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園感懷:請誠實守法

字號:

上個禮拜由于花粉過敏得厲害,眼睛見到電腦屏幕就難受,故幾天來都不怎么敢用電腦,只是偶爾上網(wǎng)查查電郵,前兩天剛好查到有個朋友給我發(fā)了一篇沒有注明出處和作者的文章,題目叫著:“華人移民:給自己一片懸崖”。朋友在電郵里告訴我,好多網(wǎng)站都轉(zhuǎn)載了這篇文章。想必是篇好文章。我趕緊打開拜讀。粗粗瀏覽了一下,除了有點似曾相識之外,一個總體的感覺就是,該文作者如果不是無知者無畏,就是無法無天。
    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意在闡明一個敢于拿生命做賭注,以求絕處逢生和哀兵必勝的道理。比如,“懸崖邊上,只有敢拿生命來賭注的人才有生的希望”“給自己一片懸崖,多一份生存的信心,多一份挑戰(zhàn)的力量,多一份必勝的信念。”總之,就是鼓勵大家在困境面前應(yīng)該敢于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該文雖然沒有什么特別的新意,但大致也可以歸入勵志性這一類的文章。既然如此,為什么我說作者無法無天昵?讓我們來看看文章的開頭故事。
    作者開門見山地給讀者講了一個故事,故事說的是一個年輕的中國人獨自來到加拿大打天下,異國他鄉(xiāng)競爭激烈,這個年輕人歷盡千難萬苦卻始終沒有著落,后來一家很大的公司決定聘用他,在談具體條件時,老板問他有沒有汽車。“幾乎是一無所有的他為了在異地生存下來,不假思索地回答:有。老板讓他三天后開車去上班。只有三天時間,他決定拼了?!庇谑沁@個年輕的中國人第一天從朋友處借錢買了一部汽車,第二天在停車場上練習(xí)開車,第三天把汽車開上公路練習(xí),第四天他竟然開車去上班了。講完故事后,作者說他很佩服這個年輕人的果敢和勇氣,接著進(jìn)入“給自己一片懸崖”的激情論述。
    我相信明眼的讀者一下子就能看出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所以我們也不必在此討論這個年輕的中國人如何能在三天時間里又是借錢,又是看車,買車,以及辦理一切相關(guān)手續(xù),掛上汽車牌照,并學(xué)會了開車的可能性有多大,我只想回到我開始說的一句話,那就是這個年輕人根本沒有起碼的誠實守法基本概念。如果說,為了能得到工作,不得不撒點無傷大雅的謊言,諸如沒有汽車說有汽車,不會開車硬說會開車是可以諒解的話,那么把謊言真正付諸行動,無照開車,非法駕駛,置別人的生命于不顧則就是一種不可鼓勵,不可原諒,且應(yīng)該譴責(zé)的犯罪行為。而作者偏偏還為這種行為大加推崇,大唱贊歌,激勵加拿大的中國移民們都去仿效。到底是無知無畏,還是無法無天?要知道無駕駛執(zhí)照開車,不光是拿自己的生命財產(chǎn)做賭注,同時也拿別人的無辜生命財產(chǎn)做賭注,這種行為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法律絕對禁止的。
    也許有人會說,人家可能并不是真叫你去冒險違法,去無照開車,人家只不過編這個故事做引子,目的是為了激發(fā)起一種勇氣和膽量,提倡一種無所畏懼的奮斗精神。沒錯,我絕對相信作者確實就是這個意圖。但是,作為一個寫作者,以及發(fā)表這篇文章的媒體,是必須有起碼的社會責(zé)任心和基本誠信的,在任何出版物里提倡做一個誠實守法的公民正是這種責(zé)任心的最基本體現(xiàn)。為了寫出一篇勵志文章,并給文章找理論根據(jù)而不惜借用踐踏法律,置自己和別人的生命于不顧的例子來激發(fā)所謂的勇氣,實際上是在誤導(dǎo)大眾。這跟宣揚(yáng)為了達(dá)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即使缺德犯法也不在乎是一回事。
    我們中國人最令人詬病的就是不守信用和沒有法制觀念,很多人已經(jīng)或正在為這種行為付出代價。光拿無駕駛執(zhí)照開車開船出事來說,這些年我就聽到不少例子。象我一個朋友的國內(nèi)朋友的兒子在加?xùn)|大西洋省份某大學(xué)留學(xué),就因為無駕駛帆船執(zhí)照而違法開船出海,差點掉進(jìn)海里,最后雖被警察救起,但重重罰了一筆款子并被學(xué)校開除。這樣的慘痛教訓(xùn)還可以舉出很多。如果從事文化媒體事業(yè)的人不正視這一點,反過來還在為這種視法制如同兒戲的行為喝彩頌揚(yáng),推波助瀾,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
    所以,在給自己一片懸崖前,先給自己一點誠實守法的概念吧。