保險合同的書面協(xié)議。其中批單是變更保險合同最常見的書面形式,須載明變更的條款內(nèi)容,由保險人簽章后附貼于原始保險單證上。
五、保險合同的解除
(一)保險合同解除的含義
保險合同的解除是指保險合同有效期間,當事人依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約定提前終止合同效力的一種法律行為。
(二)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
1.法定解除。
①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運輸工具航程保險合同,保險責任開始后,合同不得解除;②當事人通過保險合同約定,對投保人的合同解除權作出限制的,投保人不得解除保險合同。
保險合同成立后,保險人不得解除保險合同。
當發(fā)生以下事由時,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1)投保人故意或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承保或者以何種保險價格承保。
(2)投保人、被保險人未履行維護保險標的的義務。
(3)被保險人未履行危險增加通知的義務。
(4)在人身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的年齡不真實,并且其真實年齡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年齡限制(此種情形下,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續(xù)費后,向投保人退還保險費,但是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兩年的除外)。
(5)分期支付保險費的人身保險合同,投保人在支付了首期保險費后,未按約定或法定期限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效力中止,合同效力中止后兩年內(nèi)雙方未就恢復保險合同效力達成協(xié)議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但是,人身保險合同的投保人交足兩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入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向其他享有權利的受益人退還保險單的現(xiàn)金價值。
(6)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在未發(fā)生保險事故的情況下,謊稱發(fā)生了保險事故,向保險人提出索賠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并不退還保險費。
(7)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但也有例外,對此,我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其他享有權利的受益人退還保險單的現(xiàn)金價值?!?BR> 2.協(xié)議解除。
(三)保險合同解除的后果
①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保險人不退還保險費;②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因欺詐行為而被解除保險合同的,保險人不退還保險費;③投保人要求解除保險合同的,保險責任開始后,保險人收取的自合同生效至合同解除期間的保險費不予退還。
六、保險合同的終止
(一)保險合同終止的含義
保險合同終止的主要原因有合同的期限屆滿、履行完畢、主體消滅等法定或約定事由,其結(jié)果是合同權利義務的消滅。
(二)保險合同終止與保險合同解除的區(qū)別
1.直接原因不同。
2.履行程度和效力不同。
3.法律后果不同。
(三)保險合同終止與保險合同效力中止的區(qū)別
1.兩者發(fā)生的原因不同。
2.兩者產(chǎn)生的后果不同。
(四)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
1.保險合同因期限屆滿而終止。
2.保險合同因履行而終止。
3.財產(chǎn)保險合同因保險標的滅失而終止。
4.人身保險合同因被保險人的死亡而終止。
5.財產(chǎn)保險合同因保險標的部分損失,保險人履行賠償義務而終止。
保險標的發(fā)生部分損失的,在保險人賠償后三十日內(nèi),投保人可以終止合同;除合同約定不得終止合同的以外,保險人也可以終止合同。
七、保險合同的解釋
(一)保險合同解釋的含義
保險合同的解釋即指對保險合同條款的說明。從解釋合同的主體來看,保險合同解釋的主體既可以由當事人自行解釋,也可以由仲裁機關或人民法院解釋。
(二)保險合同解釋的原則
1.文義解釋的原則。
(1)保險合同一般文句的解釋。
雙方有爭議的,按權威性工具書或?qū)<业慕忉尀闇省?BR> (2)保險專業(yè)術語和法律專業(yè)術語的解釋。
對保險專業(yè)術語或其他法律術語,有立法解釋的,以立法解釋為準;沒有立法解釋的,以司法解釋、行政解釋為準;無上述解釋的,亦可按行業(yè)習慣或保險業(yè)公認的含義解釋。
2.意圖解釋的原則。
3.專業(yè)解釋的原則。
4.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原則。
(三)保險合同的解釋效力
1.對第一、第二類條文和條款進行解釋,就是對國家法律作出解釋,這種解釋可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仲裁解釋和學理解釋。
(1)立法解釋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常設機關——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對憲法和法律進行的解釋。
這一解釋為法律效力的解釋,其他解釋不能與其相沖突,否則無效。
(2)司法解釋是指國家司法機關
(3)行政解釋
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
對法院的判決具有重要的影響,但不具有必須執(zhí)行的強制力。
(4)仲裁解釋。
仲裁機構對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同樣具有約束力。
(5)學理解釋是指—般社會團體、專家學者對法律所進行的法理性的解釋,但不具有法律效力。
八、解決保險合同爭議方式
解決保險合同爭議的方式一般有如下三種形式:協(xié)商、仲裁、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