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高考狀元 細說取舍香港高校原委

字號:


    海南高考文科狀元葉婧選讀北大
    海南高考理科狀元于堯選讀清華
    云南省高考文科狀元劉涵選讀香港大學
    廣東高考總分狀元孫貝貝選讀香港中文大學
    山東高考理科原始分狀元劉冉選讀香港中文大學   制圖/趙斌
     今夏內地高招,因為香港高校的頻頻出手與頻頻得手,顯得格外熱鬧。
     截至目前,今年高招總共900內地學生被港校收入囊中,其中不乏北京、山東、四川、海南、廣東等地多位頭名考生。
     本報昨日分別電話采訪了山東、海南、廣東和云南四省的5名高考狀元,他們中的3位選擇在香港的高校就讀,兩位花落北大和清華。
     我們想探究,這些高考狀元終選擇港校和內地高校的真實原因。
     我們想知道,在高招等待通知的日子里,這些佼佼者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究竟有哪些因素驅使他們作出后的選擇。
     他們如何看待,內地和香港生源之爭我們關心,他們如何設計自己將來的大學生活,會選擇怎樣的專業(yè)?
     我們好奇,大學畢業(yè)他們會否重新考慮自己的這次選擇,會否重新進入北大清華或者去到香港,接受不同的高等教育。
     我想在香港培養(yǎng)銳氣
     劉涵 今年云南省高考文科狀元,畢業(yè)于云南師范大學附中,被香港大學錄取。
     新京報:你為什么放棄了北京大學的入學機會?
     劉涵:我之前參加了北大的自主招生,并且被錄取。我當時選擇的是北大國際關系學院,其實很多狀元都會選擇北大的光華管理學院或者元培實驗班,但是我喜歡國際化的東西,所以選擇國際關系學院。不過我想去香港是一個全新的機會,我喜歡嘗試。而且,并不能說是放棄北大,將來一定會有機會在北大進修。
     我關心獎學金和課程安排
     新京報:那么你現在對于香港大學的印象是什么樣的?
     劉涵:目前的感覺都是來自每次跟我聯系的老師。他們打電話給我,恭喜我被錄取了,非常親切,沒有架子。而且,因為我對港大不是很了解,所以每次電話都會問很多問題,老師也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非常耐心。
     新京報:你會問哪些問題?
     劉涵:我關心的問題是獎學金、課程安排等等。
     新京報:學校后給你全額獎學金?
     劉涵:對,這個有書面協(xié)議,不過還要看學生在校的表現,分得也比較細致,差不多價值每年13萬港幣。
     新京報:港大的課程是怎樣安排的呢?
     劉涵:這就是我選擇港大的原因,因為港大的安排,是第一年在北大委培,這樣,我就可以實現兒時的夢想,先在北大學習,之后,再去香港,那么就可以接受兩種不同的頂尖教育。
     可能需要改變慣有的學習思路
     新京報:你是如何理解這兩種不同的頂尖教育的呢?
     劉涵:在香港可以體驗國際化大都市的氛圍,信息、資源非常發(fā)達的。北大有著與眾不同的大氣和底蘊。我想,在內地是培養(yǎng)底氣,在香港是培養(yǎng)銳氣。
     新京報:做出這樣的選擇,當時是否猶豫過?
     劉涵:高考完還在猶豫,因為上北大是一直以來的夢想啊。后來,選擇了港大而不是香港另外一所大學,也是因為港大安排新生在北大委培一年。
     新京報:有沒有設想過自己將會面臨的困難?
     劉涵:有,比如語言關,因為那里是全英教學;還有會不會水土不服,因為香港的環(huán)境與云南相差很大;關鍵的就是學習模式,我想可能需要改變慣有的學習思路吧。(記者 王薈)
     去香港可能更適合我的性格
     劉冉今年山東省高考理科原始分狀元,畢業(yè)于泰安一中,填報志愿時選擇了香港中文大學。
     新京報:你為什么選擇了香港中文大學?
     劉冉:我高考之前就報考了香港大學,香港大學需要單獨報名。成績出來后,發(fā)現考得很好,如果報考香港中文大學也沒有問題,所以就報了。
     其實高考之前跟家里人商量過很多次,當時就有去香港的意愿了,還特地去濟南的招生會咨詢過,主要是問獎學金能不能拿到、能不能自由選擇專業(yè)選擇基礎班。當天晚上接到他們招生組組長梁老師的電話,她說錄取有獎學金(50萬港幣獎學金),任選專業(yè)沒有問題,聊了四十多分鐘,一條一條給我分析上香港中文大學的好處。
     北大自主招生時沒有錄取我
     新京報:沒能去北大清華讀書,你感覺遺憾嗎?
     劉冉:遺憾啊,尤其是報志愿那兩天,并不是很果斷地做決定,北大清華的招生老師也和我聯系過,兩邊都有很好的特點,去香港可能更適合我的性格,外向,喜歡新鮮。
     不去北大還有一個原因,他們自主招生的時候沒有錄取我,有點抵觸情緒。因為我們學校沒有推薦名額,而他們很看重這個推薦,我覺得這個過程不太公平。北大在心目中本來很完美的形象,因為這個事情讓我覺得也有缺陷。學生的個人素質重要,跟學校推薦關系不大,學校推薦的也未必是優(yōu)秀的學生,而且把這個名額給學校也會產生一些問題。
     我當時屬于個人推薦,北大網站上說個人推薦也是會考慮的,把資料送過去后卻沒有給我任何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留在香港工作也不錯
     新京報:你對今后的讀書工作有設計嗎?
     劉冉:如果以后不讀新聞學了也不會后悔,我也比較喜歡法學,讀法學也是香港更好些。我有信心在哪里都做到好。希望讀完本科后能到國外去讀研究生,如果去不了,留在香港工作也不錯。
     我現在在上一個英語輔導班,看一些粵語的電影,在中文大學的網站跟一些學哥學姐交朋友,問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記者 楊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