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政治輔導之認識的本質(zhì)和過程

字號:

一、認識的發(fā)生和本質(zhì)
    1、認識發(fā)生的現(xiàn)實基礎(chǔ)
    以工具性為主要特征的勞動在認識的發(fā)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chǔ),是認識的來源和發(fā)展動力。
    2、認識的本質(zhì)、主體在認識中的作用
    認識的本質(zhì)是:認識是在實踐基礎(chǔ)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其主要內(nèi)容是:1、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2、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一個能動的過程;3、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以實踐為中介而實現(xiàn)的。
    3、認識中的反映與信息、選擇、重構(gòu)的關(guān)系
    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過程,自始自終伴隨著信息的過程。認識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這種相互作用是以信息為媒介的。
    在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的過程中,選擇機制起著重要作用。
    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也離不開建構(gòu)。
    4、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與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在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guān)系中,馬克思主義哲學首先強調(diào)d的就是實踐是認識的基礎(chǔ),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第一、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第二、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
    第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同時認識又是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的。
    第一、實踐離不開認識的指導;
    第二、認識活動及其成果具有相對獨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動方式和發(fā)展規(guī)律,它一經(jīng)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實踐;
    第三、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
    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有兩種情況:一是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會使實踐順利進行,達到預期效果;二是當錯誤的認識指導實踐時,就會對實踐產(chǎn)生消極的乃至破壞性的作用,使實踐失敗。
    二、認識的發(fā)展過程
    1、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辯證關(guān)系,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認識的發(fā)展過程,首先是由實踐到認識,即從實踐中產(chǎn)生感性認識,然后能動地發(fā)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
    2、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是認識過程中更為重要的一次飛躍。
    3、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認識過程主要是理性思維的過程,同時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參與。
    4、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決定了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統(tǒng)一是具體的歷史的。
    人們的認識和客觀過程的復合是在一定的具體歷史條件下的符合,是在社會實踐發(fā)展的一定的具體歷史階段上的符合。
    5、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的哲學基礎(chǔ)。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部分內(nèi)容歷年真題:
    2000年多選: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承認: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觀事物是認識的對象
    C、認識起源于經(jīng)驗  
    D、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chǔ)
    E、認識發(fā)展的辯證過程
    分析: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以實踐為基礎(chǔ)的能動的反映論。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人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承認世界的可知性,堅持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chǔ)和源泉;唯心主義認識論有不可知論,也有承認世界的可知性的,但都堅持精神第一性,否認社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chǔ)。所以A、C是錯誤的,B、D是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人的認識是一個在實踐基礎(chǔ)的辯證發(fā)展過程,而有些唯心主義者也表達過認識過程辯證發(fā)展的思想,因此E選項是錯誤的。
    所以這一題的正確答案是B、D.
    2002年多選:孫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認識過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進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進于行”。這一思想表明了:
    A、知行不可分割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進   
    D、行先知后
    E、行難知易
    分析:認識與實踐的關(guān)系問題在中國哲學稱為知與行的關(guān)系。通過讀題目中句子的意思,很容易得出A、C、D是符合題意的。而沒有B選項所表達的意思,E選項則是錯誤的。所以這一題的正確答案是A、C、D.
    2005年單選:未來學家尼葛洛龐帝說:“預測未來的辦法就是把它創(chuàng)造出來?!睆恼J識與實踐的關(guān)系看,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
    A、認識總是滯后于實踐  
    B、實踐是認識的先導
    C、實踐高于認識     
    D、實踐與認識是合一的
    分析:實踐決定認識,并不否定認識的相對獨立性,認識在實踐中發(fā)揮著先導作用。所以選項A、B是錯誤的。而D選項認為兩者是“合一”的,混淆了兩者的原則區(qū)別,也是錯誤的。所以這一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